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养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zhaozhi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乡村大量年轻人离开家乡,留下老人独自在农村生活,产生大量空巢老人,农村养老问题日渐突出。为给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晚年生活,简单的农村家庭养老已不能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而乡村养老可以将村中不愿居家养老的空巢老人集中到村中养老机构,为其提供一切生活所需,从而有效化解养老后顾之忧。该文通过调研宿迁市旱闸村和朱瓦村老年人的养老设施需求,分析各类养老设施对老年人的重要程度,进而为乡村养老环境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养老;服务设施;环境质量
  中图分类号 F323.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1-0021-03
  老年人曾是社会的主要劳动力,养老问题对每个家庭、每个国家来说都至关重要。农村的稳定关系着整个国家的稳定,而养老问题已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而如今老龄化为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养老除了需要保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以外,更应注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老年人最怕孤独,尤其是空巢老人,因此应规划出可以放松身心、医疗保健完善、环境质量优越的养老场所[1]。周燕珉[2]从人性化和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的角度,分别对与老年人息息相关的卧室、厨房、客厅等空间的尺寸和功能分区进行科学详细的标准制订和建议,此外还对我国当前养老设施的种类、特征以及运作模式等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我国老年建筑的标准完善和功能优化提出了很多对策和建议。耿虹[3]在乡镇规划过程中,结合村民出行方式和地形地理条件,提出公共服务设施“生活圈”的概念,认为公共服务设施应当考虑村民使用频率和规模,从而分层分级规划建设。赵万民[4]则围繞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具体问题,提出类型协同和区域协同的概念,以提高设施的利用效率。从心理学角度调研不同尺度的养老室内、室外和设施环境对老年人的感受,明确乡村养老的未来发展方向与目标,可以为将来更好地建设农村养老机构铺下基石。妥善解决乡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通过调研宿迁市旱闸村和朱瓦村老年人养老现状,分析农村养老环境质量及对养老基础设施的需求,以期为乡村养老环境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本次调研了宿迁市朱瓦村和旱闸村,共计获得50份有效问卷。旱闸村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种植业,进城务工人员多,村内多是留守、空巢老人。选择旱闸村代表了经济相对落后、养老基础设施相对匮乏的村庄中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近年来,朱瓦村大力发展乡村观光旅游和高效农业,流转土地240hm2,创办千亩黄桃基地、台湾特色产业园、台湾九品香莲基地,成立荷林莲藕专业合作社。建成总面积8km2的杉荷园景区,累计接待游客5万人次;致力建设“朱瓦特色村”,徽派建筑和杉荷园景区交相辉映、相辅相成,有效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生活垃圾清运率达100%,无害化户厕普及率98%以上;健身广场、文体活动室、假山曲桥、凉亭池塘、草坪花木成为村民娱乐、休闲、健身的乐园;先后获得“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江苏省科普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朱瓦村是新型美丽乡村的代表,对朱瓦村的调研可有效掌握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老人对养老居住环境和设施的需求。选择旱闸村和朱瓦村,体现了新、旧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和生活追求的不同,进而导致对未来养老方式、设施等养老环境选择的差异。
  1.2 研究方法
  1.2.1 比较法 在整理农村环境质量与养老相关文献资料、研究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法对比各地养老模式以及老年人居住行为及居住心理的差异,分析农村养老环境质量以及基础设施的需求。
  1.2.2 文献调查法 搜集各类相关书籍、期刊杂志、学术论文、新闻等文献,了解我国农村现有的养老模式、养老环境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1.2.3 实地调研法 对乡村养老居住环境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养老建筑及养老服务设施配套设置,获取基本数据。调研过程中采用调查问卷与拍摄相结合,并实地走访,全面掌握农村老年人对养老居住环境和设施的需求。
