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文诵读教学的几点体会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ef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课本呈现的古诗文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它对学生情感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文化的积淀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古诗文诵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经典诵读,兴趣当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是如此。因此在小学生诵读古诗文的教学中兴趣的激发尤为重要。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在班级里,我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例如每诵读一首古诗我就给学生讲一个有关作者及与这首诗相关的故事,这样学生诵读的兴趣就被大大调动起来,同时对于诗意也能很好地理解,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去诵读诗文就会水到渠成。长期坚持下来,不仅为学生营造了浓厚的诵读气氛,而且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热爱经典诗文、喜欢诵读诗文的热情。
  (二)开展竞赛,提高兴趣
  我校每天早上利用晨诵课的时间,由语文教師组织,在班级中举办擂台赛,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擂台赛的形式不限,可以是归类诗句,可以是诗句接龙,也可以是你问我答,每周以年级为单位,由语文学科组组长组织,各个年级举行诵读古诗文竞赛,内容每周一变。每月学校举行一次大的诵读古诗文竞赛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以此来达到复习巩固及兴趣持续的目的。另外,每月学校还开展诗配画比赛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每班选出优秀选手代表班级出赛。给古诗文配画不仅使学生脑中的古诗活起来,成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而且还触发了学生的灵感,点燃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给古诗文配画,使学生学得更加灵活,更有兴致,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古诗的意境,享受着古诗文化的熏陶。
  (三)赏识学生,吸引兴趣
  在学生诵读古诗文达到一定程度时,要及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努力与付出的肯定,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喜爱之情,并且通过奖励卡片、打五星或奖励一个本子来激励他们,让他们品尝到背诵古诗文的快乐。尤其是对在各种诵读竞赛中获奖的学生更要给予大力的表扬。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且还可以大大地激发他们诵读古诗文的热情,产生喜欢诵读的动力,逐步树立诵读古诗文的信心。
  二、经典诵读,方法引领
  (一)经典之文,不绝于口
  课前三分钟背古诗。课前三分钟由班干部带领全班学生诵读本月积累的 8 首古诗文。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的情绪平静下来,使他们尽快地回到课堂,进入状态。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积累古诗文,达到积少成多、熟练地识记古诗文的目的。每周 2 首,每月 8 首。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可以积累大约 40 首古诗文。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积累的古诗文必是一个可观的数目。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吸取其精华,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增强语言感染力和想象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经典之画,溢满于眼
  为了让古诗文诵读推广开来,学校可以把有关古诗文内容的图画、书法张贴在学校画廊、教室、走道等醒目处,吸引更多的学生来了解古诗文、学习古诗文、吟诵古诗文。在一次次的耳濡目染之后,学生的性情得到了陶冶,他们在充满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沐浴着古诗文的洗礼,接受着古诗文的熏陶,他们的文化修养在无意识中得到了升华。
  (三)经典之魂,深藏于心
  一次次激情洋溢的诵读,一遍遍津津有味的倾听,一幅幅书画的欣赏,一场场心与心的交流,让学生对经典的认识在不断地提高、深化。经典之魂,正在浸润学生的内心,长此下去,经典文化不仅深藏于心,而且将会源远流长。
  三、想象品读,渐入意境
  反复诵读既可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又可以激起学生诵读的兴趣。在诵读中不仅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形象记忆,激发其想象,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知形象,运用想象去填补诗歌中留下的空白。因为诗歌的语言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它用极有限的字数表达极其深刻的内涵,要借助非常精炼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否则就无法理解作品内涵,就无法走进诗人内心的世界。巴尔扎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懂诗的人会把诗人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我们让学生在诵读中想象,在想象中诵读,就是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运用想象去品味诗意,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通过开展古诗文诵读教学,使学生领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让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世代相传。
其他文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研究指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的过程。学生通过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能够学得更好。”所以在培養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时候,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的基础上,在科学实验课中进
期刊
打造高效课堂是每位教师梦寐以求的,因为高效课堂意味着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最多的知识和锻炼,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对此进行过思考。高效课堂中的“高效”是相对的,其本身是一个追求的过程,没有尽头。如何去做才能高效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才能不断向高效课堂靠拢。  一、教师是高效课堂的助推器  “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就应该精心研读教材,研究学生,精心备课,师生沟通,课
期刊
因声求气,这个概念是清代桐城派代表人物刘大櫆提出的,他说“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因:依据;声:声律节奏;求:探求;气:诗的精神和情感。因声求气就是感受诗的节奏,把握诗的精神。这是一种非常重要,却常常被人忽略的鉴赏诗歌方法。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掌握因声求气这种方法呢?我们当然先要从声入手,即要从朗读入手。我这里提出一个三步朗读法,简称三读。一读是要读准字音,二读是要读好节奏,三读是要读出感情。
期刊
传说在远古时期,有位天神,名叫女娲。她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在地球上,于是她便想创造同类。传说她曾用过无数方法去造物,最终发现只有泥巴才能做出自己最想要的生物。我想,这应该是实践与创新的最早例子吧!  女娲造人其实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实践带来的创新,才是改变世界的创新。  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期刊
【试题回顾】  《长沙市2017届高三模拟试卷(二)语文》作文题:  据来自成都媒体的最新消息:3月11日,那个把拉面跳成一支妖娆的舞蹈,因一段视频而成为网红的成都拉面小哥田波,因要求加薪与老板谈崩,正式从古镇一根面餐馆辞职离开,距离他走红正好20天。这个已经坐拥48万粉丝的拉面小哥辞职后,并不担心自己的工作,他注册了自己的直播账号,不定期在网上进行直播,一次直播动辄上千次评论,累计以来的粉丝打赏
期刊
1.学习小安拥抱快乐  看了《回马亭》这部爱国主义片子,我很喜欢小安。小安既勇敢又聪明,我就写了一首诗:“小安小安你最棒,新四军装穿身上。在我心中你最帅,世间男孩你最勇。”我也特别的恨无恶不作的日本军,特别是那个猪野, 我想如果我是小安也会勇敢的上前线杀鬼子。  我的爸爸妈妈长年在外打工,我想他们时就不禁流下了眼泪。可我每当想起小安的父母都被日本军杀害了,他不流泪还自己照顾自己,努力参加新四军杀日
期刊
当代科学发展观察要求基础教育以培养能力为主,我们要通过切实的语文基本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写作便是一种技能,一种能力,而技能和能力可以经过严格的训练得以提高。多年来,由于没有统一的教材,再加上小学、中学、大学教学写作(作文)课的老师研究教学时只研究自己所教的一段,不注意上下衔接,因此造成小学、中学、大学的写作教学严重脱节,重复现象严重,无效劳动甚多,效果很不理想。笔者在十几年的教学中不断探
期刊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为了教学生写好作文,教师们不断探索,但收效甚微。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还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小学生的作文文不對题,中心不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促使老师们必须不断地探索提高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消除生怕写作文的心理因素。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是最善于培养学生兴趣的人。根据小学生的
期刊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为了提高学生兴趣,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我探索并嘗试着采用以下几种识字方法,并调动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一、游戏识字,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识字的乐趣  研究证明,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同时游戏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融为一体的。把识字的教学融入到游戏中,在游戏中引导孩子识字,这样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
期刊
语文活动课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种,它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是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以学习语言知识和形成语言能力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门课程。学生往往对语文活动课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如何使语文活动课的设计更合理、更科学、更受学生青睐?下面我谈一点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语文活动课设计要从全面和综合出发  语文活动课的设计要全面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出发点。学生的发展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