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之浅谈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f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教育关系着国家的兴衰,是人人都关心的话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关键。而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高校课堂教学才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等环节的改革做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人格培养赏识教育角色转变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它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需要,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那么,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得进行改革。高校教学改革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将近十年的历史了,多年来教育工作者们一直在摸索改革办法,下面就我的几点看法谈一谈。
  一、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所谓的人才就是先成人,再成才。由此可见学生的人格培养是高校教育的第一要义。大学教育首先要把人格培养放在突出位置,人格培养是课堂教育的必不可少的内容,人才培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只有具备高尚人格的民族才会自强不息,民族的核心价值才能得以体现和传承。当下,很多老师,上什么课,就讲什么内容,认为应该在课堂中最大限度的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讲授其他就是偏离课堂教学。也有的认为,讲授这些道理,学生普遍认为是一种说教,不爱听,所以慢慢的也不讲。就因为这样,现在的高等教育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格的教育,使得现在大学生民族意识、爱国热情不够强。作为高校教师,要时刻将“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以及“宣传什么、灌输什么、教育什么和引导什么”的问题贯彻到课堂教学当中。只有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才能做一个对社会、国家、民族有用的人。
  二、注重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必然要摒弃旧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支撑,转变高校教师的教育理念,是转变教师角色的前提,转变教师角色是实施教学改革的关键。
  传统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老师却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教师满堂灌、严厉考——为了完成任务;学生背课件、考课件,为了应付繁重的课程、学时、考试,被动地疲于奔命地学习——为了完成学业。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安排的时间十分有限,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现在我们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策划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参与者是主体,教学并非只是教师简单的讲授,而是一个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作用的有机统一。作为新世纪的教师,需要有一个教学观念的深刻转变,包括从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从群体型到个性型的转变,从权威型向民主型的转变。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互动、参与机会,即把课堂的“主宰”权还给学生。因此,作为教师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课堂呈现出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里学生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学生才有了展现自我的学习空间,有了与老师探讨问题的机会,才能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质疑教师所讲,更有利于开展探究性学习。
  三、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进行赏识教育
  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里,每个人都要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学生也不例外,学习压力、就业压力过大,就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因此以人为本,关注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时代赋予老师的责任与使命。学习好的学生往往心理更加脆弱,极易自卑、焦虑,发生心理障碍,需要老师及时引导;差生本身容易不求进取,破罐破摔,对自己丧失理想与斗志,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应懂得根据学生的特点针对性的进行交流,让学生有被关注,被重视的感觉;中间生的可塑性是最大的,而往往总是容易被忽略。对他们来说,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就是期望与赏识。美国当代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需要,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对学生以科学的期望与有见地的赏识教育,努力为学生创造参与成功的机会。赏识与期望会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学习成绩提高;作为大学生群体,更期待别人的看重,他们渴望得到老师、家长及社会的接纳和认可,尤其是他们所喜欢的人。由此可见,赏识与期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极其重要,当一个人准备把想到的事情付诸行动时,有老师的期望和赏识他才有激情,有动力,才会激发他创新,所以教师鼓励学生们去想,动手去做,对他们增强自信、增长进取心、培养良好的自身心理素质很有好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成绩。
  四、改变课堂教学气氛
  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师生感情的重要因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形成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他认为,即使是最勤奋的学生,就算有意识地集中精力去记教材,也会由于沉闷的课堂氛围的影响而丧失理解因果联系的能力。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教授在工作中不断钻研,寻求易于学生理解接受、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可想而知这样的课一定会很受学生欢迎,听蒙曼教授的课便是一种享受。这样的课堂氛围自然会让大多数学生所喜欢,教学效果自然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五、更换教学模式
  1.实行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把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始终。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设“疑”,调动学生产生“释疑”的渴望,学生想“释疑”,就会积极主动去思考。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并通过学习、研究与讨论解决这些问题,这才是高效的学习过程。有问题不一定有创新,但没有问题就一定不会有所创新。如果在课堂上,能形成思考问题、讨论问题的风气,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有跌宕,有起伏,教学效果会更好。这也是启迪智慧、激发灵感的重要手段,是创新性学习的基础,是最重要的学风。
  2.引导学生学会综合。每门课程、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独立存在的,他与其他学科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善于把学到的多门课程乃至多个门类的知识综合在一起,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教师在课堂上不应只讲所授那门课的内容,应把此门课与其他课程或学科之间的联系讲出来,把多门课之间的相关内容讲清楚,以便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世界本就是一个整体,为了人们研究的方便,将其分割开来,把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而自然科学又被分为数、理、化、天、地、生等多个学科。科学是内在统一的,它被分为单独的部分是因为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近几年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就是要适应综合化的要求。应用型人才的综合能力尤为重要,因为解决实际问题往往需要综合后的知识和融会贯通的知识。
  3.指导学生注重知识的转化。就是由知识转化为能力与素质的过程。知识存在着过时和忘记的问题,而能力和素质相对稳定、长久。知识不等同于能力和素质,知识必须转化成能力与素质才能体现出其真正的价值。知识只有经过应用训练才能转化成能力,必须经过内化及环境熏陶,才能转变为良好的素质。提高素质和增强能力也需要具备必要的知识。多给学生提供实际训练和应用的机会,指导学生把输入与吸纳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与素质。这样才能培养出有实力、有能力的,适合社会发展的,能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的高素质人才。
  结论:通过上述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见,希望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姚先林,谢雄辉.围绕竞争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改革思考[J].桂林航空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484-486.
