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卢悦宁的诗
卢悦宁
菜园散步
芫荽、莴苣、油麦菜……
万物与我都经历了一些磨难
隐秘的,不大不小的。
除夕的上午
我与这些深深浅浅的绿色
一同被暖阳照耀。
它们在进行光合作用
我在反刍自己的喜悦与疼痛。
风停雨住之后,是人间的好时候
我需要在老家的菜园里不停散步
孤独地,周而复始地。
这也是虫子们的好时候
大地草木葳蕤,为它们遮天蔽日。
日常
几分钟前,我走到办公室外的走廊上
那里可以看见扁桃树
我不曾留意它的结果
也不曾留意它的开花
就像,它没有必要读懂我的心
4楼,它的树冠与我的视平线同高
忽然想起夏天的某次暴风雨
它的枝叶一直在摇摆
像是在说:“没有关系。”
几个小时前,我骑车去上班
依次途径东葛路,葛村路,建政路
绿灯亮起,我瞥见自己的影子
像鸟一样从高处往下俯冲
它将在另一个湖面停下,静止
现在是春天,太阳出不出来
好像都不重要
几天前,我买下一身衣裙
它不合时宜,也不符合我的心情
我从不以穿着映射自己
对于时尚,我一直没有天赋
关于年度流行色,我也不曾关注
但对于天气和水果的搭配
我有固执的审美
几年前,我开始养成新的习惯
像养活了一种没人养过的动物
也像在对自己说谎
小经验
整部《道德经》她只记住了一句
——“余食赘形”
哦,还有那句著名的
“道可道,非常道……”
著名到几乎放之四海而皆准
她误入布满油条的语词森林
想要全身而退
40岁时她仍在初恋,就像
20岁时她成天孤身一人
一日日她积累并藏起自己的那点小经验
微不足道但只对她一人有效
聊胜于无
二十三岁,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
但是这些杯具呢,该往哪里统一放置?
这些不大不小、色泽鲜艳又灰暗的杯具
是名副其实的静物
在空间表面、时间深处安之若素
却总是提醒我焦灼未走
对水和幸福的渴望仍在
还有这些不曾做梦的夜晚
该如何——理顺每只青鸟的羽毛?
好让我相信自己足够成熟
沉着面对这过早到来的漫长秋天
去水锦找一只林麝
生活的洪流滚滚
以至处处泥沙俱下
去水锦找一只林麝
双耳很大脸很小皮毛灰色
胸前的环状白毛酷似我的新围脖
想与水锦的林麝做好朋友
这种微妙的动物,和我一样,天敌是人
胆小孤独濒危时而呆萌
多么像一些人对我的印象
水锦的林麝终究没有出现
会天大雨,道不通
我止步于这个迟滞的秋天
到水锦寻林麝不遇
寻另一种形态的自己
不遇
二月初二
春天要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尽管这只是最初的春天。
我依然可以继续纵容自己
做一个懒散而无害的人
衣服够厚我就感觉够安全
春天和春天也是有不同的。
而相同的格子间里
有人对镜贴花黄
有人弄妆梳洗迟
我只是草草地理了理刘海
吃下一块煎年糕
就算对得起一整個春天
七月初七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在人间游走的只只萤虫
往空空如也的镜中一照
定能变成许多深闺女子
在并非爱情的爱情中纷纷弯下细腰
是否貌美,并不重要
再一照,她们又变回只只萤虫
继续在无常与无序间
摇摇晃晃,不可思量
纤云已不弄巧,飞星也不传恨
纵使金风玉露不相逢
人间也已太多乏善可陈的情人
太多乏善可陈的灵魂
没有伴侣所以夜不闭户的灵魂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恼人之夏,始料未及的孤幽和浅眠
管它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可生可死的总是神仙
