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释道同源 世外仙山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ding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峰峦奇秀、林壑幽美而著称的千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辽宁省中部,总面积为125平方公里。它南邻渤海,北接长白,东依鸭绿江,西俯辽河,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素有“东北明珠”之称。“欲向青天数花朵,九百九十九芙蓉”更是清代嘉庆左都御史著名诗人姚元之对其的赞誉。千山有着神奇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历史宗教文化,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四大景观 无景不美
  千山为长白山支脉,由九百九十九座状似莲花的奇峰组成,遥望若青莲接天,十分秀丽。它虽无五岳之雄峻,却有千峰之壮美,以独特的群体英姿,像一幅无穷无尽的天然画卷,展示在辽东大地上。“识得关东千山秀,不看五岳也无悔”的诗词,是对千山壮美自然风光的最美诠释。千山风光钟灵毓秀,旖旎多姿,奇峰、峭石、苍松和梨花是千山四大自然景观。
  千山的群峰突兀争奇,深幽秀丽,似一湖莲花,每座山峰又独具造型,著名的有仙人台、五佛顶、狮子、弥勒、净瓶、金刚等。在众多的奇峰中,最为奇特的是千山大佛,大佛由整座山峰构成,坐落于千朵莲花山中,为千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海拔708.5米的仙人台则以西汉时期丁令威成仙化鹤的传说而得名,为千山最高峰。登山远望群峰千姿百态,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古松参天,怪石嶙峋、星罗棋布,古洞宝塔、云雾缭绕,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千山群峰千姿百态,无限风光尽收眼底,怪石嶙峋、古松参天。千山峭石天工巧成、妙趣横生,清朝举人李龙石曾为千山峭石写出“怪石惊人绝世无,茫茫一碧倚天铺,古迹眼界从今拓,此后何须看画图”的诗词;千山百年以上古松万余株,漫山遍谷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洋溢着无限的诗情画意。
  千山花草繁盛,最盛是梨花。自汉唐以来,梨花一直被视为千山一大景观。千山拥有梨树两万余株,分布于大小谷壑之中。每逢梨花盛开的5月,千山万壑一片雪白,香气袭人。“三月雪满千山麓,五月霜凝万数株”、“仙岩一赏繁华梦,香雪茫茫海上无”,这是千山梨花景观的真实写照。
  千山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春天梨花遍谷,山花满壑;夏天空气清新,细雨蒙蒙,云蒸雾霭;秋天漫山红叶,七彩斑斓,落霞飞虹;冬天银装素裹,雪浪连绵,白浪排空。千山有千面,美景佳境终年纷呈,让人流连忘返。
  佛道共融 无寺不古
  千山的自然景观丰富秀丽,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宗教文化更是千山人文景观的主体,因佛道共融一山而构成了“古刹隐山林,道观筑谷间”的奇妙场景,因此千山被誉为东北最大的宗教聚集之地。
  早在东汉时期,随着洛阳白马寺佛教文化的迅速传播,关东大地上的千山就有了佛教徒的踪迹。唐贞观十八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盘踞在辽东一带的高句丽,驻跸千山大安寺,推动了千山佛教的发展。到了辽金时期已发展成为威震关东的著名佛教圣地。西汉时,千山就有道家在此筑鼎炼丹修行。东汉末年五斗米教传入千山,千山形成了僧道两家共居一山,晨钟暮鼓各奉经卷之势,为千山宗教增添了浓厚的色彩。
  鼎盛时期,千山建有九宫、八观、五大禅林、十二茅庵等四十余座庙宇。碑、塔、亭、阁、寺、观、庙、堂散落于整个千山。僧人、道士近千人,众多寺庙终日香烟缭绕,钟鼓幽鸣,一派仙山福地的景象。这些庙宇可使游人饱览千山佛国仙山的幽静,欣赏古代建筑的艺术。特别是身高70米的世界最大天成弥勒大佛,由原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笔题写“千山弥勒大佛”,世界佛教联合会副会长释觉光亲笔题写“天成弥勒道场”,更使千山成为广大游客与信众的心之追随。
  千山的宗教建筑、人文古迹作为千山文化的重要构成,其建筑各寺院均有不同的特点,在辽宁地区有着相当重要的建筑史学价值,是一处研究明清古建筑的宝库。千山佛道两教的建筑群落已成为千山游客游览的必赏内容,同时也是展现千山文化的主要载体。
  除寺庙外,与宗教相联系的古洞、宝塔、摩崖、壁刻以及天、台、观命名的古迹数百处,发现有距今8000年的新石器时期岩画100多处。曾集中出土集汉、隋、唐、宋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古钱币30余万枚。历史上西汉辽东郡守丁令威、唐太宗李世民、清康熙帝、清乾隆帝、清嘉庆帝、清太史王尔烈、《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等帝王、游侠、文人、墨客,或游历过千山,或给千山留下了诸多诗词歌赋和历史典故。这些神秘传说和文学遗产,为古老的千山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令游人神往。
  持续创新 振兴发展
  自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44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后,千山风景区屡获殊荣,被确定为首批十大“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并被全国名山考察团的专家认定为具有厚重历史文化、宗教文化风格的寺庙园林风景名胜区。2015年10月,千山还成为唯一一家同时跻身中国佛教名山和道教名山的风景名胜区,充分展现了千山佛道教同居一山的独特文化,稳固了“东北祈福第一山”的地位。
