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远教“垦荒人”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stdq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疆阿勒泰地区边境县吉木乃县,有这样一位扎根牧区的远教人,他凭着对工作的执着和热忱,为牧区远教事业的发展开垦出一条不同寻常的“拓荒路”。他,就是吉木乃县远程中心干部安艳勇。
  从头越 前路攻关无限
  每一个“半路出家”的远教工作者,都要经历苦练专业技能的打基础阶段,安艳勇也不例外。2011年,他从奎屯市考进了吉木乃县远程办。原先就有电脑维护工作经验的他当时自信满满,但和县远程办主任的第一次谈话就给他当头泼了一瓢凉水——“我们远程教育电脑用的是新疆自己开发的昆仑Linux系统,你要尽快熟悉。”安艳勇当时就蒙了,这个系统别说没接触过,连听都没听说过。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入了这行就一定要做行家里手。接下来的半个月,他自学操作系统,有时间就上网查资料,还四处拜师,兄弟县市的远教前辈都成了他经常请教的对象。经过近乎疯狂的“恶补”,他总算是初步掌握了远教系统硬件运行原理和软件应用方法。而红肿的眼睛,杂乱的头发,一尺多厚的材料和笔记,无不诉说着他作为初学者的汗水和付出。
  虽然凭着一股钻劲叩开了远程教育的大门,但安艳勇告诉自己,要尽快进入角色,最关键的还是用所学知识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技术攻关结束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基层一线。而越是对基层情况熟悉了解,他的内心就越是难以平静下来。吉木乃是阿勒泰的边境县,点多线长,有些偏远的村落跑个单趟至少也要三个小时。要是再遇上冬天下雪“闹海风”封路,十天半个月都出不了村。基层站点操作员的水平有限,日常开机播放还可以,可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就只能望机兴叹了。“必须尽快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基层站点操作员队伍!”安艳勇下定了决心。通过摸查调研,他梳理出了基层站点使用流程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等五类常见问题。为了对症下药,他又开启了“白+黑”的工作模式,反复结合原理图进行分析,反复上机操作加以对比。就这样熬过了几个不眠之夜,也终于熬出了成果。他总结出来的“两同时三一致”接收流程,让操作员概念明晰、流程顺畅、操作规范,极大地减少了故障率。如今,吉木乃县的基层站点操作员们工作起来是得心应手,而大家见到安艳勇,都会亲切地问一声,安哥好!
  求索之路无止境。2015年全国远程教育系统改版升级后,安艳勇更是加班加点研究,深化、细化新系统的操作规范,其做法还被作为县市典型经验,在阿勒泰地区远教系统骨干培训班上进行了授课推广。2017年,全地区推广自治区远程教育智能管理系统,又是在安艳勇的努力下,吉木乃县在最短的时间内统一了系统运行环境、应用软件和日常工作程序,也成为第一个实现站点设备运行、资源下载、学用情况实时监看的县。
  君行早 装点荧屏风光
  党教制片工作者是求艺路上孤独的行者,他们通常是幕后的英雄。这些年摄制各类专题片,安艳勇已经习惯了与寂寞同行,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收获的那一刻却会让他感到很满足。
  在下基层的日子里,安艳勇了解到,在少数民族占绝大多数的牧区,学习观看本土教学片是牧民们参加远教播放活动的兴趣所在。于是,他主动请缨到县电视台跟班学习。当时电视台的记者大部分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安艳勇这个老大哥就跟在这些年轻的记者编辑后面虚心地做起了“小学生”。人家出去跑新闻,他就帮着扛三脚架、抬背光板;人家采访的间隙,他就拿起摄像机研究如何拍摄取景。有一次,他跟电视台的记者采访一位基层党支部书记张广疆。因为安艳勇到张书记的村里指导过站点操作员,所以两个人也算认识。看他给电视台的记者打下手,张书记不免有些奇怪,问道:“你不是在县委组织部工作吗?啥时候调电视台去啦?”安艳勇笑着回答:“我还在部里。这不准备要拍专题片嘛,我这个门外汉跟电视台的同志取取经。”就是抱着这种取经的心态,安艳勇在制片的路上才走得愈发踏实坚定。
