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共生是建立在对生命关怀和对异者接纳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和理性竞争,达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理想生存状态。在共生理念引领下的课堂教学要扭转忽视生命特性的工具取向,尊重师生生生命活动的自主性和多样性,强调理解、对话与合作,达成全面的共生理想,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管理、教学环境、教学评价和师生关系等六个方面体现出新的价值取向,进而构建出符合共生理念、以共生性为典型特征的新型课堂。
关键词:共生理念;共生性课堂;建构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03-0042-04
“共生”这一概念源于生物学领域,是指不同种属生活在一起的状态,被引入社会科学领域后,其意义延伸为事物之间互动、合作与相互依存的关系。进入21世纪,人们面对环境恶化、社会冲突以及自我精神迷失等一系列生存危机,开始思考如何达成互惠、合作、共存的共生关系,用共生理念来审视当前面临的各种困境,共生理念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一、共生理念的内涵解析
对于共生,我国学者吴飞驰认为:“共生是人类之间、自然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命运关系。”并进而指出:“共生理论的本质是互依、互惠、协同、合作,……共生原理揭示了生命世界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发展机制。”[1]他指出了共生的核心本质。
研究者周成名等认为:“共生是这样一种生存状态,在此状态下,自然和社会,以及社会中的人们有着紧密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联系,这种联系的基础和前提是承认对方的独立性和固有价值。”[2]在此,他丰富了共生对异质接纳和互动的理念。
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史莉洁丰富和发展了共生理念的内涵,她认为“共生”应该是独立主体的共同存在,不仅有同质也包括异质,是异质的多样性融合,这种共同存在是相互认可的、相互需求的关系,并且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加强合作,进而指出“共生”是各种关系之间的良性循环与发展[3]。
通过对共生内涵的整理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共生是一种价值追求,它建立在对生命关怀和对异者接纳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和理性竞争,达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共存共荣的理想生存状态。首先,共生理念体现了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以关爱生命、提高个体的生命质量为宗旨;其次,共生理念强调对异者的理解和接纳,视异者为相互促进的财富;第三,共生理念重视对话和交往,主张人与环境的意义对话、与自我心灵的沟通、与他者平等交往进而创建和谐的共生环境;第四,共生理念强调理性的竞争,竞争是为了更好的合作,以实现共同发展的目的;最后,共生理念强调建立共存共荣的良性循环,体现为一种过程性的追求。
二、共生理念引领下的共生性课堂建构
随着共生理念的丰富和发展,人们纷纷把共生理念作为解决各自领域问题的重要依据和价值取向。在教育领域,我国学者柳夕浪提出共生是人的成长的关键词,他认为:人的生存首先是一种关系性的生存,若割裂关系,将损人伤己;其次,共生以异质者为讨论的前提,强调对异质者的理解与接纳,通过交流与对话达成良性的互动关系[4]。他率先用共生理念审视了当前我国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基于“共生”的教育构想,为教育研究打开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在教育实践中,课堂教学作为教育工作的重心,是师生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生命价值的提升,然而,深入课堂,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课堂被深深地打上了应试教育的烙印……在它面前,每一个学习个体都感到压抑而无行动的自由和调控这种活动的可能性。它完全忽视了教育的生命特性……导致学生个体的接受的差异被摒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被践踏,学生的个性发展遭压抑,课堂的生命活力被扼杀”[5]。这种教学理念使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与教育的初衷严重偏离,藉此,笔者用共生理念来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并尝试探讨共生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然取向及其建构。
(一)教学目标:在动态生成中达成共生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被片面地看作知识的接受者,教学目标的定位过多地重视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发展;过多地重视教学目标的预设,忽视了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这一倾向使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事实上,“人的生命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课堂教学必须以人为中心,从人的生命关怀开始,把生命意义的提升作为教学的最高目标,使课堂呈现出应有的生命活力与生命发展意义”[6]。对此,共生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重视课堂活动中师生的全身心投入,强调教学活动的生成性,把提升师生的生命意义作为教学的最高目标。
首先,基于共生理念的课堂教学目标追求师生生命发展的全面共生。一方面,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重视个性的培养,强调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促进学生身体和精神的共同发展,达成学生与自我的共生;另一方面,这种教学目标重视生生之间的理解、互动与协作,注重生生之间的优势互补,达成生生之间的共生;同时,共生取向的教学目标还关注教师的发展,重视在师生的互动中提升教师的生命价值,达成师生间的共生。
其次,共生取向的教学目标体现出创造特点的动态生成性。一方面,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在师生之间基于文本的对话中,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对学习内容进行认知重组,让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教学内容不断拓展,以促进生命的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根据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和出现的新情况,有意识地调整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点燃学生创造性的火花,让学生在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中得到发展和完善。