可怜人食尽了人间烟火
在反反复复间乍悲乍喜
水,水
万物同时充斥灵性与奴性。
每天反复搓洗双手
为了安然度过长达半年的夏天;
时时与清水为伴
利于更加正确地活下去。
听见水流声何其有幸:
水来自低处,来自过去
水把一切藏匿其中
不曾说出任何真相——
这是不需要真相的时代。
林子懿的诗 林子懿
厦门白鹭
那不是海鸥,海鸥到了哪里
海鸥是什么颜色
海鸥的嘴,海鸥的腿
海鸥的羽毛,是什么颜色
海浪涌上来了,鹭岛又一次被舔湿
海鸥去了哪里
冬天的演武大桥下
庆幸还有这么一条窄窄的
还没有收费的沙滩
和我在昆山见过的不同,白鹭站在海水中
是七八只白鹭
不是海鸥,不是装置,不是经验
不让人发生一丝一毫的自信
与安全感。它们飞起来时
我才注意到几十根
属于演武大桥的桩基,和一枚落日
大雪
将入暮,在公路上看见天空站在远处发白
脚步停住。左边的加油站里车声已经散尽
容器空了,一场形而下的大雪将要填满
这值得怀疑,像在关灯之前怀疑一天的说法
与经历,像在阐释之上阐释
而阐释也是旧的,无法接受白色砂砾
这样荒凉的喻体。它趁着黑夜
大象从西域踱来,因分散而渐渐无边
趁着比脚步还要凝重的黑暗,这份空虚
钻入我的脖子,胃,与脚趾
雷音
拍照的一瞬间,物体的一部分存在
被机器摄走。作为背景的地面和天空
以浑然不觉
而成为这张矩形容器内的主谋
花费在爬山过程中用尽了的气力
呈现出构图与阐释的和谐关系
山顶上的人正在务虚,在生日那天
下午,把鞋子脱下来
不磕,沙粒也直往下跳
这里曾经是大海的所在
山风跃进,阴气绕骨,也许是海风
带来了那倒错了的时钟
一种基于分析的世界观彻底崩碎
如砂砾,如大雪
头上降下白色的落日,其笨重
不如在高处盘旋的直升飞机那般自由
他们能看到更远处
还没有装配上足印的公路,与荒丘
资本的鲸鱼在头颅里闷叫
而这些,都不是轻盈的
落日也有其洪亮的佛法
跟随取景框,布入了光圈
那一家老小,中年的夫妇
还没有登到顶上去
老者则是斜矗在山脚下,五色沙中
一株旱柳不需要任何多余的陪衬与修辞
入框艰难的,是那群身轻如燕的孩子
他们赛着,已经从陡峭的北坡冲了下去
河畔
芦苇已经被扎成捆,码放在岸上
从它们的根部可以看出
很尖、很利的切口
一捆挨着一捆。死因附着在身体上
相信岸有多远,这死因就有多长
走过东面那片香樟林子
已在上海的地界,河水继续向前流去
水鸟的颜色,也没有大的改变
这是一处更加深沉的河段
埋在秋风里
几幢楼房和加宽的马路——新农村的符号
不急于被認领,只是站在个我的投影面
交换了人心
没有人走过,也没有车声
好像横尸的不是芦苇。上苍脚下
人群去了哪里,谁能够驮走
这外在的寂静?只有黑夜,只有它能够
从那条月亮的专线溢出来,亘古不息
就像许多年前
就在此地,芦苇又纷纷愈合时的情景
月光下,让伤口找回原宿
然后重新站立在,这相对隐秘的交界地带
而秋风,则是另外一把
更硬的刀子,它已蹲在了后面
只欠一声叹息
黑多的诗
黑多
一枚松塔
在这支行进的队伍中
谁会最后抵达,我们一无所知
当我们谈及既往的生活,那只
麇鹿会选择何时纵身越过窗外的山岗
暮色中,我们一同向山林的腹地缓缓
移动脚步和目光,肉身小心地识别着
腥湿的泥土
我们在林中沉睡又在林中醒来
感谢谁呢?让我们得以看见远处
一枚松塔闪着自足的光芒
一枚上苍的松塔曾替代落日的法则
一枚深褐色的松塔在夜半的梦中游动
有时,如沉闷的滚雷
它突然滚向微绿的坡间草地——
那块在诗神的抚摸下,若隐若现的胸膛。
临睡前的光
我不敢确定我是否
已爱上这寂静的时刻
临睡前,平躺在床上
无边的念头试图突破暗夜的重锁
台灯照着书桌,光从右后方漫溢过来
如水波一圈圈扩散
在这寂静的时刻,光是温暖的
在散发倦意气味的房间里游荡
