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组分免疫疗法有望用于淋巴瘤治疗
【机 构】
:
,
【出 处】
: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9年42期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关键技术的不断改进,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更趋于完善。适合规模化生产的昆虫细胞系与衍生和改造细胞系的建立,提高了系统的糖基化能力及蛋白表达量。BaculoGold、Bac-to-Bac、flashBAC、BaculoDirect、MultiBac等重组杆状病毒构建技术的应用,简化了构建过程,提高了重组效率。通过删除部分杆状病毒基因、改造启动子以及引入调控序列等途径优化,昆虫杆状病毒表达
趋化因子是一组小分子蛋白,属于细胞因子家族中作用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的成员。趋化因子通过与其受体相互作用,发挥招募免疫细胞、活化淋巴细胞和激活炎症反应等功能。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趋化因子CXCL13及其受体CXCR5与自身免疫病及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等有关,此文综述CXCL13及其受体CXCR5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对于黑色素瘤的现实挑战仍有很多,包括黑色素细胞病变诊断、患者准确预判、选择合适的佐剂和系统治疗、以及预测对治疗方案反应等。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代表了癌症治疗前沿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产生效果,但并非普适的。对肿瘤微环境、肿瘤免疫和治疗反应的更好了解促进了对黑色素瘤转化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深入。2018年11月29日—12月1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第四届黑色素瘤桥连会议,讨论了控制黑色素瘤的各方面议题。
目的优化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方法,提高其在重组天坛株痘苗病毒艾滋病疫苗细胞免疫评价中的灵敏度。方法将疫苗或对照痘苗病毒皮内免疫BALB/c小鼠,50 μl/只,6周后无菌采集小鼠脾脏。用ELISPOT对分泌IFN-γ的脾淋巴细胞〔斑点形成细胞(spot-forming cell,SFC)〕进行检测。比较不同脾淋巴细胞密度(
虽然狂犬病可通过接种狂犬病疫苗来预防,但全球每年仍有超过55 000人因狂犬病死亡。采用现行狂犬病疫苗的多剂接种方案,暴露前疫苗接种对大多数国家来说不具有成本效益,因此有必要开发新型狂犬病疫苗。理想的狂犬病疫苗应与现行的多剂疫苗同样安全,而且单剂接种后就能达到保护性免疫。此综述讨论了处于临床前试验和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新型狂犬病疫苗,及其替代现有狂犬病疫苗的潜力。
HIV-1感染是危害全球公共健康的严重问题。随着抗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抗HIV单克隆抗体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第一个用于治疗HIV感染的单克隆抗体药物Ibalizumab已上市。针对HIV的双特异性和多特异性抗体的研发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同时也面临挑战。
CD200是一种Ⅰ型跨膜糖蛋白,在人体内分布十分广泛,但其受体主要分布于髓系细胞。大量研究发现,CD200介导的通路在调节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对该通路的调节可影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此文就CD200的结构、表达、功能及其对自身免疫病的影响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