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作文教学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几乎可以用一个词概括:交差。写前指导空泛,学生根据要求应付完篇,写后老师给分数,评讲类似于“评奖”,读佳作,找问题,千篇一律。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其中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过程。缺少体验的过程,阅读和生活中的素材就难以无痕地融合到文字之中。
“课标”提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里已经明确表达了对写作教学的要求,“贴近”,是写作的基本姿态,需要我们“换位”去理解学生生活,这样才能激发潜能,才可能让他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激活体验、激发灵感的过程,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就应积极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并从中感受读写的乐趣,让学生自觉地进入到读写活动中。
一、化用教材,展示“第二生活”魔力
教师如能多花一些心思,将教材中的精彩片段相机呈现给学生,往往能激活学生的体验,引起他们的共鸣。
让我们来看洪宗礼先生的一组教学镜头。在《你看他像谁—— 给本班一位同学画像》的课堂中,班上的姚逊同学朗读刚刚写好的短文,其中写的是一个缺门牙的同学,写得很真实生动,其他学生听完朗读都笑了,但被写的同学却不乐意了。如何去正确引导学生?如果老师讲这样写不利于同学团结,那无疑是对积极性的打击,高明的是,洪先生请出教材中写“豹头环眼”的张飞和“瘦得教人担心”的鲁迅这两个例子,讨论人家为何这样写,之后顺势话锋一转:“姚逊笔下的人物,外形有哪些特征?”洪先生接着问出了那要紧的一句:“写张飞的‘豹头环眼’,写鲁迅先生的‘瘦得教人担心’,写同学的‘缺颗门牙’,写法上是不是有相似之处?扣住特征,才能画出‘这一个’,性格的刻画才有依托。”你看,洪先生巧妙提炼教材元素,点化学生,学生的生活体验被激活,读写有机融合,堪称经典。
接下来我们看一个学生的作文片段:
前面的一对父女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女孩穿着初三校服,靛蓝的裤,红的外套,头上扎着浅粉色蝴蝶结。她情绪似乎挺高昂,蹦跳地走着,头不时偏向身旁的父亲,叽叽喳喳地说些什么,又嘻嘻哈哈地笑个不停,发辫甩来甩去。她肩上没有书包,那亮闪闪的缀着许多亮片与蕾丝的女式书包稳稳地背在父亲的肩上,在微胖的灰色夹克的身影映衬下显得有些滑稽。大概是带子放得不够长,那书包紧紧地贴着他厚实的背,没有丝毫晃动,亮蓝的碎片在亮如白昼的灯光下闪着,跳着,舞着,随着他的身体摆动而不断移动光芒,像荷叶上一颗颗耀眼晶莹的露珠,在阳光下滚来滚去,在碧玉盘上尽情愉悦。
当我和这名同学在课堂交流的时候,我问她你怎么会写得这么好,她说她借鉴了《背影》和《百合花》中的写法,比如《背影》中写父亲是个胖子,写他的服装,《百合花》写战士一个人在前面走,突出了步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的细节,这些都启发了她。
孙绍振先生说过一句话,“所谓生活并不是你所见所闻的一切现象,而是被你的心灵同化了的、成为自己心灵的一部分、与最精彩的体验联系在一起的东西”。这个学生不但善于观察体验生活,而且善于化用教材,以一个“生活者”的角色融入到教材中,使之成为她自己的“第二生活”资源库。写作大多经历“生活—— 经典—— 生活”的过程,教材就是其中的桥梁,前后两者的“生活”是不一样的,前一个“生活”是原生态的,后一个“生活”是经过提炼过的生活。关注学生作文中与语文相通的例子,及时点评并加以鼓励。在阅读教学中更多地沟通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他们“感同身受”,思维发散。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作文才能写得有创造性。
二、捕捉瞬间,细心品咂生活原味
著名作家肖复兴说:“对于写作,生活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生活,任何写作技巧与词汇积累只能是空谈。”而我们学生的作文往往缺少生活中瞬间发生的细节描写。下雨天母亲送伞,生病了父亲着急,缺课了老师加班补课,生活中有这样的情节,但是在这些事情发生的过程中总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比如父母的工作、情绪、心理、性格会影响这些事的进程,外在的因素也随时可能会改变他们的想法或者做法,如果不把这些抓取出来,事情就只是事件,不能成为故事。
例如,夏天的某个晚自习,一只飞蛾忽然飞进了教室,学生被它的横冲直撞所吸引,于是,我让他们停下手头上的事情,仔细观察这只飞蛾,可以互相讨论自己的发现。同学们观察后的收获很令我诧异,有的说飞蛾是蝴蝶的姐妹,虽没有蝴蝶漂亮,但它们的繁殖方式却差不多;有的还能说出飞蛾具有趋光的习性;有的还在思考飞蛾是如何靠那对瘦小的翅膀支撑起那肥大的身躯的;还想到破茧成蝶……他们的观察有的出于直觉,有的出于联想,有的还联系了生物等学科的知识,生活素材的原味就这样在偶然的事情中被品出来。
