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真正基础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_sec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的对象是人,探讨德育问题永远离不开人性。只有清楚道德是什么,德育的内容是什么,人应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才能把握德育的实质。本文从人性的视角出发,来理解道德教育的真正基础,从而使德育的理论基础更加清晰,使道德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道德;道德教育;人性
  一、道德与德育
  在我们尝试探讨“德育”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得先弄清楚究竟何为道德?对于“道”,许慎的《说文解字》中:“道,所行道也。从辵(chuo),从首”。“道”的原意是道路,行人之路,后逐渐引申为支配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法则。而“德”,最开始的意思里面并没有我们现在所用的“道德”的意思。甲骨文中“德”,开始 ,没有心,解释为“值”或“直”,意思是表示顺从祖先神与上天;后来加了一个心,变成 ,强调统治者要有懿(良好品德)行。[1]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德”解释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在此句中“得”即为“德”,“外得于人”意思是在加强自己内在修养的基础之上,身体力行,约束自己的行为;“内得于己”指的是,反省自我,内心的自我的过程;那么,由此得出的“德”不仅是要有内心自我修养良好的品性与心性,还要有行为上的实践过程中,这就类似于后来哲学上的实践理性的意思。而我国很多学者都对“道德”下了定义,本人比较赞同学者肖雪慧对道德的定义,她说:“道德往往被理解成原则规范的集合体,理解为社会驯服人的手段”,但是,“人不是机械接受道德准则的被动客体,而是作为道德的创造者和体现者的积极主体……道德从本质上说是人的需要和人的生命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2]她的这个定义不仅指出了道德的真正主体和对象是人,而不是动物、神、上帝或者其他的种种。所以学者肖雪慧给道德所下的定义相对而言是比较全面和科学的。
  “德育”什么是德育?简单的说,就是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品德的教育活动。但是,“品德”又是指什么呢?怎么样才能对受教育者进行品德教育呢?对德育内容的理解,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往往会对德育给出不一样的定义。近年来,我国的德育工作者对德育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都对德育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界定,对德育的具体内容进行阐释和说明,而大家对德育下的定义也都各不相同,本人比较赞同檀传宝老师对“德育”的定义,他在《德育原理》中写道:“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构建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构建的价值引导活动”。[3]他主要是从德育对象(学生,本质上是人)的角度来考虑,尊重德育对象在德育过程的主体性地位,在德育活动中坚持以生为本、以人为本。
  二、道德与人
  从学者对道德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道德的主体是人,但是人在客观世界中存在,就必须有一定的行为准则规范,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规矩行事,才能获得人存在的真正自由,道德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的重要存在方式。古往今来,对于“人”这个话题,很多学者都进行了探索,学者们说:人是有思想的动物,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人是符号化的动物,等等。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都试图对“人”给出一个合理性的定义,探究人与动物的不同,而人与动物不同的最根本的区别是人所具有的人性,而人性不同于动物性的最根本的区别则是道德。正是人所具有的道德与人性,才使人超越了动物,人类有了动物所没有的文明。道德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是以我们所不能察觉的形式存在,但是我们在生活或者工作中又总是无意识的遵守着它的内在性的规定。道德也是在实践中保持适当的分寸,使人在实践中不会做的过头或者不够充分,正是人对实践的恰当把握,使人与动物的时间有所不同。例如,虽然蜜蜂也会建蜂巢,自己的房子,但它是出于动物的生存本能在实践,并不能保证它的实践是有效的或者适当的,只有人的实践是具有意识或者目的性,才使实践的结果是适当的或者充分的,而且这种实践是从人或者人性的角度来出发,这种实践可以使人获得更多的自由,更加有效的实现实践目的。
  道德是人所特有的,所以道德来源于人性,而不是动物性、植物性或者其他物性。无论我们是作为单个的个人还是作为整体性的人类,我们之所以被称为人或者是人,因为我们具有道德的存在方式或者规范,虽然从医学或者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人也是自然生物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如果只有生物属性,并不能算作真正的人,只能是大自然界生物的一部分,而我们之所以是人,有其本质性的特点,我们人有精神世界,有感情感知能力,我们有向善的存在的规定,即道德。
  道德是人所特有的,是人的存在方式,可能听起来感觉比较抽象,但它绝不是绝对抽象性的存在,如果道德绝对抽象性的存在,就会使道德陷入虚无的境地,所以道德又必须以具体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现实的生活中,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4]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总在无意识或者自觉地遵循着道德规范,比如,我们不需要监督也知道不孝顺父母是不道德的,随意辱骂别人是可耻的、是不道德的,不守诚信是不道德的等等,这些都是具体化的不道德的行为,我们知道它的不道德性,所以我们要自觉履行道德的规范,做出道德的行为。
