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与2003版的比较

来源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vc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制定并发布的长期根本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对普通高中的化学教学实践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化学教学的最低要求[1]。2003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2003版课程标准)[2]。这版课程标准指导了十余年来普通高中化学教学实践和课程实施。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时代对公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同时普通高中教育的普及也使高中化学课程面临了新的挑战。因此,2013-2017年教育部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做了修订[1
其他文献
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只是传授知识,要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学科思想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中走向深度学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深度学习总项目组”对“深度学习”的界定: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的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1]。深度学习不仅是学生个体建构知识的认知经验活动过程,也是学生置身于社会,解决或解释社会问题的能力形成过程。
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有效实施探究式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认为教师应该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将实验与生活、其他学科相结合,发现学科间的联系,让实验教学更贴近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重视化学实验过程评价。
支架式教学方式是建构主义者在借鉴维果茨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现代教学方式,倡导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与知识结构网络概念指导思想。高中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设计中,合理利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基础学科知识、生活常识为本的基本原则,让学习成为中心,化学教学才能收到更好的课堂效果。现以人教版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为例来剖析支架式教学是如何让学习成为课堂中心的。
沐浴百年荣光,再创时代辉煌。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激荡人心、催人奋进。民政部党组及时召开党组会议,研究学习贯彻措施,全国民政系统迅速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
近日,发表在《BMC·老年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首次揭示了家务劳动有助于改善大脑健康,老人对此受益更大。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附属柏世德医院的研究人员对平均年龄71岁的老人就身体活动、记忆力、注意力、思维速度和执行能力等进行评估,结果发现,花费在家务劳动上的时间与老人脑容量(尤其是灰质物质)呈正相关。
对于成年人而言,他们应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但是在我国仍然有大批的年轻人选择啃老。对于父母而言,进入晚年生活的他们更需要让生活变得保险一些,但是被啃老的父母们,他们却只能任由子女们“剥削”。子女们啃老的方式变了又变,但是其在本质上却只是更加地变本加厉。父母子女一场,老人们在啃老的子女面前真的承受了太多。
7月15日至17日,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李纪恒赴湖北调研民政工作,并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行座谈宣讲。在黄冈市红安县社会福利院、黄石市社会福利中心和武汉市江汉区社会福利院,李纪恒实地调研了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条件保障和疫情防控等工作,查看了院内供养人员生活起居、日常照料、医疗康复等情况,并与孩子们互动、与老人们交流,听取大家对办好福利院的意见建议。
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强调创设生动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这些新的课程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落实,都离不开化学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引入微型化实验,不仅仅是实验方式的一个改变,更是教学手段,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创新。笔者根据近年来在实验教学微型化方面的一些实践和体会,对如何优化化学实验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教学功效做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问题的提出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是中学化学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很多中学教师常常较难把握的教学难点。预测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策略,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能在物质及其变化的情境中,依据需要选择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析和推断;能根据物质的类别、组成,微粒的结构、微粒间作用力等说明或预测物质的性质,评估所做说明或预测的合理性;能基于物质性质提出物质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等方面应用的建议和意见。”
Welcome to a sinister and confusing China presented by multimedia artist Wang Tuo,who uses the philosophy of\"pan-shamanism\"to engage in a dialogue with history.Video,architecture,and home furnishings together form a labyrinth of riddles for the au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