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技击要素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mes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击是武术的灵魂,无技击功能的拳种不能称之为武术。
  技击作为武术运动的高级表现形式,一直为拳家所珍秘,不轻易外传。特别是武术在宗教的影响下,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其中不乏迷信与玄学掺入其中。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振兴,武术开始走出国门。同时日本空手道、韩国跆拳道、泰拳等以搏击为主的武技开始冲击着传统武术,中国功夫能否自立于世界武林,中国武术权威部门不得不重新认识自己。
  实践证明,武术对抗有其自身特点及规律。它是通过双方的攻防进退,闪展腾挪,并以配合高低起伏的身法与手法、腿法、摔法,使之有机结合的对抗运动。武术技击中,力量、速度、技巧、精神意识,构成了对抗的基本要素,这才是武术的本来面目。以上诸要素是技击能力的综合体现,缺一不可,下面就太极拳技击,试加阐释。
  
  第一要素:力量
  力量,在武术运动中是个综合的概念,是练功者绝对力、耐力、意志力的综合体现。太极拳技击也同样要具备这一基本的要素。但是,由于近年来太极拳倾向于养生保健,很少有过去练家那样的真打实作,即使有一定太极技击功底的人,也不轻易将技击之术示人。人们对太极功夫的了解,还仅仅限于故老相传和武打小说、影视上的艺术夸张。这种经过人为“艺术”加工的意想来代替现实,致使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对太极技击术始终感到很神秘。笔者就是由于对太极技击神秘感的吸引,而走上了太极之路。通过二十几年的探索,通过与太极传人的交流及本人的技击实践,认识到太极技击并非如小说中写的那样玄奥,无所不能。真正的太极功夫是真实的对抗,来不得半点虚假。若搞玄虚的一套,必然碰得头破血流。
  那么,人们为什么对太极技击尚存神秘感呢?笔者认为:这是人们对太极拳理论的片面理解有关。一提起用力,有些人就会振振有词的指责:太极拳是用意不用力的,用力就不是太极拳。在他们看来,用力是大逆不道的,对方向我打来,我顺势打飞他才是太极技击的味道,否则就是外家拳的打法。可是世界上真有意念一动对方即可腾空而出的武术吗?如果有,笔者愿以身试法亲自领教,可惜这只是技击神话。技击中电闪雷鸣,拳脚相加,容得不用力而取胜吗?既然要用力量,那么太极拳论中为什么提出“用意不用力”呢?笔者认为太极拳的用意之说恰恰 是为了长力。正如已故太极名家洪均生先生指出的那样:“应当把“意”理解为合乎拳理拳法的一种思维活动,是一种‘理想’,而非空洞的‘幻想’。”“应当承认,力是第一个应当具备的条件”。


  笔者在初学推手时,由于对用意不用力的误解,只是轻轻的跟随对方,不敢用力。一次,在同师兄陈根全推手时,对方一转身我便站立不稳,我感到他的力量太大了,有悖于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技击原则,便婉转的提出这个问题。他说:“我转身用的是挤劲,你站不稳是缺少劲。太极劲练上身得需三年时间,没有劲就不能走化对方,就不能避实击虚。”他边推手,边讲解化与避实击虚的方法。我们练的是活步推手,当我其右臂后撤之时,他的跟随之劲忽变而为刚,一个背折靠将我发出丈外,其弹射之快,劲力之大,令人震惊。几年过去,我们再度推手,他说:“你已经练上内劲了。”练功人的劲、力绝非常人的用力方法,它是意识支配下按太极拳的运动规律,通过气息吐纳和肌肉伸缩产生的一种能量。此劲具有传递迅速变换灵活,随意性大等特点。太极拳的用意,用的是合乎拳理规矩的意,并非只讲意而不讲用力,那种单纯求意,不敢用力的认识,是不符合武术对抗规律的。
  
