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中,人类一面从大自然中采集资源,一面向大自然排放废弃物,这样的模式激发了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长此以往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循环经济”的提出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对资源的回收利用实现产品功能的循环再现,构建循环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有效调和了传统经济中生态环境与经济利益的矛盾。为了更高的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本文基于大学生废弃物的处理现状,参考相关文献,给出针对校园的可行性建议,并希望通过校园试点的方式总结经验教训,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广至全社会。
【关键词】:循环经济 废物利用 资源回收 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意识的转变,人们对循环性可持续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呼声越来越高。然而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相去甚远,资源和环境的压力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则十分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二、现实意义
循环经济致力于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实现物质的闭合性循环流通。这种反复循环流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得物质资源在循环中持久的使用,在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同时,实现了资源持续性使用,提高了过程参与者的经济效益。因此,循环经济能够有效的解决生态环境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矛盾,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同时维护经济发展。
三、现存问题
1.管理松散,秩序混乱。
目前,河南大学主要生活垃圾由后勤集团负责收运。东苑、华苑以及北苑宿舍位于校区外,废物废品回收难度大,权责不清,容易造成相互推卸责任,给管理带来难度;大量校外“拾荒者”可以自由进入宿舍区域,使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很大威胁。校外人员的进入使得河南大学东苑、北苑、华苑宿舍在编人员的个人收益减少,容易引发清洁人员与“拾荒者”之间的冲突。
2.混合收集,混合运输。生活干垃圾和湿垃圾的混合收运,减少了垃圾的捡拾量,降低了废物废品的可再利用程度。垃圾混合收集,使得纸料废物、塑料类废物以及金属类废物等失去原有价值,不能得到适当的再利用。
3.市场化程度低。目前,河南大学校教学区域的垃圾收运工作由校清洁队完成,图书馆部分垃圾由某物业公司管理,而学生公寓部分主要由后勤集团通过招标形式外包给其他清洁管理公司。学校每年在垃圾及废物废品处理上投入数额巨大。
4.激励机制有待完善。我校的环保行动缺乏必要的诱导和激励措施,师生参与率低。河南大学在校生闲置资源和废物回收,缺乏必要的宣传教育机制,师生参与垃圾回收的意识淡薄;在各垃圾存放点没有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标语、宣传提示板等,广大师生获取分类回收生活垃圾的知识途径少。
四、优化路径
1.成立专门职能部门负责管理校园宿舍区废弃物,制定统一废弃物处理标准。针对目前宿舍区废弃物回收权责不清,管理松散,校外拾荒者等有关问题,河南大学相关部门应制定出符合学校利益的废弃物处理规范,对校内宿舍区与校外宿舍区周边环境一视同仁,统一管理。
2.废弃物分类收集。目前,校内垃圾收集以混合收集、混合运输为主,这样的收集方式并不利于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回收效率。分类回收的理念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现状,但需要注意的是:依照我国现阶段垃圾处理情况,全面细致的废弃物回收管理机制很难在校内推行,废弃物分类回收必须分步进行。学校应在学生宿舍区垃圾投放处设置不同的回收箱,以区分闲置废弃物与普通垃圾,并要求学生按照有关分类依据分别投放废弃物。
3.加强有关废弃物回收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各学院学生组织可以举办相关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利用好处与相关知识,例如举办讲座、知识竞赛等。学校应给予学生组织相应的场地或资金支持,以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增加学生对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利用的积极性。
4.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外包垃圾处理服务。目前校内废弃物处理主要由学校后勤集团负责,专业水平较低,无法实现废弃物合理回收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学校可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向寻找专业的垃圾处理公司,以提高废弃物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学校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外包企业的监管,定期评估废弃物处理情况,维护学校与学生的合法利益。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与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河南大学宿舍区学生废弃物资源化回收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寻求一种合理的废弃物处理方式以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回收,使得资源环境与经济利益协调发展。得出以下结论:分类回收是所有废弃物资源化回收的首要前提。废弃物主要分为经济价值较高的闲置资源、有回收价值的废品与不适合进一步回收利用的垃圾。通过对这些闲置资源、废品与垃圾的进一步分类,能够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回收利用,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如前所述,本文对校园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作了初步的分析,但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对现存许多问题没有给出确切结论。在此,我们综合现有数据与结论,提出有关废弃物回收利用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分类回收标准有待明确。目前我国垃圾分类主要是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分类标准模糊。本文研究主体为河南大学在校生,以高素质年轻人为主,能够轻易接受分类回收要求,但社会人士参差不齐,因此,本文所提供的发展模式只具有借鉴意义,并不能照搬照用。
【参考文献】:
【1】诸大建,朱远.生态效率与循环经济[J].复旦学报(社會科学版),2005(02):60-66.
【2】冯之浚.论循环经济[J].中国软科学,2004(10):1-9.