  高兆明在他的《伦理学理论与方法》中还指出,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道德,它包括两个维度:第一,作为人的标准,不仅是因为我们有了人形这个外在的肉体,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具有道德这个内在规定性的内容,如果没有内在性的内容,那人只能是人性去兽性存,那就不能称之为人,而顶着人这具皮囊的衣冠禽兽。同时,道德的存在是立足于人类的现实,它并非一成不变,如果道德不能随着人类社会与时俱进,那么它带给我们人类的不是自由而是束缚和羁绊,会阻碍人类文明的进程。例如,西方中世纪的宗教统治,在它形成初期,宗教约束了人的欲望,使人向好的、善的方向行事,有利于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性,做出善的道德行为,促进西方的稳定和发展,但是到了14世纪,宗教神权统治压抑人性,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这时原来善的、有用的道德内容反而阻碍了人类文明进程,所以道德必须与时俱进,不仅反映人的现实还应先于人的现实,是应然而存在。第二,人之所以是人,不是外在力量(如神、上帝、佛祖等)所给予的,而是源自于人类日常生活。这里面包含着两层意思,即一方面,人行为的标准不是来自于外在力量,而是人类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实践锻炼领悟、总结出来的;另一方面,人的存在不是仅仅停留在认识层面,更重要的是现实的行动和实践。也就是,我们不仅要有良好的道德品性、性格、修养,更重要的是要把它们付诸实践,在现实的生活行动上践行良好的道德意识。[5]   三、德育与人性
  在上面的论述中,我们介绍了道德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道德是人所特有,道德与人性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道德教育与人性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呢?这是接下来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谈到人性,很多人想到的都是人性究竟是本善的还是本恶的,从古代到现代、从西方到东方,很多学者都对此表示了自己的看法或观点。在我国古代,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主张人性是恶的,所表现出来的善只是伪装的、是虚假的,既然人性本恶,那么就需要对这种恶的本性进行改造,这样教育就顺势而产生,对人进行道德教育,改变人性中恶的部分,使之向善的方向转化,从而达到向善的存在。在《孟子·告子上》里,孟子认为:“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6]孟子其实指出人的本性是善,但是人会做恶事是因为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所以需要营造良好的、善的环境,进行善的的教育,改变或者抵制恶的环境对于人性本善的影响,所以德育的作用也就是在于使人的善性得以保持,在做人、生活、工作中都能践行善的德性,这也是德育的真正目的之所在。孔子并未指出人性的善与恶,他只说“性相近,习相远也。”人性在初始状态是相似的,受后天影响较大,因此孔子非常注重道德教育对人性及人的影响和作用,认为教育可以使恶的人性向善的转化。在古代西方,古希腊德菲尔神殿上的“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道德使人获得幸福,伊壁鸠鲁节制肉体享乐,净化心灵,注重内心向善的存在。近现代,我国学者高国希在他的《道德哲学》中提到,徐复观教授认为,“性”由“生”演变出来的,“性”本来的意思是欲望,是人类一出生就存在的,是天生的,并非是后天培养所形成的,而生表示的是生命,性则是生命中的欲望,欲望会无限扩大或者膨胀,那么它就会损害或者伤害别人,甚至也可能会伤害到自己的生命,所以要节性、节欲,正是这样节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望,才可以形成良好的德性。[7]美国知名教育学家杜威认为人性的善恶都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不管是灵魂深处的内心的善恶还是行为实践的是否道德,通过道德教育可以改善人性。
  道德教育与人性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人性是道德教育得以实行的基础,而通过道德教育则使人性向更好地、善的方向发展。道德教育使德育对象在不同历史背景下、不同经济条件下、不同自然环境下,通过道德的陶冶和熏陶,使德育对象达到应然的善的存在。
  参考文献:
  [1]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M],2005年3月,第一版,第14-16页
  [2]肖雪慧:人的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原动力,《光明日报》,1986年2月3日
  [3]檀传宝: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M],2007年9月第2版,第6页
  [4]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M],2005年3月,第一版,第14-16页
其他文献
【摘要】文森特·梵·高,1853年出生在荷兰,作为后期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其创作影响了19世纪的艺术走向,他的画作以其明丽的色彩和饱满的生命力见长,梵高大胆的使用对比色,并将他火热的他火热的生命力投入到画作中,使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惊人的激情和生命张力。推动了画作表现力的发展。  梵高的艺术创作大致可以分成两个时期,即探索阶段和成熟阶段,在梵高早期的创作中,他追求画作的技巧和表现手法,呈现出一种古典主
期刊
