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鞋掌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鞋掌,现在的小孩可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而我们读高中时,被林老师的鞋掌声聒噪得不行。教师办公室在教室与宿舍之间,间隔不远,只要离了办公室,从“咔嚓、咔嚓”的鞋掌摩擦地面声音的轻重就能够断定老师离教室的远近。林老师就这么一双黑皮鞋,鞋帮已经拿到皮匠铺里修补过了,他要求修鞋师傅在鞋跟打了块和鞋跟一样大小的铁鞋掌,不至于鞋跟磨坏,“咔嚓、咔嚓”的声音磨得人心烦。其实,如果鞋头坏了,是否也有在鞋头打掌的,不得而知。
  林老师中午下班回宿舍休息时,天气晴好,他就会换下他的铁掌鞋。用鞋油擦得干干净净,亮堂堂地放在教职工宿舍的东山院墙的墙头上晒。教职工宿舍与女生宿舍只隔着一个食堂与茶炉。林老师和师娘在宿舍声音稍微大一点,后院女生的宿舍都能听得到,这个没有哪个学生会告诉他。“长元,长元。”只要师娘在宿舍叫老师,女生宿舍就会哄然大笑:“叫什么长元哎!直接叫元,元——”
  说这话的女生是柏忠兰,戴着个酒瓶底厚的眼镜,皮肤白里透红,小嘴红酽酽的。虽然胖了点,但用现在的眼光來说,很卡哇伊!因为肤白,有点像我们学的世界历史书中的古罗马人屋大维的肖像图,同宿舍的女生都叫她屋大维。她父亲是乡文教助理,她却非常贪玩,早上不起来晨跑上早读课,和卢林妹蒙着头在宿舍里睡觉。老师点过名,哎,少两个人。“咔嚓、咔嚓”皮鞋声音算是放过警报了,两个人把被子绞得更像麻花似的。老师推开宿舍门,那时老师可是青年后生哎,死拽都拽不开。老师气得直噗气,本来说话就有点沙巴沙巴的(沙哑),被她们气得更是喉咙冒火,两人兀自躲在被窝里哧哧地笑。
  林老师其实也不大,虚长这些学生几岁,感觉却像个鸭妈妈似的看护着这些学生,苦口婆心,啰里啰唆。晚上查宿舍,他也许意识到自己的鞋子暴露了他的行踪,蹑手蹑脚。男生不许翻墙出去看电影,女生不许学校关了作息灯后点蜡烛嚼白舌头。他站在门外偷听,有时女生说得太不像话,挤对他和他的细腰师娘时,师娘那时正是长发及腰,腰细如纸A4,他就会用他的老鸭嗓子咳嗽两声:“柏忠兰,还不睡觉!”里面暂时鸦雀无声,蜡烛也灭了,待刻把钟,“咔嚓、咔嚓”的声音远去了,蜡烛重秉,夜话重开。冲麦乳精、京果粉喝,实在没有东西吃,喝开水吃萝卜干。食堂师傅对女生好像不设防,连萝卜干都没有时,柏忠兰就会率领众人去食堂偷馒头。食堂的窗户一般关不严,偷两三个,分而食之,欢天喜地。
  学校里面本来是有茶炉的,午后烧茶师傅就关炉了。放学借口出外打水,去校外的茶炉附近有吴朗武家吃碗白水面。不放酱油,大骨头熬汤作底料,放几只大运河晒干的白米虾,一撮细细长长的莹白阳春面,配着翠绿的葱花,鲜美无比。照相馆也在附近。大运河,高邮车逻段,石头砌成的防洪护堤上,女孩子臭美,留下多少青春的倩影。上晚自习,咦,又是几个老脸色在外晃荡不归。“咔嚓、咔嚓”林老师又上街捉她们去了。恨铁不成钢,逮着了就是一顿狠批。
  终究是孩子心性,“哼,老是管我!”柏忠兰有天终于恼羞成怒了。“得给元子点颜色看看。”怎样报复林老师呢?中午去食堂打饭的路上,一眼瞥见了老师放在院墙上的铁掌鞋。有了!她推了推眼镜,脸上露出诡异的微笑。“干吗?”同行的卢林妹已经知道了她的动机,嬉笑地望着她。话还未了,“嗖——”,一只鞋已经被她呈抛物线状扔进院墙东边的河流里。两人相视大笑,去食堂买大斩肉吃了。
