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shenguizu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追求的理想课堂。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简单介绍:新课引入的有效性、演示实验的有效性、钻研教材的有效性、学生参与的有效性。
  【关键词】化学有效课堂挖掘教材小组合作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与材料、工农业、能源和资源的开发、环境保护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实现社会主义“四化”建设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基础阶段,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和帮助学生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学生们能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那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就自己工作六年以来,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点体会。
  一、注重新课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教学中我们常借助于图片、动画模型、幻灯、电影视频等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直观引入教学。一般来说学生刚接触化学时,会对化学颇有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非常有意思,学习兴趣很浓厚,但是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这时在课堂教学中应多注意将抽象内容具体化,例如在学习分子原子是,我们就运用动画模型,分子分解,原子重新组合,从动画过程中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学到基本原理时,常插入电影视频引入,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我在课堂教学时就以“狄仁杰的电影视频”引入,学生兴趣一下就提起来了,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这些生动具体的新课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如在学习《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第一课时,用了这样一则故事:游客牵着小狗进入一个深山洞,在接近洞底时,小狗晕倒,而人却没有事。这是怎么回事?用这样一则故事作为悬念,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如在学习《空气》第一课时,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入: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无它活不久。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出谜底。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教师趁势导入新课,在这种愉悦、兴奋的状态中进入新课,教学效果交好。
  二、重视演示实验,加强直观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演示实验是一种最有效的直观教学方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演示实验,这几年我的感受是:空洞的讲,不如做实验。只是要成功地做好演示实验,还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课前准备要充分。首先要熟悉课本,熟悉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明确实验的目的,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观察什么,如何记录现象。其次演示实验所需的药品仪器都要准备齐全,缺少一样都会影响进程,也会影响学生的情绪。最后演示实验教师最好能在课前试做两次,做到心中有数,否则实验不成功,会让学生失望。二是演示实验中,操作要规范。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三是演示实验中,现象要明显。产生的现象尽量使全班每个学生,特别是最后一排学生都看得清楚。现象不明显,学生看不到,必然影响课堂纪律,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如何才使现象明显?我想这都是教师需深入思考的。比如在做六单元活性炭吸附红墨水中的色素时,按着实验步骤做出来的效果并不明显,学生看不到颜色变浅或是退去,教师在演示这个实验时可以多做一步,放置一段时间后,可以做过滤操作,滤液非常澄清,与之前加的红墨水进行对比,现象明显。加强演示实验的教学,也能有效提高化学课堂教学。
  三、注重挖掘教材,适时启发与点拔,发散思维
  教师要熟悉教材,挖掘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教师应深刻领会教材编者意图,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尽可能用精练的语言来启发学生。
  例如在学习九单元《溶液的浓度》第一课时时,教材安排在两杯等量水中,分别加一勺糖和两勺糖,完全溶解,两杯糖水的甜度一样吗?先从味觉入手,与生活贴近,学生很明白,这就是浓稀问题。紧接着问,化学中如何定量表示溶液的浓稀呢?教材安排了实验,通过等量水中加入硫酸铜的量不同,所呈现的颜色不同,也能辨别溶液的浓稀,这是从视觉上看的,也不能定量表示,所以提出了,化学上定量表示的方法很多,初中主要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接着就介绍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表达式,紧接着对表达式的应用。教材的安排尽然有序,一定要挖掘教材,只有明白了编者的意图,才能启发学生,让学生轻松接受知识。接下来可以让学生完成下面题目:将50克某物质溶于95克水中,请想一想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是多少呢?能就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吗?问题出现看似很简单,有一些同学露出不屑的表情,紧接着的问题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大家马上意识到不会是那么简单的计算,于是大家积极投入到讨论、思考的氛围中。教师可适时启发:50克物质一定完全溶解了吗?如果没有怎么办呢?这个问题要以通过教师启发、点拔学生来完成或通过师生共同合作讨论来完成。这样不仅让学生复习巩固了以前学过的知识,也教会学生对已经学过的溶解度进行运用,当然更锻炼学生的思维,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能力会很快提高,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重视学生参与,提升学习能力
  教师更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要时刻铭记学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搭建好平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所以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可设定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或在问题设计上尽可能提供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小组以交流讨论、合作探究、讲座的形式去解决。例如:在学习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①质疑、猜想,让学生提出猜想,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到底存在什么关系;②制定实验方案,密闭容器内,探究红磷燃烧和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③学生分组动手实验探究,并记录现象和数据;④对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⑤讨论、交流总结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⑥对结论进行运用,分析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鎂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天平为什么不平,由此也得出运用质量守恒时应注意什么。实践证明这种设计效果非常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注重科学探究的设计和培养,学生全程参与,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知识与技能目标得到较好的落实,而且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得到很好的体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倾听每个学生的观点,让学生充分展示,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考方向,适当地进行鼓励,对学生的错误多一点宽容,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话语。久而久之,学生与教师之间会增进感情同时又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做能促进学生的进步,大大的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刘鹤.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初探[J].成才之路,2008(29).
  [2]谭丽仪.构建探究型初中化学课堂的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1(17).
  [3]农长青.初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2011(22)
其他文献
纳米TiO2已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其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性质因而具有很强的生物学效应,易进入人体内,因而担心对人的健康构成潜在危害作用,但其作用机
首次用电沉积法制备了Nd-Fe-WO2-4氰桥混配物修饰铂电极(Nd-Fe-WO2-4/Pt),并通过SEM和XRD技术分别表征了该修饰电极的表面形貌和修饰物的晶相结构.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
采用四种杯芳烃超分子化合物为吸附涂层物质.探讨了涂膜石英晶体微天平(QCM)传感方法对环境大气中微量甲醇气体的识别研究,发现RCT(Resorcinol cyclic tetramer)是对甲醇气体
在拓扑化学理论基础上,从手性分子中成键原子的结构特征和手性原子所处的局部化学微环境出发,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G(d)水平上计算所得距离代替传统二维距离,
近几年,初中信息技术考试成绩被计入到毕业会考总成绩中,所以, 人们已经清晰地意识到初中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学生们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课,这无疑给老师上课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基于权原子和,提出了镶嵌在二维空间的苯环型化合物的手性程度,其中权原子和为与原子间的距离有关的原子不对称环境描述.在描述化合物的手性时,并没有采用简单的标记-手性或
期刊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仔细分析其原因,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降低学习恐惧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