你能听到它时有时无的脚步声
在它无形的身体中,我偶尔的屈膝抬臂
都像触碰一盏玻璃的铃铛
它身体的一部分被我轻轻地弹回后
遂发出清脆悦耳之音,在我左前方的墙壁上
显现出我与它共同创造的幻影
在这寂静的时刻,互为中心
它照亮我,如照亮一个孤独的文字
我摸摸自己的骨头
沿着笔画,又重新将自己写一遍 关于白雪的叙事诗
暖阳东倾,必须越过它——
一枚凝霜的枯叶横亘在我面前
被无意收藏并借此保持完整性
它的四周散布冰冷空气和季节的巨大齿轮
开始是这样,白雪落下时天空没有云
那缺失的部分再次隐进玄秘。接着
某日某月某年,数处残雪在一个普通早晨窃语
道路上,从石头到碎瓦、烟蒂、烂钉,愈来愈轻。
悲伤和喜悦同时消泯,毫无疑问拥抱游荡的
空无,势必产生更加激越的风暴无法消解。
生活,总是要不断地整理记忆的曲线
醉倒宿命于白纸,绕过影子沉默身体。
我从清晨开始等待,某物不期降临
继而被命中发现,在这重合的世界上
枝桠冷缩,隔着连续的忽然明亮的空间
室内鲜红的玫瑰陷入窗棂依旧鲜红
碎片湿热眼眶,毁灭自身次第陨落。
生命
四月,透过车窗我看远方,遥远的白杨林
正在日落之际呈现山丘的姿态
而车窗内,我的身体随列车飞驰
却无法穿越外面那无垠的麦地
与无垠的麦地作伴
一片野花,在微风中执手
一朵朵相互簇拥着,开到小路的尽头
一只白羊,低头吃草
偶尔抬眼看看村庄的方向
四月,倘若一直向东走
它们与我,是否就会走到太阳初升之地?
再一直向东,就将见到母亲金黄的背影
站在大海边,幽蓝的海水闪闪发亮
洇湿她的脚踝与衣裳
膝盖之诗
淡紫色,同时微小。五月
苦楝树,又将自己的花立在捉摸不定的南风中了
尝试向远方拨通一个早已消失的号码
我冥想,该匍匐的,或许都已弯垂下
它们细瘦赢弱的腰身
夏日正一天天到来
是谁准许一道阳光向着另一道奔跑
一个接着一个站立又跪倒,一个唤醒另一个
一个个,热情地为彼此添加注脚
夏日很远,已逝再难回返或
永远不会抵达。现在,我同样像一枚
苦楝树的微小的花儿,立在五月的南风中
我希望能存有完美的镇定、沉着
背对这个世界,朝向某个中心点祈求
请留下。我那坚硬的、徒劳无益的膝盖
请留下。我那可以被点燃的沉入湖底的石头
蓝格子的诗
蓝格子
河边的雪
它们还在坚持,在树阴下忍耐
但是春天已经来了
天气越来越暖
河水湍急
一点一点刮走河面上的雪
越来越薄
越来越脆弱——
我看见边缘上的一小块
终于没有力气再抓住河岸
猛然栽进河里
来不及挣扎,也不喊疼
迅速与河水融为一体
被泥沙裹挟着,向前流去
想起这些年,生活里的很多人
也是這样消失不见的
我在岸边慢慢蹲下,影子
一半落在雪上
另一半被流水冲洗
河水,可真凉啊
大海安静下来
这一次,我们没有触及海水
甚至没有去踩那些软绵绵的沙
阳光在水面上投射无数细小的波纹
是什么让大海褪去了之前的肆意
书本里描述的蓝在头脑中折叠成安慰
此刻,是灰色占了上风
你要接受一种真实,并非印象中的虚幻
日常在一次次交谈中显露出窘态
词语遭受到外界的鞭打
这么多年,大海中兀立的岛屿
也是这样日夜承受着身心分离之苦
更远处的山,总是不动声色地
看着它们汹涌,咆哮
或是低声哭泣
现在,眼前的辽阔与负重
让我几乎忘记了生活的悲伤
海天一色。平静下来的大海
一个人,站在它旁边
宛如一棵安静的雪松。
一座沉默的岛屿
五月,风在海面展示自己有力的一面
巨大的呼啸声让人感到一丝凉意
大雨将至,乌云压低身体
一些海鸟还在空中盘旋
发出近乎恐惧的叫声
而我眼前的小岛,就那么安静地站在海面
对海边发生的变化全然不动
当然,它也不会
对某个人投身于大海的行为发出怜悯
一个人的悲喜,甚至生死
从来不会对一座岛构成影响
也许你要批判它无情,隔岸观火
但我知道,一座孤零零的岛屿
在苦涩的深海里
