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军战士聂荣的心愿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mt127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聂荣驾驭着操控器,“噗——,噗噗”尾翼、腹翼、垂尾如变形金刚般依次调整位置,操纵杆一推,涡轮突然加速,飞机滑行,起飞,直冲蓝天……
  聂荣微抬下颏儿,目光追逐着蓝天上自己制作的飞机,脸庞被阳光照亮。他神态中充满崇敬、憧憬,还有深深的沉醉。
  一
  2004年7月的一天,聂荣换岗回连,有个消息令他吃惊:“基地要组建蓝军分队!正在选人。”聂荣呆呆地问:“蓝军?干啥的?”
  聂荣服役的部队,是第二炮兵某训练基地。导弹部队整旅整团、数旅数团的大规模演练,都在这里展开。自上世纪90年代,实战化军事训练浪潮奔涌,各军兵种相继组建蓝军部队,模拟外军作战“套路”,开展对抗训练。年轻的第二炮兵,如今要在这个训练基地,组建战略导弹部队的第一支蓝军。
  “我去当蓝军!”聂荣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经过层层考核筛选, 2005年初,聂荣穿上特殊制作的军装,成为一名蓝军战士。
  蓝军的序列里,聂荣编制在无人机专业。连长告诉聂荣,无人机上搭载着各种侦察设备,这个专业的任务是在演练中,操控无人机侦察飞行,为参演部队营造对手从空中侦察监视的环境。
  聂荣仍记得第一次操控无人机,参加部队演练的情景。那天聂荣和战友早早来到预定场坪,准备放飞无人机,侦察检验发射车队行进中隐蔽伪装效果。“无人机升空!”对讲机传来指令。聂荣推动摇杆,飞机缓缓起飞。不料飞到十几米高度,一阵气流袭来,飞机坠落在地。聂荣清楚地听到发射车经过的轰鸣声,却无能为力。
  蓝军要变强!一股气流都抗不住的蓝军太脆弱。只有蓝军强大,才能催逼红军强大。第一次侦察任务失利,让聂荣在心里种下奋发图强的种子。
  聂荣经常把自己关进训练室,对着电脑屏幕,利用模拟软件练习飞行。飞机操控摇杆非常灵敏,指尖控制力度的细微变化,都会引起飞行姿势的极大改变。聂荣衣兜里揣着两个核桃,一有空就拿来磨手指,锻炼敏感性。控制员必须完成规定时数试验机飞行训练,才能开始练习真机操控。聂荣为锻炼飞行技能,试验机安全飞行练习时数,比标准超出5倍还多。
  二
  部队演练水平越来越高,对蓝军从各项参数模拟对手的相似度,要求也越来越高。2010年,蓝军引进某新型无人机。
  新机型的操控比原机型复杂何止一点半点。最让人为难的是,原机型是以右手操控为主,而新机型主要依靠左手。这样一来,原有操控技术经验,不但毫无用处,甚至在一些关键时刻,以往训练留下的“下意识行为”,还可能引发飞机坠毁的灾难。连队必须有一名素质过硬的同志去撑起这个新专业。
  “我去!”聂荣再次自告奋勇。他不是没想过此去将要面临的困难,但如果新机型能尽快投入使用,就能构设更逼真的演练侦察环境,将极大检验锤炼部队的隐蔽伪装意识和能力。聂荣充当蓝军的5年中,每年都要和多支导弹部队交手过招。他深知,好多部队为能在训练基地近似实战的环境中组织演练,已经等了太久。
  换型仅仅一年,聂荣就驾驭着新型无人机,出现在导弹部队的实战化演练场。飞机侦察画面传回导演部,“真了!”“像了!”引来一串惊呼。新机型各种指标都比原机型高出很多。
  三
  军事装备创新发展永远没有尽头。去年导弹部队红蓝对抗演练前夕,聂荣从资料中了解到,有种空中侦察力量的侦察指标,现有手段还无法逼真模拟。不能提供相似的模拟侦察环境,就无法提醒部队有效保护自己。现代战争发现即摧毁,如果有一天战争来临,部队岂不成为脑门上的虱子,任人拍打?
  聂荣天天翘首盼望着配发模拟相似度更高的新机型,但部队训练容不得拖延等待。一天,聂荣大胆设想,能不能自己制作新机型的模型机,提前让战友们熟悉构造,了解性能指标?
