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成“泰山”的北京大爷(点评)

来源 :北京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z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的第一句话写道:“北京人管那些比自己父亲大的男人叫大爷,记住喽,发音是爷的轻声;如果发音是二声,那就不是一个意思了。”看到这一句话 ,轻轻默念出“北京大爷”这四个字,我们就可以猜到作者一定是个纯正的北京人,他对北京语言的精准表述中,可以体会出北京人的气息,可以将北京这个城市的气质迅速地发现。
  北京大爷是一个有着浓厚地域特点的称呼,在人们的印象里,他们好面子 ,有尊严,而且善良。小说中的这位“我大爷”就是典型的北京大爷,是众多普普通通北京老百姓中的一位。小时候淘气顽皮,闯各种祸,长大后养家糊口,任劳任怨,可以为了活命,断掉一条胳膊,也能够靠着智慧和勇气救出一位弱女子。他有滋有味,鲜活朴素地活着。
  小说还写了他的纠结 和胆小,他顾家爱家,他也越来越知足,他就是一个小人物。这样一位普通人,在最后的时刻为什么选择了勇敢和牺牲,这其中 有个人情感,有家国情怀。当他看到他“小姨”的痛苦 ,看到“教书先生”的死亡,“一滴水珠飞落在我大爷的脸上,他看到教书先生眼角挂满泪珠,我大爷扭头就走。”从这个细节开始,“我大爷”变了,他在大棚下埋下炸药,开始了 他的抗战生涯。他成了一位有血有肉有骨气的 北京 大爷,成了一名战士,他的道义和勇气,使他最终活成了顶天立地 的“泰山”。
  今天,京味小说式微,曾经出现过老舍的这个城市风云变幻众声嘈杂。我们常常说到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这些词汇作为对新北京的概括和标记,还常常只是一个口号。真实的北京作为一座文化古城和国际化大都市,承载了太多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它远不只是一些名词、一个地方 ,它更是一种生活、一段历史和一种信仰。北京人的精神气质与北京这片土地一起形成了北京的过去,也融入了北京的今天。只有深刻地理解它,真切地感受它,活灵活现地展现它,北京这个古老的城市才可以有活的精神留存下去。作为古都的北京,它传统的特点,独特的文化和语言也在渐渐淡化和消失,将它们通过鲜活的文学语言记载下来,通过小说被今天的北京人乃至中国人记住,这几乎是最好最有效 的流传方式。更有意义的是,在今天这个道德标准多样,准则和底线 时有迷失的时代,这一篇传统的京味小说展现了中国文化中最有价值的东西:道德、忠义和牺牲精神。而许多新的艺术包括很多新小说中恰恰缺少这样的道德选择。我们没有上帝,但我们有一代代人为正义的生活而拼搏,这些人正是北京这座城市的来处,也是北京继续走下去的动力,作家有责任表达这样的精神和生活。
  这篇小说恰恰是这样的“北京精神”得以存在和传承的一个证明。
  赣南血型
  简 心
  1
  这里不见英雄,却处处英雄;这里不见伟人,却站着巨人。
  清明,写下这句话,我屏住了呼吸。面对中国一隅,江西南端版图。
  向南,向南……来自西伯利亚劲烈的风,刮过辽阔苍莽的中原大地,到了赣州,怕也要歇一歇吧。往前跨一步,便是岭南,这一步,是横亘大庾岭的梅关。百越人从这里走过,始皇的十万大军从这里走过,客家人从这里走过,张九龄的故乡从这里走过,钟绍京的书法从这里走过,苏东坡的诗歌从这里走过,王阳明的思想从这里走过,江浙的丝绸从这里走过,景德镇的瓷器从这里走过,汤显祖的牡丹亭从这里走过……
  再坚硬的心,来到这里也要变得柔软;再柔软的心,来到这里也将变得坚强。中原来的客子,征途太过遥远,迁客、骚人、贬官、商旅、文臣、武将……战乱、灾荒、饥谨……登上赣江源头,早已有些失魂落魄。拧一拧被浪花打湿了的衣襟吧,烫一壶水酒,洗洗尘,暖暖身,压压惊,再上路!或者,来一碗松枝烹煮的新茶?赣南的水酒格外香醇,从石城,从于都,从信丰,从瑞金……声音一路一路吆喝过来,悠亮而绵烈,抵也抵不住。这一喝,头一昂,颈子一硬,从此在赣南安家落户。
  这是江西的南大門,更是整个中国的一个大闸口。翻开中国的历史版图,会发现,中原文明,是以院落式一进一进向南挺进的。过了黄河,是长江,顺着荆楚轴线,再要往南走,已是重峦叠嶂,路途变得格外逼仄。再仔细琢磨,又会豁然一惊,江西,是逼仄处的一片开阔;鄱阳湖,是烟波浩渺的入水口。盘古开天时,到了江西,似乎铆足了劲,西引一座罗霄山脉,东按一座武夷山,底部横一座南岭,把个江西围个滴水不漏。没错,中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甚至繁密的人口,跨长江汤汤而来,要抵达南疆,除了潇湘,似乎只有赣水,才是一泻千里的通道——溯赣江,登陆赣州,然后沿着章贡二水,攀过南岭、罗霄、武夷山关隘,分别向四周辐射,直抵闽、粤、湘,直指南洋……历史,必然要在赣州凿开关口,梅关的风,筠门岭的雨,见证了中原文明南行的一个个脚步。