日夜迎接海水的撞击,侵蚀
是何等不易。它不像浪花一样可以恣意地奔涌
它必须在空旷的大海里
不动声色地,忍住所有痛苦。
日常:避雨
时间已经过去数月。我还记得
上一次散步,山腰上半开的桃花
以及海上的雾气。你的嘴唇
伤口没有完全结痂。之后突然下起雨
我们跟随其他人,到附近的咖啡馆
避雨。玻璃上的雨水 细细碎碎的
往下落。如同我们所在的生活
一些人在雨中推门进来
另一些人离开
像是常态,并无悲伤可言
雨越下越大,发出近乎欢快的声响
在灰蒙蒙的黄昏,它的声音
代替了一切有声交谈
我们坐在各自的椅子上,共同看着
那些雨,从高处,落向低处
窗外沙滩,被砸出深深浅浅的坑
一场陡峭的雨,是不是
也将这样,砸向我们的中年
归途
傍晚,雾霾始终未散去
我一个人穿过天桥,来到第二站台
列车还没进站。那么多人在等待
时间因此变得漫长
拥抱的人还能再抱一会儿
而我的心,被两条铁轨紧紧牵住
远处的轰鸣声不断迫近
在人群中产生一阵小小的惊慌
我攥了攥手里的车票,目光
移向打开的车门。刚哭过的人
红着眼睛,在我身旁坐下
给送站的人打电话
有人在车厢连接处抽烟
也有人凝神望着窗外
一座城市慢慢远去。另一座
将在夜色中靠近
现在,我母亲一定在等我推开家门
杜鹃花在枝头微微震颤
它的香气,成为一个人隐秘的喜悦
像此刻,空气中渐起的灯光
张朗的诗
张朗
落日
黄昏是隐秘的,挂在远处
我在湖边见过它,现在是城市
并非不重合,都垂落于建筑。
它的颜色让我不适,来自古代的宫瓦。
对面的空隙又多了高楼
正好挡住光。没有地平线
给我起点,一个比喻般
的物体,比较是虚无的。
鸟从低空飞过,笨拙
而给人希望,来于黑夜
即将来临的地域
我们已经习惯在那里饮酒
咒骂,无人可见
却又无处不在。
窗台容纳了太多叹息,骗人的
“只是近黄昏”,我长久地站立
一个黄色气球高过树冠
黄昏黄,黑夜黑,社会的钢针
戳破气球。底部的绳索还在继续飞。
挂钩
床头的挂钩不知是谁什么时候贴上的
极懂得隐蔽,我是在第四个年头
才注意到它,也或许是我自己钉上去
而后忘记了。这些年的事,我突然间
有了答案。与挂钩
这看似互不相扰的距离内
不知蕴藏着多少暗力。每个夜深
我睡去,它便将肉体之外其他的我
都高高挂起,不让落下
让我在梦中,也无法弄清自由何为。
小小的挂钩啊,我却舍不得拿走
想,总有一天,它会为我挂上一个收纳袋
里面装着诗集,遗嘱,还有
一份去往另个地方的推荐书。
东南门纪事
它的存在始于一段文字
宣告的,有预谋的衰老
正如所见,它的骨架正在收缩
拖车运走破碎的骨头
依靠废弃物生存的老人
在上坡处停止不前
我搭把手,看他日复一日地搬运
还不如推土机的几个上午
我是来过东南门的
和朋友,还有他中意的女人
在讨论羊肉串老板的不厚道中
我过完在这座城市的第二个生日
老人说不久后,街道就会消失
或许代之以高楼大厦,附和虚无的时代进步
每一个傍晚,我都会到炒饭的小摊
要一碗川香鸡柳,这里没见过城管
不用发出无力的叹息
下水道流着小摊贩的命运,他们偶尔抱怨
烈日焦躁和暴雨侵袭,日子已经够水深火热
我听见另一个摊贩
为购买让孩子生活的下水沟地发愁
他的头发被植物油塑造出时代的形状
我曾和朋友从远处到东南门
在异地寻找家的幻影,得花时间
吃一碗利川豆皮,那家店
如今消失在泥土和碎石间
猫和狗还会在那里奔跑,乌鸦在觅食
一道栅栏将两个世界分开
接头处,两年前
一对情侣想要寻找廉价的床位
在枯灯下发泄青春
热情的老妇喊着买不买新鲜的水果
无视旁边网吧的硝烟与战争
在美食美客的酒下,談论鬼魂中的红衣将军
东北人的辣椒给人印象深刻,云南米线分量很足
理发店的技师使出浑身解数,挤压顾客的钱包
如果你走在这里,还要防备小偷的技艺
至于我,也正学着适应生活
将过往拆迁,用去填一个平地