【3】李兆前,齐建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09):145-154.
【4】陈德敏.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循环利用——兼论循环经济概念的科学运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02):13-16.
【5】诸大建.从可持续发展到循环型经济[J].世界环境,2000(03):6-12.
【关键词】:循环经济 废物利用 资源回收 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意识的转变,人们对循环性可持续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呼声越来越高。然而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相去甚远,资源和环境的压力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则十分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二、现实意义
循环经济致力于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实现物质的闭合性循环流通。这种反复循环流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得物质资源在循环中持久的使用,在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同时,实现了资源持续性使用,提高了过程参与者的经济效益。因此,循环经济能够有效的解决生态环境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矛盾,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同时维护经济发展。
三、现存问题
1.管理松散,秩序混乱。
目前,河南大学主要生活垃圾由后勤集团负责收运。东苑、华苑以及北苑宿舍位于校区外,废物废品回收难度大,权责不清,容易造成相互推卸责任,给管理带来难度;大量校外“拾荒者”可以自由进入宿舍区域,使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很大威胁。校外人员的进入使得河南大学东苑、北苑、华苑宿舍在编人员的个人收益减少,容易引发清洁人员与“拾荒者”之间的冲突。
2.混合收集,混合运输。生活干垃圾和湿垃圾的混合收运,减少了垃圾的捡拾量,降低了废物废品的可再利用程度。垃圾混合收集,使得纸料废物、塑料类废物以及金属类废物等失去原有价值,不能得到适当的再利用。
3.市场化程度低。目前,河南大学校教学区域的垃圾收运工作由校清洁队完成,图书馆部分垃圾由某物业公司管理,而学生公寓部分主要由后勤集团通过招标形式外包给其他清洁管理公司。学校每年在垃圾及废物废品处理上投入数额巨大。
4.激励机制有待完善。我校的环保行动缺乏必要的诱导和激励措施,师生参与率低。河南大学在校生闲置资源和废物回收,缺乏必要的宣传教育机制,师生参与垃圾回收的意识淡薄;在各垃圾存放点没有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标语、宣传提示板等,广大师生获取分类回收生活垃圾的知识途径少。
四、优化路径
1.成立专门职能部门负责管理校园宿舍区废弃物,制定统一废弃物处理标准。针对目前宿舍区废弃物回收权责不清,管理松散,校外拾荒者等有关问题,河南大学相关部门应制定出符合学校利益的废弃物处理规范,对校内宿舍区与校外宿舍区周边环境一视同仁,统一管理。
2.废弃物分类收集。目前,校内垃圾收集以混合收集、混合运输为主,这样的收集方式并不利于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回收效率。分类回收的理念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现状,但需要注意的是:依照我国现阶段垃圾处理情况,全面细致的废弃物回收管理机制很难在校内推行,废弃物分类回收必须分步进行。学校应在学生宿舍区垃圾投放处设置不同的回收箱,以区分闲置废弃物与普通垃圾,并要求学生按照有关分类依据分别投放废弃物。
3.加强有关废弃物回收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各学院学生组织可以举办相关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利用好处与相关知识,例如举办讲座、知识竞赛等。学校应给予学生组织相应的场地或资金支持,以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增加学生对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利用的积极性。
4.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外包垃圾处理服务。目前校内废弃物处理主要由学校后勤集团负责,专业水平较低,无法实现废弃物合理回收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学校可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向寻找专业的垃圾处理公司,以提高废弃物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学校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外包企业的监管,定期评估废弃物处理情况,维护学校与学生的合法利益。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与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河南大学宿舍区学生废弃物资源化回收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寻求一种合理的废弃物处理方式以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回收,使得资源环境与经济利益协调发展。得出以下结论:分类回收是所有废弃物资源化回收的首要前提。废弃物主要分为经济价值较高的闲置资源、有回收价值的废品与不适合进一步回收利用的垃圾。通过对这些闲置资源、废品与垃圾的进一步分类,能够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回收利用,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如前所述,本文对校园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作了初步的分析,但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对现存许多问题没有给出确切结论。在此,我们综合现有数据与结论,提出有关废弃物回收利用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分类回收标准有待明确。目前我国垃圾分类主要是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分类标准模糊。本文研究主体为河南大学在校生,以高素质年轻人为主,能够轻易接受分类回收要求,但社会人士参差不齐,因此,本文所提供的发展模式只具有借鉴意义,并不能照搬照用。
【参考文献】:
【1】诸大建,朱远.生态效率与循环经济[J].复旦学报(社會科学版),2005(02):60-66.
【2】冯之浚.论循环经济[J].中国软科学,2004(10):1-9.
【3】李兆前,齐建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09):145-154.
【4】陈德敏.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循环利用——兼论循环经济概念的科学运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02):13-16.
【5】诸大建.从可持续发展到循环型经济[J].世界环境,2000(0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