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研究有机质孔隙形状对甲烷赋存状态的影响,建立了与实际较为相符的碳基椭圆孔隙和带有突出与凹陷特征的异形孔隙.在特定的页岩气储层温压条件下,使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甲烷的赋存状态.模拟结果表明,椭圆孔隙第1吸附层密度峰值为0.565 g/cm3,小于圆形孔隙第1吸附层密度(峰值为0.620 g/cm3),椭圆孔隙第2吸附层密度峰值为0.482 g/cm3,大于圆形孔隙第2吸附层密度(峰值为0.408 g/cm3).“突出”孔隙与“凹陷”孔隙中的突出部分均有甲烷聚集,由于壁面原子的势能影响,甲烷聚集后出现空缺
【机 构】
:
东北石油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1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有机质孔隙形状对甲烷赋存状态的影响,建立了与实际较为相符的碳基椭圆孔隙和带有突出与凹陷特征的异形孔隙.在特定的页岩气储层温压条件下,使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甲烷的赋存状态.模拟结果表明,椭圆孔隙第1吸附层密度峰值为0.565 g/cm3,小于圆形孔隙第1吸附层密度(峰值为0.620 g/cm3),椭圆孔隙第2吸附层密度峰值为0.482 g/cm3,大于圆形孔隙第2吸附层密度(峰值为0.408 g/cm3).“突出”孔隙与“凹陷”孔隙中的突出部分均有甲烷聚集,由于壁面原子的势能影响,甲烷聚集后出现空缺,空缺的存在导致第1吸附层断开,断开程度受特征点处曲率半径大小影响,另外“突出”孔隙中的断开程度比“凹陷”孔隙中的明显.同时发现,“突出”孔隙中甲烷的平均密度大于“凹陷”孔隙中甲烷的平均密度.孔隙中游离气的存在特征受孔隙形状的影响.“突出”孔隙中,随着特征点处的曲率半径减小,游离气逐渐减小直至几乎消失.“凹陷”孔隙中,随着特征点处的曲率半径减小,凹陷部分的甲烷第2吸附层逐渐向无凹陷部分移动,最终导致两部分的第2吸附层重合,孔隙中的游离气几乎消失.研究结果表明,孔隙形状的改变会对甲烷在孔隙中的平均密度、分布规律产生明确影响,甲烷的赋存状态与孔隙形状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在数据集不包含标签文本信息时,现有的显式交互分类模型无法显式计算文本单词和标签之间的语义关系.针对此问题,文中提出标签指导的双注意力深度神经网络模型.首先,提出基于逆标签频次的自动类别标签描述生成方法,为每个标签生成特定的标签描述,用于显式计算文本单词与标签之间的语义关系.在此基础上,使用文本编码器学习具有上下文语境信息的评论文本表示,并提出标签指导的双注意力网络,分别学习基于自注意力的文本表示和基于标签注意力的文本表示.然后,使用自适应门控机制融合这两个文本表示,得到文本最终表示.最后,使用两层前馈神经
随着具有最大分支数的扩散层在分组密码和hash函数中的应用,轻量级MDS矩阵的构造受到广泛关注.基于迭代构造是实现低成本MDS矩阵的一种有效方法.将低成本的矩阵通过迭代一定次数后成为MDS矩阵,通过实现该低成本的矩阵来实现MDS性质.但是这种方法需要以增加迭代次数个时钟周期等待时间为代价.本文通过减少矩阵迭代次数,从而降低矩阵实现的延迟,来构造更加轻量的迭代MDS矩阵.在迭代次数小于等于阶数时,本文给出了有限域F2m上4阶矩阵在不同迭代次数下,能够成为迭代MDS矩阵所含非零元个数的下界;进一步地,通过矩阵
露天矿道路运输系统优化问题是矿山复杂大系统协同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降低矿山生产运营成本、提高矿山生产及组织效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但近年来,随着我国露天矿建设质量的标准化,产量规模、作业设备的逐步大型化,部分矿山运输系统的瓶颈问题开始凸显,特别是以静态道路网络分析方法为基础的传统路径优化规划模型及算法,当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调度决策任务时,部分规划模型及算法易受到基础能耗目标建模限制,很难给出全局现实最优解.为有效解决传统模型评价建模困难、寻径效率受限等问题,以神华新疆公司红沙泉露天煤矿为例,在时
