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见证

来源 :安邸A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lu2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本理显在北京设计的建外SOHO,像一根根光洁的白色火柴般矗立在国贸繁华的十字路口,爬满齐整方格的建筑在它落成的10年之后,仍然散发着强大的现代气息。如若在午间乘坐公寓里的电梯,层出不穷的白领们会提醒你,这里的每间公寓其实早已被各种小公司占据了。因此当我们到达顶层,敲开Peter G.Achten和Sylvia Achten的家门时,扑面而来的古董家具气场才显得格外震撼。
  在这个家中,几乎所有的物件都来自中国,除了两位高鼻深目的瑞士主人。然而从明清古董家具到当代艺术作品,再到递米青花瓷碟殷勤泡茶的Sylvia和Peter,要说一切都打上了深深的中国烙印,那倒是毫不夸张。老新闻人Peter今年刚刚从瑞士国家广播电台退休,29年前他为做新闻报道第一次来到中国,不想却从此与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总是站在第一线亲历和关注着中国的发展,因此他看中国,总是比普通人站得更高,也自然比那些在西方宣传口径下“臆想”东方的人们更加客观公正。
  与性格安静内敛的Peter不同,Sylvia似乎永远热情洋溢,会让任何接近她的人感受到母亲般的温度。祖产丰厚的她,是那种一生不用为了衣食而奔波的人,从嫁给Peter之后,便一直做着家庭主妇。不过,这可不是一位“安分”的主妇。到北京不久,她便人乡随俗地置办了一辆三轮车,在外国人还算“罕见物种”的上世纪80年代,骑着车穿过大街小巷,逛完菜市场逛古董市场,兼顾接送女儿上学。坐在后车座上的女儿,金发碧眼、皮肤雪白,张口却是满嘴流利的汉语,以至于她们所到之处,路人都会驻足张望,甚至鼓起掌来!
  学美术史出身的Sylvia,甫一米中国便对本土的当代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专业的艺术背景更是让她独具慧眼。朱伟、王广义、隋建国、王庆松、张晓刚、曾梵志、岳敏君、喻红……当这些如今家喻户晓的艺术家还是初出茅庐、甚而有些困苦的艺术青年,Sylvia就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博乐和挚友。“那时他们大都还比较清贫,我经常邀他们来家里吃饭,出国回来就给他们带美味的巧克力,所以常被他们叫作‘瑞士妈妈’。”而她收藏这些人的作品,也是自那时就开始了,以至于如今家里的画作还经常被原作者借去展览,作为早期创作风格的重要体现。
  2005年,Sylvia和Peter买下了这间位于建外SOHO的顶层公寓,彼时这里还是一片大工厂,远不似如今繁华。由整排落地玻璃组成的南窗之外,是大片低矮的房屋和横亘东西的快速路,太阳从朝升到夕落,一整天在大地上投射出的光影变化都能尽收眼底。在这样的一张画布上,他们不需要多加修饰,只在窗台上加了一排不抢眼的白色软垫,可坐可卧的观景平台就搭建好了。客厅一侧的墙面上安装了浅色的嵌入式壁柜,用于储藏零散的生活杂物,除此之外几乎再没有其他改造。
  而主人的老家具收藏,才是划分和装饰空间的主角。6扇黑褐色的古董镂空雕花木门,两扇被安放在入口处营造出门厅区域,4扇成了厨房与客厅的气派隔断。宽敞的大客厅中,各种高几、矮榻纵横分布,打造出一处处可赏、可憩的小区域,也成了各种当代艺术作品和古董摆件的随性展台。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那6扇雕花木门是2005年特意为这个新家找来的,其余所有的古董家具,都是Sylvia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入手的藏品。“我哪里学过古董家具的鉴赏呢?就是随心收来自己看着喜欢的老物件、老家具,好在那时的朝外古玩市场(现已消失)、潘家园里卖的还大多是真古董,我可是很多摊主都认识的常客呢!”她笑着说。
  这是一对真正喜欢中国、愿意扎根中国的“老外”,更是中国之美的发现者和收藏者。Peter喜欢读书和骑车,北京四环之内几乎所有的小路他都认识,所有的公园他都熟悉。日坛公园是他教会女儿滑冰的地方,天安门广场更有着长长的故事可讲。“你能想象吗?在1990年代以前,我们是可以到天安门广场上席地而坐,野餐、喝香槟的!”而当广场上国歌奏响,国旗伴着黎明升起时,想到这个民族一路走米的不易,他们甚至会比身旁的中国人更加热泪盈眶。
  所以,满屋子的古董家具、当代艺术,仅仅是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收获的物质载体,近30年的生活记忆,才是让这个家更加丰满的灵魂元素。无论未来是否要身归故里,回到家乡瑞士安享晚年,对Peter和Sylvia来说,这段来自于中国的生活故事都将终生陪伴着他们,成为一段时光的永久见证。
其他文献