卢悦宁
菜园散步
芫荽、莴苣、油麦菜……
万物与我都经历了一些磨难
隐秘的,不大不小的。
除夕的上午
我与这些深深浅浅的绿色
一同被暖阳照耀。
它们在进行光合作用
我在反刍自己的喜悦与疼痛。
风停雨住之后,是人间的好时候
我需要在老家的菜园里不停散步
孤独地,周而复始地。
这也是虫子们的好时候
大地草木葳蕤,为它们遮天蔽日。
日常
几分钟前,我走到办公室外的走廊上
那里可以看见扁桃树
我不曾留意它的结果
也不曾留意它的开花
就像,它没有必要读懂我的心
4楼,它的树冠与我的视平线同高
忽然想起夏天的某次暴风雨
它的枝叶一直在摇摆
像是在说:“没有关系。”
几个小时前,我骑车去上班
依次途径东葛路,葛村路,建政路
绿灯亮起,我瞥见自己的影子
像鸟一样从高处往下俯冲
它将在另一个湖面停下,静止
现在是春天,太阳出不出来
好像都不重要
几天前,我买下一身衣裙
它不合时宜,也不符合我的心情
我从不以穿着映射自己
对于时尚,我一直没有天赋
关于年度流行色,我也不曾关注
但对于天气和水果的搭配
我有固执的审美
几年前,我开始养成新的习惯
像养活了一种没人养过的动物
也像在对自己说谎
小经验
整部《道德经》她只记住了一句
——“余食赘形”
哦,还有那句著名的
“道可道,非常道……”
著名到几乎放之四海而皆准
她误入布满油条的语词森林
想要全身而退
40岁时她仍在初恋,就像
20岁时她成天孤身一人
一日日她积累并藏起自己的那点小经验
微不足道但只对她一人有效
聊胜于无
二十三岁,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
但是这些杯具呢,该往哪里统一放置?
这些不大不小、色泽鲜艳又灰暗的杯具
是名副其实的静物
在空间表面、时间深处安之若素
却总是提醒我焦灼未走
对水和幸福的渴望仍在
还有这些不曾做梦的夜晚
该如何——理顺每只青鸟的羽毛?
好让我相信自己足够成熟
沉着面对这过早到来的漫长秋天
去水锦找一只林麝
生活的洪流滚滚
以至处处泥沙俱下
去水锦找一只林麝
双耳很大脸很小皮毛灰色
胸前的环状白毛酷似我的新围脖
想与水锦的林麝做好朋友
这种微妙的动物,和我一样,天敌是人
胆小孤独濒危时而呆萌
多么像一些人对我的印象
水锦的林麝终究没有出现
会天大雨,道不通
我止步于这个迟滞的秋天
到水锦寻林麝不遇
寻另一种形态的自己
不遇
二月初二
春天要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尽管这只是最初的春天。
我依然可以继续纵容自己
做一个懒散而无害的人
衣服够厚我就感觉够安全
春天和春天也是有不同的。
而相同的格子间里
有人对镜贴花黄
有人弄妆梳洗迟
我只是草草地理了理刘海
吃下一块煎年糕
就算对得起一整個春天
七月初七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在人间游走的只只萤虫
往空空如也的镜中一照
定能变成许多深闺女子
在并非爱情的爱情中纷纷弯下细腰
是否貌美,并不重要
再一照,她们又变回只只萤虫
继续在无常与无序间
摇摇晃晃,不可思量
纤云已不弄巧,飞星也不传恨
纵使金风玉露不相逢
人间也已太多乏善可陈的情人
太多乏善可陈的灵魂
没有伴侣所以夜不闭户的灵魂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恼人之夏,始料未及的孤幽和浅眠
管它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可生可死的总是神仙
可怜人食尽了人间烟火
在反反复复间乍悲乍喜
水,水
万物同时充斥灵性与奴性。
