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职业指导与职业教育各自理论基础的分析,可以发现二者的理论来源为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但是从教育学角度看,职业指导的目标是培养择业能力,而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就业素养;从心理学角度看,职业指导主要以职业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而职业教育主要以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从职业科学角度看,职业指导主要从宏观上把握职业,而职业教育要具体分析每种职业。可见,二者既是相互联系又是相互独立的两种教育活动。
[关键词]职业指导 职业教育 理论比较
[作者简介]梁瑞升(1975- ),男,湖南耒阳人,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职业教育研究室负责人,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原理、职业指导研究;邹彩屏(1965- ),女,湖南衡阳人,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原理、职业指导研究。(湖南长沙410151)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4-0103-02
在现代社会当中,任何一项重大的社会活动背后,都必然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无论是职业指导,还是职业教育,都是为人的发展,特别是为人的职业发展服务的,所以从本质上讲都属于与职业有关的教育活动范畴。可以说二者在这个层面上具有共同之处,因此必然会有共同的理论基础。但是,职业指导并不等同于职业教育,所以二者在理论上还是有差别的。
一、职业指导的理论基础
职业指导活动的主要理论基础是职业指导理论,职业指导理论系统化的结果就是职业指导作为一门学科的形成。“职业指导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学科,首先表现在它综合运用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人类学和管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来揭示职业现象、解释人的职业行为。”因此,研究社会的职业分工和人的职业心理特征以及职业行为、解释人与职业的矛盾是职业指导理论研究的主要范畴。对这些范畴的关注与研究在职业指导理论诞生之前就已经散见于各学科领域了,这些思想成果构成了职业指导的理论来源。当前在西方,比较成熟又有一定影响力的职业指导理论流派有:特性—因素论、人格类型论、需要论、心理动力论、职业选择发展论、行为论、决策论、社会学理论等。这些理论流派大多数是在二战后随着心理学的发展而出现的,它们大多数是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运用的产物。当然也有从社会角度来探索职业指导的“社会学理论”。综观各种职业指导理论流派,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对职业世界的了解并对其变化做出比较客观的预测,是任何职业指导理论流派不可忽视的内容;第二,大多数职业指导理论流派都是从不同的心理层面来了解被指导者,是不同的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在帮助人选择职业、预备职业、获得职业和转换职业中的运用;第三,现代职业指导理论都注重从人的心理发展和社会职业的发展等动态角度来研究和解决人的职业问题。
近年来,我国有关职业指导的研究为数不少,但是有关本土职业指导理论的研究并不多见。大部分研究是以介绍西方职业指导理论为主,这也是我国职业指导理论建立和发展的必由之路。黄中益、杨昌江所著的《职业指导三元》可以视为我国职业指导走自己特色之路的开端。
二、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职业教育活动的主要理论基础是职业教育理论,职业教育理论的系统化结果就是职业教育学这门学科的形成。“职业教育学是一门研究职业教育现象,探讨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新兴科学。职业教育的功能、体系、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管理体制、质量评估以及劳动就业等,都是职业教育学所要探讨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学也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指导也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如果泛泛地谈职业教育理论的话,那就无异于纸上谈兵,因此必须深入到职业教育中的各个具体问题来谈。在职业教育学当中,三个具有核心意义的问题是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规模与职业教育课程。若仅仅把职业教育当做一种给受教育者传递职业知识、训练其职业能力、培养其职业态度的社会实践活动,那么与这种活动直接相关的就是职业教育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教育与职业教育教学具有等同性。不论是学校形式、社会形式还是企业形式的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教学始终是这些活动的中心,是重中之重。职业教育学的理论来源当然离不开心理学,因为职业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也只有像教育学一样建立在心理学之上,才能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职业教育需要运用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如何学,还要运用心理学的知识了解教师,帮助教师确定采用何种方式来教学生。职业教育向学生传授的职业知识、要帮助学生训练的职业技能以及学生需要养成的职业态度,都需要对具体的职业进行分析之后并根据一定的理论原则组织课程,才能教给学生。马庆发在其所著的《当代职业教育新论》一书中论述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理论基础时指出:纵观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有:职业教育学和劳动学以及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教育哲学的理论基础。(其中的劳动学就是职业科学的另一种称谓)
三、职业指导和职业教育在理论基础上的差异