设计师Stefano Guidotti把他灵感的慧根归功于生命中三个意义重大的地方:首先是他的出生地意大利那不勒斯,其次是被他看作第二故乡的佛罗伦萨,最终便是他选择定居并新近扎根的科莫(注:科莫,意大利东北部城市。位于科莫湖的西南端,米兰以北40公里处。丝绸工业历史悠久,享誉世界)。  他曾在Richard Ginori名下工作多年,在一次商务之旅中他遇到了之后的工作伙伴Baxter,这次机缘巧合
期刊
朋克教母西太后开Café了!这绝对是最近上海滩数得上的热门事件,全球第一家Café自然要和全球最大的Vivienne Westwood专卖店连在一起,整个空间都充溢着西太后的个人风格和她近期钟爱的元素。这里主打传统英式下午茶,但整个空间设计也足够独特。  “摄影棚”的灵感来自时装秀后台的拍摄区,也像极了她每一季背景梢显曝光过度的广告片背景。家居布景常用的Corian由墙上延伸至用餐区的地板,打造出
期刊
儿童玻璃博物馆内展览空间高低错落,布局紧凑丰富,孩子们在各种互动游戏中可以领略到玻璃的艺术美和各种奥妙有趣的与玻璃相关的知识,与此同时,还能对光产生新的感受和体悟,可以在里面足足玩上一整天。  在二层入口处穿过一个悠远而神秘的浩瀚星空之后,就可以钻进一个五彩斑斓的“玻璃屋”爬上爬下感受颜色与光线的变化。许多互动的装置尤其受到欢迎,例如“快手碎碎拍”是用游戏发起挑战让孩子聆听玻璃的声音;自由旋转的马
期刊
回想起第一次去西岸的情景,许宇仍掩不住兴奋。“记得车沿着龙腾大道一直开,一边是开阔的黄浦江,天好蓝好蓝,每隔几米便有蓝白相间的艺博会条幅,一栋方正的建筑就在路的尽头。一种海天相见的澄澈,令我错觉身处迈阿密海滩。沿途感觉好极了!”  他说的艺博会,便是由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与艺术家周铁海联袂创办的“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作为推广青年艺术家为主的Leo Xu Projects的掌门人,许宇参
期刊
同在2015年,人们开始走进中国各大城市的书店:3月份北京的单向空间在重新装修后开业;作为台湾文化地标的诚品在夏季进入苏州;去年年底,上海开出衡山·和集,以及包含中国首家MUJUBOOKS的无印良品全球旗舰店。显然,“书店”,已被赋予了更多内涵。正如担任衡山·和集创意总监的知名杂志人令狐磊受访时提到的:“已不能再用20世纪的观点来看待书店了。”  静水深流,2015年中国实体书店的逆势回归,在“单
期刊
丽都花园本就是北京最充满浪漫情调和异国韵味的生活区,而这家新开的“Florentina翡冷翠意大利餐厅”格外出众。409设计工作室将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情怀、西方艺术的作品与时尚的设计完美结合,创造出古典而不厚重的视觉效果。因为佛罗伦萨地标性建筑百花圣母大教堂外观以粉色、绿色和奶油白三色的大理石砌成,所以设计师将这三种颜色融入到设计理念中——用大量的灰白色做餐厅主视觉,以墨绿色与香槟色点缀,餐厅每个
期刊
这栋由Perkins+Will(帕金斯威尔)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的城市新地标,从最初的规划到建成整整经历了8年的时间,历经数次城市规划的调整。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栋拥有鹦鹉螺壳般流线弧形的建筑,带着仿佛从大地破壳而出的生命力与沉稳,与公园的绿地景观自然地融为一体,为高楼林立的繁华都市中心平添一抹趣味。  新馆一共5层,地面3层,地下两层,近2/3的展览面积都处于地下,最大地保有地上建筑与公园的
期刊
这已经是当当为自己打造的第7个小世界了,算上之前的5家咖啡馆、1个古董家具店,小芳廷把咖啡和古董饰品店集合在了一起。路过这里,你会真切地闻到一股混合着老木头、旧布料和植物的复杂味道,似乎来自一段旧日时光。  说起当当的第一批宝贝,那应该是在7年前的加拿大,她被朋友拉着去了一个二手家具的拍卖会,瞬间被这些老物件击中,她买了一些带回国,起初就是想做一个自己的工作室,在里面画插画,偶尔和朋友小聚,这些被
期刊
早在去年10月,《安邸AD》便与“设计上海”创意总监Ross Urwin碰撞出在“设计上海”搭建这样一个中国设计新锐平台的主意。《安邸AD》一直关注着年轻设计新秀的成长,也不断在杂志里报导有潜力的设计新人及作品。这一次,不止回顾了以住所报导的新人,整个团队又展开了新一轮年轻设计师的深度挖掘。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新加坡……多条路径分头行动,在最后汇集的几十名候选人中,编辑团队内部展开了第一轮评选
期刊
“我这不算画风景,而应该是山水。”落座沏茶的尹朝阳穿着一身暗色衣服,不苟言笑,而他所坐沙发周围放置着大大小小的石雕,比如北魏残破的佛像、盘踞着动物的石雕和壁画,更衬托出他的肃穆威严。午后阳光满满地扑进室内,他位于宋庄的工作室,在姿态古朴的盆景的点缀下,流动着一股清寂之气。  采访之前,我们参观了工作室的楼上楼下,看到尹朝阳各个时期的作品和收藏。当那些愤怒叫嚣的“残酷青春”形象出现,一个曾经躁动的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