  [2]宁劾.高校课堂教学改革谈[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9(5):40-41.
  [3]董志峰.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2).
  (作者单位: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 广西柳州)
  
其他文献
卫星电视教育、小学教师培训教材《自然科学基础》上册第二编“自由落体运动”,本节教材的重点和关键在于说明不同物体下落的加速度都是重力加速度g,即“轻重不同的自由落体快慢相同”。课本的安排是先举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的例子,再用演示实验观察,进而指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的观点是错误的。按课本顺序教学,则学生对于“轻重不同的自由落体快慢相同”的接受和理解有较大难度。  首先,重的物体比轻
期刊
[摘要]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它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能够调动、激发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积极心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内驱力,是学生的学习动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关键词]学习兴趣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
期刊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中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教育的现状,中专是否适合开设这个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可避免,难以解决的问题,课程的设置,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掌握情况,学生的该如何学则——继续学习,还是先就业,边就业边学习。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土木工程建筑课程    前言  我是一个本科毕业生,学的是工程管理专业,属于土木工程学院,毕业三年多了,现在在一所中专学校教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  刚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经过与传统课堂的挑战,如今的课堂正朝着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如何更好、更快的发展,需要教师用智慧来引导方向。  [关键词]课堂改革课堂设计教师引领实际情境耐心等待    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教师的角色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着。教师基本能从过去“满堂灌”、“满堂讲”、“满堂问”的主宰者角色逐步转变成为一个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角色的转变使学生学习
期刊
[关键词]教学情境 问题情境 思维情境 活动情境 媒体情境 生活情境 环境情境    新课程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变化。营造教学情境是实施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的有效平台和环境。营造什么样的教学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益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七
期刊
教学是一种信息传递,也是一种信息接收的过程。它是一种双边关系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否完成的很好,要看接受了多少信息。这个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首先信息传递者老师如何将已有的信息安排好、编排好、润泽好、修饰好,变成能为学生所接受的信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做好了,接收信息环节的学生才会对这些知识感兴趣。  教学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无论是技术或者是艺术。都首先要求我们教师对自己的技术或艺术掌
期刊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集情感交流、生活体验、思维创造于一体。语文教学要想全面有序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就要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创造潜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开放语文课堂,找到引发学生兴趣的切入点,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语文课堂中,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  首先,必须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真正在语文课堂中动起来。  设计课堂结构,使学
期刊
[摘要]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一定要潜心研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探寻符合其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学的兴趣,培养其学的能力,从而收到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启蒙    俗语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小学一年级是一个人一生中系统学习语文的开端。语文既是这一时段学习的主要课程,又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故而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就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
期刊
[摘要]课堂教育历来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中职学校教师要树立新型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善于运用教育心理学的规律,改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结构,不断提高教学的艺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营造和调控课堂气氛,以创设一种积极和谐的、人人参与的课堂心理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教学规律教学质量    课堂教育历来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如何按先进的教育理念探索和尝试新的
期刊
[摘要]初中学段师生之间的交流一般都很困难,老师要与学生架起沟通的桥梁,首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取得他们的信任,而不能采用主观意志、强硬甚至威胁的方法要求孩子按自己的意志干什么或不干什么,常常导致孩子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加以反抗,有的孩子久而久之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如何去避免或消除这种状况的出现,顺利地与孩子进行心理交流与沟通呢?笔者将自己与学生一次面谈的实录写出来与同行们交流。  [关键词]心理交流师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