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纸尿裤,致O型腿?

来源 :科技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nimad41197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内同样没有确诊的由纸尿裤导致O型腿的病例。而事实上,医学领域的一个共识认为,O型腿最主要的诱发因素还是维生素D缺乏。
  
  来自浙江的李小姐有个近1岁大的宝宝,个头、体重都比一般宝宝大,虽然平时会选择尺码较大的纸尿裤,但是宝宝大腿根部皮肤常常因为裆部的摩擦变得通红。尽管如此,李小姐也只是选择给宝宝抹一些爽身粉,缓解皮肤红肿。可近来,由于众多网站发布了纸尿裤可能导致宝宝O型腿的报道,李女士突然开始担心,宝宝腿部持续受到摩擦是否会影响到腿型发育,她甚至有些怀疑还能否继续给宝宝使用纸尿裤。事实上,有这种困惑的家长并不在少数。
  纸尿裤“伟大”背后的风险
  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100项发明之一的纸尿裤,在欧美国家已被普遍使用了几十年。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欧洲医学期刊就有文章指出宝宝在学站和学步期间穿着裆部过宽、膨胀笨重的纸尿裤,可能会增加患O型腿的几率。
  业内人士,百润(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马飞告诉记者,“宝宝因为纸尿裤的裆部“卡卡”的,双腿频繁受到伤害性摩擦,会导致站姿和坐姿不良,双腿肌肉长期处于受力失衡状态,从而影响腿型发育。”
  他表示,这个问题的存在,其实在行内早有共识,而纸尿裤的外形也因此从最初上下同宽的直条形,变成了现在前后宽、中间窄的弧线型,裆部宽度一直在逐步缩窄。只是,这样的变革也一直受到相关技术的制约。
  马飞解释说,纸尿裤的基本要求是吸收性能好、防止渗漏,尤其是在裆部,而一旦裆部宽度大幅减小,吸收及防渗的效果就会面临风险,长期以来鉴于这个技术的局限,纸尿裤裆部设计的宽度无法无限制地缩短。此外,吸收主体在吸收液体后一般都会有横向扩张,从而使裆部宽度进一步增加。
  宽厚型纸尿裤增加腿部挤压力度
  然而,这样的技术瓶颈却延伸出一种并不科学的产品设计。
  记者在超市发现,儿童纸尿裤的货架上,有一类产品似乎更受家长们的欢迎,那就是为防侧漏、吸水性更强的加宽加厚的产品。有家长表示,夜里睡觉时给宝宝使用这类“升级”产品似乎可以更安心。可其实,这些比普通类型纸尿裤更高价的升级版纸尿裤反而增加了宝宝腿部受到更大挤压的风险。
  马飞告诉记者,此前,国内市场上始终没有出现预防型的纸尿裤,而一些被标注为干爽、透气、棉柔等按照功能区分的纸尿裤品种则琳琅满目。事实上,对于妈妈而言,她们一定希望这些功能都应该在纸尿裤中有所体现,用如此方法细分产品反而不易选择。而马飞认为,根据婴儿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来设计、细分产品,才能更贴合婴儿的实际需要。
  在德国和瑞典,已经有了预防型的纸尿裤品牌,究其技术,核心之一就是在满足吸水量的前提下进一步缩短裆部宽度;其二,则是让吸收体以纵向扩张来代替横向扩张。这样的裆部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贴合宝宝的身体形态,让他们的腿活动自如。
  据了解,去年国内市场已经推出了一款拥有黄金双弧技术的纸尿裤,今年已经拿到了专利,正是沿用了上述核心理念,其裆部宽度比不少普通纸尿裤缩短了10%~30%,并且研发了“黄金吸区”的内在结构技术,不但解决了吸收量、渗漏的问题,吸水后几乎可以做到没有横向扩展。
  同时,马飞也强调,在当前的O型腿病理研究中,并没有证据表明纸尿裤设计不当是形成O型腿的元凶,但不少研究人员认为设计不当的纸尿裤确实会增加造成O型腿的风险。而作为任何一家婴童用品的生产厂家,绝对不应该忽视任何对婴儿带来的风险。
  如何选购纸尿裤
  1.选择适合东方宝宝设计的纸尿裤