  近年来,为满足游客需求,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千山风景区以敬畏自然、崇尚自然、贴近自然为工作理念,建设生态千山、唯美千山、灵秀千山,进一步强化、创新营销宣传。业内人士曾表示,要推动产业升级,政府管理部门、司法机构观念和思维必须要改变,要从市场效率出发支持旅行与互联网领域一切能够推动产业升级的市场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基层的民间力量和社会群体的活力去创新引领旅游和互联网的未来。移动互联网时代,千山风景区尝试“互联网 旅游”模式,明确千山文化主题定位,找准文化和营销的最佳契合点,着力挖掘千山的历史文化,用文化力来提升和支撑千山的长远发展,同时着重加强景区微信公众号、微博、手机APP、微官网等建设,打造智慧景区。
  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积淀的厚重历史文化和内在气质的作用是突出且不可或缺的。游客在千山风景区游览过程体现了对千山历史文化认知的过程,增加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发自内心的对千山自然景色、历史文化的心驰神往,激发游客共鸣。发掘千山历史文化,增加千山历史文化内容,论证千山历史文化根源,才能让千山风景区被游客所仰慕、所爱恋,而千山更以它博大的胸怀、悠久的历史宗教文化、秀丽多姿的自然风光迎接更多海内外朋友的到来,传承和弘扬中国广博深邃的文化内涵。
其他文献
为纪念爱泼斯坦诞辰100周年,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了《爱泼斯坦与宋庆龄传记》。这是一本介绍伟大女性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和国际知名记者爱泼斯坦之间良师益友情谊的出版物。本书的切入点,聚焦在晚霞余晖中,爱泼斯坦如何受宋庆龄嘱托,以多年心血完成她的传记。而这后面有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这是“从未有著作专门述及”的题材,可谓独家之作。  1992年纪念宋庆龄诞辰100周年时,爱泼斯坦历经10年艰辛耕耘,终于献出
伴随着东西方的交流,吴承恩笔下的唐僧师徒四人降妖伏魔故事,早在一个世纪前就已经走向海外。  2017年4月15日,1986年版电视剧《西游记》的导演杨洁去世。这部电视剧曾创下89.4%的收视率神话,并在中国国内重播超过3000次。  对于中国的80后、90后而言,这部《西游记》伴随儿时的每一个寒暑假,是最珍贵的童年记忆。有趣的是,在海外权威电影数据库IMDB上,这部电视剧的打分也高达8.8分。有个
由中国国务院侨办组织的“中华文化大乐园—优秀学生才艺交流团”2016年9月16日在英国伦敦举行首场演出。近1300名当地华侨华人观看了演出,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侨务参赞卢海田在演出前致辞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作为中华文化载体的中文也越来越受欢迎。他对英国中文学校校长和老师们的辛苦付出,以及国务院侨办长期以来对海外华文教育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支持表示感谢。
五台山地处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东北部,因其五个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山,又称清凉山、灵鹫峰、紫府山。  五台山地处山西省忻州市东北部,因其五个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山,又称清凉山、灵鹫峰、紫府山。五台山是融自然风光、历史文物、古建艺术、佛教文化、民俗风情、避暑休闲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也是享誉世界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近年来,武警部队中新排长与老士官之间的关系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简要分析了管理工作中日益增加的复杂性,并提出紧贴实际、更新观念的改进方法,为解决“新官”与“老兵”的矛盾关
山是大地沉积的历史,水是大地的血脉。天 山东部的最高峰博格达山,不仅守护着新疆阜康 县这一方土地,还孕育着阜康县境内的七条河流。 阜康有博格达山,是这里最大的福源。  博格达山海拔5445米,又称“昆仑”“祁 连”“腾格里”……皆为“天之山”。博格达山是 丝绸之路新北道的路标,是西方与东方、北疆草 原文明与南疆绿洲文明交汇的轴心,被西方旅行 家称为大地之轴。作家刘亮程先生形象地形容: 从空中俯视,
神光Ⅱ装置上靶丸压缩实验中,黑腔长度的变化会影响靶丸赤道和两极受到的辐照强度,从而导致燃料区被压缩成不同的形状。介绍了辐射多群扩散建模下的辐射流体力学方程组及其数值
采用Laplace变换的方法求解了无损耗情况下层叠Blumlein线输出电压的解析表达式。从传输线两端口网络模型出发,分别求出了负载端短路和开路时传输线特征阻抗的频域表达式。简
2016年7月21日,来自北京、香港、澳门的300余名青年学生相聚在北京语言大学,参加"我的祖国——2016年京港澳学生交流营"开营式。在一周的时间里,他们共同参加系列活动,了解祖国
“叶氏驼庵奖学金”是叶嘉莹先生于1997年以恩师顾随先生名号“驼庵”设立,至今已20载。颁奖典礼上,忆及与顾随先生吟诗相和的往事,叶嘉莹用“师弟因缘逾骨肉,书生志意托讴吟”来评价。  2016年12月15日,叶嘉莹在南开大学参加“叶氏驼庵奖学金”发放仪式。仪式上,这位93岁的中国古典诗词大家感慨地说,“我从各种人生苦难中走出来了,还活到了今天。如今我的人生即将走到尽头,但教书育人的初心不改,我想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