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天时和渔业资源的保护利用

来源 :古今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CF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远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从事渔猎活动。通过长期的实践,早就认识到许多生物的活动是与环境条件特别是与气候条件的变化紧密相关的。生物的活动,随着气候的周期变化,也呈现周期变动的现象。如鱼类的定期洄游,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这种生物对应“天时”(气候、季节)变动而出现的变动现象,称之为物候。古代,人们最初对农时的认识和掌握来自物候。因为人们最容易感觉和直接观察到的是某些动物的出现和消失,
其他文献
使用移动代理进行数据融合相比于传统的数据融合方法拥有诸多优势.设计了一种基于移动代理的数据融合框架;通过定义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求解框架中移动代理的最优路由策略;提
由农业部、文化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支持,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和庆阳市人民政府、甘肃省农牧厅等单位承办的“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于2009年9月21至25日在大
太湖,横跨江浙两省,水域辽阔,是中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包孕吴越,似乳汁般滋润着广袤大地,提供了丰厚的鱼鳖之利,哺育了吴越人民,被喻为吴文化的摇篮。 太湖渔业历史悠久。全
民国前期的北洋政府,对“三农”索取多而给予少。在增加农民经济负担的同时,还给农民带来数不清的兵祸或战难。而在救济灾荒和振兴农事方面,当局虽然曾从财政收入中拨出一些专款
《齐民要术》(简称《要术》)引录《食经》《食次》的资料很多,内容包括酿造、腌藏、菜肴、饼饵等方面,广及人们生活所需各种食物,不仅限于“菜谱”。二书有共同特点,即其行文
如所众知,农时是传统农业的命根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天、地、人三才中,天(农时)居首位:“凡耕之道,在于趋时、和土、务粪泽。”(《氾胜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唐代的农业经济已见以达,人们种植各种谷物、疏菜和水果,以保证饮食的基本需要。然而,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限制和自然灾害的时常侵袭,唐人的作物种植并不
本文主要介绍中国古代迎春民俗的产生及其演变,迎春民俗活动的内容,芒神、春牛在迎春活动中的作用,迎春民俗的分布及其历史意义等问题.
义乌市以小商品市场闻名于国内外,该市正在发挥比较优势,建设现代化商贸名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1996年以来,义乌市部分经商办厂率先致富的企业家,在初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
“弭筇凌空碧,寻幽入翠微。林花随意发,山鸟向人飞。古洞凝寒迥,新溪漾缘肥。故人千里约,日暮解忘归。”这是明代水利学家刘天和题写在河南新安县烂柯山王乔洞洞真观内的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