  明亡后,张家玉劝唐王迁都赣州时说:“天下形势,关中为上,襄阳次之,建康又次之,下此则虔州一块土,尚属兴王地也……驾出虔州,右连三楚,左达八闽,后屏梅嶂,出两粤之粟,前跨章江南九,有建瓴而下之势,骑天下之脊号召之。”
  有几分道理,但穷途末路,话未免绝对。
  江西,实际上是整个中国消化道上的一个巨大胃囊,来自中原的声音,在这里沉淀、中和、消化,而赣州,恰是沟通丹田肺腑的豁口,一个开满梅花的幽门。
  明白这一点,才能明白两千多年前,雄才大略的始皇帝统一中国后,目光何以要越过辽阔的荆楚大地,在这当时人烟荒渺的瘴疠之地,按下赣南的第一颗政权棋子——南野。明白这一点,才能明白绿豆般大小的赣州,何以成为今天全球近以亿计客家人念念不忘的摇篮;明白这一点,才能明白赣江何以成为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的黄金水道、南方丝绸之路。明白这一点,才能明白宋时的虔州造船厂(场),何以在全国十一个造船军州中名列第一,明白这一点,才能明白赣州何以成为赣文化的源头,明白这一点,才能明白隋末的林士弘何以横刀立马,据虔州建大楚国,北起九江,南至番禺,在隋末唐初二十几支最大起义队伍中,拉出了最大的版图。明白这一点,才能明白四海瓜分豆剖的五代,宁都的卢光稠何以能乱世挺起,在四面割据政权之中,以虔州、韶州雄峙于淮南岭表间,保持稳定和发展三十多年……   明白这一点,才能明白,九百多年前,辛弃疾何以在赣江造口壁书下“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的忧愤词句。知军孔宗瀚何以将三江合抱的虔州城打造成铜墙铁壁。杀身成仁、舍身取义,赴火蹈刃、死不族踵,儒墨这些除暴安良、保家卫国平天下的钢铁人格,何以在赣南积聚得如此血脉偾张。
  看看历史的几个大拐弯处吧。
  南宋绍兴年间,陈颙等揭竿而起,朝廷汹汹镇压,赣州衣锦乡一带四百多营寨彻夜苦战,朝廷招降,没有一人屈膝,山河为之动容。
  南宋末,太后下勤王诏,南宋没一军州应召,唯有赣州三万五千多义士,在赣州知州文天祥率领下,铁血飞扬,与国家民族共存亡,历史为之惊叹。
  清军进占江西,南明政权以赣州为中心组织大规模的抗清保卫战,南安、赣州二府激血飞扬,抗清起义遍及瑞金、石城、兴国、龙南、赣州、宁都等地。1646年五至十月赣州被围,杨廷麟、万元吉等以大义鼓励市民,全城妇女孺子磨槊制梃人自为战,贡江两岸军民誓师祭天,江水为之咆哮沸腾。城破那天,当杨廷麟殉身清水塘,万地吉抱恨投章江,战死者全城比比皆是,忠勇之士大多举家以殉国难时,清军将领为之感慨鞠躬。
  ……
  2
  这些都还不算。
  收起笔,让我们轻轻步入上一个世纪。
  二三十年代,在军阀如麻、天下纷争中,赣南,这片春秋属吴,后被越风楚雨和中原文化精魂瓢泼了数千年的精神烈土,才真正开始龙盘虎踞,以O型血在中国乃至世界咆啸起来。1929年,在硝烟滚滚的极度包围中,一支并不庞大的军队扛着红旗从井冈山突围,悄悄拉进了赣南。随后,白手起家,吞吐壮大。这里成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国内大对伐的主战场。金戈铁马,山呼海啸,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后,共产党以赣南为中心,“中央革命根据地”在此盘地而起。193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工农政权在这里突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历史性地矗立在了赣州瑞金……
  世界的目光聚焦过来,中国各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精英们纷纷涌来,数百万扶犁扛锄的赣南老表们风雷激荡起来……赣南,这个中国文化通道的幽门,不仅成了当时中国各阶级政治军事较量的战场,成了世界各种文化力量直接或间接较量演练的历史场所,更成了中华儿女探索民族出路的巨大实践疆场。共产主义,三民主义,儒墨传统文化,封建军阀主义……几大世界文化激流拍打着滔滔赣江,在赣南3.94万平方公里的地域里猛烈交汇撞击,溅射的火花,如一叠眩目的瀑布,大珠小珠,直落华夏九千里天空。