【摘要】外文图书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的语言性也使其具有特殊的地位。如何推广好这类图书的社会阅读,让更多的读者参与其中,是公共图书馆的特殊阅读工作之一。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外文原版图书;读者服务  一、外文原版书刊的阅读发展现状  随着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期刊收藏种类也得到不断丰富,藏书语种从单一的中文书刊扩展到多国语言。纵观全国公共图书馆外文书刊的入藏,外文图书语种主要涉及
期刊
【摘要】2015年电影版的《狼图腾》又一次引发了人们的“狼性探讨”。故事中的“狼性”唤醒了人们长期被压抑的原始野性,让人们重新认识狼,重新定位狼的形象和狼的精神。《狼图腾》畅销背后,是万物对立统一文化生态理念的张扬;是人性贪婪、愚昧、无知本质的深刻剖析;更是人类生存价值的追问及思考。  【关键词】《狼图腾》;文化生态理念;人性反思;生存价值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短缺各种生存危机的加剧,探讨人与
期刊
【摘要】观看从一开始就是有选择的,对装饰做出什么反应取决于人们生理和心理的因素。行为空间与知觉空间的创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对于视觉摄取进行心理调试和处理的糅合。现代商业空间中,如何使空间设计及装饰处理的得体而又富于较强的秩序感,离不开对视觉与心理因素的考量与把握。本文从视觉与心理因素层面展开论述,直至关于室内装饰及设计的几个方面,目的是通过研究来更好的为设计实践服务。  【关键词】视觉因素
期刊
【摘要】“口唤”一词被广泛运用于穆斯林的日常生活中,随着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口唤”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穆斯林之间的相互要“口唤”既是一种宗教信仰方式,也是一种日常生活方式和同时也是一种社会交际方式。本文以回族为研究个案,从传统的视角下对“口唤”一词的进行更深层次的文化解读。  【关键词】“口唤”;穆斯林;文化  一、“口唤”一词的传统释义  “口唤”是阿拉伯文IZNI,伊斯兰教用语,阿拉伯语意
期刊
舞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之一,且被称为“艺术之母”,在中国古代原始社会中,最早的舞蹈往往是歌、舞、乐三者合为一体,在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舞蹈实际上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形式。人们往往通过舞蹈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美好祈愿以及祝福,人们既将舞蹈用于巫术礼仪,又将舞蹈用于伦理教化,且除此之外,还将舞蹈用来娱乐和享受。  我国古代舞蹈史有三座高峰,分别是:周代、汉代与唐代。而其中,周代是我国舞蹈史
期刊
【摘要】高校学生会作为大学生的自治性组织,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本文就针对新形势下大学学生会管理工作进行简单分析,旨在为日后各高校的学生会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学生会;管理  在我国的高校学生组织中,学生会组织是在学校党组织领导和共青团的指导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成长的学生自治性组织,是联系和沟通学校各党政部门和广大同学的桥梁与纽带,
期刊
【摘要】蛇灵组织的结局想必不言自明,其目的和手段固然不为封建社会所容,但其明确的目标、严密有序的结构化与协作方式、各种丰富的资源、既高效率又高效能的管理水平、精密得当的管理过程确实可以作为学习借鉴的范本,毕竟拥有一个通过运用管理智慧从而实力了得的组织是件于国于人于社会都大有裨益的事。  【关键词】管理过程;社会责任;商业伦理  一、既高效率又高效能的管理水平  蛇灵团队中资源丰富,而不论是老主人袁
期刊
【摘要】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批企业步入新一轮的“寒冬”,钢铁企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更为严峻的挑战,企业内部面临着很多不稳定因素,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放松、削弱甚至取消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是重要原因之一。钢企要想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站稳脚,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成为必然。然而,多元化发展战略也是要建立在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基础之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钢铁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对于提高钢铁企业
期刊
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档案管理工作领域。作为档案管理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档案学的业务知识,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如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创新素质、英语应用的素质、自学能力的素质,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素质,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胜任数字化和现代化的档案信息管理工作。  一 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1.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