  聂荣从网上查阅参数资料,一笔一笔画出图纸,并找来泡沫板做成机身,买来发动机,装上舵机……新型飞机的样子慢慢在聂荣手中呈现。
  试飞那天,聂荣双手捧着自己制作的飞机,放在平日训练的场坪上。调整重心,修正角度,经过几次调试,飞机终于稳稳地飞上天空。
  望着在蓝天翱翔的飞机,聂荣暗暗许下心愿,早晚有一天,要操控这架飞机飞越演练区的丛林,洞穿迷雾,见证红军一步步学会自我防护,直到再也无法发现他们的行踪。这是蓝军战士的最大心愿。
其他文献
她叫刘卉,是江苏边防总队无锡边检站执勤业务一科的女科长,也是我军校毕业到单位后第一个认识的人。大家都因为她“人好、业务好、工作好”而习惯叫她“三好姐”,因此“刘三好”这个名字就叫开了。  我刚毕业时,由于科里就我们两个女同志。因此,我们自然就“绑定”在了一起。虽是师徒关系,但我们每天在一起的时间也就是在验证台跟班学习那会儿,跟别的师傅比起来,那时的她可一点都没有“三好”的形象,反倒像极了“灭绝师太
期刊
幕后“明星”团队  出镜单位:火炮试验站  危险指数:*****  出演脚本:火炮试验站1986年出道,是白城兵器试验中心的“主角”之一。主要承担着全军炮兵装备试验任务,岗位涉及兵器、测试、自控、电子、机械、环境等8个专业,涵盖30多个技术岗位。  火炮试验站官兵常年与各种类型的火炮面对面“比武”,常年与组装完毕的实弹手把手“过招”,常年与形形色色的剧毒药品零距离“接触”,被兵器城人誉为“与死神打
期刊
爱说爱闹,也爱演爱笑;喜欢憧憬未来,也喜欢认可的称赞;经常揣点小想法,时常发些小脾气,这是新时代“95后”的特有印记。  当刚考上大学的同龄人在父母的陪伴下在新校园游逛时,他们却在烈日下听着班长的口令——向右看齐,向前看。一边是同甘共苦的同学战友和携笔从戎的坚定决心,一边是严谨严格的新训班长和献身国防的远大志向。当他们稚气未脱的脸上对大学的憧憬还未散去,烈日就已经为其打上了空军蓝的底色。也许军姿、
期刊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多数官兵眼中,“地方生排长”是带不了兵、干不好工作的代名词。初到部队的我,不知路在何方。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总会用这件事来自我激励:相信自己,我能行!  出生在沂蒙山区的我,从上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尽管是个农村娃,家境不如别人,但对自己特别有信心。1992年7月高考报名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军校,第一志愿就是号称“中国西点”的石家庄陆军学院(现为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
期刊
家庭小档案:  林豆豆:陕西西安人,现任南京军区某炮兵团二营教导员  陶丹:江阴市云亭镇人,在江阴市云亭街道工作。  她可能只是中国千千万万军嫂当中最普通的一个,然而就是由这一个组成的千千万万,支撑起了共和国的广阔蓝天、大地山川、海洋岛屿——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浩瀚无垠的海洋,都留下了她们博大的爱、深深的情……  婚后别离,甘愿化作“相思豆”  2004年,24岁的江阴姑娘陶丹和在南京军
期刊
暂别了“春晚”小品舞台,我终于又可以全情投入话剧事业。我们总政话剧团的“金牌导演”宫晓东对团里的演员来说,既是事业上的“指挥棒”,又是生活中的良友。其实在排练现场“威风凛凛”的宫导,在女儿面前也有温情脉脉的一面——  宫晓东把女儿宫羽婚礼的举办地选在了梅地亚。  当年印象中的辉煌,如今已然不复存在,相比之下它没有了一些新贵大厦的张扬与不可一世。然而它还是它,体贴温馨,人气十足。宫晓东把女儿婚址定在
期刊
“枪王”何祥美来了,他现在是73653部队95分队副营职教员。他先后被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优秀青年标兵、全军学习成才先进个人、全军优秀士官,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一等奖,当选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荣获第三届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被中央军委授予“爱军精武模范士官”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  94153部队 史宏博(上尉):作为“感动中
期刊
从军23年,从一名战士一路走上团长的岗位,我庆幸自己有一段从“事必躬亲”到“主动请辞”的经历,是这段经历让我更加懂得,作为一名军人,不管级别大小、职务高低,都应为部队战斗力建设履职尽责,一心往能打仗、打胜仗上用劲儿。  我是1990年入伍的,翻开我的从军履历,不乏“地雷爆破”、“化学危险品”等字眼儿。常年与这些“高致残、高致恐、高污染、高危险”的高危装备器材“打交道”,迫使我哪怕工作再千头万绪,也
期刊
清晨,嘹亮的起床号划破了国防科技大学三号院的宁静。  “Get up(起床)!”国际学员模拟连连长陈华晞的一声口令,拉开了第二届国际学员科技周活动的序幕。  这是一场以“深化友谊、突出科技、交流互动、促进合作”为主题的活动。来自阿尔及利亚、白俄罗斯、巴西和巴基斯坦等4个国家军事院校、防卫学院的16名军官和学员,应邀参加。他们与我军5所综合性大学的34名学员一起混合编成“国际学员连”,进行了为期1周
期刊
朝鲜,地球上最神秘的国度之一。对于世界各地的人们来说,因为遥远和神秘,朝鲜一直是“谜”一样的存在。  朝鲜人民军和朝鲜一样神秘。我曾在辽宁省丹东市工作多年,其间有幸随我边防会谈会晤官兵代表一同赴朝,参加双方哨所交流活动,近距离接触了这支传说纷纭、蒙着神秘面纱的朝鲜人民军官兵,记录下了对他们的点滴印象与感受。  当兵是许多朝鲜年轻人的梦想  一个夏日晴朗的早晨,我们从丹东过境,准时到达朝方新义州口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