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要一提起小学体育,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学会最基本的跑、跳、球类就行了,其实不然。如果学生不喜欢学就会一上体育课就头痛,甚至在体育课上无聊地打发着时间,体育教学就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课前和课后,我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既能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基本技能,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1.从教学设计的创新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设计新颖的教法、有趣的游戏和干净、舒适、安全的活动场地及先进的器材,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这是营造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它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充分利用新颖的设计,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产生积极参与练习的欲望,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浓厚兴趣,为学生终生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如:50米快跑,过去就是一味强调练习次数,时间一长,学生觉得又累又讨厌。由于改变了这种方法,利用游戏和竞赛的方法,将学生分成四组,进行追逐跑、接力跑,以及利用体操棒或实心球进行跨步跑,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提高学生的速度和步幅。教师还应该利用游戏来结合主教材进行教学,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过去就是利用沙池,学生排队练习,练习密度和成绩都很低,由于贯穿了游戏教学,学生的成绩和练习密度都有较大的提高。如让学生模仿小兔子的形态和动作进行练习,在练习中带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两手放在头的两侧做兔的耳朵,然后双脚向前跳,跳之前问学生:“小兔子的耳朵是怎样动的呢?”然后先让学生模仿小兔子的耳朵动一会儿,接着教师又说:“看谁跳的动作最好、距离最远,谁最像小兔子。”这样,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增强他们的好胜心理,最后再进行练习,使学生能主动进行练习,不觉得累和讨厌。
2.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
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本,寓道德之舍也。”他辩证地指出了体育与知识、道德的关系。所以,体育教学要把道德教育贯穿进来,利用体育教学丰富的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德育。第一,通过严密的课堂组织,培养学生动作迅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协同行动的良好习惯和作风。第二,通过教材的游戏内容,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热爱集体、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遵守规则等良好的道德品质。第三,通过田径、球类、体操等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及集体主义精神。另外,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教育影响学生,要时刻注意对学生的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学生树立表率。
3.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身体方面,不仅要求要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这一独特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坚强的意志,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要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自尊、自爱和自信良好品质。
4.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实际上,儿童在幼儿时期就常表现出良好的创造力,他们会用积木在自己的床上、地板上构建自己想象中的天地。因此要激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并使他们养成创造性学习的习惯,这不仅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挖掘出更多的潜能,而且还能使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条件,提供诱发创新思维的刺激,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创新体验。要从教学中的问题出发,刺激和引发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创新的满足,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的创意与我们的设想不一致时,千万别“一棒子打死”,新的活动方式或游戏规则常常会在这样的情境中产生。提倡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并不意味着排斥教师的指导,但也不是说样样事情都需要学生去创造,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在体育教学中将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创造有机结合起来。
5.体育教学中使学生形成基本体育素养。
在体育教学中,我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促进学生健康身体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在平常教学中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如篮球、足球,因为球类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同时球类的体育设施又是学校最能满足学生们的。同时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体育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体育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为终身锻炼奠定基础。
6.加强游戏教学。
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它的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对于激发学生参与运动,掌握动作技能,增强身心健康和促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等都有积极重要的作用。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分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例如,在游戏比赛中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甚至拳脚相加,也有失利的同学互相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怯场心理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我抓住这一契机,耐心地教导学生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同时还要与学生一道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有利因素,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7.注意“活”而不“险”。
体育教学活动的独特性要求学生必须加入到激烈的运动中,并且使用一定的辅助器材(如跳箱、单双杠等),从而使活动产生了更多的危险性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安全教育。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身体锻炼,在设计时教师首先要有预见性,预见在活动中可能会发生的各种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手段,使教学过程“活”而不“险”,让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1.从教学设计的创新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设计新颖的教法、有趣的游戏和干净、舒适、安全的活动场地及先进的器材,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这是营造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它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充分利用新颖的设计,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产生积极参与练习的欲望,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浓厚兴趣,为学生终生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如:50米快跑,过去就是一味强调练习次数,时间一长,学生觉得又累又讨厌。由于改变了这种方法,利用游戏和竞赛的方法,将学生分成四组,进行追逐跑、接力跑,以及利用体操棒或实心球进行跨步跑,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提高学生的速度和步幅。教师还应该利用游戏来结合主教材进行教学,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过去就是利用沙池,学生排队练习,练习密度和成绩都很低,由于贯穿了游戏教学,学生的成绩和练习密度都有较大的提高。如让学生模仿小兔子的形态和动作进行练习,在练习中带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两手放在头的两侧做兔的耳朵,然后双脚向前跳,跳之前问学生:“小兔子的耳朵是怎样动的呢?”然后先让学生模仿小兔子的耳朵动一会儿,接着教师又说:“看谁跳的动作最好、距离最远,谁最像小兔子。”这样,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增强他们的好胜心理,最后再进行练习,使学生能主动进行练习,不觉得累和讨厌。
2.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
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者,载知识之本,寓道德之舍也。”他辩证地指出了体育与知识、道德的关系。所以,体育教学要把道德教育贯穿进来,利用体育教学丰富的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德育。第一,通过严密的课堂组织,培养学生动作迅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协同行动的良好习惯和作风。第二,通过教材的游戏内容,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热爱集体、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遵守规则等良好的道德品质。第三,通过田径、球类、体操等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及集体主义精神。另外,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表率作用教育影响学生,要时刻注意对学生的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学生树立表率。
3.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身体方面,不仅要求要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这一独特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坚强的意志,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要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自尊、自爱和自信良好品质。
4.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实际上,儿童在幼儿时期就常表现出良好的创造力,他们会用积木在自己的床上、地板上构建自己想象中的天地。因此要激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并使他们养成创造性学习的习惯,这不仅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挖掘出更多的潜能,而且还能使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条件,提供诱发创新思维的刺激,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创新体验。要从教学中的问题出发,刺激和引发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创新的满足,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的创意与我们的设想不一致时,千万别“一棒子打死”,新的活动方式或游戏规则常常会在这样的情境中产生。提倡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并不意味着排斥教师的指导,但也不是说样样事情都需要学生去创造,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在体育教学中将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创造有机结合起来。
5.体育教学中使学生形成基本体育素养。
在体育教学中,我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促进学生健康身体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在平常教学中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如篮球、足球,因为球类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同时球类的体育设施又是学校最能满足学生们的。同时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体育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体育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为终身锻炼奠定基础。
6.加强游戏教学。
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它的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对于激发学生参与运动,掌握动作技能,增强身心健康和促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等都有积极重要的作用。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分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例如,在游戏比赛中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甚至拳脚相加,也有失利的同学互相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怯场心理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我抓住这一契机,耐心地教导学生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同时还要与学生一道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有利因素,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7.注意“活”而不“险”。
体育教学活动的独特性要求学生必须加入到激烈的运动中,并且使用一定的辅助器材(如跳箱、单双杠等),从而使活动产生了更多的危险性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安全教育。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身体锻炼,在设计时教师首先要有预见性,预见在活动中可能会发生的各种情况,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手段,使教学过程“活”而不“险”,让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