  午后,老师来给学生上课,终于不用听那鞋掌“咔嚓、咔嚓”的声音了。同学还不习惯,老师站在门口了,班长都没喊起立。柏忠兰仔细地看了老师脚上的鞋,穿了一双旧得发白的黄球鞋,心里暗自发笑,还没有陈明军脚上的那双白色运动鞋好。 陈明军是高三转学来的,篮球打得好,个子也高,学习也好。柏忠兰认为很帅,每天拖着个卢林妹去操场上看他打球,看得大脸红扑扑的。
  后来卢林妹出卖了她。因为师娘看到墙头落单的皮鞋,心疼地和老师在宿舍里吵,老师高低不还嘴。他的确不知道那只鞋怎么不见了,他也很纳闷,要是有人偷了的话,或者被人捡了破烂,为什么不一双都带走呢?卢林妹晚上吹灭蜡烛卧谈会上谈起这件事时,同寝室的女生笑得肚子疼。柏忠兰却没笑出声来,她有点惭愧了。
  毕业季很快就过去了,高中毕业,柏忠兰回家务农了,林老师逐一打电话让落榜的同学回学校复读,柏忠兰终是不肯,她志不在此。她承包了百十亩地,成了种植大户。我们这些同学中出息的大都做到了局级、副局级的级别,偶然看到柏忠兰的名字赫然在市重点农业扶持项目的名单上,打电话核实,这个小老人家跑到乡下养鸭子去了,成了万只鸭子的鸭司令,也是地方红太阳蛋品厂的定点供应商,享受国家农业津贴,利润可观,收入殷实。
  20年后,同学聚首,柏忠兰瘦了,黑了,仍然大大咧咧的。酒至酣处,满满地斟了一杯酒,笑盈盈地走到林老师的面前,“老师,我一直很惭愧,也一直想告诉你,你的那只鞋其实是被我扔了。学生学无所长,一直愧对老师,不敢去见老师,我欠你一只鞋。”
  “不是一只,是一双!”林老师纠正说。其实,老师早就知道了那只鞋是怎么弄丢的。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吴 彦
其他文献
早有去草原一游的念头。   今年夏季,燥热得连树上的蝉儿都懒得鸣叫,气温有时竟高达40℃,让去内蒙古草原一游的避暑计划很快成行。此行,还可犒劳照料孙子有功的老伴儿,再者也是几个吃货好友的心愿,尝尝草原上那鲜嫩的羊肉和美味的奶茶,狠狠解解馋。驴友一拍即合,两日行程虽短,避避暑热,倒也开心。   自太原经呼市飞抵赤峰,夜宿不提,次日早餐后,六人从赤峰驱车向草原而去,要去的乌兰布统草原,是国家级风景
期刊
我的家乡,在楠溪江畔的一个小村庄,村里的素面十分出名。   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家门口的道坦上早已排开了一架架素面架子。母亲把挂着面条的竹条支在木架上的小孔中,只见她娴熟地挥动着手中的竹条,双手张开又合拢,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活像一位音乐指挥家。素面飘飘,纤丝翻飞,是哪个仙子将她的白玉绸缎摆出来比美啊?在阳光的暴晒下,淡淡的面香便一点点蒸腾上来。晒干后,母亲习惯性地把面交叠成“8”字形,一叠叠整齐
期刊
初识攸水  攸水的秀丽,或许是源于民间流传的美丽传说。  在远古时期,攸水本土有一名叫攸女的女子,在山溪暴涨、洪灾肆虐的时代,美丽聪慧的攸女熟知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向奉舜帝之命前来治水的大禹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并投身于治水事业,造福攸州百姓。在治水的过程中,他们产生了爱情,并结为伉俪。传说中,大禹迹遍天下,攸女德响九州,而攸水之名,正是起源于攸女。  初到攸水,湛蓝的湖水从酒埠江水库的闸口喷涌而出
期刊
