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扣式约束工具在躁动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zhizhe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一种患者及家属不能随意取下、方便实用、安全可靠、患者舒适度高、符合伦理的锁扣式保护性约束工具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设计锁扣式约束工具后,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浙江省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锁扣式约束工具约束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约束手套和约束带约束患者。在约束期间观察两组患者普通导尿管、普通胃管和颈内静脉置管的意外拔管发生率以及约束部位皮肤完整性。同时调查两组患者家属对约束工具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普通导尿管、普通胃管意外拔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内静脉置管的意外拔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2例患者保护性约束部位出现皮肤变红,观察组患者未发生皮肤完整性受损。观察组患者家属对约束工具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规范使用锁扣式约束工具,可以降低躁动患者的意外拔管率,患者家属满意度高,符合伦理,可在需保护性约束的患者中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Ⅰa期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与假性脉管浸润(PVI)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5年12月大连市妇幼保健院行手术治疗且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Ⅰa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共515例,根据手术途径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332例(64.5%)和开腹组183例(35.5%),比较两组患者的脉管浸润[包括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和PVI]情况,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PVI的镜下表现;随访截止至2017年2月
目的探讨阴道上皮细胞(VEC)与白假丝酵母菌相互作用的机制以及卷曲乳杆菌对VEC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阴道上皮细胞系VK2/E6E7细胞并分别制备白假丝酵母菌及卷曲乳杆菌悬液,应用扫描电镜观察VEC与白假丝酵母菌共同培养及加入卷曲乳杆菌干预后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白假丝酵母菌感染VEC 6 h时,其侵袭VEC以诱导内噬方式为主,VEC表面伪足增多,接触并覆盖于白假丝酵母菌假菌丝表面;白假丝酵母菌感染1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