  2 结果与分析
  2.1 旱闸村与朱瓦村养老现状 旱闸村位于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曹集乡境内,周围有道方村、曹集乡双河村、孙庄村。村中老人进入乡村养老机构养老的意问调查结果见图1。由图1可见,村中老年人大多愿意将来去机构养老,而目前不愿在乡村养老的原因是认为自己有一定的自理能力,而乡村养老机构需要花费一定费用,自己不愿承担。朱瓦村位于宿迁市宿豫区新庄镇,周围有朱林圩村、振友村、袁庄村、新庄社区、新庵圩村、前进村等,地形以平原为主,周边有石榴园、草莓园。村中老人大多不愿意去机构养老,因为他们目前生活的乡村条件很好,能满足将来养老的需求,环境质量也很好,邻里关系很融洽(图2)。
  2.2 旱闸村与朱瓦村生产生活方式变迁 旱闸村村民自家门口都有菜地,还有农田,集镇离村庄距离稍远,但村里的便民服务点可以满足村民日常生活所需,几乎每家都有1辆电动三轮车用来托运农产品及代步。村口不远处的社区服务中心有供老年人简单锻炼的器材,但村民很少去,因为白天干农活,晚上太累不愿出门。村民娱乐活动几乎没有。朱瓦村是江苏美丽乡村试点,环境优美,部分村民家门口也有菜地,可以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村里配套设施有便利店、幼儿园、社区活动中心、卫生所等。村民空余时间会在室外活动场地健身、聊天,业余空闲时间较多,娱乐活动较丰富。旱闸村目前有部分要拆迁的房屋,村民表示在近年应该会拆迁整治。朱瓦村则是新农村,村民由别处拆迁后搬至此村,不会有变迁。
  2.3 旱闸村与朱瓦村乡村养老设施配置 乡村养老设施包括老人活动中心、老人服务中心、老人护理中心、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区老人活动场地、便民超市、健身养老器材、休闲娱乐的棋牌桌与聊天室。旱闸村与朱瓦村都配套有健身设施,养老设施较为集中。但旱闸村虽然有养老服务站,但长期无人使用,设施也较为老旧,没有专人定期保洁,旱闸村老人很少去集中的养老服务中心。而朱瓦村的养老设施更为完善,有商铺,环境也好,大多数老人都愿意去活动中心,适合老年人居家养老。   2.4 旱闸村与朱瓦村养老环境质量评价 由表1可知,朱瓦村养老机构整体水平良好,村民更加关注自身健康保障;旱闸村既要完善健康服务中心,也要增加活动场地。住区的养老设施数量能较直观地反映住区的养老环境建设水平。由表2可知,朱瓦村养老设施齐全,而旱闸村养老设施数量还远远不足。
  住区的养老设施使用情况反映了村庄的养老建设是否切实提高了老人的生活水平,有没有向居民教授新时期健康养老方式,鼓励老人锻炼身体,加强人际联系。由表3可知,旱闸村与朱瓦村养老设施使用情况相似,多为偶尔使用,但旱闸村基本不使用占比达17.39%,远高于朱瓦村(6.67%)。养老设施建成后居民的使用感受、居民自身的满意程度是评判养老环境的重要指标。由表4可知,旱闸村与朱瓦村养老环境满意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朱瓦村养老环境非常满意占比达42.22%,而旱闸村仅为13.04%。养老环境建设服务于乡民,并非仅仅是在村里增加养老设施,更重要的是对村民进行思想教育,优先满足本村居民诉求。因此,居民是否满意最直接也最重要,養老设施使用情况次之(表5)。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乡村养老必须具备完善的室外设施;交通出行要适宜老年人出行,地面平整,保证出行安全,有停留休息补充体力的座椅;卫生保健设施齐全,尤其是空巢老人,若发生意外,能及时通知村内医疗保健人员进行救治;完善老人休闲娱乐场所,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交流;老年人室内建筑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老年人使用特色,设置墙边扶手,解决老年人行走不便的问题;建立诸如农村老年协会的组织机构,由于其成员都来自农村老年群体,不仅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情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提高农村养老质量,也有利于各种邻里互助活动的开展,从而形成人人关心老年人、人人帮助老年人的良好社会环境。
  3.2 讨论
  3.2.1 传统家庭养老 在社会转型期,传统家庭养老发生了“在家养老”与“子女养老”的分离,家庭结构变化是其主要原因。一是家庭人口要素决定的家庭规模,生育率的降低使多子女共同分担的养老责任集中在少数甚至独生子女身上;农村人口流动导致家庭成员地域分割,使过去两代甚至多代人之间的面对面接触变得遥不可及。二是代际要素决定的家庭规模,家庭生产功能的弱化、非农业收入的增加以及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提高,使得农村传统经济家庭共有变为经济独有,家庭权力趋向平等[5]。
  3.2.2 现代公共养老方式[6] 养老机构养老:为老年人提供住宿、饮食、生活护理、医疗保健、娱乐活动等一系列服务而打造的集中式养老机构,又称养老院,涉及的服务范围广,服务齐全。旅游养老:边旅游边养老,开着房车,随走随停,但在国内还没有普及。以房养老:在气候适宜的地方购买养老房,即是一种投资也可以自住,这种养老方式在沿海地区较多。
  参考文献
  [1]付俊锋.基于互助式村镇集体养老设施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研究——以河南三县(市)幸福院为例[D].河南:中原工学院,2019.