  第二要素:速度
  速度,在武术技击中比力量更为重要,它与力量成正比。速度快、力量也会大,它包含出拳出腿的速度和攻防转换的速度等。正如《用武要言》所载:“心如火药手如弹,灵机一动鸟难飞,身似弓弦手似箭,弦响鸟落显神奇,起手如闪电电闪不及合眸,击敌如速雷,雷发不及掩耳。”可见太极拳技击是十分重视速度的。由于太极拳行功中动作轻缓,给人以只能慢不能快的错觉,而太极拳闪电般速度的产生恰恰是在轻缓的慢练中求得的。只有慢练,才便于用头脑细心体会、分析、领会要领,强化心理意识训练,增强内力。也便于熟习劲路及变化,使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慢练中,耳听身后,眼神兼顾左右是练神;周身虚灵,“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是修炼周身的机敏。这些机能综合一起,浑身如同泻洪闸门的开关,只要碰上它,周身之力便会像洪水一样奔腾咆哮着向你扑来,其速其势,锐不可挡。正如陈鑫所言:“挨着何处何处击,我也不知玄又玄。”这种打人的速度连自己都莫明其妙。但太极拳这种快猛并不是毫无变化的进击,而是因敌变化,无孔不入。一旦得机得势,要突然起动,使对方措手不及,惊慌失措。所以,太极拳技击,不但有先发制人的机智,更要具备后发制人的敏捷,要达到制人而不制于人,就必须意速神玄,

有备在先,速战速决,而不失制胜之本。
  
  第三要素:技巧
  武术技击的技巧丰富多彩,内涵深广,集中体现了技击的特点与精髓。如用招用力方法,用力速度,都是技巧范畴。技巧贯穿于技击中的闪、展、腾、挪、踢、打、摔、拿的招式之中。太极拳技击中尤其重视技巧的运用,如“四两拨千斤”之妙,如果没有技巧,是怎么也拨不动的。这就是太极拳特有的化劲发劲技巧,这种化发技巧是通过太极拳特有的 “圆”运动、螺旋运动来实现的。在整个立体太极圆中包含了化打结合的技巧,无论对方向我身体那个部位打来,我必须在保持自身平衡的前提下接其劲路,阻止对方改变我太极体的状态,使其劲力仅仅作用于太极体表层,而不能伤内。太极体是立体的圆,“无凸凹处”,同时又是运动的圆,对方的力如同碰上飞转的车轮,打来的力愈大,自损的越严重。圆运动是太极拳技击中技巧运用的核心,掌握这种螺旋运动的规律,就等于找到了使用技巧的金钥匙。一切技巧尽在圆的无穷变化之中,如果我的肩、臂、肘、手,被对方所控制,通过圆转走化控制或打击对方,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当然,太极拳技击技巧的运用还需要巧妙用劲,迟速得当,只要我们认真实践,不断探索,定会创造出更完美的技巧来。
  