1978年,堂妹妈妈生堂妹时,不幸难产。男人们说,女人天生就会生娃,农村妇女生个娃何必去医院花冤枉钱。立着身子出生的堂妹,来到人世才几天,她年轻漂亮的妈妈就撒手人寰了。  那年,我堂叔24岁。  我家和堂妹家相隔不远,我却一共只和堂妹见过两次面,我这里的“面”是指面对面。第一次是我到堂叔家借东西,扎着小辫的堂妹穿梭在抓蝴蝶的小伙伴之间。堂叔让她叫我四姐,她就歪着红扑扑的脸蛋,脆生生地喊我四姐。我递
期刊
一条走廊,是筒子楼的连接。一方布帘,是筒子楼的屏风。  凡挤住过筒子楼的人,都有点小怀念那种挤挤挨挨的邻里关系,那是开门相见,低头不见抬头见,想分彼此,又分不清彼此。那种“一”字形的建筑,有着一种无形的凝聚力。  我是小城筒子楼里最后的房客,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我参加工作后,打了三次报告,厂里才给我与一位女孩安排了一间十平米的职工宿舍。走进那栋三层高,坐北朝南的筒子楼顶层,一条窄长走廊贯穿东西,
期刊
戊戌年三月二十日,时令立夏,处在湘东的攸州,春天就像嗜酒如命的酒徒,变着鬼脸死死缠着温柔而生发浪漫的酒肆,任凭你强拉暴扯,就是不愿离去,这顽皮淘气的孩子,就是耍泼。  傍晚时分,天幕拉开几处形状怪异的口子,不一会儿就密合又找不到缝了,骤然一黑,接着就一个磨砂玻璃白,小雨串线似的垂下来,这雨,讨厌,来得不爽快,洒几点又羞答答地怯了回去,就像餐前开胃的酒,诱惑味蕾的魂。管他呢,这点小雨还能砸破头?我们
期刊
一  2017年6月29日晚,我感觉上腹部隐隐作痛,老伴劝我去医院,我说老胃病了,兴许待会就好。谁知到了半夜,疼痛加剧。老伴要给儿子打电话,我说这半夜三更的别兴师动众喽,我自己开车去好了。老伴说,瞧你这副样子还能开车?说完,给儿子打了电话。  半小时后,儿子开车来了,儿媳也来了,他俩搀着我下楼上了车,直奔医院。  我们赶到医院,急诊室医生见我痛得脸色苍白,冷汗淋淋,立马给我挂针,输氧,又做心电图,
期刊
在一桌子的鸡鸭鱼肉里,我看见了它,白色小蘸碟,鲜红的油泼辣椒粘裹着几块腐乳,仅是那色泽,就已经非常诱惑人了,夹一块尝了一下,果然,入口细腻滑软,那味道,让无辣不欢的我顿时来了精神。我毫不掩饰地对陪同我们吃饭的朋友表达了自己的喜好:“这个,很好吃。”  他们告诉我,这是霉豆腐。  那顿午餐,虽在小镇食堂,但一桌子的菜肴都很有特色,多是按湘菜的经典做法做的,可辣味儿却减了几分,也还有绿菜是按粤菜的上汤
期刊
17岁那年,我家变得一贫如洗。在这几年前,父亲买了一辆解放牌货车,车体蓝色,前两轮后四轮,驾驶室前排三座,后排上下两层睡铺。父亲开着那辆车跑运输,把山东的货物运到广东,再把广东的货物拉到山东。我家后来跌宕起伏的命运,就是从那辆车开始的。  那辆车并没有给我家赚到钱,轮胎爆炸、路遇劫匪、经营不善,多种因素下,汽车虽然一直跑在路上,却常常入不敷出。父母把车卖掉,也没有还完欠款。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期刊
小区隔壁是一家准五星级酒店,于是,毗邻马路三幢楼房间的空坪和煤房就被酒店租赁做了停车场。  作为小区的住户,几经交涉,酒店终于应允,只要停车场有空位,我随时可择位泊车。早出晚归,取车泊车,我自然与停车场的保安混了个脸熟。但说实话,也仅是脸熟而已,彼此是叫不出名字的。  大概知道我是小区的住户,每每我驾车进入停车场,一些值守的保安在热情地提示我是否有空位后,往往就远远地看着我将车泊好。只有那些新来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