  这里,一度成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思想理论造血中心。自鸦片战争始,到太平天国运动,到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到国民革命,到共产革命……中国一直在民族出路隧道上向内向外左冲右突,赣南,猛然为中国打开了一个政体亮口。许多国外引进的革命思想和建国理论在这里筑巢,完成了中国化进程,然后,饱满成型。从此,这里开启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称谓——紅都。赣南,为中国开发了一个浩浩荡荡的时代精神水系——中央苏区精神。
  在生生死死的暴力革命中,赣南老表以成千上万的人力、财力、物力,为共军、为国军,为中国“革命”一词源源不断输血。同时,又被大批革命精英以共产主义为基因大规模精神造血。事实上,这场精英领导下的平民革命,以及革命的延续,改变了这块土地的命运,改变了这块土地的文化,也最终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和世界政治版图。
  3
  一片不显山显水的地域,每到历史紧要时刻,怎就如此风生雷动?
  “赣之为邦,其山耸而厉,其水湍以清。耸而厉,故其民果而挟气;湍而清,故其民激而喜争。”寥寥几句,赣南的人地关系密码,被南宋诗人杨万里悄然揭破。
  没错。这里山多田少,水湍地薄。山嶂包围下,红艳湿黏的酸性土壤,间歇式的雨水,南北气流回旋交接的盆地式形势养育了这里独特的人文地理。这里的土山敦厚而倔强,这里的溪汊浚急而清亮,这里的季风潮湿而回转,这里的云雾绵薄而多变,这里的崖石粗粝而坚峭,这里的草木丰茂而驳杂,这里的乡村狭长而宁静,这里的人任气而硬颈,这里的口音跌伏而绵荡,这里的采茶戏浅白而热辣,这里的口味咸辣而悠长……
  登上赣州城北的八境台,是何等平和景象。远处,云峰雾嶂,田园村寨;近处,骑楼瓦巷,商埠市街……赣南诸水穿山越谷汇成章江贡水奔突而来,拍打着斑驳的城墙轰然交合,汇成苍莽的巨型“人”字,切割北围山岭,闯过凶险的十八滩,浩浩荡荡,直奔烟波浩渺的长江。
  地险俗悍,五方杂处。没有高山大泽、广田厚土的地气储备,这样的山水人文,往往抗震性小,总是在轻描淡写处,暗藏着激流和险峰。农耕时代,山田地里刨食,生存成本比平原不知要艰辛多少倍。封闭多阻的山川地理,贫瘦的黄泥土地,生存资源的有限争夺,使这里的人不放过每一点细微的生存利益。每一份口粮的获得,都是花大力下狠劲与自然苦干苦拼的结果。这磨砺了赣南人坚拔隐忍而又悍勇好斗的习性。稍稍有点自然或人为灾害,便容易风激水起。
  即便是风,也常常从四面山峰埋伏过来,在这里南北旋流对接,暗暗较劲。
  听一听十八滩凶险的号子,踏一踏高低不平的山田地,爬一爬云遮雾绕的齐云山,望一望雄气十足的通天寨,尝一尝桃李枇杷梅子橙橘,就会了然这片地域的脾性和肝肠。
  “民风近悍尚斗”,“山峻水激,人多好胜”,“在万山中,其人亢健而任侠”,“山峻水驶,民质刚劲”……这类饱含雄性激素的词句始终分布在赣南各县县志里。
  人文是什么?翻开《易经》的“贲”卦卦辞:“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在古汉语造字时,是纹理之纹,也就是纹路的纹,引申为规律、法则等等。 “纹”与“理”有表里之分,一个在事物的表面,一个在事物的内里,根本上却是相通的。想想今天我们说的“文科”与“理科”两个词,基本就一目了然了。文科是纹天地人之大道,理科是道天地物之大理,而根本上都是同一条秘密通道——揭示天地宇宙和人的相互运行规律,这规律形而下来说可以是纹理,形而上来说就是道理。文的作用是什么?《易经》说得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的目的是“化”,以天地人之纹理大道教化天下;正如“理”的目的是“解”,理解理解,以“理”解天下。   尽管今天的“文化”释义已经具象到社会生活的细枝末节,根本上,任何文化都是人与本土天文地理人文同参互照相互磨合的结果。
  “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生也。”《管子·水地》说。
  为官赣州的文化大腕杨万里,是参醒了斯山斯水的,更了然此地的天精地气与人文密码。
  4
  仅仅凭天文地理来决断一个地域人群性格,是否也陷于偏激?果敢厉气奋激之外,赣南人是不是还应该有点什么?
