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老子的养生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老子的《道德经》文笔洗练、言简意赅,立意高远、哲理深刻,虽寥寥五千余言,却涉及到诸多领域的思想内容。老子养生学对中国传统的宗教养生文化的影响深刻。《道德经》虽不是一部养生书,但却包含着丰富的养生思想,提出了养生学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具体的养生方法。本文主要从“清心寡欲”、“淡泊名利、功成身退”、“以啬养生”和“以静养生”四个方面讨论老子的养生方法。
  关键词: 老子 养生原则 养生方法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被胡适先生称为中国哲学的始祖,在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之中,隐藏了丰富的养生思想。老子的养生思想是我国古代养生思想的理论基础,几乎所有的养生家和医学家都受到其养生思想的影响,被后世诸多大家加以继承、借鉴和发扬。
  “道法自然”是养生的根本原则。老子根据这一原则,提出了一系列修身养性,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具体的养生方法。
  一、道法自然的养生原则
  “道”在中国思想史上早已出现,但是并不具有哲学意义,老子自阐发之后,便将“道”提升到哲学范畴的高度。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道”是万物之本原,创生了天地万物,孕育了生命。从宇宙生成和演化的过程看,万物是从阴阳和合来的,阴阳是从气来的,气是从道来的,所以道是万物的源泉。
  二、清心寡欲和淡泊名利的养生方法
  在“ 天人合一”宇宙观指导下, 老子提出“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的养生思想, 道法自然的养生观强调人们必须保持一种恬淡虚无的心境, 即老子所谓的“ 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尽可能避免各种情志活动对气血有序运行的干扰, 实现生命活动在自然状态下的自律运行, 以达到养生目的。
  老子认为人的养生应该淡泊无为, 少私寡欲, 返朴归真。他说:
  众人熙熙, 如享太牢, 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 如婴儿之未孩, 累累兮,若无所归。 (《道德经二十章》)
  在老子看来,人就应该像初生的婴儿一样,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中,从而会比较通畅,精气运动阻力就少,经常放松身体,保持柔弱的状态,精气运动就活跃,生命力就旺盛;像初生婴儿那样, 过一种无知、无为、无欲、无求的完全自然的生活, 这样才能保其精神, 达到健康长寿。
  老子认为人在生活中,会受到物欲、性欲、情欲等各种欲望的干扰,而使人忧伤烦恼。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青、黄、赤、白、黑为“五色”,宫、商、角、徵、羽为“五音”,辛、酸、咸、苦、甘为“五味”,金银珍宝为“难得之货”。在这里,老子为人们道出了一个虽说简单,但并非人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的道理:过于追求形而下的感官刺激与享乐,非但无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反易使人的身心备受伤害,在各种各样的奢侈乐中,人的精神外驰而不知复返,迷于享乐的对象而难以自拔。所以老子提出最基本的养生方法是清静寡欲,进入最佳的养生境界。在老子看来, 最好的生活应是一种淡泊无为、少私寡欲、纯朴自然的生活。
  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就是说人若清静,就会正确地去立身处世,如做人要正派,做官要公正廉明,等等。《道德经》中“清静”、“无为”是两个颇相类似的范畴,同时,它和“寡欲”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道”的部分表现。在后来的道教中常以它的“无为”或“寡欲”作为一个连用的术语,如道经中所说的“清静无为”或“清心寡欲”。
  三、以啬养生的养生方法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治理天下,奉敬上天,均要爱惜精神,积累精力。因为精神不妄泄,就能够心德备全;心德备全,就能够回归到自然的本性。
  “啬”,是《道德经》养生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名词术语,“啬”的内涵是爱惜、积蓄、节约。它的含义就是内敛精气、积蓄能量,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啬, 就是惜气养身, 要制怒不生气, 不无端地消耗, 才能保持青春活力。老子善于将治国之道与养生之道融为一体。治理国家要多藏俭用,养生亦应“培蓄能量,厚藏根基,充实生命力”。养生以啬,就可以使生命的根基厚实,精神充沛,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所以《道德经》将“啬”视为重要的养生方法,通过运用这一方法可以始终保持“深根固蒂、长生久视”的状态。
  四、以静养生的养生方法
  只有心灵静寂,才能洞察事物的本质规律, 洞察到万物的生长和死亡这一生生不息的宇宙奥秘。用于养生, 老子告诉我们只要保持天性的守静, 身心圆融于道境, 就可以懂得养生之道。
