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2011年9月卫生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签订的《关于共同加强贵州省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合作协议》,贵阳市于2011年10月召开了消除麻风运动项目启动大会,成立了消除麻风运动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由贵阳市卫生局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各区(市、县)疾控中心具体实施。随着消麻工作紧张有序的展开,目前消麻工作已进行了2年,现将2年来我市消麻工作效果分析如下。
关键词:消除麻风运动效果浅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585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360-02
根据2011年9月卫生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签订的《关于共同加强贵州省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合作协议》,贵阳市于2011年10月召开了消除麻风运动项目启动大会,成立了消除麻风运动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由贵阳市卫生局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各区(市、县)疾控中心具体实施。随着消麻工作紧张有序的展开,目前消麻工作已进行了2年,现将2年来我市消麻工作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消除麻风运动覆盖了贵阳市所辖的10个区(市、县),覆盖人口437.5万人,人口数是来自10个区(市、县)上报的贵州省贵阳市麻风疫情报表的常住人口总数。
1.2方法。健康教育与培训。贵阳市疾控中心根据消麻工作的具体要求,在项目启动初期,举办了全市“消除麻风病工作师资培训班”1期,参加人员50多人,培训全市中小学生教师150多人次。在之后的两年里,共举办6期麻防知识培训班,参加人员420人次,各区(市、县)均已按照方案开展了22期培训,培训了麻防人员、临床医生、干部共2330人次,覆盖了79个乡,779个村。
在消麻进程中,多次利用大众传媒、街道设点、下乡义诊和张贴宣传画等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麻风病相关的科学知识,消除人们的恐麻意识,增进了全社会对麻风病的了解,赢得了麻风病防治工作的社会支持。两年共发放海报、张贴画、宣传册等各种宣传资料12万份,电视报道3次,报纸5次,悬挂横幅20余条,展板400块。对全市433所高中、初中、以及小学4-6年级的17.4万余名学生开展了麻风科普知识的宣传,同时对一类县(贵州省消除麻风病危害五年行动计划中患病率大于或等于1/10万)近2万名学生进行了皮肤科专项检查。
1.3奖励制度:报告可疑线索每条奖10-50元,确诊麻风后奖励600元。
1.4可疑线索追踪调查与确诊:要求参加过培训的各级人员回到当地要进行广泛宣传,动员群众寻找可疑麻风患者线索,同时加强对患者家属体检、疫点调查等手段发现早期的麻风病人。对乡村发现的可疑麻风线索要求及时、逐级上报至上级麻风专业机构。区(市、县)专业机构根据乡村上报线索逐个追踪核实,疑难病例上报市、省级麻防专业机构协同会诊。
2结果
通过对各区(市、县)对普通人群、小学4-6年级学生、初高中学生及病人家属进行了宣传前、后知晓率调查,并进行了卡方分析,有显著差异性,卡方值(X2)=227.630~2055.377,P<0.001(表1),这说明通过宣传、培训后,全社会对麻风病健康有了很大程度的了解,取得了显著效果,这对早发现麻风病人和以后长期的麻防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在实施消除麻风运动的这两年的时间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诊断标准-麻风病诊断标准(WS291—2008),共发现病人32例,其中2012年为21例,男性13人,年龄13~68岁,平均年龄43岁;病期1~240个月,平均32个月;查菌阳性7例,多菌型(MB)11例,少菌型(PB)9例;Ⅱ级畸残9例,Ⅱ级畸残率43.00%;其中2013年为11例,男性6人,年龄17~74岁,平均年龄40岁;病期3~144个月,平均41个月;查菌阳性9例,多菌型(MB)11例,Ⅱ级畸残2例,Ⅱ级畸残率18.00%。
2012年确诊的21例新发病人中,有13例为接触者检查发现和线索上报发现,其所占比率61.90%;2013年的确诊11例,有9例为皮肤科门诊发现和病人自报发现,其所占比率81.82%。
3讨论