(二)教学内容:基于生命成长的文本规定性与生成性的统一
教学内容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知识载体,是师生互动的重要中介。基于共生理念,课堂教学的内容是促进人的生命价值提升的知识和信息基础,在静态上强调关系性和整体性,体现出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在动态上注重对话和包容,体现为基于文本的生成过程。
一方面,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生命成长,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然而,人的发展不是局部的、孤立的发展,而是处在各种与人或物的相互关系中,是身体和精神上的全面发展。对此,课堂教学的内容要基于教学资源的普遍联系性和生活世界的完整性,重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支撑,挖掘其内在的精神意蕴,尊重主体间的文化多元特性,把课堂教学内容从抽象的“知识世界”回归到师生全身心投入的“生活世界”,实现教学内容在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达成科学与人文上的共生。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内容依据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过程性,注重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吸引学生投入课堂,进而与教师、与文本积极对话,对教学文本进行重构和生成,构建新的认知体系,把知识从文本形态转化为生命形态;同时,课堂是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社会多元文化交互影响的存在,其内容要在体现对主流文化引导意义的基础上,接纳学生文化,避免文化专断造成学生的文化失语,介绍多元文化,加强对话提升理解,扩展师生的视野,在互动中达成文化共生,使教学内容成为在文本规定性与开发生成性上的统一。
(三)师生关系:在教师主导的平等对话中达成共生
师生关系是教育中人际关系的直接体现,反映了教育理念中对人的基本假设。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已成为教育共同的追求,然而,这种关系如何构建,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还没有达成广泛的共识。基于共生理念对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关注,立足于人的关系性,共生性师生关系承认和接纳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坚持师生均作为独特的精神整体进行互动交流,进入师生间全方位、全生命的交往与对话,在动态开放的思维中推进师生关系的转型。
首先,基于人存在的关系性,教师是学有所长、代表着一定文化立场的独特生命体,作为责任和自身的双重需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作为有待于成长的、有个性的、有尊严的独特生命体,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提升和完善自己。然而,这种提升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清醒地认识自己,朝向既定目标发展,又要注重创造平等融洽的氛围以促进师生间积极的对话,防止表面平等下的教师“文化霸权”。
其次,该理念下的师生关系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的主体地位,构建师生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和相互理解的无障碍对话关系。这种“对话关系是师生作为平等主体之间的坦诚相见,是师生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关照、互相包容、共同成长的关系,它不仅是师生之间交往的一种方式,更是弥慢、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7]。在对话中,教师首先要善于理解、接纳和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创设师生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鼓励学生勇敢质疑,让师生在文化的对抗和磨合中进行积极互动,进而促进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
(四)教学环境:体现物质和人文的双重关怀
教室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师生互动交流,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生活空间。因而,构建优美、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塑造健康的班级文化,形成良好的班风,发挥班级环境的涵育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共生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注重环境的开放性和生成性,使教学环境宽松、温馨、富有内涵,构建充满生命气息和人文关怀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师生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的意义对话和心灵沟通,使人的生命活力得以张扬,师生生命成长与班级环境建设相互促进的共生目标得以实现。
首先,基于共生理念的教学环境强调物质布局上的人性化、自主化、个性化和动态生成性。一方面,教室环境的布置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协调美观,力求舒适并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另一方面,教室环境,要采用开放的、动态的、有生命力的布置方式,让教室焕发出学生的生命朝气。
其次,课堂教学作为传递和整合文化的重要途径,其环境的布置无不体现着文化的选择和取向,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教学活动。对此,环境的设计在体现特定教育意图的基础上,要注重从学生的视角审视教室布局和装饰的内涵,体现学生的文化诉求,体现教室环境文化的多元性,让学生从内心认同和接受教室环境蕴含的文化元素。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形成宽松、融洽的班级氛围,体现出全面的人文关怀,形成优良的班风,从而构建师生共同活动的心灵家园。