  第四要素:精神


  精神是人的思维,心理变化,意志品质的综合体现。训练有素的技击家就是猝然遇敌,也不会惊慌失措,无所适从,而是灵活多变,泰然自若,克敌致胜。太极拳技击同样要求拳手进行精神意志的修炼,日常技击训练中要树立大敌当前与敌争生存的英雄气概,内固精神,外示安逸。“彼不动,我不动;彼欲动,我先动”,后发先至,“手起足落,足落手起,心要占先,意要胜人,身要攻人,步要过人,势要欺人,神要逼人,艺要压人,快刀斩乱麻,头撞牙咬,肘打膝顶,拳打脚踢,全线出击,决不留情”。正如拳谚云:“不胜必因心胆寒”。技击中计谋施运化,霹雳走精神,心毒称上策,手脚方胜人。而精神则是统帅。无论力量的运使,速度、技巧、战术的运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都与心理因素息息相关。所以提高太极拳的技击能力,就必须不断加强心理素质训练,培养勇敢顽强、果断机智的意志品质和一往无前的精神气质。□
其他文献
全身的总虚实在于腰隙的转换  太极拳虽然强调处处要分清虚实,但总得有个主次。究竟以哪一部位的虚实为主,来统摄全身上下前后左右各部的虚实呢?在古典太极拳论中是可以找出这个关键性的答案的。《十三势行工歌诀》说:“命意源头在腰隙,变转虚实须留意”。武禹襄说:“主宰于腰”。李亦畲说:“紧要全在胸中腰间运化,不在外面”。陈鑫说:“腰为上下体之关键,腰以上气往上行,腰以下气往下行,似上下两夺之势,其实一气贯通
期刊
陈式太极拳传人谱
期刊
陈发科,字福生,陈氏太极拳十七世,是陈氏十四世“牌位大王”陈长兴曾孙,师承其父延熙,一生致力于太极拳的研究和传授。武术界曾赠其银樽一座,樽上镶着“太极一人”几个大字,这一称号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也说明了他在武术界的声望。现在,他被日本武界尊为“拳圣”。  真功精于勤  陈发科幼时身体病弱,弱冠之年,尚未练出功来,本家习拳者谁也不敢与他推手,生怕伤着他。宗族的几位叔伯常叹息,这一支辈辈出好手,发科
期刊
太极拳缠丝法也。进缠,退缠,左右缠,上下缠,里外缠,大小缠,顺逆缠,而要莫非即引即缠,即进即缠,不能各是各着。若各是各着,非阴阳互为其根也。  世人不知,皆目为软手,是一外面视之,皆迹象也。若以神韵论之,交手之际,刚柔并用,适得其中。非久于其道者,不能澈其底蕴。  两肩下,两肘沉下,秀若处女见人,肆若猛虎下山。手即权衡称物,而知其轻重。打拳之道,吾心中自有权衡,因他之进退缓急,而以吾素练之精神临
期刊
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  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撂横采也难敌。  钩逼揽人人晓,闪惊巧取有谁知?  佯输诈走谁云败? 引诱回冲致胜归。  滚拴搭扫灵微妙,横直劈砍奇更奇。  截进遮拦穿心肘,迎风接步红炮捶;  二换扫压挂面脚,左右边簪庄跟腿;  截前压后无缝锁,声东击西要熟识。  上笼下提君须记,进攻退闪莫迟迟。  藏头盖面天下有,攒心剁肋世间稀。  教师不识此中理,难将武艺论高低。  校
期刊
头  头要正,不低不仰,不左歪右斜,不摇头晃脑。在做各种动作时,头部动作要灵活不滞,并随动作虚领顶起。  面  面部要自然,不要因用力而锁眉呶嘴。眼神要随着手足主要动作的变化而变化,兼顾上下左右,目光要敏锐灵活、奕奕有神,不可呆视。  口  口的上下唇要微闭,上下齿要轻合。要用鼻呼吸,但因为螳螂拳的动作迅猛激烈,故呼吸急促时也可微张嘴唇用口呼吸,但嘴不要张得过大。  顶  顶指头顶,螳螂拳特别强调
期刊
要诀云:捶自心出,拳随意发。总要知己知彼,随机应变。  心气一发,四肢皆动。足起有地,动转有位。或粘而游,或连而随;或腾而闪,或折而空;或而,或挤而捺。  拳打五尺以内,三尺以外;远不发肘,近不发手。无论前后左右,一步一捶。遇敌以得人为准,以不见形为妙!  拳术如战术:击其无备,袭其不意;乘击而袭,乘袭而击。虚而实之,实而虚之;避实击虚,取本求末。出遇众围,如生龙活虎之状;逢击单敌,似巨炮直轰
期刊
太极拳是门深奥功夫,由于修习方法不当,好多练习多年的人,仍不能达到一定水平。他们理论背的一套又一套,作用、招法讲的头头是道;有些人的推手在人为规定的圈圈里推的还不错,一遇到真正实战,往往束手无策。碰到快拳硬脚,一击即溃。遇到快摔硬拿,一试既败。究其原因就是对太极拳没能全面认识,为某此理论缚住了手脚,仅限于对某些理论片面的理解,忽视了在实践中的体验,更何况有些理论是溢美之词,神神忽忽,搞得人不知东西
期刊
你可曾见过哪位武艺大师仅凭一只龙掌即制服一对恶棍,只用两根意大利香肠就打倒一个彪形大汉,花园里的水管甚至垃圾都能打死一帮无赖,或是用一只黑板擦就令一个坏警察乖乖就范?  每个星期都有一千一百万美国人收看洪金宝的新片《军事管制法》,这一功夫警察连续剧很快就在节目排行榜上占了一席之地。如果你也是一名忠实观众,你就有机会在每周六的晚间一睹香港电影传奇大师洪金宝的风采,看他表演惊人的绝技以及残暴的打斗场面
期刊
雕翎迸寒星  李广(?-前119年),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战国末期秦国名将李信后裔。少年时世袭家传武功,尤善骑射。  “射”列为六艺之一。在射中育德、观法,在赛筵中为礼为娱。战时,将士以此技能保家卫国。“射”之术在古时备受推崇,以至弓箭被视为权力的象征,皇帝常将弓箭赐给诸侯,以事专征。  李广幼时就很聪明,学习武艺很卖力气。李广的父亲射一手好箭,他便教李广练箭。李广练了三年,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