在贵阳市开展消除麻风运动的2年时间里,由于第一年(2012)加强了接触者检查和可疑麻风线索报告的宣传,当年发现的21例麻风病人中有13例是通过接触者和线索报告确诊的;2013年发现的11例麻风病人中有9例是通过皮肤科门诊和自报发现的,从报病的方式上是有了明显的变化,即从被动发现转变为主动就诊;从患病的严重程度上来说,通过各级麻防专业人员对麻风病人家属和疫点全面检查发现的病人,其症状明显偏向中、晚期,Ⅱ级畸残率高43.00%,病例多(9例);而病人主动后,主动就诊者多为初、中期,Ⅱ级畸残率18.00%,病例少(2例);从麻风病发病病例的多少来看,呈下降趋势。这说明第一年宣传到位、有效,全民的麻防意识有了提高,部分麻风病人能被早期发现,降低了麻风病人的Ⅱ级畸残,进一步提高了麻风病人的生活质量。
从各区(市、县)对“四种不同人群”进行麻风防护知识宣传前、后的“麻风知识”知晓调查率可以看出,绝大部份人群都对麻风病有了一定的认识,宣传后的麻风病知识知晓率较宣传前有了明显提高,故主动就诊人数就相对增加。但我市这次消麻运动与云南文山的冉顺鹏等[2]报道实施5县消除麻风运动发现病人116例相比要少得多,这可能与我市麻风流行情况不同有关,虽然我省的麻风疫情在全国尚处于前列,但我市的疫情在省内是处于低流行区,再加上我市历年来都比较重视麻防工作,麻防工作比较扎实,故发现的现症麻风病人相对较少。
贵阳市处于经济、文化及交通相对不发达的西南山区,实施强化消除麻风运动,一方面有待针对性对不同文化层次、人员素质而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宣传,使他们真正认识麻风,了解麻风,消除其对麻风病的恐惧感,不歧视麻风,另一方面加强乡、村级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培养,保证麻风线索的报告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使病患者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
总之,由于麻风病是一个慢性传染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只能根据消麻运动开展2年所呈现的效果作些浅析。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业务机构宣传培训及经费保障下,我市将进一步深入开展公众健康教育,提高全民防麻意识,落实关爱措施,消除对病人的歧视,保障病患者能得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降低新发病人的畸残率;同时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规范治疗,及时判愈病人,确保我市在这次消除麻风运动中取得显著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陈贤义.李文忠.麻风病防治手册.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02
[2]冉顺鹏,杨荣德,龙恒.麻风流行地区实施LEC效果,云南皮防,1999,1:31
关键词:消除麻风运动效果浅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585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360-02
根据2011年9月卫生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签订的《关于共同加强贵州省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合作协议》,贵阳市于2011年10月召开了消除麻风运动项目启动大会,成立了消除麻风运动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由贵阳市卫生局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各区(市、县)疾控中心具体实施。随着消麻工作紧张有序的展开,目前消麻工作已进行了2年,现将2年来我市消麻工作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消除麻风运动覆盖了贵阳市所辖的10个区(市、县),覆盖人口437.5万人,人口数是来自10个区(市、县)上报的贵州省贵阳市麻风疫情报表的常住人口总数。
1.2方法。健康教育与培训。贵阳市疾控中心根据消麻工作的具体要求,在项目启动初期,举办了全市“消除麻风病工作师资培训班”1期,参加人员50多人,培训全市中小学生教师150多人次。在之后的两年里,共举办6期麻防知识培训班,参加人员420人次,各区(市、县)均已按照方案开展了22期培训,培训了麻防人员、临床医生、干部共2330人次,覆盖了79个乡,779个村。
在消麻进程中,多次利用大众传媒、街道设点、下乡义诊和张贴宣传画等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麻风病相关的科学知识,消除人们的恐麻意识,增进了全社会对麻风病的了解,赢得了麻风病防治工作的社会支持。两年共发放海报、张贴画、宣传册等各种宣传资料12万份,电视报道3次,报纸5次,悬挂横幅20余条,展板400块。对全市433所高中、初中、以及小学4-6年级的17.4万余名学生开展了麻风科普知识的宣传,同时对一类县(贵州省消除麻风病危害五年行动计划中患病率大于或等于1/10万)近2万名学生进行了皮肤科专项检查。