再看一个作文题《幸福,在那一刻绽放》,这个文题的“幸福”元素也是需要捕捉的,因为这不是一般的幸福感,因为有“绽放”这个词语,这个幸福感是要有一个酝酿的过程的。有个学生写到爷爷对自己的爱,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爷爷拉开房门冲出来嚷道:‘就是不许你打我孙子!’”我对这句话很欣赏,因为这句话肯定源自学生的生活,这句话如果写成“爷爷探出头来说道:‘不许你打你儿子!’”味道就完全变了,学生习作的那句话活画出爷爷的老小孩的情态,甚至有点霸道撒娇,很有生活的原汁原味。
我们抓住这个细节在评讲中反复渲染,让学生感受到源于生活的描写才显生动形象,引导学生抓细节,写真实,提升作文的生动性。
三、学会移情,发现生活的独特之处
当学生的作文与生活接轨后,懂得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感悟生活的时候,教师就要教会他们该如何去独特地表述生活了。
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后,教师要引导他们依据自己认识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取向,对素材进行筛选取舍,形成具有个性化的素材库。比如,有个学生是兄妹两个,他的很多写作素材都来源于兄妹之间,还有学生酷爱读《三国演义》,很多时候写作的素材也可来源于其中。
我发现学生只要能被一本书吸引,那他往往会从中发现生活的独特之处。教师就是要通过肠道实践、随机点评,让学生用心读书,学会“移情”模仿,写作时也会有新鲜的表述。一名同学写自己前不久刚与母亲吵架,母亲送他去学校:
母亲突然停下手中的动作,轻轻叹息,望着我:“我要走了,你也不说声再见吗?”话里带着深沉的情感,是对我的不满,又或是无尽的悲伤。“哦,再见。”我头也不抬,只是盯着书,像一座冰山一般。我又听到了一声不易察觉的轻叹,感觉到身边那束炽热的目光正在一点一点黯淡。
我漫不经心地翻着书,视线无意中扫过一篇名为《目送》的文章。那朴素的字眼开始慢慢渗透到心底。“在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 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你仍旧能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龙应台在文章里这样写道。我深深地惊叹—— 母亲的做法与她大同小异!
接着作者回忆了小学时参加集体舞表演时台下母亲的激动情态,她能在众多孩子中一眼发现我,给我竖大拇指。于是小作者写了她立即追上母亲跟她深情道别的场景,文字充满了感情。《目送》这样的文章就是一个媒介,让小作者在文字的感染下更细致地体会感情,抒发真情,文章便有了独特的灵气。
(泰州市姜堰区港口初中)
“课标”提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里已经明确表达了对写作教学的要求,“贴近”,是写作的基本姿态,需要我们“换位”去理解学生生活,这样才能激发潜能,才可能让他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激活体验、激发灵感的过程,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就应积极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并从中感受读写的乐趣,让学生自觉地进入到读写活动中。
一、化用教材,展示“第二生活”魔力
教师如能多花一些心思,将教材中的精彩片段相机呈现给学生,往往能激活学生的体验,引起他们的共鸣。
让我们来看洪宗礼先生的一组教学镜头。在《你看他像谁—— 给本班一位同学画像》的课堂中,班上的姚逊同学朗读刚刚写好的短文,其中写的是一个缺门牙的同学,写得很真实生动,其他学生听完朗读都笑了,但被写的同学却不乐意了。如何去正确引导学生?如果老师讲这样写不利于同学团结,那无疑是对积极性的打击,高明的是,洪先生请出教材中写“豹头环眼”的张飞和“瘦得教人担心”的鲁迅这两个例子,讨论人家为何这样写,之后顺势话锋一转:“姚逊笔下的人物,外形有哪些特征?”洪先生接着问出了那要紧的一句:“写张飞的‘豹头环眼’,写鲁迅先生的‘瘦得教人担心’,写同学的‘缺颗门牙’,写法上是不是有相似之处?扣住特征,才能画出‘这一个’,性格的刻画才有依托。”你看,洪先生巧妙提炼教材元素,点化学生,学生的生活体验被激活,读写有机融合,堪称经典。
接下来我们看一个学生的作文片段:
前面的一对父女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女孩穿着初三校服,靛蓝的裤,红的外套,头上扎着浅粉色蝴蝶结。她情绪似乎挺高昂,蹦跳地走着,头不时偏向身旁的父亲,叽叽喳喳地说些什么,又嘻嘻哈哈地笑个不停,发辫甩来甩去。她肩上没有书包,那亮闪闪的缀着许多亮片与蕾丝的女式书包稳稳地背在父亲的肩上,在微胖的灰色夹克的身影映衬下显得有些滑稽。大概是带子放得不够长,那书包紧紧地贴着他厚实的背,没有丝毫晃动,亮蓝的碎片在亮如白昼的灯光下闪着,跳着,舞着,随着他的身体摆动而不断移动光芒,像荷叶上一颗颗耀眼晶莹的露珠,在阳光下滚来滚去,在碧玉盘上尽情愉悦。