  技艺的精进靠的是不懈的努力。为了尽快拍出基层党员群众喜爱的片子,安艳勇钻研到了几乎痴迷的程度。他不仅在工作期间大量观摩学习优秀专题片,有时候在家看着电视时也会突然手舞足蹈地解读起拍摄手法来。家里人都说他这是魔怔了,但他却依然故我。在不断摸索中,安艳勇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让片子打动观众,那么首先要打动自己。在拍摄反映吉木乃县护边员先进事迹《流动的界碑》时,第一次深入沙漠腹地的他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那胡杨般坚强矗立在沙漠边缘的哨所,那沙丘上飘扬的鲜艳的五星红旗,那寒风中站岗的战士被冻得发紫的脸庞……这些宝贵的画面都被他收录进镜头,更深深地涤荡了他的心灵。那一瞬间,他明白了什么是爱国、什么是敬业,更暗下决心,今后一定要拍出更多更好的党员教育专题片。于是便有了此后的《无悔护边情》《我是党员马合沙提》《党旗飘扬情满怀》等一批广受基层欢迎的党建专题片。
  吉木乃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有名的贫水县。如何在现有的恶劣环境下提高农业单产,一直是县委县政府和农牧民的难心事。2014年春天,农机局干部加合斯多了一个“尾巴”——安艳勇经常拿着小本本跟他一起来到田间,不停地记录操作标准、相关参数和注意事项。这些科学准确的资料后来在安艳勇摄制的《膜下马铃薯滴灌技术》一片中详细展现出来,该片也被选送为新疆自治区远程教育教学资源。仅这一部专题的传播培训,就带动了当地120多户农牧民种植了近3000亩马铃薯,帮助他们户均增收6000元。后来,安艳勇拍摄制作的《舌尖上的安全》《哈萨克族奶疙瘩制作》等30余部接地气的本土教学片,也深受农牧民群众的欢迎。
  放眼量 遍植服务之花
  高天流云,绿草如茵,晚归的牧人,飘香的奶茶……这是大多數人对草原牧区的印象。但在这美好的景象之外,有些偏远落后的牧区还存在着行路难、就医难、开展基层党组织活动难的问题。安艳勇是个有干事雄心的人,为了使远程教育切实发挥作用,这些年他走遍了吉木乃县的山山水水。他常说:“远程教育不能耍花架子,要让农牧民群众真正得实惠。”
  2014年,阿勒泰地区第一支远教流动播放队成立了。第一次去牧区开展送学活动时,安艳勇做足了准备,经过5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目的地,顾不得欣赏草原的美景,他赶紧组织人员安装设备。一会儿功夫,电通了,喇叭响了,附近的牧民和孩子们闻声三五成群地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精彩的流动远教播放活动随之展开了:流动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民间艺人通过阿肯弹唱的形式宣传党的政策,畜牧、卫生等单位的远教辅导员为牧民讲知识、讲政策,到了晚上,又通过远教设备播放红色电影……这是紧张忙碌的一天,安艳勇从早忙到晚,只吃了几口干馕、喝了几口凉水,他的老胃病似乎又犯了,只能迅速吃上几片药顶着;这是节日般欢乐的一天,牧民们聚在流动站点周围,唱歌跳舞,即使偶来一阵细雨,也没能浇灭大家学习交流的热情。如今,吉木乃县已成立了六支远教流动播放队,牧区远教可谓遍地开花。
  眼看着流动播放队为远程教育聚起了人气,安艳勇又琢磨如何在牧区实现远程教育的常态化服务。在他的协调和争取下,县里为县牧办配备了电视、电脑、DVD播放器等牧区远程教育流动设备,建成了集“牧区办公阵地+流动服务站、流动党校、草原牧民夜校、牧民活动室、流动升国旗服务点”于一体的“1+5”牧区远程教育阵地,让牧民在毡房前升国旗,在家门口学技术,在放牧中参加文体活动,切实解决了牧民的生产生活难题。牧区远程教育阵地也成了牧民们心中的“幸福之家”。
  曾经,安艳勇背着行囊独自来到吉木乃投身远程教育的天地;今天,已经有更多的草原远教人和他结伴同行服务农牧民群众。未来仍需开拓,安艳勇和他的伙伴们将继续埋头耕耘、不问收获。
  (作者单位分别为新疆阿勒泰地委组织部、吉木乃县委组织部)
其他文献
解说词的本意是“解”(解释)和“说”(诉说),其功能是解释画面、诉诸听觉、引领收视。那么,什么样的解说词才算是好的解说词呢?笔者以为好的解说词应具备以下几个要素: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好的解说词是对生活的高度归纳,是对人性的深度洞察;是真实的、发自肺腑的,是深刻的、发人深思的;不一定要文采飞扬、但能打动灵魂,不一定要辞藻华丽、但能滋润心田。那么,如何才能写好解说词呢?简而言之,就是要尽力做到准确
期刊
在他的眼里,工作为重,家庭为轻;在他的心里,社区百姓最重,个人得失最轻。十余载扎根基层,他将服务居民的点滴记在一本本民生台账上,他用坚实的臂膀支撑着社区大家庭在关爱中成长。他,就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环峰镇华阳社区党总支书记唐绍平。  唐绍平常说:“作为社区书记,如果不能为群众排忧解难、办点实事,那就不是一个称职的书记。”过去的华阳社区,没有办公用房,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没有一处居民娱乐健身的活动
