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sky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cHCC-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32例患者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cHCC-CC,设为cHCC-CC组;同期40例患者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设为HCC组。观察指标:(1)临床病理特征:男性、年龄>60岁、HBsAg阳性、AFP阳性、CA19-9阳性、CEA阳性、肝硬化、肝功能Child-Pugh A级、肿瘤直径>5 cm、肿瘤有包膜、单发肿瘤、伴门静脉癌栓、伴胆管癌栓、淋巴结转移阳性、TNM Ⅰ~Ⅱ期、Edmondson-Steiner Ⅰ~Ⅱ期。(2)手术切除标本病理学检查特征。(3)随访情况: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3、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4)cHCC-CC组患者预后因素分析:AFP、CA19-9、肝硬化、肿瘤直径、肿瘤包膜、肿瘤数目、门静脉癌栓、胆管癌栓、淋巴结转移、Edmondson-Steiner分期、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手术切缘距离。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生存及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10月。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

结果

(1)临床病理特征:cHCC-CC组和HCC组患者CA19-9阳性分别为16例和5例,肿瘤有包膜分别为4例和17例,伴胆管癌栓分别为12例和1例,淋巴结转移阳性分别为6例和1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471,9.723,13.005,4.009,P<0.05)。(2)手术切除标本病理学检查特征:cHCC-CC组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同时具有HCC样组织和胆管细胞癌样组织细胞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示肝细胞石蜡抗原、细胞角蛋白7、细胞角蛋白19、祖细胞标志物阳性。HCC组患者仅表现为HCC样组织细胞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示AFP阳性。(3)随访情况:72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5.0~74.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1.0个月。cHCC-CC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4.5个月,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2.3%、38.9%、19.1%,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0.0%、23.9%、4.0%。HCC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46.8个月,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2.3%、57.4%、38.6%,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2.9%、35.6%、17.6%。两组患者总体生存情况和无瘤生存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31,3.881,P<0.05)。(4)cHCC-CC组患者预后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A19-9、肿瘤包膜、肿瘤数目、胆管癌栓、淋巴结转移、Edmondson-Steiner分期均是影响cHCC-C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HR=1.824,0.227,0.441,1.421,1.887,2.745,95%可信区间:1.126~2.172,0.118~0.654,0.318~0.764,1.071~4.231,1.017~5.643,1.223~6.421,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阳性、Edmondson-Steiner Ⅲ~Ⅳ期是影响cHCC-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1.658,2.912,95%可信区间:1.027~7.542,1.143~6.582,P<0.05)。

结论

CA19-9阳性、肿瘤无包膜、伴胆管癌栓、淋巴结转移阳性一定程度上可提示cHCC-CC诊断。cHCC-CC预后差于HCC,淋巴结转移阳性、Edmondson-Steiner Ⅲ~Ⅳ期是影响cHCC-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派尔斑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Tfh细胞)在轮状病毒感染时的变化。方法KM小鼠以灌胃方式感染轮状病毒,随机分为初次感染组和再次感染组,同时设立给予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在感染前(0 d)和感染后1、3、7、10 d等时间点,应用流式细胞术观察派尔斑Tfh细胞的比例;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Bcl-6基因mRNA和蛋
期刊
目的探究EV71与CA16对恒河猴CD1c+DC的感染情况,与两者感染后Ⅰ型干扰素(typeⅠ interferon,IFN-Ⅰ)产生通路中及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s,Th)分化过程中相关基因的改变。方法本文通过采用免疫荧光、qRT-PCR、噬斑实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比较了EV71与CA16感染恒河猴CD1c+DC在不同的时间点内IFN-Ⅰ的产生,病毒载量、病毒滴度、病毒感染量及
目的筛选丙型肝炎病毒(HCV) 1b亚型包膜蛋白编码基因,用于HCV 1b亚型假病毒制备与应用。方法从中国同一1b型HCV感染者(366)体内不同HCV准种中筛选不同的包膜蛋白编码基因,构建表达质粒并制备HCV假病毒(HCVpp),体外感染靶细胞,与前期制备的HCV 1b参考株HCVpp平行比较感染效率,并将HCVpp应用于中和抗体检测。结果从中国同一1b型HCV感染者(366)体内筛选获得的包膜
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3D腹腔镜的出现使微创外科进入"精准时代"。60多年来,减重外科提供的大量临床证据证实:代谢减重外科手术对肥胖症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持久有效,成为肥胖症合并T2DM治疗的最佳治疗方式。笔者认为:3D腹腔镜系统可更快帮助代谢减重手术初学者熟练掌握腹腔镜手术技术,缩短掌握技术要点的学习曲线。与2D腹腔镜手术比较,3D腹腔镜立体视觉对于经验丰富的代谢减重外科医师而言,
目的探讨在体外循环常温心脏不停跳下行右心房和下腔静脉切开取栓+部分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右心房和下腔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原发性肝癌合并右心房和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联合心脏外科在体外循环常温心脏不停跳下,行右心房和下腔静脉切开取栓+部分肝切除术。观察指标:(1)术中和术后情况:术中所见、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
目的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因子E-钙黏素蛋白和波形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3者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探讨其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16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
"道"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个概念。"道"指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准则和规则,"术"则是"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若将这两个概念应用于临床医学,"道"就是指每一位优秀临床医师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准则,即医德优良、医学知识丰富、医技精湛,以及将其应用于治病救人的能力。此外,每一位临床医师都应致力于终生医学继续教育和培训,扩展医学知识。对于一位优秀的外科医师而言,一个额外的要求就是拥有一双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