1.3奖励制度:报告可疑线索每条奖10-50元,确诊麻风后奖励600元。
1.4可疑线索追踪调查与确诊:要求参加过培训的各级人员回到当地要进行广泛宣传,动员群众寻找可疑麻风患者线索,同时加强对患者家属体检、疫点调查等手段发现早期的麻风病人。对乡村发现的可疑麻风线索要求及时、逐级上报至上级麻风专业机构。区(市、县)专业机构根据乡村上报线索逐个追踪核实,疑难病例上报市、省级麻防专业机构协同会诊。
2结果
通过对各区(市、县)对普通人群、小学4-6年级学生、初高中学生及病人家属进行了宣传前、后知晓率调查,并进行了卡方分析,有显著差异性,卡方值(X2)=227.630~2055.377,P<0.001(表1),这说明通过宣传、培训后,全社会对麻风病健康有了很大程度的了解,取得了显著效果,这对早发现麻风病人和以后长期的麻防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在实施消除麻风运动的这两年的时间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诊断标准-麻风病诊断标准(WS291—2008),共发现病人32例,其中2012年为21例,男性13人,年龄13~68岁,平均年龄43岁;病期1~240个月,平均32个月;查菌阳性7例,多菌型(MB)11例,少菌型(PB)9例;Ⅱ级畸残9例,Ⅱ级畸残率43.00%;其中2013年为11例,男性6人,年龄17~74岁,平均年龄40岁;病期3~144个月,平均41个月;查菌阳性9例,多菌型(MB)11例,Ⅱ级畸残2例,Ⅱ级畸残率18.00%。
2012年确诊的21例新发病人中,有13例为接触者检查发现和线索上报发现,其所占比率61.90%;2013年的确诊11例,有9例为皮肤科门诊发现和病人自报发现,其所占比率81.82%。
3讨论
在贵阳市开展消除麻风运动的2年时间里,由于第一年(2012)加强了接触者检查和可疑麻风线索报告的宣传,当年发现的21例麻风病人中有13例是通过接触者和线索报告确诊的;2013年发现的11例麻风病人中有9例是通过皮肤科门诊和自报发现的,从报病的方式上是有了明显的变化,即从被动发现转变为主动就诊;从患病的严重程度上来说,通过各级麻防专业人员对麻风病人家属和疫点全面检查发现的病人,其症状明显偏向中、晚期,Ⅱ级畸残率高43.00%,病例多(9例);而病人主动后,主动就诊者多为初、中期,Ⅱ级畸残率18.00%,病例少(2例);从麻风病发病病例的多少来看,呈下降趋势。这说明第一年宣传到位、有效,全民的麻防意识有了提高,部分麻风病人能被早期发现,降低了麻风病人的Ⅱ级畸残,进一步提高了麻风病人的生活质量。
从各区(市、县)对“四种不同人群”进行麻风防护知识宣传前、后的“麻风知识”知晓调查率可以看出,绝大部份人群都对麻风病有了一定的认识,宣传后的麻风病知识知晓率较宣传前有了明显提高,故主动就诊人数就相对增加。但我市这次消麻运动与云南文山的冉顺鹏等[2]报道实施5县消除麻风运动发现病人116例相比要少得多,这可能与我市麻风流行情况不同有关,虽然我省的麻风疫情在全国尚处于前列,但我市的疫情在省内是处于低流行区,再加上我市历年来都比较重视麻防工作,麻防工作比较扎实,故发现的现症麻风病人相对较少。
贵阳市处于经济、文化及交通相对不发达的西南山区,实施强化消除麻风运动,一方面有待针对性对不同文化层次、人员素质而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宣传,使他们真正认识麻风,了解麻风,消除其对麻风病的恐惧感,不歧视麻风,另一方面加强乡、村级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培养,保证麻风线索的报告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使病患者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
总之,由于麻风病是一个慢性传染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只能根据消麻运动开展2年所呈现的效果作些浅析。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业务机构宣传培训及经费保障下,我市将进一步深入开展公众健康教育,提高全民防麻意识,落实关爱措施,消除对病人的歧视,保障病患者能得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降低新发病人的畸残率;同时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规范治疗,及时判愈病人,确保我市在这次消除麻风运动中取得显著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陈贤义.李文忠.麻风病防治手册.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02
[2]冉顺鹏,杨荣德,龙恒.麻风流行地区实施LEC效果,云南皮防,199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