  定一定,先看看这块版图上的人脉源流变迁。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敕勒川。”中国历史上魏晋南北朝乃至唐宋三朝的汉人胡人杂处,是中华民族内部人口大迁徙大融合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 汉、胡文化的双向流动,南北文化的巫山云雨,以汉族为核心的新的民族融合体从而产生,形成了汉民族的独特性,吐纳四海的大唐风韵终得以化合成型。
  如此,赣州春秋属吴,战国时先属越,后被楚国占领。这期间 ,吴音蛮语,楚风越歌,经过了多少吴人、越人和楚人的血缘杂居?秦汉时期大量派兵岭南,以赣州大庾岭为标点的较大规模北方驻军,是否开启了赣地汉越楚吴杂处的篇章?给赣州的性格和地域文化带来怎样的影响?之后的一次又一次大规模中原汉人南迁,造成的客家人与赣南土著北南文化混血,是否也打造了赣州大唐飞歌般的胸襟与气度?唐朝马祖道一何以能在此开天下丛林,使赣州马祖岩成为影响深远的“洪州禅”道脉之源?杨筠松何以能使赣州成为堪舆学的发源地?宋朝周敦颐何以能在赣州开创理学,使赣州成为理学原乡?明朝王阳明的“致良知”心性学说何以能在赣州落地生根?明清两朝陆续返流的闽粤客家人群,是否给赣南带来了海岸线上的文化风候?
  时间模糊了原相。
  中国内陆间互相武力征服的结果,是大规模叛逆人口的逃亡性迁徙,随之引爆劳动力、生产技术、文化意识的一次次征服与迁徙。相对历朝活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来说,赣南三面环山,广大未开发的处女山区就像个绿色的保险柜,是亡流的上佳收容所,也是思想文化的筑巢与隐居地。秀慧细腻智巧素雅的吴文化,开拓进取崇尚性灵的古越文化,率真悍勇敢为人先的楚文化,尚贤兴利任侠除暴的墨家文化,恪守礼乐崇实达理的儒家文化,乐天全性清虚无为的道家文化……就像火山喷发后的岩浆,先后回流盘旋沉淀到这里,与原本土著文化杂糅融合,构成了赣南富丽斑驳的文化沉积岩,支撑着当今的客家与红土地文化地表。赣州,以吴头楚尾、粤户闽庭的肺活量,吸收吐纳,逐步形成自己浓郁地方特色的精神文化系统。
  人是一切地理人文要素的载体。
  历史的线条清晰照影:唐朝以来,禅学、理学、心学,乃至现代中央苏区精神……每当民族思想文化流线面临波折的时候,赣南,总是以宏大的精神受量,以思想造血基地的身份,出现在华夏大地上。某种程度上说,赣州,其实充当了筑巢中国时代文化的一个窗口。客家文化是儒、墨文化在南国的地域造血性发展,中央苏区文化又是客家文化在新時代的造血性发展。因此,当我们今天用红色文化和客家文化来标志赣州的时候,绝不是一个简单断代的外来文化概念,它的血脉积淀和历史纵深,其实要上溯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根系。
  看看明清王朝交替之际,脖颈子最硬的赣南客家文化精英群——隐居在宁都翠微峰以魏禧为首的“易堂九子”干了些什么。当明崇祯皇帝自缢的消息传到宁都时,魏禧父子食不甘味,寝不安席,每日到公庭哭临。一时盗贼蜂拥而起,魏禧,这位慷慨节义以文啸世的明末文化精英,积极招兵买勇,筹划起兵勤王。他的父亲魏兆凤甚至举家破产,相助维持地方安稳。明朝灭亡后,忧愤交加的魏禧变卖所有家产,举家隐居四面悬崖绝壁的翠微峰,与儒者风骨的李腾蛟、性情豪迈的同学曾灿、重道尚义的彭任、感慨激昂的南昌士人彭土望、慨然有当世之志的明宗室林时益(原名朱议滂,字确斋,明亡后更姓林)等志士,结庐山间挖池耕植自养,每日围坐读史论世,研读讨论《易经》,并把读书之地命名为“易堂”,力图以翠微峰为基地建立一个秘密的反清复明团体。后来,魏禧以布衣之身,多次出游淮吴越考察地理形势,拜谒忠烈遗士,结纳四方贤豪,传播他“明道理、识时务、重廉耻、畏名义”的学说,立志图强恢复大明朝,直至康熙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七日客死旅途。
  在极为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资源下,面对占据全国之力并蒸蒸日上的清政府,以魏禧为首的大明遗民文化孤峰何以能昂首独立于赣南一隅数十年之久?
