学习共同体演化动态及其参与者交互模式研究r——数据驱动的社会认知网络分析

来源 :电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lon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合式学习中创建并维持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有助于发展和维持动态平衡的跨界学习关系和认知过程,从而激发批判性思考和优化知识建构.研究采用数据驱动的社会认知网络分析方法,探索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演化动态及其与参与者交互模式发展之间潜在的关联.研究表明:以问题导向策略组织的学习共同体演化动态呈现短周期性,受时间契约影响;在线学习共同体中参与者交互模式动态变化,交互关系由生—师交互为主发展为生—生交互为主,高交互分组偏好于生—生交互,表现出较高的知识建构水平;参与者在不同学习共同体中存在较为一致的表现,与学习共同体相互影响;高成就组参与者注重发展和维持动态平衡的跨界学习和连贯一致的认知过程.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在混合式教学中发展和维持多样化学习共同体,鼓励同侪互动和跨界协作学习,提供动态教学支架进行动态干预.
其他文献
概念转喻在翻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译者在源语与目的语转换过程中运用转喻认知策略,发挥译者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译者受文化因素的制约,创造性地为译者使用转喻策略提供了依据.虽然概念转喻是人类共有的思维方式,但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运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受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的制约往往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巨大的差异.体现在翻译过程中,不同的语言表达相同或不同的概念.面对这种情形,译者基于转喻的创造性翻译方可实现源语意义在目的语中的再现.概念转喻为唐代诗歌《清明》的创造性翻译提供了理论依据.转喻翻译不仅是
该文基于2020年冬季伊宁市PM2.5、PM10监测数据,采用统计方法,研究分析了伊宁市PM2.5和PM10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伊宁市冬季PM2.5和PM10污染较重,分别超标1.4倍和0.5倍.冬季不同月份大气颗粒物浓度存在较明显差异,2月浓度最低,在空间分布上大气颗粒物浓度总体呈北高南低的特征.PM2.5/PM10平均为0.79,PM2.5对PM10的贡献较大.
知识服务已广泛应用于图书情报领域。大数据时代,单一、保守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面向知识服务实现地质资料的管理势在必行。知识服务的特点是基于知识内容,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融入用户决策,提供解决方案。地质资料与图书情报具有共性,蕴含着海量的知识信息,是科技情报工作的基础。该文在分析地质资料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本体构建地质数据组织模型、基于关联数据实现地质资料机构知识库的语义扩展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由此推动了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软件技术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计算机软件技术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服务性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都非常广泛.目前,在信息不断进行更新换代的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优势更加明显,它的普遍应用可以提升企业运营速度,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该文主要针对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大数据时代的运用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促进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大数据时代的应用效果,希望能够通过该文
本文阐释了商业图文广告“创意性译创”的教学理论与方法,指出创意性译创体现在图与文的再现意义、交互意义、构图意义的重构.文章认为,商务广告翻译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能力的培养不应囿于纯语言广告的翻译,而应拓展到图文广告范畴;翻译教学重点应力求凸显图文关系以及广告产品性能或服务特色等,从概念、图像、象征符号,字形、颜色、版面设计等视觉元素上对图文广告进行多模态的创意性译创.
城市管理在经济和科技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智能化发展越来越快的时代,建立智能考核体系是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有效手段之一.该文以泉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考核平台的开发建设为切点,从智能考核系统架构设计、功能模块搭建出发,综合性探讨城市智能考核的应用及可行性.实践表明城市管理智能考核系统能很好地应用于日常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符合现有的城市管理状态,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高可用集群环境构建中,部署应用的流程,主要由管理进程资源组中的带入和带出任务,修改资源删除资源测试资源.当客户端访问时,支持手动切换资源调集.应用过程中,支持鲁棒测试,如热插拔、关机、进程杀掉;测试过程中支持分布式和单元测试.经过一系列的部署、安装和测试,发现不当配置与应用效果,需进一步完善机制与策略控制,再次进行大规模应用与监测.
该文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围绕生态补偿政策对陕西生态功能区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展开研究.首先,对生态补偿、可持续生计相关内涵、要点等进行了简单概述;其次,就生态补偿政策在当前陕西省的综合实施情况以及该政策对处于生态功能区农户可持续生计所造成的具体影响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研讨;最后,围绕生态补偿政策实施背景下陕西生态功能区农户可持续生计水平提升策略予以了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借助此研究,为生态补偿政策在陕西各地的有序、有效实施提供更多的借鉴意义,由此来更好地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要求.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2020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签署,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政治、经贸、人文和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广度和深度远超昔日,构建中国-东盟双边命运共同体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力点.在此背景下,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和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的首届“国别与区域(东盟)研究高峰论坛”于2021年5月15-16日在广西大学拉开帷幕.论坛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吸引了来自全国40多所高等院校、教育咨询机构、对外友好交流组织和政府机构等的129名专家学者、博硕士
期刊
2020年的新冠疫情对各国的政治、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疫情之下各国暂停国际交往,实体上的国际交流遭遇停滞.通过跟踪调查具有出国意向的学生发现,具有强烈出国意向的学生并没有因为疫情而改变原来的出国计划,只是计划延期而已.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地方高校应该从两个维度保护好学生的留学意向,为疫情后留学工作的继续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