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是教师授课和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获得最大化的教学收益,使学生取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与进步,是一个值得广大教学工作者深入思索的问题。教育教学所必须面对的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怎样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即采取何种行之有效的策略才能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基于此,本文就对有效性视角下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作以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性;目标;情境;任务;分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446
数学课程作为义务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推理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决定学生学习水平的直接因素,是检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否高质、高效的重要标准。为使学生学好数学,使数学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低耗”,教师就须在明确数学课程本质的前提下,在充分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和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不断研究,尽可能消除无效或低效教学行为对教学效果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数学教学事半功倍。
一、认真钻研教材,科学设计教学目标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育教学亦是如此。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为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指明方向和道路,势必会在极大程度上导致课堂教学陷入无序状态,教学成效自然甚微。基于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认真钻研教材和深入领会新课标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我从以下四个维度对“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一节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如下设计:1.知识技能: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2.数学思考: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探索其中的数量关系,并能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对此进行描述;3.解决问题:通过对封面设计与草坪规划等实际问题的解决策略进行研究与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4.情感态度:体会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在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方面的作用。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教学活动。若能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有效的教学情境中展开思考与分析活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越高,在对数学知识进行运用和迁移时才会更加得心应手。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切不可因为追求形式上的繁华艳丽而偏离教学主题,只有贴合教学目标及内容创设出的教学情境才是真正合理、有效的。
在教学“锐角三角函数”这部分内容之初,我先是利用课件展示了教材中的引例:为了绿化荒山,市绿化办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对坡面的绿地进行喷灌。经过测量得知,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基于此,我向学生问道:“同学们,你能将这一实际问题归结为数学问题吗?”在学生尝试思考并探求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后,我顺势引入了新课——锐角三角函数。如此,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任务驱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数学教学目标应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即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习得与掌握,更要重视学生情感领域的发展,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潜能得到释放、素养得到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利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切实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我先是利用课件出示了日出动态画面,并让学生猜想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之后,我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模板、刻度尺等工具,先独立操作,再与小组成员就以下问题进行合作探究:1.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请画出各种位置关系对应的图形;2.你是如何区分这些位置关系的?在这一过程中,我在组内巡视,与学生共同总结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并明确了相关概念。接下来,我引导学生回忆了点和圆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和探索过程,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單位,利用手中的工具探索判断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方法,这样便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优势,切实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尊重个性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模式
要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充分落实素质教育思想,教师必须要承认学生在对新知的接受程度、学科基础、学习能力、行为习惯等诸多方面所存在的个性差异,继而在此基础上实施分层教学模式,以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与进步。
在设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这节内容的教学目标时,我要求低层次学生完成“知识与技能”这一层面的目标,包括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能正确地找出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等;要求中层次学生通过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自主探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体会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对于高层次学生,我则要求他们能够在探究判定方法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运用类比的方法猜想命题,再加以证明的研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增强用化归思想解决问题的意识。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模式,不仅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还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总而言之,考虑到有效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根本保证,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目标、内容及学生实际和特点,精心选择、设计适宜的教学策略,并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不断地反思,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而获取最大化的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洪志.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现及意义探寻[J].科教导刊(下旬),2017(04):99-100.
[2]彭红明.如何在初中数学中有效开展合作探究学习[J].赤子(上中旬),2016(22):249.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性;目标;情境;任务;分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52-446
数学课程作为义务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推理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决定学生学习水平的直接因素,是检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否高质、高效的重要标准。为使学生学好数学,使数学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低耗”,教师就须在明确数学课程本质的前提下,在充分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和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不断研究,尽可能消除无效或低效教学行为对教学效果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数学教学事半功倍。
一、认真钻研教材,科学设计教学目标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育教学亦是如此。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为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指明方向和道路,势必会在极大程度上导致课堂教学陷入无序状态,教学成效自然甚微。基于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认真钻研教材和深入领会新课标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我从以下四个维度对“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一节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如下设计:1.知识技能: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2.数学思考: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探索其中的数量关系,并能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对此进行描述;3.解决问题:通过对封面设计与草坪规划等实际问题的解决策略进行研究与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4.情感态度:体会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在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方面的作用。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教学活动。若能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有效的教学情境中展开思考与分析活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越高,在对数学知识进行运用和迁移时才会更加得心应手。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切不可因为追求形式上的繁华艳丽而偏离教学主题,只有贴合教学目标及内容创设出的教学情境才是真正合理、有效的。
在教学“锐角三角函数”这部分内容之初,我先是利用课件展示了教材中的引例:为了绿化荒山,市绿化办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对坡面的绿地进行喷灌。经过测量得知,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基于此,我向学生问道:“同学们,你能将这一实际问题归结为数学问题吗?”在学生尝试思考并探求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后,我顺势引入了新课——锐角三角函数。如此,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任务驱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数学教学目标应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即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习得与掌握,更要重视学生情感领域的发展,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潜能得到释放、素养得到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利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切实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我先是利用课件出示了日出动态画面,并让学生猜想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之后,我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模板、刻度尺等工具,先独立操作,再与小组成员就以下问题进行合作探究:1.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请画出各种位置关系对应的图形;2.你是如何区分这些位置关系的?在这一过程中,我在组内巡视,与学生共同总结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并明确了相关概念。接下来,我引导学生回忆了点和圆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和探索过程,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單位,利用手中的工具探索判断直线和圆位置关系的方法,这样便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优势,切实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尊重个性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模式
要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充分落实素质教育思想,教师必须要承认学生在对新知的接受程度、学科基础、学习能力、行为习惯等诸多方面所存在的个性差异,继而在此基础上实施分层教学模式,以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与进步。
在设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这节内容的教学目标时,我要求低层次学生完成“知识与技能”这一层面的目标,包括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能正确地找出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等;要求中层次学生通过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自主探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体会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对于高层次学生,我则要求他们能够在探究判定方法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运用类比的方法猜想命题,再加以证明的研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增强用化归思想解决问题的意识。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模式,不仅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还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总而言之,考虑到有效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根本保证,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目标、内容及学生实际和特点,精心选择、设计适宜的教学策略,并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不断地反思,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而获取最大化的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洪志.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现及意义探寻[J].科教导刊(下旬),2017(04):99-100.
[2]彭红明.如何在初中数学中有效开展合作探究学习[J].赤子(上中旬),2016(2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