每天反复搓洗双手
为了安然度过长达半年的夏天;
时时与清水为伴
利于更加正确地活下去。
听见水流声何其有幸:
水来自低处,来自过去
水把一切藏匿其中
不曾说出任何真相——
这是不需要真相的时代。
林子懿的诗 林子懿
厦门白鹭
那不是海鸥,海鸥到了哪里
海鸥是什么颜色
海鸥的嘴,海鸥的腿
海鸥的羽毛,是什么颜色
海浪涌上来了,鹭岛又一次被舔湿
海鸥去了哪里
冬天的演武大桥下
庆幸还有这么一条窄窄的
还没有收费的沙滩
和我在昆山见过的不同,白鹭站在海水中
是七八只白鹭
不是海鸥,不是装置,不是经验
不让人发生一丝一毫的自信
与安全感。它们飞起来时
我才注意到几十根
属于演武大桥的桩基,和一枚落日
大雪
将入暮,在公路上看见天空站在远处发白
脚步停住。左边的加油站里车声已经散尽
容器空了,一场形而下的大雪将要填满
这值得怀疑,像在关灯之前怀疑一天的说法
与经历,像在阐释之上阐释
而阐释也是旧的,无法接受白色砂砾
这样荒凉的喻体。它趁着黑夜
大象从西域踱来,因分散而渐渐无边
趁着比脚步还要凝重的黑暗,这份空虚
钻入我的脖子,胃,与脚趾
雷音
拍照的一瞬间,物体的一部分存在
被机器摄走。作为背景的地面和天空
以浑然不觉
而成为这张矩形容器内的主谋
花费在爬山过程中用尽了的气力
呈现出构图与阐释的和谐关系
山顶上的人正在务虚,在生日那天
下午,把鞋子脱下来
不磕,沙粒也直往下跳
这里曾经是大海的所在
山风跃进,阴气绕骨,也许是海风
带来了那倒错了的时钟
一种基于分析的世界观彻底崩碎
如砂砾,如大雪
头上降下白色的落日,其笨重
不如在高处盘旋的直升飞机那般自由
他们能看到更远处
还没有装配上足印的公路,与荒丘
资本的鲸鱼在头颅里闷叫
而这些,都不是轻盈的
落日也有其洪亮的佛法
跟随取景框,布入了光圈
那一家老小,中年的夫妇
还没有登到顶上去
老者则是斜矗在山脚下,五色沙中
一株旱柳不需要任何多余的陪衬与修辞
入框艰难的,是那群身轻如燕的孩子
他们赛着,已经从陡峭的北坡冲了下去
河畔
芦苇已经被扎成捆,码放在岸上
从它们的根部可以看出
很尖、很利的切口
一捆挨着一捆。死因附着在身体上
相信岸有多远,这死因就有多长
走过东面那片香樟林子
已在上海的地界,河水继续向前流去
水鸟的颜色,也没有大的改变
这是一处更加深沉的河段
埋在秋风里
几幢楼房和加宽的马路——新农村的符号
不急于被認领,只是站在个我的投影面
交换了人心
没有人走过,也没有车声
好像横尸的不是芦苇。上苍脚下
人群去了哪里,谁能够驮走
这外在的寂静?只有黑夜,只有它能够
从那条月亮的专线溢出来,亘古不息
就像许多年前
就在此地,芦苇又纷纷愈合时的情景
月光下,让伤口找回原宿
然后重新站立在,这相对隐秘的交界地带
而秋风,则是另外一把
更硬的刀子,它已蹲在了后面
只欠一声叹息
黑多的诗
黑多
一枚松塔
在这支行进的队伍中
谁会最后抵达,我们一无所知
当我们谈及既往的生活,那只
麇鹿会选择何时纵身越过窗外的山岗
暮色中,我们一同向山林的腹地缓缓
移动脚步和目光,肉身小心地识别着
腥湿的泥土
我们在林中沉睡又在林中醒来
感谢谁呢?让我们得以看见远处
一枚松塔闪着自足的光芒
一枚上苍的松塔曾替代落日的法则
一枚深褐色的松塔在夜半的梦中游动
有时,如沉闷的滚雷
它突然滚向微绿的坡间草地——
那块在诗神的抚摸下,若隐若现的胸膛。
临睡前的光
我不敢确定我是否
已爱上这寂静的时刻
临睡前,平躺在床上
无边的念头试图突破暗夜的重锁
台灯照着书桌,光从右后方漫溢过来
如水波一圈圈扩散
在这寂静的时刻,光是温暖的
在散发倦意气味的房间里游荡
你能听到它时有时无的脚步声
在它无形的身体中,我偶尔的屈膝抬臂
都像触碰一盏玻璃的铃铛
