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iu121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不断提升,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与对学生学习又有了新的要求,要求重视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与提升,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需要历史教育工作者深入挖掘出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素材,促进学生历史学习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文章对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具体方法,以期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教学;人文精神;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56-01
  前言
  历史是研究人类变化与社会兴替的重要的人学学科,是一门充满人文精神的学科。历史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要求不断加强这一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在这一人文学科中蕴藏了民族精神、爱国情怀以及人生智慧,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对于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一、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高中历史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学生认识人类发展历程与了解历史事件的重要途径,得到了师生广泛的关注与重视,但是目前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具体表现在:(1)在考试及教学中的地位不高。应试教育的弊端,高考为教学的导向,使目前高中学生的学习带有很强的功利性,由于分值的多少差别,历史成为教师与学生眼中的“副科”,在实际教学中所占课时较少、教材内容精简有限,只侧重历史发展脉络的叙述,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意义不大。(2)学生普遍兴趣不高。高考因素的影响,学生普遍认为历史属于“副科”,对历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历史考试形式与内容多为对学生记忆内容进行考察,缺少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与深入思考,对人文精神培养意义不大;历史教材编写存在无趣、空洞、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过程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3)社会环境的普遍不重视。学生高考压力与日俱增,教师、家长、学生三方仍是在研究如何提高学习总成绩,在学生的学习时间分配上,历史科目所占学生学习时间少之又少,学生课下对历史科目的学习几乎微乎其微,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极为不易。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学生人生态度的培养。人文精神核心内容与要求是“以人为本”。高中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对人生意义的教育,加强对学生人生态度的培养。具体做法有:(1)教师应充分借助教材内容,通过对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及改造自然的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的价值,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深度思考。(2)教师通过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合作与信赖,培养学生养成相互关爱与相互合作的精神。(3)历史教学注重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引导,教会学生直面人生的逆境与挫折,从而更加珍惜与热爱生命,利用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事迹来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价值与正确追求,促进学生积极人生态度的培养。
  (二)学生价值追求的培养。高中历史教学还应注重学生价值追求的培养,尤其要引导学生具备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价值取向。人文价值的核心内容与要求是强调对人的关心与民族情感。人是构成民族、国家与社会的重要要素,人的生存与发展是国家与民族得以兴旺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对于激发的人的爱国意识、情怀和风险精神是国家、民族得以发展的动力。在历史教学中,有很多体现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价值追求的素材资料,如历史人物林则徐、岳飞及抗日战争中的英模素材对学生爱国主义、爱国情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起很强烈的民族意识,将个人情感融入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中,培养强烈的爱国精神、奉献精神,促进自身道德意识情操与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目标。
  (三)学生精神品质的培养。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精神品质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尊重和合作的品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必须具备平等的意识与合作的意识,因此需要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进行平等与合作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升。我国传统文化中不乏对平等、合作精神的学说与追求,如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在历史中总结促进国家发展的要素,比如“和平外交政策”与“独立自主”的追求,“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在外交活动中能很好地突破意识形态的差异的制约,有助于学生获得对尊重、合作的认知,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生精神品质的提高。
  (四)学生道德操守的培养。在高中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对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解读,比如“崇德向善、知耻明理”等;同时也有很多历史人物本身所反映出的道德品质是在学生中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例如历史人物屈原、辛弃疾、范仲淹、岳、飞林则徐,他们身上的精神品质及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对培养学生乐于奉献、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有着重大意义,一些反面人物的与社会道德及社会正义背道而驰的行为与操守则成为反面教材,二者形成良好的对比,有利于学生区分与取舍道德操守的优劣。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注意运用教材中的历史事件及人物操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及良好的道德操守。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升,高中历史教师应根据目前历史科目的教学现状及学生的学习特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及教学水平,引导、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价值追求,促进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道德操守的形成,在历史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意义,教师应不遗余力地投入到对学生人文教育中去,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为推进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清莲.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人文精神培育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宋佳航.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研究[J].吉林教育,2015,(01):125.
  [3]靳振玲.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研究[J].学周刊,2015,(12):72.
  [4]李文彪.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研究[J].教师教育,2016,(06):69.
其他文献
在學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如何做到“题不二错”呢?下面以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为例,做一些剖析。
期刊
高校对于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目前的效果不是非常理想.本文分析了高校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意义、阐述了人才引进面临的困境、提出了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
他们一个月挣2000块钱,就买1000元的包或衣服、500元的化妆品;基本不在家做饭,顿顿在外解决;往往三个月就会换一次手机……他们生活自由,有赚钱的能力更有花钱的激情,敢于超
反比例函數是每年中考的热点、难点,题型新颖、灵活,只有正确掌握好解题方法,才能化难为易,轻松突破。下面以两条中考题为例,帮助大家一起体会如何巧设增量、轻松求解!
期刊
摘要:经济法是中等职业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意义重大。本课程与会计、税法等相关学科的联系紧密,具有综合性、实用性的特点,几乎涵盖了所有与市场经济运行相关的法律知识。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理论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分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由于经济法课程知识点分散且以条目形式呈现,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相关部门对具备一定技能的人群经过相关的考核后确定其技能是否达到相应等级标准的一项考核活动。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职业技能鉴定对推动社会经济的发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饱含着对青年的期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
通过对《说文解字》衣部116个字的研究,我们发现古代服饰突破最为原始的蔽体、遮羞的功能,更多孕育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体现着古人独特的审美。
思路多了,題好解。现以一道中考题为例,带领同学们一起体会其中的解法之妙。
期刊
一青年工作勤勤恳恳,却不受同事们欢迎.青年心中甚为不解,多方打听,找到一位德高望重的智者,寻求开导.rn智者问:“你是否曾无意间得罪过同事?”rn青年说“:应该没有,我除了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