无论是职业指导还是职业教育,其核心概念都是“职业”,都是紧紧围绕“职业问题”向求助者实施某种教育的活动。二者具有共同的终极目标,那就是为人们的职业顺利发展服务,减少社会的结构性失业。因此,就不难理解其理论来源上的相似了。尽管如此,却并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认为职业指导就是职业教育。下面就从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个角度来具体阐释职业指导和职业教育的差异。
1.在教育学上的差异。我国很多学者认为,职业指导在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活动,它也属于教育学研究的范畴。那么职业指导与职业教育两种教育活动区别到底在什么地方呢?这就需要对其各自的教育目的、内容以及实施途径加以比较,以明确其区别所在。下面我们以列表的形式来说明这个问题。
2.在心理学上的差异。随着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心理学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之中,由此形成了众多的应用心理学分支,职业心理学与职业教育心理学就是众多的应用心理学当中的两种。职业心理学是职业指导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职业心理学着重探讨职业所需要的心理素质,测定个性心理特点,研究心理对职业的适应性,为择业、从业、转业的心理活动提供理论指导。职业心理学又与人格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密切相连。在西方,由于不同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心理层面来研究人的心理与职业之间的适应性问题,由此产生了许多职业指导理论流派,比如:特性——因素论、人格类型论、需要论、心理动力论、职业选择发展论等等。可见,在西方职业指导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职业教育活动主要以职业教育心理学为基础。职业教育心理学属于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是研究学生职业技术知识的掌握、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职业道德的培养的科学。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职业教育的学习理论基础研究、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职业技术知识的掌握规律研究、职业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研究、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的培养规律研究、职业院校教师心理研究等等。由此可见,职业指導侧重于探讨人的个性与职业的匹配关系,而职业教育则侧重于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
3.在职业科学上的差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职业领域的不断研究深入,职业科学已经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姜大源在《职业科学:一门新学科的创立及定位》一文中介绍了目前德国职业研究领域存在的两种主要思潮:一种是基于社会科学定向的职业研究,主要围绕着职业的“结构”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价值进行研究,其典型的研究领域有职业声誉、职业道德、职业功能、职业功能描述以及关于职业特征的思辨等;一种是基于教育科学定向的职业研究,即职业教育学指向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职业的“劳动”,从教育规律的视野来研究职业劳动,将职业研究看做如何使个体能与典型的职业劳动对象进行资格性和资质性的交往的科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通过什么样的教育途径来获取合适的职业从业资格的科学。职业指导是协助求职者根据自身的身心特点来选择职业、预备职业、获得职业和转换职业的活动。那么这种活动就要求职业指导者基本了解各种职业的要求,了解各种职业的基本发展趋向、声望以及进入该职业的门槛等。同时,作为专门的职业指导者,其着眼点应该是整个职业世界,而不是某种职业。作为具体的职业教育实践者,不仅要全面掌握所传授的职业知识、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还要了解这些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发展性。因此,作为职业教育者,虽然不可能具备所有职业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但他必须掌握某一行业或某一职业群所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并了解其发展动态。
四、结论
上文分析了职业指导和职业教育活动的主要理论基础分别是职业指导学和职业教育学,同时,这两门学科又具有非常相似的共同理论基础。通过具体分析其共同的三大主要理论基础时又发现: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二者在教育目标、内容以及实施的途径与方式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就目标而言,职业指导目标对职业教育目标的确定具有导向作用,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是职业指导目标实现的前提;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职业指导主要研究个体的特性与职业的相匹配性问题,而职业教育主要研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等方面的问题,分析个体的特性与职业的相匹配问题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教的成功与学有所成是达到人与职业相匹配的前提;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职业指导工作者只要大体了解职业世界的各种职业及其发展趋势和从业要求就行了,而对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是非常具体的。这表明:从理论上看,职业指导和职业教育是两种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活动过程,人的职业顺利发展是它们二者共同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徐国庆.职业教育模式、规模与课程的选择理论[J].职教论坛,2003(3).
