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体验:打通读写与生活的通道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z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作文教学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几乎可以用一个词概括:交差。写前指导空泛,学生根据要求应付完篇,写后老师给分数,评讲类似于“评奖”,读佳作,找问题,千篇一律。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其中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过程。缺少体验的过程,阅读和生活中的素材就难以无痕地融合到文字之中。
  “课标”提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里已经明确表达了对写作教学的要求,“贴近”,是写作的基本姿态,需要我们“换位”去理解学生生活,这样才能激发潜能,才可能让他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激活体验、激发灵感的过程,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就应积极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并从中感受读写的乐趣,让学生自觉地进入到读写活动中。
  一、化用教材,展示“第二生活”魔力
  教师如能多花一些心思,将教材中的精彩片段相机呈现给学生,往往能激活学生的体验,引起他们的共鸣。
  让我们来看洪宗礼先生的一组教学镜头。在《你看他像谁—— 给本班一位同学画像》的课堂中,班上的姚逊同学朗读刚刚写好的短文,其中写的是一个缺门牙的同学,写得很真实生动,其他学生听完朗读都笑了,但被写的同学却不乐意了。如何去正确引导学生?如果老师讲这样写不利于同学团结,那无疑是对积极性的打击,高明的是,洪先生请出教材中写“豹头环眼”的张飞和“瘦得教人担心”的鲁迅这两个例子,讨论人家为何这样写,之后顺势话锋一转:“姚逊笔下的人物,外形有哪些特征?”洪先生接着问出了那要紧的一句:“写张飞的‘豹头环眼’,写鲁迅先生的‘瘦得教人担心’,写同学的‘缺颗门牙’,写法上是不是有相似之处?扣住特征,才能画出‘这一个’,性格的刻画才有依托。”你看,洪先生巧妙提炼教材元素,点化学生,学生的生活体验被激活,读写有机融合,堪称经典。
  接下来我们看一个学生的作文片段:
  前面的一对父女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女孩穿着初三校服,靛蓝的裤,红的外套,头上扎着浅粉色蝴蝶结。她情绪似乎挺高昂,蹦跳地走着,头不时偏向身旁的父亲,叽叽喳喳地说些什么,又嘻嘻哈哈地笑个不停,发辫甩来甩去。她肩上没有书包,那亮闪闪的缀着许多亮片与蕾丝的女式书包稳稳地背在父亲的肩上,在微胖的灰色夹克的身影映衬下显得有些滑稽。大概是带子放得不够长,那书包紧紧地贴着他厚实的背,没有丝毫晃动,亮蓝的碎片在亮如白昼的灯光下闪着,跳着,舞着,随着他的身体摆动而不断移动光芒,像荷叶上一颗颗耀眼晶莹的露珠,在阳光下滚来滚去,在碧玉盘上尽情愉悦。
  当我和这名同学在课堂交流的时候,我问她你怎么会写得这么好,她说她借鉴了《背影》和《百合花》中的写法,比如《背影》中写父亲是个胖子,写他的服装,《百合花》写战士一个人在前面走,突出了步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的细节,这些都启发了她。
  孙绍振先生说过一句话,“所谓生活并不是你所见所闻的一切现象,而是被你的心灵同化了的、成为自己心灵的一部分、与最精彩的体验联系在一起的东西”。这个学生不但善于观察体验生活,而且善于化用教材,以一个“生活者”的角色融入到教材中,使之成为她自己的“第二生活”资源库。写作大多经历“生活—— 经典—— 生活”的过程,教材就是其中的桥梁,前后两者的“生活”是不一样的,前一个“生活”是原生态的,后一个“生活”是经过提炼过的生活。关注学生作文中与语文相通的例子,及时点评并加以鼓励。在阅读教学中更多地沟通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他们“感同身受”,思维发散。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作文才能写得有创造性。
  二、捕捉瞬间,细心品咂生活原味
  著名作家肖复兴说:“对于写作,生活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生活,任何写作技巧与词汇积累只能是空谈。”而我们学生的作文往往缺少生活中瞬间发生的细节描写。下雨天母亲送伞,生病了父亲着急,缺课了老师加班补课,生活中有这样的情节,但是在这些事情发生的过程中总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比如父母的工作、情绪、心理、性格会影响这些事的进程,外在的因素也随时可能会改变他们的想法或者做法,如果不把这些抓取出来,事情就只是事件,不能成为故事。
  例如,夏天的某个晚自习,一只飞蛾忽然飞进了教室,学生被它的横冲直撞所吸引,于是,我让他们停下手头上的事情,仔细观察这只飞蛾,可以互相讨论自己的发现。同学们观察后的收获很令我诧异,有的说飞蛾是蝴蝶的姐妹,虽没有蝴蝶漂亮,但它们的繁殖方式却差不多;有的还能说出飞蛾具有趋光的习性;有的还在思考飞蛾是如何靠那对瘦小的翅膀支撑起那肥大的身躯的;还想到破茧成蝶……他们的观察有的出于直觉,有的出于联想,有的还联系了生物等学科的知识,生活素材的原味就这样在偶然的事情中被品出来。
  再看一个作文题《幸福,在那一刻绽放》,这个文题的“幸福”元素也是需要捕捉的,因为这不是一般的幸福感,因为有“绽放”这个词语,这个幸福感是要有一个酝酿的过程的。有个学生写到爷爷对自己的爱,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爷爷拉开房门冲出来嚷道:‘就是不许你打我孙子!’”我对这句话很欣赏,因为这句话肯定源自学生的生活,这句话如果写成“爷爷探出头来说道:‘不许你打你儿子!’”味道就完全变了,学生习作的那句话活画出爷爷的老小孩的情态,甚至有点霸道撒娇,很有生活的原汁原味。
  我们抓住这个细节在评讲中反复渲染,让学生感受到源于生活的描写才显生动形象,引导学生抓细节,写真实,提升作文的生动性。
  三、学会移情,发现生活的独特之处
  当学生的作文与生活接轨后,懂得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感悟生活的时候,教师就要教会他们该如何去独特地表述生活了。
  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后,教师要引导他们依据自己认识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取向,对素材进行筛选取舍,形成具有个性化的素材库。比如,有个学生是兄妹两个,他的很多写作素材都来源于兄妹之间,还有学生酷爱读《三国演义》,很多时候写作的素材也可来源于其中。
  我发现学生只要能被一本书吸引,那他往往会从中发现生活的独特之处。教师就是要通过肠道实践、随机点评,让学生用心读书,学会“移情”模仿,写作时也会有新鲜的表述。一名同学写自己前不久刚与母亲吵架,母亲送他去学校:
  母亲突然停下手中的动作,轻轻叹息,望着我:“我要走了,你也不说声再见吗?”话里带着深沉的情感,是对我的不满,又或是无尽的悲伤。“哦,再见。”我头也不抬,只是盯着书,像一座冰山一般。我又听到了一声不易察觉的轻叹,感觉到身边那束炽热的目光正在一点一点黯淡。
  我漫不经心地翻着书,视线无意中扫过一篇名为《目送》的文章。那朴素的字眼开始慢慢渗透到心底。“在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 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你仍旧能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龙应台在文章里这样写道。我深深地惊叹—— 母亲的做法与她大同小异!