它身体的一部分被我轻轻地弹回后
遂发出清脆悦耳之音,在我左前方的墙壁上
显现出我与它共同创造的幻影
在这寂静的时刻,互为中心
它照亮我,如照亮一个孤独的文字
我摸摸自己的骨头
沿着笔画,又重新将自己写一遍 关于白雪的叙事诗
暖阳东倾,必须越过它——
一枚凝霜的枯叶横亘在我面前
被无意收藏并借此保持完整性
它的四周散布冰冷空气和季节的巨大齿轮
开始是这样,白雪落下时天空没有云
那缺失的部分再次隐进玄秘。接着
某日某月某年,数处残雪在一个普通早晨窃语
道路上,从石头到碎瓦、烟蒂、烂钉,愈来愈轻。
悲伤和喜悦同时消泯,毫无疑问拥抱游荡的
空无,势必产生更加激越的风暴无法消解。
生活,总是要不断地整理记忆的曲线
醉倒宿命于白纸,绕过影子沉默身体。
我从清晨开始等待,某物不期降临
继而被命中发现,在这重合的世界上
枝桠冷缩,隔着连续的忽然明亮的空间
室内鲜红的玫瑰陷入窗棂依旧鲜红
碎片湿热眼眶,毁灭自身次第陨落。
生命
四月,透过车窗我看远方,遥远的白杨林
正在日落之际呈现山丘的姿态
而车窗内,我的身体随列车飞驰
却无法穿越外面那无垠的麦地
与无垠的麦地作伴
一片野花,在微风中执手
一朵朵相互簇拥着,开到小路的尽头
一只白羊,低头吃草
偶尔抬眼看看村庄的方向
四月,倘若一直向东走
它们与我,是否就会走到太阳初升之地?
再一直向东,就将见到母亲金黄的背影
站在大海边,幽蓝的海水闪闪发亮
洇湿她的脚踝与衣裳
膝盖之诗
淡紫色,同时微小。五月
苦楝树,又将自己的花立在捉摸不定的南风中了
尝试向远方拨通一个早已消失的号码
我冥想,该匍匐的,或许都已弯垂下
它们细瘦赢弱的腰身
夏日正一天天到来
是谁准许一道阳光向着另一道奔跑
一个接着一个站立又跪倒,一个唤醒另一个
一个个,热情地为彼此添加注脚
夏日很远,已逝再难回返或
永远不会抵达。现在,我同样像一枚
苦楝树的微小的花儿,立在五月的南风中
我希望能存有完美的镇定、沉着
背对这个世界,朝向某个中心点祈求
请留下。我那坚硬的、徒劳无益的膝盖
请留下。我那可以被点燃的沉入湖底的石头
蓝格子的诗
蓝格子
河边的雪
它们还在坚持,在树阴下忍耐
但是春天已经来了
天气越来越暖
河水湍急
一点一点刮走河面上的雪
越来越薄
越来越脆弱——
我看见边缘上的一小块
终于没有力气再抓住河岸
猛然栽进河里
来不及挣扎,也不喊疼
迅速与河水融为一体
被泥沙裹挟着,向前流去
想起这些年,生活里的很多人
也是這样消失不见的
我在岸边慢慢蹲下,影子
一半落在雪上
另一半被流水冲洗
河水,可真凉啊
大海安静下来
这一次,我们没有触及海水
甚至没有去踩那些软绵绵的沙
阳光在水面上投射无数细小的波纹
是什么让大海褪去了之前的肆意
书本里描述的蓝在头脑中折叠成安慰
此刻,是灰色占了上风
你要接受一种真实,并非印象中的虚幻
日常在一次次交谈中显露出窘态
词语遭受到外界的鞭打
这么多年,大海中兀立的岛屿
也是这样日夜承受着身心分离之苦
更远处的山,总是不动声色地
看着它们汹涌,咆哮
或是低声哭泣
现在,眼前的辽阔与负重
让我几乎忘记了生活的悲伤
海天一色。平静下来的大海
一个人,站在它旁边
宛如一棵安静的雪松。
一座沉默的岛屿
五月,风在海面展示自己有力的一面
巨大的呼啸声让人感到一丝凉意
大雨将至,乌云压低身体
一些海鸟还在空中盘旋
发出近乎恐惧的叫声
而我眼前的小岛,就那么安静地站在海面
对海边发生的变化全然不动
当然,它也不会
对某个人投身于大海的行为发出怜悯
一个人的悲喜,甚至生死
从来不会对一座岛构成影响
也许你要批判它无情,隔岸观火
但我知道,一座孤零零的岛屿
在苦涩的深海里
日夜迎接海水的撞击,侵蚀
是何等不易。它不像浪花一样可以恣意地奔涌
它必须在空旷的大海里
不动声色地,忍住所有痛苦。