  中国的知识分子向来重视精神修养。诸葛亮在《诫子书》的开篇便谆谆告诫他的子弟,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也就是要保持清心寡欲,以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
  《道德经》第十六章云: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里谈到了养生的方法,就是要尽量使自己的心灵摒弃一切杂念,达到虚空的极点,坚守清静的境界。在老子看来,万物的生命都始于虚静而又归于虚静。芸芸众生,世间万象,不管怎样烦杂、妖娆,最终都要回归到生命的最根本状态,即“虚极”、“静笃”。这是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也是万物不可抗拒的必然法则。我们应该遵循以静养生这一养生方法,自觉地服从自然规律的支配,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是“明智”。
  老子认为人应该“致虚极, 守静笃”, 维持清静不乱的态度,保持旺盛的精力。以静养生成为老子养生的一个重要方法。所以老子说:“致虚极, 守静笃, 万物并作, 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 各归其根。归根曰静, 静曰复命。” “清静为天下正。”老子要求摒弃物欲贪嗜的畸形生活而坚持饱腹强身、节欲清心的正常生活。以现代的眼光看, 老子有禁欲的倾向, 但并非是完全反对物欲文明而过苦行僧的生活, 只是要求适度的物欲文明的满足。
  老子的养生思想和方法对我们现代的生活有很多的积极意义。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工资、职称、奖金、福利待遇、出国、就业、住房等问题都是涉及到个人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对此我们应保持“荣辱不惊”的态度,注意调整心态,正确看待这些问题。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工作之中,能够在有限的生命中为社会、为人类作出贡献,这样人才活得有价值。
  
  参考文献:
  [1]饶尚宽译注.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方春阳.中国养生大成[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其他文献
在生活中,我们免不了要和别人合作.我也有过合作的经历,但合作的目的却有点儿与众不同,我们是合伙——“走私”!你可别以为我是在做犯法的事,我“走私”的并不是什么违禁品,
期刊
摘 要: 新闻必须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然而近年来,虚假新闻、不实报道屡禁不止,严重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已成为新闻界的一大公害,不仅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而且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如何打击杜绝假新闻,一直是新闻界在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假新闻 原因 对策    作为新闻的立身之本,真实性是对新闻最基本的要求。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信息的采集与传播发生了诸多变化,问题也随
“短暂的生命,辉煌的青春”高君宇墓前的主题班队会王爽一、介绍位于宣武区的陶然亭公园高石之墓。高君宇烈士是五四运动的组织者、参加者之一,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北
在我国现行体制下,铁路施工是指建设单位承包给一些具有大型的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工程项目中的责任成本管理主要由项目经理部来负责组织和实施,项目管理团队就会处于责任成
以唐朝人赵蕤所著《长短经》引用的《逸周书·官人》的文句,删补改乙今本《逸周书》的数十处衍夺讹倒及脱简错简。 Taking the quotation of “Yi Zhouzhu · Guanren” quo
期刊
目前亚洲的酒店式公寓的增长速度非常惊人,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人流和物流,同时具备酒店和公寓功能的服务式公寓也在房地产市场中异军突起,市场反映非常优秀。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在换届选举中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李鸿文,郑世顺民主集中制1994年,郑州铁路分局有60个基层单位党组织任期届满,是分局历年来换届最为集中的一年。为保证按期换届,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
我的语文老师姓程,她有一颗“女神心”——所谓“女神心”,就是认为自己很美,没有缺点.rn有一次考试,作文题目是让我们写自己的老师,我写的就是程老师.在描述身材外形时,我按
期刊
高管薪酬问题长久以来一向是理论界和实践界研究学者关注的焦点,主要是由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致,随现代企业运营的繁杂性和不可测性更是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然而大量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