  异道同理。避开现实的政治口水,冷静想一想,面对时据中央政权并炙盛全国的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中共领导的苏维埃革命何以能在赣南、闽西一个狭小地域内,坚持五六年之久?
  原因是政治星象性的。革命队伍如此浩浩汤汤,共产党的出色领导与组织毋庸置疑。可抛开这些想一想,你能否认赣南血型里没有越人卧薪尝胆韧拔强悍的进取基因?你能否认没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楚人硬颈尚勇好斗因子?你能否认宋明理学忠孝节义在此地的大规模教化与长相驻守?根本上一点,不能否认赣南人奔涌不息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除暴安良保家卫国的浩浩儒墨精神气脉。
  当今天的学者惊呼南宋灭亡后,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古典中原文化几近消失时,悄然发现,以赣南为摇篮的数千万客家人,恰恰是古典中原文化精髓的最忠实衣钵传承者,以客家为文化地表的红色赣南,又恰恰是吴越楚文化的原始灌木林地。客家,这些犹太人式的辗转迁徙到赣南,转而流浪到南国各地的中原文化精英后裔,恰似当年楚国的大木,兼容并蓄,立而不改,和而不同,长出南国文化根茎一片。
  赣南,以及以赣南为摇篮而流居全国各地的数千万客家人,他们,其实是儒墨任侠节义不畏强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典型综合人格载体。
  5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这是个风雨如磐、血气填膺的地方,以至它的村坊瓦巷中,每一口井、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都写满侠肝义胆。在民族历史抉择的关键时刻,那些深居赣南山区的作田佬、木客、铁匠、打锤佬及其他,昂着头,硬着颈,忍着痛,一群一群,丢下锄头与钩刀,一批一批地冲到了最凶险的浪口风尖上。他们金刚怒目的血性,在这块鲜艳的土地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挥洒。从男人到女人,从老人到少年,从房舍到盐谷,从衣被到钱币,甚至每一双草鞋每一块门板……赣南人咬着牙根,抛家舍业,前仆后继,家园作战场,热泪成热血,亲人变亡人,绝望变守望……一切,为了自己,也为了国家。   历史每一场大较量,最终,总是以战争的浩劫无情收场。战争,是解决战争的血泪手段。历史选择了赣南,赣南,最终选择战场。没有选择的历史抉择。
  让我们把镜头拉向最近的那场战争。
  瑞金沙洲坝杨荣显一家“八子参军,壮烈牺牲”;兴国高兴乡邱会培一家12口,“全家革命,满门忠烈”;兴国籍烈士李美群“马前托孤,义无反顾”……仅赣南,13个苏区县总人口约240万,青壮年有50万,先后参加红军的有33万余人,支前的有60多万。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8.6万余人中,赣南籍红军就占总数的65%。在牺牲的20余万人中,有名有姓的烈士为10.8万余人……
  让我们把笔贴近比战争更辽阔的改变命运的战争表情。
  最疯狂、最残酷的杀戮,被报复性施加于战争留下的亲人们。“石头过刀,茅草过火,人要换种。”仅兴国、瑞金等8个县统计,被杀害的干部群众就达3.6万余人。“无不焚之居,无不伐之树,无不杀之鸡犬,无遗留之壮丁,闾阎不见炊烟。”当国民党亲手记录下赣南“无人村”“血洗村””“寡妇村”情形时,这些村庄只剩了一个表情——零。
  赣水汤汤。多少英魂,湮没在历史风波里。