  市场上不少纸尿裤品牌来自欧美,产品规格依照宝宝体重划分,一些产品设计也照搬欧美的婴童体型特征,但由于人种和喂养方式的差异,同等体重的东方宝宝与西方宝宝在骨骼和体型上有所不同,比如胯部、腿型和裆部所适应的宽度。因此在选购纸尿裤时,建议妈妈们不仅要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选择合适的型号。
  2.宝宝平均每尿3次就要替换纸尿裤
  纸尿裤吸水后虽不会以同等体积膨胀,但在无形中还是会增加宝宝站立、爬行时的负担。因此,宝宝平均每尿3次后也应当替换1次纸尿裤。
  3.针对宝宝成长阶段的不同需求为宝宝选择纸尿裤
  初生到2岁的宝宝对于纸尿裤有不同的需求,初生宝宝因每天长时间睡眠需要柔软且吸收效果好的纸尿裤;开始学习站立的宝宝则应选择更贴合身体且防侧漏的纸尿裤;而学习走路的宝宝由于学步期间裆部与大腿摩擦频繁,需要选择裆部贴合且不会对大腿内侧造成压力的纸尿裤,以避免出现肌肉力学失衡的情况,影响宝宝腿部发育。
  纸尿裤或可致O型腿,但还需临床证据
  显然,国外对于纸尿裤可能增加宝宝患O型腿风险的研究比中国早得多,但是至今仍没有临床案例证明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据了解,前不久青岛市儿童医院曾诊断了一些骨骼发育、神经系统均没有异常,体内也不缺乏微量元素的O型腿患儿。因此,医生怀疑这与尿片或者纸尿裤过宽,让宝宝的大腿内侧受到挤压,分开双腿跨度过大有关。
  对此,北京东城区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席雪告诉记者,据她了解,目前国内同样没有确诊的由纸尿裤导致O型腿的病例。她说,要给一个医学现象定性,必须要经过大量临床数据的收集。而事实上,医学领域的一个共识认为,O型腿最主要的诱发因素还是维生素D缺乏,此外,也有遗传的原因,以及长期的不良姿势或不正确的用力习惯引起支配关节的肌肉力学失衡,致关节发生移位,而形成膝内翻。因此,这种疾病的诊断往往需要综合考虑,很难说,单一因素一定会导致这种疾病的发生。
  
  如何预防O型腿
  1.宝宝睡觉时使用纸尿裤,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如果长时间保持一个方向的睡姿或坐姿都可能导致宝宝O型腿,因此妈妈们需要晚上帮助宝宝多翻身,白天多留意宝宝的坐姿和跪姿,防患于未然。
  2.不宜过早让宝宝学步
  宝宝一般在11~12个月最适合开始学习站立和走路,但不少爸爸妈妈急于求成,在宝宝9~10个月时就让他坐学步车,而这个时期的宝宝骨骼还没有完全发育好,不能承受自身的重量,急于求成反而会影响下肢骨骼发育,诱发O型腿的危险。
  3.忌沿袭传统给宝宝绑腿
  爷爷奶奶辈的人有“给宝宝绑腿可以预防O型腿”的观念,但从现代科学优生优育的角度来看,2岁以下的宝宝需要相对宽松的环境,让四肢自由屈伸,促进生长。
其他文献
玉米秸秆或花生壳之类的东西,在农村地区随处可见,有没有想过把它们回收,通过专门的设备进行加工,成为可燃烧的清洁能源?事实上,现在中国有些工厂就做这个:农户把生物秸秆、残渣卖给工厂,工厂生产出小块燃料以后再卖回给农户,这些生物燃料就可以代替煤等化石能源,形成本地区循环,从而低碳减排。   这些工厂所做的工作有一定技术含量,比如对生物残留物进行加工,但是这并非高科技,其积极意义也不在于科技的应用,而是
期刊
近些年来,各种豆浆机、果汁机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而工业润滑油里面含有重金属物质,另外还有很多有毒的化学残留物质,使用工业润滑油在豆浆机和果汁机中真的是一种普遍现象?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张亚晨表示,豆浆机、果汁机中有两个地方需要使用润滑油:一个是轴承,它负责高速转动;还有一个则是电机轴与刀具连接的地方,即电机轴伸出的“机头壳体”前端的油封套。  那么,我们首先来看电机轴承的部分。  
期刊