[3]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郑日昌,伍新春.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姜大源.职业科学:一门新学科的创立及定位[J].教育发展研究,2005(5).
[关键词]职业指导 职业教育 理论比较
[作者简介]梁瑞升(1975- ),男,湖南耒阳人,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职业教育研究室负责人,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原理、职业指导研究;邹彩屏(1965- ),女,湖南衡阳人,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原理、职业指导研究。(湖南长沙410151)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4-0103-02
在现代社会当中,任何一项重大的社会活动背后,都必然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无论是职业指导,还是职业教育,都是为人的发展,特别是为人的职业发展服务的,所以从本质上讲都属于与职业有关的教育活动范畴。可以说二者在这个层面上具有共同之处,因此必然会有共同的理论基础。但是,职业指导并不等同于职业教育,所以二者在理论上还是有差别的。
一、职业指导的理论基础
职业指导活动的主要理论基础是职业指导理论,职业指导理论系统化的结果就是职业指导作为一门学科的形成。“职业指导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学科,首先表现在它综合运用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人类学和管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来揭示职业现象、解释人的职业行为。”因此,研究社会的职业分工和人的职业心理特征以及职业行为、解释人与职业的矛盾是职业指导理论研究的主要范畴。对这些范畴的关注与研究在职业指导理论诞生之前就已经散见于各学科领域了,这些思想成果构成了职业指导的理论来源。当前在西方,比较成熟又有一定影响力的职业指导理论流派有:特性—因素论、人格类型论、需要论、心理动力论、职业选择发展论、行为论、决策论、社会学理论等。这些理论流派大多数是在二战后随着心理学的发展而出现的,它们大多数是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运用的产物。当然也有从社会角度来探索职业指导的“社会学理论”。综观各种职业指导理论流派,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对职业世界的了解并对其变化做出比较客观的预测,是任何职业指导理论流派不可忽视的内容;第二,大多数职业指导理论流派都是从不同的心理层面来了解被指导者,是不同的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在帮助人选择职业、预备职业、获得职业和转换职业中的运用;第三,现代职业指导理论都注重从人的心理发展和社会职业的发展等动态角度来研究和解决人的职业问题。
近年来,我国有关职业指导的研究为数不少,但是有关本土职业指导理论的研究并不多见。大部分研究是以介绍西方职业指导理论为主,这也是我国职业指导理论建立和发展的必由之路。黄中益、杨昌江所著的《职业指导三元》可以视为我国职业指导走自己特色之路的开端。
二、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职业教育活动的主要理论基础是职业教育理论,职业教育理论的系统化结果就是职业教育学这门学科的形成。“职业教育学是一门研究职业教育现象,探讨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新兴科学。职业教育的功能、体系、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管理体制、质量评估以及劳动就业等,都是职业教育学所要探讨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学也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指导也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如果泛泛地谈职业教育理论的话,那就无异于纸上谈兵,因此必须深入到职业教育中的各个具体问题来谈。在职业教育学当中,三个具有核心意义的问题是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规模与职业教育课程。若仅仅把职业教育当做一种给受教育者传递职业知识、训练其职业能力、培养其职业态度的社会实践活动,那么与这种活动直接相关的就是职业教育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教育与职业教育教学具有等同性。不论是学校形式、社会形式还是企业形式的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教学始终是这些活动的中心,是重中之重。职业教育学的理论来源当然离不开心理学,因为职业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也只有像教育学一样建立在心理学之上,才能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职业教育需要运用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如何学,还要运用心理学的知识了解教师,帮助教师确定采用何种方式来教学生。职业教育向学生传授的职业知识、要帮助学生训练的职业技能以及学生需要养成的职业态度,都需要对具体的职业进行分析之后并根据一定的理论原则组织课程,才能教给学生。马庆发在其所著的《当代职业教育新论》一书中论述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理论基础时指出:纵观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有:职业教育学和劳动学以及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教育哲学的理论基础。(其中的劳动学就是职业科学的另一种称谓)
三、职业指导和职业教育在理论基础上的差异
无论是职业指导还是职业教育,其核心概念都是“职业”,都是紧紧围绕“职业问题”向求助者实施某种教育的活动。二者具有共同的终极目标,那就是为人们的职业顺利发展服务,减少社会的结构性失业。因此,就不难理解其理论来源上的相似了。尽管如此,却并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认为职业指导就是职业教育。下面就从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个角度来具体阐释职业指导和职业教育的差异。