  接着作者回忆了小学时参加集体舞表演时台下母亲的激动情态,她能在众多孩子中一眼发现我,给我竖大拇指。于是小作者写了她立即追上母亲跟她深情道别的场景,文字充满了感情。《目送》这样的文章就是一个媒介,让小作者在文字的感染下更细致地体会感情,抒发真情,文章便有了独特的灵气。
  (泰州市姜堰区港口初中)
其他文献
地理野外研学促使学生走进野外地理环境,在真实情境中拓展视野,感受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发现地理事象,提出并尝试解决问题,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培养方式.本文基于多年野外地理研学实践的经验总结,构建了“四美四核多维”的地理野外研学课程,探索开展地理野外研学的实施路径和评价体系.
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并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之一.作为教育的基础工具,教材对于气候科学知识内容的呈现形式、用词选择以及完整程度都会对学生的认知形成以及气候行动指导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结合国际气候变化教育的教材分析研究,从评价气候变化科学知识覆盖程度、结构组成角度出发,对四版高中地理新教材的内容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发现,所有教材对气候变化科学的知识点都有所涉及,但是仍然存在部分知识点覆盖不完整的问题.此外,各版教材的气候变化知识点整体表述篇幅少,且知识点具体构成情况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为高中地理新
为了研究初中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本文选取沪教版六年级的“撒哈拉以南的迁徙之谜”作为评价案例,通过借鉴和创新设计学生评价量表,分别进行课中的形成性评价和课后的终结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多元的评价方式较单一的纸笔测试更利于获取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发展状况.在不同的评价方式中,学生的形成性评价的表现明显优于终结性评价的表现,一方面,说明关注过程的评价更容易捕捉到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另一方面,在细化评价指标的终结性评价中,发现学生的整体思考维度还有待提升,一课时的教学对于结果的提升远不如过程的挖掘.同时,为了更深入
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关乎人类整体的生存和发展.地理学中人地关系的地域性、发展演变性和不对等性这三个特性,可以成为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重要学理依据,有助于把握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根本指向:要注重以具体区域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并观照到不同尺度和不同类型的区域;要重视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人地关系向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变化、从人地问题的本质与危害入手体会人地协调的含义和意义、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在实现人地协调中的作用;要将“对自然心怀敬畏”置于人地协调观培养中最基础的位置,引导学生尊敬自然,对自然有所畏惧,掌握一定的有关自
为落实“价值引领、素养为本、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新高考评价理念,高三地理复习要打破传统的以教材内容逻辑为主线或以知识点为本的惯性复习模式,重新建构以区域认知素养为统领的整合式复习范式.本文以区域认知素养为统领重构复习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调整和优化复习策略,构建以价值引领的六步法教学设计与实施路径.
试题讲评是地理教学和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笔者以江苏省2021年1月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卷第23题为例,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试题讲评中,对“建构·解构·重构”的试题讲评模式进行实践探究,旨在发挥试题讲评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及新高考政策的颁布实施,传统的依据考纲所进行的灌输式教学已不再适用,新高考背景下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也难以得到优化落实.UbD理论提出追求理解的逆向教学设计,旨在促进教师“为理解而教”,帮助学生获得持久、可迁移的理解.本文通过探究“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逆向教学设计,阐述了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新的模式.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将核心素养体系作为研究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依据.
期刊
地理研学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往往需要对研究对象展开观测、记录和分析,而地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研学课程目标的达成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本文以甬城地理研学课程开展的实例为例,探讨如何更好地将地理信息技术融入地理研学的课程实践之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一、教学问题  1.板块地位:边缘化  新课程改革以后,教材单元板块多样,内容丰富,其目的是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提供更为开阔的平台。但是,长期以来,这些单元阅读主板块以外的次板块,始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什么,怎么教,缺少理论层面的系统研究和实践层面的操作与展示。毫不夸张地说,更多时候,这些次板块仅剩下应时应景的“标志”意义,成了装饰与点缀。作为次板块中的“名著推荐与阅读”,虽然在考试的导向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