  [2]周燕珉.人性化、精细化做好老年住宅[N].经济视点报,2011-08-18.
  [3]耿虹.基于生活圈的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配置——以山西省小城镇为例[D].山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华中科技大学,2017.
  [4]赵万民,冯矛,李雅兰.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协同共享配置方法[J].规划师,2017,003(033):78-83.
  [5]王翠霞.家庭结构变迁背景下农村养老方式的转型[J].中国集体经济,2019,12:161-162.
  [6]史文婷.基于公共时间银行的西安市XX区“互助式”养老方式探索[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7.
  (责编:徐世红)
其他文献
1 临床资料rn1.1 病例特点rn患者,男,56岁,已婚,农民,主因“进行性言语障碍伴右侧肢体无力1 d”于2019年12月收住入院.查体:神志清楚,BP153/94 mmHg ,混合性失语,左侧肢体肌
期刊
目的:探讨凉血通瘀方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TLR4和NF-κB p65的影响。方法:24只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凉血通瘀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凉血通瘀组采用注射泵控制器注血/二次退针法制作脑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凉血通瘀组给予凉血通瘀方水剂(1.0 mL/100 g)灌胃,每日1次;假手术组、模型组每日给予等剂量蒸馏水灌胃。各组灌胃3 d后进行大鼠行为学评分;Western Blot法测定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 p65)蛋白表达变化;RT-PCR法检测
目的探讨Rho激酶(Rho-associated kinase,ROCK)抑制剂法舒地尔(Fasudil)对BV2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免疫荧光观察细胞形态及ROCK2表达水平;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检测Fasudil对细胞的毒性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小胶质细胞M1[CD8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血管新生和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缺血性脑卒中组、依达拉奉低剂量、高剂量组;后3组构建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趋化因子受体7(Chemokine receptor 7,CXCR7)在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斑块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18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称脑梗死组;并选取同期127例体检健康者进行对照研究,称对照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 ,IS)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IS后的能量消耗和缺氧状态可导致神经细胞坏死,从而激活驻留的神经胶质细胞并促进外周免疫细胞侵入至
期刊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细胞周期相关核抗原Ki-67抗体和p53的表达水平对脑膜瘤术后瘤周水肿(Pedtumoral brain edema, PTBE)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6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脑膜瘤手术患者159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VEGF,Ki-67抗体和p53在159例脑膜瘤患者中的表达,应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检查确定PTBE程度,其中术后
平山病(Hirayamadisease)是一种少见疾病,主要累及下运动神经元,常影响C7-T1脊髓神经及其支配的肌肉。该病在1959年由日本学者平山惠造首次报道,在临床上与已知的运动神经元病不同,该病以隐匿性发作为特征,男性多见,与人群有关,多在生命的第2个和第3个10年被诊断,大多患者有家族史,但散发性的报道也有。多数病例来源于亚洲国家,但在欧洲和美洲大陆也有报道。
目的分析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s)的临床特点,并探讨相关发病机制及诊治方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2019年12月入住本院神经内科并诊断为NMOSDs的患者56例,分析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表现、诊疗及预后等。结果共纳入56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10.2,首次发病年龄20~77(48.36±14.52)岁,73.2%患者表现为急性-亚急性起病,62.5%患者以急性脊髓炎起病,21.
Periodontal tissue engineering involves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wards the regeneration of periodontal ligament, cementum and alveolar bone surrounding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