1.在教育学上的差异。我国很多学者认为,职业指导在本质上是一种教育活动,它也属于教育学研究的范畴。那么职业指导与职业教育两种教育活动区别到底在什么地方呢?这就需要对其各自的教育目的、内容以及实施途径加以比较,以明确其区别所在。下面我们以列表的形式来说明这个问题。
2.在心理学上的差异。随着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心理学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之中,由此形成了众多的应用心理学分支,职业心理学与职业教育心理学就是众多的应用心理学当中的两种。职业心理学是职业指导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职业心理学着重探讨职业所需要的心理素质,测定个性心理特点,研究心理对职业的适应性,为择业、从业、转业的心理活动提供理论指导。职业心理学又与人格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密切相连。在西方,由于不同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心理层面来研究人的心理与职业之间的适应性问题,由此产生了许多职业指导理论流派,比如:特性——因素论、人格类型论、需要论、心理动力论、职业选择发展论等等。可见,在西方职业指导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职业教育活动主要以职业教育心理学为基础。职业教育心理学属于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是研究学生职业技术知识的掌握、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职业道德的培养的科学。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职业教育的学习理论基础研究、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职业技术知识的掌握规律研究、职业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研究、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的培养规律研究、职业院校教师心理研究等等。由此可见,职业指導侧重于探讨人的个性与职业的匹配关系,而职业教育则侧重于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
3.在职业科学上的差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职业领域的不断研究深入,职业科学已经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姜大源在《职业科学:一门新学科的创立及定位》一文中介绍了目前德国职业研究领域存在的两种主要思潮:一种是基于社会科学定向的职业研究,主要围绕着职业的“结构”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价值进行研究,其典型的研究领域有职业声誉、职业道德、职业功能、职业功能描述以及关于职业特征的思辨等;一种是基于教育科学定向的职业研究,即职业教育学指向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职业的“劳动”,从教育规律的视野来研究职业劳动,将职业研究看做如何使个体能与典型的职业劳动对象进行资格性和资质性的交往的科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通过什么样的教育途径来获取合适的职业从业资格的科学。职业指导是协助求职者根据自身的身心特点来选择职业、预备职业、获得职业和转换职业的活动。那么这种活动就要求职业指导者基本了解各种职业的要求,了解各种职业的基本发展趋向、声望以及进入该职业的门槛等。同时,作为专门的职业指导者,其着眼点应该是整个职业世界,而不是某种职业。作为具体的职业教育实践者,不仅要全面掌握所传授的职业知识、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还要了解这些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发展性。因此,作为职业教育者,虽然不可能具备所有职业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但他必须掌握某一行业或某一职业群所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并了解其发展动态。
四、结论
上文分析了职业指导和职业教育活动的主要理论基础分别是职业指导学和职业教育学,同时,这两门学科又具有非常相似的共同理论基础。通过具体分析其共同的三大主要理论基础时又发现: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二者在教育目标、内容以及实施的途径与方式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就目标而言,职业指导目标对职业教育目标的确定具有导向作用,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是职业指导目标实现的前提;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职业指导主要研究个体的特性与职业的相匹配性问题,而职业教育主要研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等方面的问题,分析个体的特性与职业的相匹配问题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教的成功与学有所成是达到人与职业相匹配的前提;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职业指导工作者只要大体了解职业世界的各种职业及其发展趋势和从业要求就行了,而对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是非常具体的。这表明:从理论上看,职业指导和职业教育是两种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活动过程,人的职业顺利发展是它们二者共同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徐国庆.职业教育模式、规模与课程的选择理论[J].职教论坛,2003(3).
[3]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郑日昌,伍新春.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姜大源.职业科学:一门新学科的创立及定位[J].教育发展研究,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