“再生物质”是偷换概念  徐荣祥是一个制造概念的高手,就像“仙人堂”,在很多外人看来,这里进行的很多项目就是美容,但是在徐荣祥的说法里,这里不是美容,而是叫做器官养生。  徐荣祥造了一个“再生物质”的概念,他声称这是他发现的一种全新的人体细胞,由此破解了人类生命奥秘。徐荣祥解释,“再生物质”是以普通细胞形式存在于人体组织里的,它具备原位启动自身增殖功能,能及时补充凋亡、退化、损伤、坏死的组织细胞。
期刊
生物体的衰老和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衰老和抗衰老委员会副主任赵保路告诉《科技生活》,国内外研究已经证明,影响人类寿命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其中内在因素是指遗传因素,外在因素包括饮食营养、生活方式、运动多少、心理状态、医疗条件以及环境因素等。  “但是要违背自然规律实现所谓的‘返老还童’是痴人说梦,这在科学上完全不能实现。”赵保路说。国外研
期刊
2011年9月16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17号楼芳菲苑,已经沉默多年的“中国最受争议科学家”徐荣祥再次高调亮相。一场名为“人体再生复原科学”应用演示报告会在这里举办。  从销售民间烧伤药偏方到倡导“吃肉、蔬菜减肥法”,从预言“人类能活三百岁”到“发现器官组织克隆复原原理,攻克癌症”,人们屡屡被这位出道20多年的“科学家”的“创造”震惊。而这次,徐荣祥又抛出惊人成果,他宣称,从肠胃黏膜器官再生复原看到
期刊
安全气囊不安全,不能在发生车辆碰撞的情况下自动打开保护乘客安全,这已经成为很多车主担心的问题。    9月11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国产汽车比亚迪F3车型在多起交通事故中,安全气囊均失灵,有的车辆即使发生了猛烈的碰撞,安全气囊依旧未曾自动打开。  安全气囊不安全,成为车辆安全隐患  据《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今年4月8日,河北省任丘市的小王在开车回家途中,被一辆逆行的120急救车撞上。强烈的
期刊
你是否会常常忘记自己不久前做过或刚刚做过的事情?是否会发现自己的计划列表会因为自己的遗忘而发生错乱?如果有,那说明你的大脑承受了过多的压力,这会让人健忘。    上周,我驱车去购物。但尴尬至极的事情发生了,我几乎不知道从哪儿开始说起。  在我开车之前,像往常一样,家里的狗跳上了车的后面,并心满意足地蜷缩在毯子上。事实上,狗是那么安静,以至于到了火车站停车的时候,我完全忘了狗在车里,我买了票,就上了
期刊
在面对面的情境中,想要判断自己是否能够顺利和别人展开交流,大致上可以分成两个步骤:贴近和对视。当然,在交流的过程中,对方的评价会随时改变,这就需要不断关注对方在交流过程中的各种微反应才能确定。  首先人际间心理上的距离远近,会通过身体间的距离来体现。  这种有趣的现象,与野生动物的领地意识非常相似,对于自己能接受的人,就会允许他(她)靠近,而对于厌恶的人,则似乎会感受到潜在的风险,尽可能将彼此之间
期刊
3G刚刚进入黄金时期,4G快来的消息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如果,仔细观察有关4G网络的报道,“北京移动2011年试点4G”无疑是所有报道的来源。在3G困局下的中国移动,也许这一次要“笨鸟先飞”了。    3G困局,让移动很受伤  如果在今年的北京科博会上,或者其他科技展览会上,观众们都会发现一个明显的特点。联通、电信仍然有着大面积广告,推广它们的3G业务“精彩在沃”和“天翼”,而在中国移动的展台丝毫不
期刊
3D狂人卡梅隆又为人们炮制了一道视觉大餐《夺命深渊》。极限运动并非人人都想尝试,不过在影片里以主角视角体验一次也算不错。人类到底为何执意挑战自然,本片或许提供了一个答案。    人类发明了飞机,可以升上万米高空,但人类自身的体力,登上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即使技术条件发展到今天,仍有登山者丧命于此。人类还制造了航天飞船,冲出大气层探索宇宙,但对于地球海洋的认识,却不比月球多出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