(五)课堂管理:在民主参与中达成“自我实现”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动态过程,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对课堂内的各种教学因素进行合理的协调与控制,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状态。然而,许多教师把课堂教学管理狭隘地看作是制定相关制度以控制学生的静态过程,轻视学生对教学管理的主动参与,难以形成自主有序的课堂秩序。对此,共生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管理基于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共生的追求,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管理的最终目标,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成长的自组织特征,创设民主参与的管理机制,培养学生负责、自律的良好作风,形成学生发展与班级管理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
基于共生理念的课堂教学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成长的自主建构性,以达成“自我实现”的目的。在教学管理中,引领学生共同制定课堂纪律和班级规则,由他律到自律,进而超越自我;共同商议班级决策,让学生明确自己要承担的任务,增强其作为课堂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参与民主生活,在对话交流中树立自我管理意识,学会理解他人、认识自己,进而加强合作,在班级管理中促进生命的自主成长。同时,基于“良好的课堂秩序建立在合理而明确的课堂规则的基础之上,是课堂规则的生成与执行过程中实现的”[8],教学管理还尊重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注重对课堂教学的动态管理,重视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监控,使学生在优化的课堂环境中自主学习。一方面,及时把握课堂教学动态,关注学生的心理效应,合理处置教学中的突发事件,使课堂变化因子成为拓展教学资源的元素,引导课堂教学有序、高效进行。另一方面,教师要重视榜样的引导力量,建立积极上进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班级组织的自我管理作用,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地完善自我。
(六)教学评价:定位于引领和激励师生的共同成长
共生理念注重对异质的包容和对竞争的理性引导,体现为一种基于共生的过程性。在此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持一种过程性的评价观,旨在发挥评价的改进、导向和激励功能,纠正课堂教学过于狭隘的知识和技能取向,引导课堂教学尊重师生生命活动的自主性和多样性,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这种评价观着眼于师生和生生间良性互动关系的建立,定位于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在评价内容上除了重视对学生的“双基”和教师的基本素质进行评价外,还兼顾课堂上对接纳异质、尊重生命以及重视合作等情况的考察;在评价方法上注重课堂教学的真实性评价,把评价过程变成对课堂教学的实时监控、指导和改进的过程;最后,该课堂评价接纳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评价,增进师生对评价活动的认可和接纳,强调对面临问题的解决,促进师生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而达成师生共同成长。
在教师评价方面,尊重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滞后性,体现评价的人文关怀,使教师从评价中得到提升自己的技术支持和精神动力。教师评价要重视评价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全方位地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情况。
在学生评价方面,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个性特征,把评价的目的定位于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重在评价中肯定学生的进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激励,发现学生面临的问题,使学生在评价中认识自我、促进交流、增强合作,进而完善自我。要注重评价的发展性,在评价中强调评价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化使学生及时得到前进的指引;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和家长的参与,让学生了解评价的过程,增强对评价的接纳和认可,让每个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进而获得成长的动力和启示。
参考文献:
[1]吴飞驰.关于共生理念的思考[J].哲学动态,2000(6).
[2]周成名,李继东.共生时代的哲学和伦理基础[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10).
[3]史莉洁.“共生”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3.
[4]柳夕浪.走向共生[J].人民教育,2003(23).
[5]汪霞.我们的课堂生态了吗[J].全球教育展望,2005(5).
[6]黎琼锋.导向美好生活——教学过程的价值追寻[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7]郭永华,鲁莎.论人文主义精神关照下的师生关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
[8]谢世腰,王力.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4.
Symbiotic-Idea-Oriented Classroom Construction
LI Yun-kui
(College of Educatio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China)
Abstract: Symbiosis is based on the concern for life and the acceptance of the differences through equal dialogue and rational competition with the ultimate goal of mutual promotion and common development. Classroom teaching guided by the idea of symbiosis is intended to reverse the tool orientation ignoring life, respect the autonomy and diversity of the teacher-student's activities, and emphasize the understanding, dialogue and cooperation. As a result, a new orientation in the teaching aim, content, environment, classroom management, evaluation and new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can be achieved.