  这仅仅是数字,被战争击倒并躺在大众视野内的数字。掀开历史的遮蔽,至今,无法估量那场战争削去了多少生灵、多少山头、多少地产、多少情感、多少尊严、多少幸福、多少安宁……
  一批一批的赣南青壮年感召于国家民族沦亡危机呼吁,子弹式地把自己推向了中国革命的枪膛。甚至,来不及辨别革命的面貌,仅仅为了一口口粮。革命大旗展示的理想和未来如此波澜壮阔,没有人不为此豁命去搏一把,那些搏去了丈夫、父亲、儿子、兄弟的女人,在战火硝烟中埋没,最终,选择了坚强。
  撇开政治纷争和政治朝圣式的歌颂,今天,我们仍会为赣南人当年改变家国命运而赴火蹈刃的勇义和决绝所征服、流泪、慨叹。尽管这背后有各种暴力、愚昧、图谋、纷争、挤迫、青涩、背叛和沉渣。
  革命,这个“命”,到底革谁的命?天命,时命,生命……以无数浩浩热血生命,乘天地巍巍之时命,革旧势力之天命。
  在20世纪席卷全球的世界革命中,一场空降的平民革命,引爆了一次赣南思想革命的大空降。历史引爆了南昌,南昌引爆了井冈山,井冈山引爆了赣南,赣南引爆了中华大地,从遵义,到延安,到西柏坡,到北京。
  《十送红军》的曲调悠然响起,赣南人的歌音跋山涉水,回环往复,长征般掠过华夏大地,一如秋风般深切婉转……
  当一个地域找不出一个英雄名字来涵盖它辽阔的英雄群体时,这个地方只能给他一个名字——英雄。
  6
  如此血型的地域,为何始终没有步入中国最前台?
  仅仅凭借几个历史事件去看一个地域,往往失之肤浅。
  “酒尽君莫沽,壶倾我当发。城市多嚣尘,还山弄明月。”酒喝完,老兄你就别再舀了,喝光这壶我就走。城市嚣尘滚滚,我要回山中捣弄那轮明月去。一个隐居赣南深山的伐木客,偶尔与世人对坐在街市一角,你能说这小酒喝得不够温情酣畅?可你听听山都木客率真而决绝的历史歌声,可以想象这块地域酒壶背后的任侠与率性。
  至今,没有人能绝对清晰定义木客的原始地理身份,只知道至少在秦朝,他们奔放不羁的歌声和着伐木声,已自由飘荡在赣南苍苍莽莽的原始森林里。有人说是秦皇为建阿房宫派往南国而逃亡居此的伐木者,有人说是秦朝为屠睢、任嚣五十万大军进戍岭南而随军派去的伐木修路者;有人说是原居水滨擅长造船的古越国遗民,他们因国灭而逃入深山,成为山行水处的木客……无论何种地理出身,幽深茂密的山林,始终都掩藏不了他们的共同身份——山居遁世。“城市多嚣尘,还山弄明月。”能够吟出这样的辞句,木客,至少也不仅仅是个简单的木客吧!
  再来读一段《宋史·隐逸》:
  “阳孝本,字行先,虔州赣人。学博行高,隐于城西通天岩。苏颂、蒲宗孟皆以山林特起荐之。苏轼自海外归,过而爱焉,号之曰玉岩居士。尝直造其室,知其不娶,戏以为元德秀之流。孝本自言为阳城之裔,故轼诗有云:‘众谓元德秀,自称阳道州。’嘉之也。隐遁二十年,一时名士多从之游。崇宁中,举八行,解褐为国子录,再转博士。以直秘阁归,卒,年八十四。”
  载记的是阳孝本。这位引中国一代文化大师苏东坡专程拜访,并“深讶相遇之晚,遂为刎颈之交”的赣南著名乡贤,二十九岁便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上庠(大学),被左丞蒲宗孟聘为西席(教师)。可他一生却只做了一件轰轰烈烈的事:炒了当朝左丞蒲宗孟家庭教师的鱿鱼,船载千卷书,迢迢回到赣南,散尽家资,隐居赣州城外通天岩读书。
  同类相通。志载宋代,“合肥包拯,字希仁。过虔,师事邑人陈晦之于崆峒山中。” 包拯即名垂青史的“包青天”。引赴任广东端州而过虔州的包大人专门登山拜访求教的陈晦之,系当时赣县隐士,其一生结庐于赣州城南之崆峒山中,耕田种地,读书治学。陈晦之死后,包拯还特为陈晦之作墓铭曰:“文高表正,学希人圣。静退不竞,深潜笃行。”陈晦之到底学养胸襟何如,时隔近千年,已无从细考。可是,仅就他潜山耕读、承铁面无私的包大人为他作墓铭这一点,多少见真性。
  这些“真”与“性”,如微生物,世伏在赣南土壤里,渐渐会氧化一个地域。又何止只有阳孝本、陈晦之?
