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齐沙漠人工灌木林生物量的遥感估测模型构建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feinei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库布齐沙漠沙柳(Salix psammophila)、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杨柴(Corethrodendron fruticosum var.mongolicum)4种主要人工灌木林为研究对象,设置柠条锦鸡儿样地69块、沙棘样地53块、沙柳样地59块、杨柴样地39块,对每个样地选取1株标准株进行样品收集,计算全株生物量(含地下生物量)及样地生物量;以样地人工灌木林全株生物量为评价指标,以2017年陆地卫星8号携带的运营性陆地成像仪(Landsat 8 OLI)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的遥感影响因素6个波段反射值(蓝光波段(B2)、绿光波段(B3)、红光波段(B4)、近红外波段(B5)、短波红外波段1(B6)、短波红外波段2(B7)),依据样地调查数据计算的植被影响因素5个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IV,ND)、增强型植被指数(IV,E)、比值植被指数(IV,R)、土壤调整植被指数(IV,SA)、修正的土壤调节植被指数(IV,MSA))为影响因素,应用逐步回归法,构建库布齐沙漠4种人工灌木林生物量(W)的遥感估测模型,探索提升估测库布齐沙漠人工灌木林生物量及生态系统碳储量精度的方法。结果表明:与柠条锦鸡儿林生物量相关性较高的遥感影响因素为B2波段反射值(εB2)、B6波段反射值(εB6),与沙棘林生物量相关性较高的遥感影响因素为IV,R、IV,MSA,与沙柳林生物量相关性较高的遥感影响因素为IV,ND、IV,SA,与杨柴林生物量相关性较高的遥感影响因素为B6波段反射值(εB6)。经相关分析,筛选出与生物量相关性较高的影响因素,应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柠条锦鸡儿、沙棘、沙柳、杨柴4种灌木林生物量的遥感估测模型;柠条锦鸡儿林生物量的遥感估测模型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沙棘、沙柳和杨柴均为一元归线回性模型。柠条锦鸡儿林生物量的遥感估测最优模型为WNT=4.364-0.008εB2+0.002εB6,决定系数(R~2)为0.49,预估精度为72.1%;沙棘林生物量的遥感估测最优模型为WSJ=-3.368+8.027IV,MSA,R~2为0.51,预估精度为62.5%;沙柳林生物量的遥感估测最优模型为WSL=-10.803+23.853IV,SA,R~2为0.47,预估精度为76.5%;杨柴林生物量的遥感估测最优模型为WYC=1.643-0.000 3εB6,R~2为0.41,预估精度为72.2%。
其他文献
水利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是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领域的重要课题,推进此项改革对于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理顺政府职能、促进水利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当前推进此项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制度建设、分层级划分和配套措施落实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老旧小区建设时间比较早,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条件的限制,老旧小区建设时景观设计标准低,现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城市化建设日趋完善,人们对小区人居环境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就给居住区的功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目的/意义]促进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对接利用,是提升政府数字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数据强国的战略路径。[研究设计/方法]基于协同创新理论和公共价值理论,构建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对接利用分析模型,通过X市数据治理典型实践案例进行案例验证。[结论/发现]从能力维和保障维出发,围绕数据汇聚、管理、应用以及组织管理、建设运营、数据安全等六方面,构建“3×3”政社数据对接利用实施路径模型,从应用范围、应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和乡村产业随生产力发展而不断演进变化。十九大以后,城乡关系进入到城乡融合阶段,城乡间要素的双向流动成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通过梳理建国以来城乡关系的变化机理,总结乡村产业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并且对新时代城乡融合阶段的乡村产业发展机理进行探索,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为例,对城乡融合阶段的产业发展机理进行论证。研究结果表明: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和乡村土地产权改革
我国国家公园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过于粗略。细化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上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是下一步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国家公园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必须在经济上体现出效率,在政治上体现中央统一领导和兼顾地方平衡发展的原则。将国家公园财政事权细分为9个一级事权,以及若干个二级、三级事权,按照事权划分原则对细分的事权进行分析,结合中国自然保护地管理经验在中央财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LUCC驱动力的研究是探索LUCC驱动机制的核心问题。本研究以地统计为研究方法,构建土地利用/覆被人为影响指数,以福建省1985年TM和2002年ASTER遥感影像解译结果为数据源,编制土地利用/覆被人为影响指数图层和土地利用/覆被人为影响指数变化图层,分别计算其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2002年福建土地利用/覆被人为影响指数具有方向性,5个
<正>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中选编了不少小古文。这些小古文篇幅短小、语言凝练、故事性强,适合学生朗读与讲述。结合小古文特点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爱好,在小古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朗读体验,走进小古文俗话说:“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在小古文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多朗读,并结合课文特点采取个别读、示范读、跟读、同桌互读等形式,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以激发学生兴趣,在朗读中
期刊
文章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测算得出重庆市2021年度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总指数分值为0.66,节约集约利用整体状况较好,采用自然断裂点法划分出各评价单元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为实现对公共安全数据的有效管理,将WebGIS技术应用于公共安全数据可视化,基于ArcGIS平台进行公共安全的数据可视化管理研究和开发。以国家地震科学数据中心近3年的历史地震数据为例,结合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以动态的空间形式实现对地震数据的图形化显示、检索和分析的可视化管理。结果表明,该数据可视化管理平台有利于清晰掌握公共安全事件信息,为进一步对公共安全事件的风险分析和决策提供依据和保障。
在全球时代,传统的边疆治理模式正遭遇诸种困境,而一场系统性的边疆治理模式变革也同时发生。从边疆治理的特质来看,全球时代的边疆治理正在迅速抛弃对于封闭隔离的偏好,进而灵活使用诸种开放方式;边疆治理也摆脱了对中心地区发展模式的简单复制,开始积极探索适合全球时代边疆地区特点的发展模式。从边疆治理的结构来看,全球时代边疆治理的主体开始从以中央政府为唯一元治理者的“单核治理”逐渐向以中央政府与边疆地方政府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