期刊
骄阳如火,我的心情和天上的阳光一样,都是火辣辣的。因为我有幸参加了中组部党教中心党员教育电视片创作骨干培训示范班,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度过了极为充实的五天。这对于来自西藏的我,实在机会难得,而且感触多多,收获也是满满。  以前也一直在拍黨教片,但总感觉有些“拍不到点子”上。细分析起来,主要是业务水平不高。但此次在培训班上,听了张宏处长以及高晓虹教授的讲座,才发现,其实对制片方向和思路的思考更为紧要。以
期刊
培訓班
期刊
6月26—30日,我参加了中组部举办的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创作骨干培训示范班,最大的收获就是懂得了:想拍好党教片,一定要树立精品意识!  以前我对自己的作品还有些自我陶醉,但当在培训班上看到《撸起袖子加油干》《我的方程式》《我是党员黄墁》时,一对比,才明白了自己的差距。张宏处长在讲课时通过播放电教人自己创作的作品,告诉我们:好的作品真好,但差的不是一般的差。这句话让我深思许久,为什么我的作品《愚公洪
期刊
回想在杭州这五天,一直烟雨蒙蒙,仿若这次培训,就像一场及时雨,为如饥似渴的学员们充分解了渴。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这次培训时机好、师资强、形式活,真真正正是考虑到了基层党员教育工作者的实际需求。  首先是时机。这次培训针对当前党教制片的一些通病发力,对党教工作的一些顽疾解剖,这些通病或顽疾,正是基层工作者所急需了解和应对的;经过这次培训,对贯彻中央要求、拓展工作思路、提升能力素养都有很大帮助,对今
期刊
入夏的杭州,细雨纷飞,风景如画。6月25日至30日,由中组部主办的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創作骨干培训示范班在浙江传媒学院顺利举行。在为期5天的学习与交流中,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近200名电教干部齐聚西子湖畔,既学习领会了中央有关深入开展党员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又切实掌握了制作优秀党员教育电视片的实用本领,收获颇丰。  6月25日的开班式上,中组部党员教育和干部测评中心主任、全
期刊
有一次,笔者被派到一个村去采访,采访内容与远程教育关联不大。在采访间隙,笔者提出想了解一下村里的远教工作。结果有些尴尬,村里的远教站点已经几个月没人打理,工作也有一阵子没开展了。村干部解释说,村里站点好久没有管理员了,以前管这一摊的因特殊原因不干了,如今没人会管這一摊,就撂下了。以往出来采访,都是当地引领,到哪个村就看哪个村。如今自己一抽样,才发现了以往看不到的问题。如今在农村基层,远程教育管理员
期刊
一项事业,总是在不断的创新实践中开启崭新的征程;一支队伍,总是在不断的学习成长中跨上更高的臺阶。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创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推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建设,中组部党员教育和干部测评中心精心组织、系统谋划,于6月25日至30日在浙江传媒学院举办了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创作骨干培训示范班。来自全国各级党员电化教育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战线上的同行们济济一堂,接受了全面深入、
期刊
如今已经是“互联网+”时代,党员教育工作自然也要经受时代的洗礼。此次杭州培训,我更坚定了这个看法。回望过去,党员教育历经电化教育、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党建阶段,发展到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渐行渐近、逐步发展,走出了一条順应时代热潮的党员教育“创新之路”,推动了党员教育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可谓十年磨一剑、久久为功成。  在培训班上,我通过学习逐渐了解到:江苏省探索创作的党建题材动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