Key words: symbiotic idea; symbiotic classroom; construction.
关键词:共生理念;共生性课堂;建构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03-0042-04
“共生”这一概念源于生物学领域,是指不同种属生活在一起的状态,被引入社会科学领域后,其意义延伸为事物之间互动、合作与相互依存的关系。进入21世纪,人们面对环境恶化、社会冲突以及自我精神迷失等一系列生存危机,开始思考如何达成互惠、合作、共存的共生关系,用共生理念来审视当前面临的各种困境,共生理念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一、共生理念的内涵解析
对于共生,我国学者吴飞驰认为:“共生是人类之间、自然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命运关系。”并进而指出:“共生理论的本质是互依、互惠、协同、合作,……共生原理揭示了生命世界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发展机制。”[1]他指出了共生的核心本质。
研究者周成名等认为:“共生是这样一种生存状态,在此状态下,自然和社会,以及社会中的人们有着紧密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联系,这种联系的基础和前提是承认对方的独立性和固有价值。”[2]在此,他丰富了共生对异质接纳和互动的理念。
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史莉洁丰富和发展了共生理念的内涵,她认为“共生”应该是独立主体的共同存在,不仅有同质也包括异质,是异质的多样性融合,这种共同存在是相互认可的、相互需求的关系,并且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加强合作,进而指出“共生”是各种关系之间的良性循环与发展[3]。
通过对共生内涵的整理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共生是一种价值追求,它建立在对生命关怀和对异者接纳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和理性竞争,达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共存共荣的理想生存状态。首先,共生理念体现了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以关爱生命、提高个体的生命质量为宗旨;其次,共生理念强调对异者的理解和接纳,视异者为相互促进的财富;第三,共生理念重视对话和交往,主张人与环境的意义对话、与自我心灵的沟通、与他者平等交往进而创建和谐的共生环境;第四,共生理念强调理性的竞争,竞争是为了更好的合作,以实现共同发展的目的;最后,共生理念强调建立共存共荣的良性循环,体现为一种过程性的追求。
二、共生理念引领下的共生性课堂建构
随着共生理念的丰富和发展,人们纷纷把共生理念作为解决各自领域问题的重要依据和价值取向。在教育领域,我国学者柳夕浪提出共生是人的成长的关键词,他认为:人的生存首先是一种关系性的生存,若割裂关系,将损人伤己;其次,共生以异质者为讨论的前提,强调对异质者的理解与接纳,通过交流与对话达成良性的互动关系[4]。他率先用共生理念审视了当前我国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基于“共生”的教育构想,为教育研究打开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在教育实践中,课堂教学作为教育工作的重心,是师生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生命价值的提升,然而,深入课堂,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课堂被深深地打上了应试教育的烙印……在它面前,每一个学习个体都感到压抑而无行动的自由和调控这种活动的可能性。它完全忽视了教育的生命特性……导致学生个体的接受的差异被摒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被践踏,学生的个性发展遭压抑,课堂的生命活力被扼杀”[5]。这种教学理念使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与教育的初衷严重偏离,藉此,笔者用共生理念来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并尝试探讨共生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然取向及其建构。
(一)教学目标:在动态生成中达成共生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被片面地看作知识的接受者,教学目标的定位过多地重视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发展;过多地重视教学目标的预设,忽视了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这一倾向使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事实上,“人的生命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课堂教学必须以人为中心,从人的生命关怀开始,把生命意义的提升作为教学的最高目标,使课堂呈现出应有的生命活力与生命发展意义”[6]。对此,共生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重视课堂活动中师生的全身心投入,强调教学活动的生成性,把提升师生的生命意义作为教学的最高目标。
首先,基于共生理念的课堂教学目标追求师生生命发展的全面共生。一方面,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重视个性的培养,强调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促进学生身体和精神的共同发展,达成学生与自我的共生;另一方面,这种教学目标重视生生之间的理解、互动与协作,注重生生之间的优势互补,达成生生之间的共生;同时,共生取向的教学目标还关注教师的发展,重视在师生的互动中提升教师的生命价值,达成师生间的共生。
其次,共生取向的教学目标体现出创造特点的动态生成性。一方面,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在师生之间基于文本的对话中,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对学习内容进行认知重组,让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教学内容不断拓展,以促进生命的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根据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和出现的新情况,有意识地调整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点燃学生创造性的火花,让学生在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中得到发展和完善。
(二)教学内容:基于生命成长的文本规定性与生成性的统一