矿用锚杆自20世纪90年代已开始大规模应用,但目前其螺纹几何参数仍与土木行业钢筋相同.钢筋螺纹是针对地面无地应力、且支护体变形控制在弹性阶段的钢混结构而设计,随着深部资源开采进展,地下巷道出现围岩大变形,原基于地面建筑的钢筋螺纹几何参数需针对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等地质条件进行优化.基于锚固力学载荷传递机理,明确螺纹钢螺纹是锚杆支护承载者,锚杆锚固性能与螺纹几何参数密切相关;通过分析锚固段的破坏方式,将锚固段破坏分为平行剪切破坏和剪涨滑移破坏;进一步通过分析2种破坏过程,阐明了螺纹几何参数(包括杆体直径、螺
固胶比是树脂锚固剂制作时重要的指标,决定树脂锚固剂性能的优劣.针对树脂锚固剂在工程上的广泛应用,发现树脂锚固剂中树脂胶泥与固化剂配比对其工作性能存在重要的影响.为得到不同类型矿用树脂锚固剂的最佳固胶比,提升其工作性能,基于树脂锚固剂固化反应机理,采用数值模拟、实验室试验以及现场工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不同固胶比树脂锚固剂的锚固性能,得到了不同类型树脂锚固剂最佳固胶比例关系.结果 表明:中速树脂锚固剂固胶比为2%(对照组),4%,6%,8%和10%时,锚固工作时在锚杆横肋、锚固剂与锚杆横肋下表面
研究过废弃巷期间顶板微震响应的时空演化,对于掌握顶板岩层的损伤程度与运移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以东庞煤矿9212工作面过废弃巷为例,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和微震监测对研究阶段进行划分,然后对不同阶段微震事件的平面、剖面分布以及空间位置关系进行分析,并通过能量离散系数(AE)和空间双因子(S,α)研究了顶板微震事件的能量差异与聚集特征;之后应用主成分分析与熵权法确定综合权重,并基于脆弱性指数法建立了危险性评价模型;最后使用GIS技术绘制3个阶段的危险性等级分区图.研究表明:①工作面过废弃巷期间共划分为3个研究阶段,分
磨料气体射流的破岩情况决定于磨料加速效果,而气体流场的时空特征是决定磨料分布和加速的最重要因素.又根据膨胀比β(射流压力和环境压力的比值)会影响气体流场空间结构及脉动频率.因此,基于膨胀比β研究了超音速气体射流流场的时空演化规律.为研究气体射流流场时空特征,采用纹影试验获取了不同膨胀比下气体流场的灰度照片,并通过建立灰度值与密度值转换模型,计算了流场密度,得到了流场空间结构.又通过对纹影照片进行时域与频域转换,获取了流场频谱,得到了流场的脉动频率.结果 表明:膨胀比β可显著影响超音速气体射流流场的空间结构
为高效防治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粉尘,针对现有水喷雾湿润凝并粉尘性能差、不能有效覆盖主要产尘源的问题,基于所研制的强湿润性活性磁化水与新型喷雾装备,提出了综采工作面活性磁化水雾化封闭尘源降尘技术体系,构建了主要由活性剂定量添加系统、磁化装置、水动力湿式除尘器、负压卷吸除尘器等组成的综采工作面高效降尘工艺系统.论述了活性磁化水降尘技术体系的内涵及技术特点,同时从活性添加剂及其定量供给系统、高效磁化装置等方面研究了强湿润活性磁化水的高效制备技术,研发了能与磁化协同作用高效改善溶液湿润性能的新型活性添加剂,结果表明
对导向杆座零件进行了工艺分析,通过对不同冲孔方法的对比以及考虑零件的适应性,确定了合理的冲孔工艺,并阐述了冲孔模的结构特征,总结了模具设计的要点.经生产验证,该冲孔工艺合理,规避了侧向冲孔工艺模具零件强度不足的风险,简化了模具结构,保证了零件冲孔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煤矿开采活动对断层系统的卸荷效应,往往诱发逆冲断层失稳进而导致冲击地压灾害.以义马F16逆冲断层为工程背景,采用实验室实验研究了卸载条件下逆冲断层的差应力变化特征,分析了逆冲断层卸载过程中的位移场、变形场演化规律,阐述了逆冲断层失稳瞬态的滑移位移及声发射特性,探讨了逆冲断层的失稳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逆冲断层卸载失稳时发生多次差应力“突跳”现象,以首次“突跳”变化量最大,差应力“突跳”量为0.36 MPa;断层不同部位滑移情况具有显著差异,其中下部滑移量大于中部和上部、下盘远场滑移量大于近场和上盘;断层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