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开放型电学问题的求解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自主招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t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放型问题是指题目所给条件不确定、解题方法有多种、问题答案不唯一的一类创新型问题。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以生产生活中的现象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因此物理中的力学、电学、磁学、光学、声学等分支都存在大量的开放型试题,求解这类试题需要同学们既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又具备极强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下面仅以两道电学中开放型试题为例,探究求解物理开放型试题的思路方法,以供同学们参考。
  例1 如图l所示,R1=50 Ω、R2=30 Ω的两个电阻串联在闭合电路中,请你任意补充一个条件,提出问题,然后解答。(至少选择两种解法,且每次补充不同类型的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
  分析:本题条件开放,在补充条件时要注意便于计算。可以提出的问题多种多样,比如假设电源电压为20 V,电源内阻为5 Ω,求电路中的电流,求R1或R2两端的电压,求R1、R2的功率或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等;再如假设电阻Ri两端的电压为5V,求电路中的电流,求R2两端的电压,求路端电压,求电阻R1、R2消耗的功率等;又如假设电阻R1消耗的功率为5W,求电阻R2消耗的功率,求电路中的电流,求路端电压等。
  注意:若第一次补充电源为条件,则第二次就不要再补充电源了,否则就是同类型条件。
  点评:这是一道要求补充条件的开放型试题,解题时要善于捕捉题目中的已知信息进行分析,通过补充一定的条件就能解答,补充提出的条件只要合理即可。
  例2小明想测量一段电炉丝的阻值,在实验室中找到了一个电动势未知的学生电源(内阻不计)、一个量程合适的电压表、一个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导线若干,请你利用现有这些器材,帮小明设计一个不移動电压表就能测出这段电炉丝阻值的电路,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分析:利用现有器材测电炉丝阻值,并保证在实验过程中不移动电压表是题目的具体要求,具有开放性,同学们可以采用多种设计思路完成测量。
  点评:本题是一道以实验设计为背景的过程开放型试题,其设计方法有多种,在理解物理规律及原理的前提下,结合题目中给出的实验器材等有价值的信息即可顺利解答。这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实验步骤的设计及实验现象的描述等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陈堡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统计分析应用在安全管理中的各类数据。揭示其重要意义及具体应用。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先后应用高分子夹板外固定及小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科210例Colles骨折患者分两组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愈合时间、疗效与腕关节功能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要求注重同学们的全面发展,培养同学们的核心素养。这就需要同学们一方面更新学习观念,用更加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另一方面,结合课本,抓住高中数学的
<正> 大约在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人类,这是生物界的一次大分化,也是自然史的一次大飞跃。从此,自然界出现了一支改造自然的新生力量。恩格斯说:“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自然辩证法·导言》)。先前,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国出版了许多有关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论著,其中不少论著有鲜明的特色,为传播历史唯物主义的人类社会发展观作出了努力。但也应该承认,不少论著往往只停留在着重论述五种社会形
高中数学课程中几何题是常见的题型,同时也是数学学习中的难点,同学们应当有效掌握数学学习技巧,相应地降低解题难度,从而缓解学习过程中的压力。下面主要针对常见的数学几何
摘要:本文以一道常规解析几何题为例,给出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如何通过拓展、迁移来提升自身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做法。  我们知道,椭圆是解析几何中一类特殊的曲线,那么能不能把这个结论推广到更为一般的情况?即该问题是否对解析几何中的其他曲线也成立呢?从而得到問题2、问题3。  结语:我们在原题的基础上展开对问题1至问题3的探究,这样,会使同学们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梳理知识、提炼方法、感悟思想的研究过程,
在中学教育的高中阶段,许多老师都喜欢乖学生、好学生,但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李凤霞说过:当一辈子老师,做一辈子班主任,不要歧视问题学生,若干年之后,能够回来看你的,记得你的往往就是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  事实证明,问题学生其实没有多大的问题,问题学生会慢变成好学生,而最根本的是:问题学生的问题往往源于其父母,有人戏称天下父母都是“新手上路”,很多都是没有经验可言,而李凤霞老师更是引用网络中有些孩子的感
期刊
昆虫药一直是我国特色的医药资源,地鳖虫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并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处方中。现代药理学的研究表明地鳖虫对心脑血管系统有保健作用,能降脂调脂、
〔关键词〕 数学教学;创新能力;教学氛围;质疑;  发散思维;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编拟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2—0058—01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力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那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笔者就此谈一些体会。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1.
高中生在日常的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任务普遍比较重,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多,同时也比较烦琐,所以必须学会如何对这些知识进行合理利用,从中掌握规律,挖掘隐含条件,这样才能够实现对数学问题的有效解答。下面针对高中数学解题中隐含条件的挖掘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同学们解题效率的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  1.对已知条件中隐含条件的挖掘和利用  在高中数学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反复大量的练习对同学们知识的掌握具有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