教学内容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知识载体,是师生互动的重要中介。基于共生理念,课堂教学的内容是促进人的生命价值提升的知识和信息基础,在静态上强调关系性和整体性,体现出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在动态上注重对话和包容,体现为基于文本的生成过程。
一方面,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生命成长,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然而,人的发展不是局部的、孤立的发展,而是处在各种与人或物的相互关系中,是身体和精神上的全面发展。对此,课堂教学的内容要基于教学资源的普遍联系性和生活世界的完整性,重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支撑,挖掘其内在的精神意蕴,尊重主体间的文化多元特性,把课堂教学内容从抽象的“知识世界”回归到师生全身心投入的“生活世界”,实现教学内容在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达成科学与人文上的共生。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内容依据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过程性,注重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吸引学生投入课堂,进而与教师、与文本积极对话,对教学文本进行重构和生成,构建新的认知体系,把知识从文本形态转化为生命形态;同时,课堂是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社会多元文化交互影响的存在,其内容要在体现对主流文化引导意义的基础上,接纳学生文化,避免文化专断造成学生的文化失语,介绍多元文化,加强对话提升理解,扩展师生的视野,在互动中达成文化共生,使教学内容成为在文本规定性与开发生成性上的统一。
(三)师生关系:在教师主导的平等对话中达成共生
师生关系是教育中人际关系的直接体现,反映了教育理念中对人的基本假设。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已成为教育共同的追求,然而,这种关系如何构建,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还没有达成广泛的共识。基于共生理念对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关注,立足于人的关系性,共生性师生关系承认和接纳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坚持师生均作为独特的精神整体进行互动交流,进入师生间全方位、全生命的交往与对话,在动态开放的思维中推进师生关系的转型。
首先,基于人存在的关系性,教师是学有所长、代表着一定文化立场的独特生命体,作为责任和自身的双重需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作为有待于成长的、有个性的、有尊严的独特生命体,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提升和完善自己。然而,这种提升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清醒地认识自己,朝向既定目标发展,又要注重创造平等融洽的氛围以促进师生间积极的对话,防止表面平等下的教师“文化霸权”。
其次,该理念下的师生关系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的主体地位,构建师生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和相互理解的无障碍对话关系。这种“对话关系是师生作为平等主体之间的坦诚相见,是师生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关照、互相包容、共同成长的关系,它不仅是师生之间交往的一种方式,更是弥慢、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7]。在对话中,教师首先要善于理解、接纳和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创设师生平等和谐的对话环境,鼓励学生勇敢质疑,让师生在文化的对抗和磨合中进行积极互动,进而促进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
(四)教学环境:体现物质和人文的双重关怀
教室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师生互动交流,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生活空间。因而,构建优美、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塑造健康的班级文化,形成良好的班风,发挥班级环境的涵育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共生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注重环境的开放性和生成性,使教学环境宽松、温馨、富有内涵,构建充满生命气息和人文关怀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师生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的意义对话和心灵沟通,使人的生命活力得以张扬,师生生命成长与班级环境建设相互促进的共生目标得以实现。
首先,基于共生理念的教学环境强调物质布局上的人性化、自主化、个性化和动态生成性。一方面,教室环境的布置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协调美观,力求舒适并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另一方面,教室环境,要采用开放的、动态的、有生命力的布置方式,让教室焕发出学生的生命朝气。
其次,课堂教学作为传递和整合文化的重要途径,其环境的布置无不体现着文化的选择和取向,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师生的教学活动。对此,环境的设计在体现特定教育意图的基础上,要注重从学生的视角审视教室布局和装饰的内涵,体现学生的文化诉求,体现教室环境文化的多元性,让学生从内心认同和接受教室环境蕴含的文化元素。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形成宽松、融洽的班级氛围,体现出全面的人文关怀,形成优良的班风,从而构建师生共同活动的心灵家园。
(五)课堂管理:在民主参与中达成“自我实现”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动态过程,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对课堂内的各种教学因素进行合理的协调与控制,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状态。然而,许多教师把课堂教学管理狭隘地看作是制定相关制度以控制学生的静态过程,轻视学生对教学管理的主动参与,难以形成自主有序的课堂秩序。对此,共生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管理基于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共生的追求,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管理的最终目标,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成长的自组织特征,创设民主参与的管理机制,培养学生负责、自律的良好作风,形成学生发展与班级管理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