  大事大非见风骨,平居处事看性情。走进历史的波谷,会发现,赣州其实平日里是避世无争的。历史的大多数时期,赣州,他只是个隐居在中国深山的木客,不声不响,不惊不乍。春秋战国秦汉以降,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流亡到这里的客家人,经历了太多的战火纷飞,太多的流离失所,太多的悲欢离合,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明山静水,何不调养生息,安居乐业?“安吾居”“乐吾庐”只要看看这里白墙黑瓦民居门楣上的题字,就明白七八分了。
  再来看《宋杨万里章贡道院记》中,杨万里留给赣州的文字:“民毅而直,少炪必见于色,小伸即释,可以义激,亦可以理息,其俗古矣。”什么叫“小伸即释”?什么叫“可以义激”?什么叫“亦可以理息”?南宋赣州的最后一任知州文天祥这样分析赣州人:“山川之绸缪,人物之亢健……不可以刑威慑,而可以礼义动。”水土之性,气习之尚,责任在一方地域长官的主持风化罢了。明白了这些,自然明白每到国家戡乱之时,这里何以能义激愤起;每到国家安治之时,这里何以理学心学播衍、州学府学教化成风。
  赣地皆山农,地瘠而民拙,不习技巧。重峦叠嶂的封闭地理,抵挡了过多外来习气的干扰和商业文化的侵略,高纯度的山区农耕文化涵养了这里俭啬质朴、安土重迁的精神秉性。这里的人 “力穑不事商贾”(《董德元记》) ,“居不求华,服不求侈,饮食不求异,器用不求奇”(《于都县旧志》),“业微业、利微利,以役手足、供口腹而已”(《赣州府志》)。没大贫大富之家,没有太大的奢求和野心,即便是铤而走险闹革命,也更大程度上,是为了求得一份起码的生存口粮……权势纷争,富贵荣华,那都是政客商贾们的事,赣州,他只回到赣江源头,一心一意经营着先人留下的那片秦風汉土。
  或许是从心率性道法自然的庄楚文化隐性基因?或者周部落太伯与仲雍让位三弟季历而出逃至勾吴的血脉使然? 或许是马祖道一“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布道所然?或许是“天人合一”为本的堪舆学流播所然?或许是周敦颐“明心见性”的理学教化所然?或许是王阳明的“致良知”心性学说所然?或许是……
  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可你能说没有万分之一道理?
  战争,作为改变特定时代国家、社会、家庭、个体命运的超能量利器,存其所当存,止其所当止。
  赣州,以及与赣州相仿的南国各处客家聚居地,它们的神奇在于:这里多次诞生革命,但是,这里又恰恰成了修复弥合革命创伤的最好场所。
  每一场猎猎风云过后,赣南,他只是拍拍袄子,掸掸浮尘,转个身,继续过他原有的安静日子。
  看得多了,也便知道,赣南,在整个中国,其实是个侠士,闲时且耕且读,乱时且侠且义。在文人武将眼里,他是个驿站,贯通南北;而在更多的老百姓眼里,他又是个家园,文武相生。赣南,是一段文化征程的终点,同时,又是征程的起点。
  “郁结古今事,孤悬天地心。”历史,走到赣州,总要舍舟登岸,借此住上几宿。姑且煮一壶水酒,冲一杯香彻的茶,祭一祭英雄地,再走吧!大庾岭上的梅花,香飘万里,只是千枝一瞬,而岭下的赣江,亘古千堆雪,一片马蹄声。
  责任编辑 张颐雯
其他文献
摘要:在职业教育中,文化课如何与专业课结合,如何为专业课服务,是困扰所有文化教师的难题。在计算机网络专业进行语文教学,思维训练成为连接计算机网络和语文课的桥梁,解决了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这一难题。  关键词:思维;计算机网络专业;语文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中等专门人才和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为最终目标的职业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广泛就业的需要。这不仅是
作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教育是民生工程,更是中国光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实现优质、均衡发展才能满足开发区高新企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同时为开发区未来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优质教育的打造,离不开一支强大的教师队伍,尤其是班主任队伍的支撑。为此,开发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坚持“定对象、定周期、定目标任务”的培养原则,将成长方向直接锁定为“