日常:避雨
时间已经过去数月。我还记得
上一次散步,山腰上半开的桃花
以及海上的雾气。你的嘴唇
伤口没有完全结痂。之后突然下起雨
我们跟随其他人,到附近的咖啡馆
避雨。玻璃上的雨水 细细碎碎的
往下落。如同我们所在的生活
一些人在雨中推门进来
另一些人离开
像是常态,并无悲伤可言
雨越下越大,发出近乎欢快的声响
在灰蒙蒙的黄昏,它的声音
代替了一切有声交谈
我们坐在各自的椅子上,共同看着
那些雨,从高处,落向低处
窗外沙滩,被砸出深深浅浅的坑
一场陡峭的雨,是不是
也将这样,砸向我们的中年
归途
傍晚,雾霾始终未散去
我一个人穿过天桥,来到第二站台
列车还没进站。那么多人在等待
时间因此变得漫长
拥抱的人还能再抱一会儿
而我的心,被两条铁轨紧紧牵住
远处的轰鸣声不断迫近
在人群中产生一阵小小的惊慌
我攥了攥手里的车票,目光
移向打开的车门。刚哭过的人
红着眼睛,在我身旁坐下
给送站的人打电话
有人在车厢连接处抽烟
也有人凝神望着窗外
一座城市慢慢远去。另一座
将在夜色中靠近
现在,我母亲一定在等我推开家门
杜鹃花在枝头微微震颤
它的香气,成为一个人隐秘的喜悦
像此刻,空气中渐起的灯光
张朗的诗
张朗
落日
黄昏是隐秘的,挂在远处
我在湖边见过它,现在是城市
并非不重合,都垂落于建筑。
它的颜色让我不适,来自古代的宫瓦。
对面的空隙又多了高楼
正好挡住光。没有地平线
给我起点,一个比喻般
的物体,比较是虚无的。
鸟从低空飞过,笨拙
而给人希望,来于黑夜
即将来临的地域
我们已经习惯在那里饮酒
咒骂,无人可见
却又无处不在。
窗台容纳了太多叹息,骗人的
“只是近黄昏”,我长久地站立
一个黄色气球高过树冠
黄昏黄,黑夜黑,社会的钢针
戳破气球。底部的绳索还在继续飞。
挂钩
床头的挂钩不知是谁什么时候贴上的
极懂得隐蔽,我是在第四个年头
才注意到它,也或许是我自己钉上去
而后忘记了。这些年的事,我突然间
有了答案。与挂钩
这看似互不相扰的距离内
不知蕴藏着多少暗力。每个夜深
我睡去,它便将肉体之外其他的我
都高高挂起,不让落下
让我在梦中,也无法弄清自由何为。
小小的挂钩啊,我却舍不得拿走
想,总有一天,它会为我挂上一个收纳袋
里面装着诗集,遗嘱,还有
一份去往另个地方的推荐书。
东南门纪事
它的存在始于一段文字
宣告的,有预谋的衰老
正如所见,它的骨架正在收缩
拖车运走破碎的骨头
依靠废弃物生存的老人
在上坡处停止不前
我搭把手,看他日复一日地搬运
还不如推土机的几个上午
我是来过东南门的
和朋友,还有他中意的女人
在讨论羊肉串老板的不厚道中
我过完在这座城市的第二个生日
老人说不久后,街道就会消失
或许代之以高楼大厦,附和虚无的时代进步
每一个傍晚,我都会到炒饭的小摊
要一碗川香鸡柳,这里没见过城管
不用发出无力的叹息
下水道流着小摊贩的命运,他们偶尔抱怨
烈日焦躁和暴雨侵袭,日子已经够水深火热
我听见另一个摊贩
为购买让孩子生活的下水沟地发愁
他的头发被植物油塑造出时代的形状
我曾和朋友从远处到东南门
在异地寻找家的幻影,得花时间
吃一碗利川豆皮,那家店
如今消失在泥土和碎石间
猫和狗还会在那里奔跑,乌鸦在觅食
一道栅栏将两个世界分开
接头处,两年前
一对情侣想要寻找廉价的床位
在枯灯下发泄青春
热情的老妇喊着买不买新鲜的水果
无视旁边网吧的硝烟与战争
在美食美客的酒下,談论鬼魂中的红衣将军
东北人的辣椒给人印象深刻,云南米线分量很足
理发店的技师使出浑身解数,挤压顾客的钱包
如果你走在这里,还要防备小偷的技艺
至于我,也正学着适应生活
将过往拆迁,用去填一个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