基于共生理念的课堂教学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成长的自主建构性,以达成“自我实现”的目的。在教学管理中,引领学生共同制定课堂纪律和班级规则,由他律到自律,进而超越自我;共同商议班级决策,让学生明确自己要承担的任务,增强其作为课堂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参与民主生活,在对话交流中树立自我管理意识,学会理解他人、认识自己,进而加强合作,在班级管理中促进生命的自主成长。同时,基于“良好的课堂秩序建立在合理而明确的课堂规则的基础之上,是课堂规则的生成与执行过程中实现的”[8],教学管理还尊重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注重对课堂教学的动态管理,重视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监控,使学生在优化的课堂环境中自主学习。一方面,及时把握课堂教学动态,关注学生的心理效应,合理处置教学中的突发事件,使课堂变化因子成为拓展教学资源的元素,引导课堂教学有序、高效进行。另一方面,教师要重视榜样的引导力量,建立积极上进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班级组织的自我管理作用,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地完善自我。
(六)教学评价:定位于引领和激励师生的共同成长
共生理念注重对异质的包容和对竞争的理性引导,体现为一种基于共生的过程性。在此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持一种过程性的评价观,旨在发挥评价的改进、导向和激励功能,纠正课堂教学过于狭隘的知识和技能取向,引导课堂教学尊重师生生命活动的自主性和多样性,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这种评价观着眼于师生和生生间良性互动关系的建立,定位于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在评价内容上除了重视对学生的“双基”和教师的基本素质进行评价外,还兼顾课堂上对接纳异质、尊重生命以及重视合作等情况的考察;在评价方法上注重课堂教学的真实性评价,把评价过程变成对课堂教学的实时监控、指导和改进的过程;最后,该课堂评价接纳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评价,增进师生对评价活动的认可和接纳,强调对面临问题的解决,促进师生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而达成师生共同成长。
在教师评价方面,尊重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滞后性,体现评价的人文关怀,使教师从评价中得到提升自己的技术支持和精神动力。教师评价要重视评价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全方位地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情况。
在学生评价方面,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个性特征,把评价的目的定位于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重在评价中肯定学生的进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激励,发现学生面临的问题,使学生在评价中认识自我、促进交流、增强合作,进而完善自我。要注重评价的发展性,在评价中强调评价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化使学生及时得到前进的指引;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和家长的参与,让学生了解评价的过程,增强对评价的接纳和认可,让每个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进而获得成长的动力和启示。
参考文献:
[1]吴飞驰.关于共生理念的思考[J].哲学动态,2000(6).
[2]周成名,李继东.共生时代的哲学和伦理基础[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10).
[3]史莉洁.“共生”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3.
[4]柳夕浪.走向共生[J].人民教育,2003(23).
[5]汪霞.我们的课堂生态了吗[J].全球教育展望,2005(5).
[6]黎琼锋.导向美好生活——教学过程的价值追寻[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7]郭永华,鲁莎.论人文主义精神关照下的师生关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
[8]谢世腰,王力.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4.
Symbiotic-Idea-Oriented Classroom Construction
LI Yun-kui
(College of Educatio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China)
Abstract: Symbiosis is based on the concern for life and the acceptance of the differences through equal dialogue and rational competition with the ultimate goal of mutual promotion and common development. Classroom teaching guided by the idea of symbiosis is intended to reverse the tool orientation ignoring life, respect the autonomy and diversity of the teacher-student's activities, and emphasize the understanding, dialogue and cooperation. As a result, a new orientation in the teaching aim, content, environment, classroom management, evaluation and new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can be achieved.
Key words: symbiotic idea; symbiotic classroom;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