摘要:基于目前国内普通高校会计学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忽略实验室建设投资,本科实验、实训教学条件落后,会计学专业大学生专业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受制约的客观实际,分析了会计实验室建设中存在设备老化严重、开放程度低、实习资料更新速度慢、实验教师编制紧张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追加实验室建设专项投资、实行全天候对学生开放等行之有效的改革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普通高校;会计实验室;实验教师 
早在20年前,话剧艺术家英若诚先生在哈尔滨看我的歌剧《仰天长啸》时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们搞的都是外来的艺术形式,一定要做到在对方的领地上赢得对方的尊敬!这是一种追求、一种理想。”20年后《霸王别姬》踏上美国土地,在六大城市巡演。从旧金山、洛杉矶、华盛顿、纽约、休斯顿到达拉斯,共演10场,观众达20000余人。其中包括美国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各国使节、华人侨界人士、歌剧长久观众以及美国文艺界人士,包
一、威尔的拉丁文  能想象吗?莎士比亚青少年时代的英格兰,正规教育是拉丁文的天下,理由很简单,拉丁文是上流社会和国际交往的语言,下里巴人才说英语。因此,小学根本不允许升入高年级的男生说英语,所有家庭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说拉丁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对于天主教徒来说,拉丁文是“与上帝沟通的语言”。  距威尔家只有三百码远近的斯特拉福德镇文法学校没留下任何关于威尔的记录,对他到底是否上过这所学校、几岁入
摘要:较之于文学写作,应用文写作侧重于实用,其格式规范、用语严谨、理论性强、种类繁多,故教师在教学中倍感不适,学生亦觉难懂。这个不争的事实不利于学生今后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要改变这一状态已刻不容缓。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体会,在突破应用文传统教学模式方面,尝试着从多角度进行剖析和阐述。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教改探索;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
第七届亚太地区音乐教育研讨会(APSMER)6月24—28日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作为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在亚太地区的国际性音乐教育大会,本次会议的题材广、内容丰富,主题为“为人生的音乐教育及音乐技术”。研讨会按照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几个分会场同时进行的方式,主题包括专家论坛、主题发言、论文宣读、海报展示、课程展示、工作坊、音乐会等几部分内容。  亚太地区音乐教育研讨会创办于1997年,每两年举行一次,该组
茫茫夜色  一个尿激灵没把持住,存粮弄湿了自己的裤子。“哎呀,今夜真冷!”存粮自语着瑟瑟发抖。  存粮提着裤子回到屋里,便没了睡意。他斜靠在床头,伸手从枕头底下摸出烟盒,抠出一支烟,习惯性地掐掉滤嘴,点燃,深深地吸了一口。闪亮的烟头映红了他那布满沟壑的脸庞。  这一夜注定是个不眠之夜。存粮思绪的长河,一下暴涨起来,尘封了整整三十八年的那段感情再次掀起波浪,冲撞着他内心深处那扇紧闭的闸门。  三十八
10年5月29日晚,华裔钢琴家孙梅庭钢琴独奏音乐会在哈尔滨音乐厅举行。这次活动是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8周年的系列音乐会之一。笔者在聆听他的现场演奏时,被深深地感动与震撼了,孙梅庭的演奏技巧与情感融为一体,张弛而又细腻,注重音色的把握,恰当的力度层次变化,严谨的风格中夹带着夸张,细腻中伴随着粗犷,沉稳中透着灵动,声音的流动性如同流水般顺畅,展现出一种热情而又细腻的演奏特
12年2月19日晚,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上演了一场备受瞩目和期待的音乐会——北京交响乐团与国际钢琴大师让·伊夫·蒂博戴、指挥家谭利华的联袂演出。这是北京交响乐团2012演出季推出的百场音乐会中极具亮点的重量级演出之一,牵手大师,缔造经典,为春意初袭、乍暖还寒之时的京城观众送上融融春意。  享誉当今国际乐坛的法国钢琴家蒂博戴,以精湛的技巧、纯美的音色和诗情画意的表达闻名于世。对于中国乐迷来说,蒂博戴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