当我和这名同学在课堂交流的时候,我问她你怎么会写得这么好,她说她借鉴了《背影》和《百合花》中的写法,比如《背影》中写父亲是个胖子,写他的服装,《百合花》写战士一个人在前面走,突出了步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的细节,这些都启发了她。
孙绍振先生说过一句话,“所谓生活并不是你所见所闻的一切现象,而是被你的心灵同化了的、成为自己心灵的一部分、与最精彩的体验联系在一起的东西”。这个学生不但善于观察体验生活,而且善于化用教材,以一个“生活者”的角色融入到教材中,使之成为她自己的“第二生活”资源库。写作大多经历“生活—— 经典—— 生活”的过程,教材就是其中的桥梁,前后两者的“生活”是不一样的,前一个“生活”是原生态的,后一个“生活”是经过提炼过的生活。关注学生作文中与语文相通的例子,及时点评并加以鼓励。在阅读教学中更多地沟通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他们“感同身受”,思维发散。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作文才能写得有创造性。
二、捕捉瞬间,细心品咂生活原味
著名作家肖复兴说:“对于写作,生活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生活,任何写作技巧与词汇积累只能是空谈。”而我们学生的作文往往缺少生活中瞬间发生的细节描写。下雨天母亲送伞,生病了父亲着急,缺课了老师加班补课,生活中有这样的情节,但是在这些事情发生的过程中总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比如父母的工作、情绪、心理、性格会影响这些事的进程,外在的因素也随时可能会改变他们的想法或者做法,如果不把这些抓取出来,事情就只是事件,不能成为故事。
例如,夏天的某个晚自习,一只飞蛾忽然飞进了教室,学生被它的横冲直撞所吸引,于是,我让他们停下手头上的事情,仔细观察这只飞蛾,可以互相讨论自己的发现。同学们观察后的收获很令我诧异,有的说飞蛾是蝴蝶的姐妹,虽没有蝴蝶漂亮,但它们的繁殖方式却差不多;有的还能说出飞蛾具有趋光的习性;有的还在思考飞蛾是如何靠那对瘦小的翅膀支撑起那肥大的身躯的;还想到破茧成蝶……他们的观察有的出于直觉,有的出于联想,有的还联系了生物等学科的知识,生活素材的原味就这样在偶然的事情中被品出来。
再看一个作文题《幸福,在那一刻绽放》,这个文题的“幸福”元素也是需要捕捉的,因为这不是一般的幸福感,因为有“绽放”这个词语,这个幸福感是要有一个酝酿的过程的。有个学生写到爷爷对自己的爱,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爷爷拉开房门冲出来嚷道:‘就是不许你打我孙子!’”我对这句话很欣赏,因为这句话肯定源自学生的生活,这句话如果写成“爷爷探出头来说道:‘不许你打你儿子!’”味道就完全变了,学生习作的那句话活画出爷爷的老小孩的情态,甚至有点霸道撒娇,很有生活的原汁原味。
我们抓住这个细节在评讲中反复渲染,让学生感受到源于生活的描写才显生动形象,引导学生抓细节,写真实,提升作文的生动性。
三、学会移情,发现生活的独特之处
当学生的作文与生活接轨后,懂得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感悟生活的时候,教师就要教会他们该如何去独特地表述生活了。
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后,教师要引导他们依据自己认识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取向,对素材进行筛选取舍,形成具有个性化的素材库。比如,有个学生是兄妹两个,他的很多写作素材都来源于兄妹之间,还有学生酷爱读《三国演义》,很多时候写作的素材也可来源于其中。
我发现学生只要能被一本书吸引,那他往往会从中发现生活的独特之处。教师就是要通过肠道实践、随机点评,让学生用心读书,学会“移情”模仿,写作时也会有新鲜的表述。一名同学写自己前不久刚与母亲吵架,母亲送他去学校:
母亲突然停下手中的动作,轻轻叹息,望着我:“我要走了,你也不说声再见吗?”话里带着深沉的情感,是对我的不满,又或是无尽的悲伤。“哦,再见。”我头也不抬,只是盯着书,像一座冰山一般。我又听到了一声不易察觉的轻叹,感觉到身边那束炽热的目光正在一点一点黯淡。
我漫不经心地翻着书,视线无意中扫过一篇名为《目送》的文章。那朴素的字眼开始慢慢渗透到心底。“在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 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你仍旧能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龙应台在文章里这样写道。我深深地惊叹—— 母亲的做法与她大同小异!
接着作者回忆了小学时参加集体舞表演时台下母亲的激动情态,她能在众多孩子中一眼发现我,给我竖大拇指。于是小作者写了她立即追上母亲跟她深情道别的场景,文字充满了感情。《目送》这样的文章就是一个媒介,让小作者在文字的感染下更细致地体会感情,抒发真情,文章便有了独特的灵气。
(泰州市姜堰区港口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