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见到林奕华,是几年前在话剧《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的谢幕时刻。台下,人们拍出豪雨般激烈的掌声,作为导演,林奕华“淋”着这激越的豪雨出场,跑着碎步,带一点儿踉跄,和那些从容踏步挥动双手向台下不断致意的大导相比,他就是“林同学”,如同万不得已的青涩少年,被人从后面硬生生推上了舞台。后来知道,这是他的惯有出场方式,无论是谢幕还是参加发布会,都生机勃勃的,哪怕前一天身体抱恙,也要把满腔的倾诉倒出来,滔滔不绝。
那天以及之后无数次的碰面,林奕华身上的颜色不外乎蓝、灰、黑、白。头发中长是肯定的,中分,这几年都没变过。还记得一起看剧的观众中有人说:他跑动起来,所有的发丝向脑后飞去,像极了那些洗发水广告的男主角。人们印象中的林奕华总也不老。
他能让刘若英、吴彦祖等许多明星宁可少拿钱也要演他的话剧,还能让刘德华说出“他的作品没有一部让人失望”这样的话。这个当年因《红玫瑰与白玫瑰》一举拿下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的男人,被认为是“最懂张爱玲的人”。
不过,哪怕今年的《贾宝玉》已经是他出道以来的第50部戏,他还是焦虑得很——“每次我都坐在剧场的最后,必须要坐在最后一排,才能感受到最后一排的观众的感受。”“现在的观众,心都不是很笃定的,他们的时间被切割得四分五裂,要关心股票,要更新微博,我担心他们能不能静下心来看戏。”
一个极度需要沟通的人
有时真怀疑这个永远像少年一样的男人是个妖孽,好多年前,晚上十一点多,他问哪里可以买到《蜗居》,第二天中午他就能对记者给出反馈:“海清演得不错!”他三天不上Facebook就心痒,因为他说自己是一个极度需要沟通的人。不管是拍戏、做老师还是做电视节目、写专栏,目的只有一个:沟通。
“我是多么想讲述‘沟通’啊!可每一次排戏时,其实我都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再排新戏。做戏剧最开心的事情是,你是这个游戏的发明者,你邀请别人来跟你一起玩,如果在玩的过程中,大家也可以有一些启蒙那是最好。”新剧《贾宝玉》启动宣传的时候,林奕华硬是要表明这是一部“重访剧”而非现在流行的“穿越剧”,然后费尽心思从各个角度进行辩证分析,一见记者没有回应,就忍不住关切地问:我觉得你没听懂,哪里有不明白的?急得记者只好说:导演,我真懂了,不信我解释给你听?
自从有了微博,林奕华的沟通欲望又有了一个释放渠道,他于是大模大样做起了“网络义工”。关注他的人都知他是个“话唠”,凌晨5点回完最后一条微博,中午又继续开工。不要以为他闲得没事做,靠微博来打发时间,他说,微博互动本身就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观众的意见才是“代表了大多数”。《在西厢》深圳首演的时候,有人觉得母女争吵的一段过于啰嗦、碎烦,林奕华先是自嘲一番,接着立马与导演组“紧急”碰面,做适当的删改。
你可以一个星期不见你的邻居,可以一个月没有和陌生人讲过一句话,可以一年没有正视过人的眼睛,但是,你会不会一小时都不去刷新一下微博?微博控从来不止你一个,鬼才导演林奕华无论前一晚排戏到多晚,都会在6点起来,iPhone、iPad双管齐下,只为做一些名叫“原创、转发、跟帖、私信”的活儿。“我要看《纽约时报》,要看英国《卫报》,要看这个影评那个剧评,要想怎么把它们翻译弄好放到微博上去,我很可怕的啊,真的是一种病。”林奕华说这番话的时候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他说这种可怕的病就是他的生活,“每次我接到婆婆的电话,便会习惯性说,‘快点快点,讲完我要上围脖了’。”
除了宣传期对于自己戏的剖析和互动,他以“非常林奕华文化小频道”的话题方式分享国外短片或是大师纪录片,作为细腻的双鱼座,林奕华的分享甚至并不完全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如果某条微博被关注和转发得多,他就因此“知道大多数人的口味”,要是半天等不来一个关注,他也会隐隐地失望,然后安慰自己:哦,也许他们不太喜欢这一类型吧。
最长久的枕边书
中学时代就开始写戏,林奕华觉得自己的写作经历了一个比较有趣的过程,十几岁时因为看很多电影,想当然地觉得“男女关系就是这样子的”,在家里闭门造车,写一些想当然的感情戏。最后证明,模仿的、瞎想的成分太多了。到20岁时,又把写作当成是赚钱的工具,自然,写出来的并不能让自己满意;直到后来,扪心自问后才觉得始终最爱戏剧,转而回到学校,当起了学生。张爱玲的《心经》是他排的第一出戏,回过头去看,林奕华自我检讨:舞台上一直都在重复几句对白,看得观众都要吐了。因为张爱玲,他变成了“最懂女人的男人”。林奕华说,从12岁起,到2000年,一直在失恋,而他失恋的原因,也不过是因为爱上的是一段因自己欠缺而幻想出来的爱情,于是他评价自己:“我是很讨厌的双鱼座。谈恋爱千万别找双鱼,因为他们三心二意,还好我的上升星座是白羊。”
对于自己的个性,林奕华觉得“阶段性太明显了”,小时候,一直觉得自己是林黛玉,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年长点,有点像贾宝玉,懂得了不能等人来爱你,要去主动爱人;再后来,觉得自己又有一点点薛宝钗,明白了大局很重要,进而觉得这个角色也有被同情的地方。
因为贾宝玉这个人物一直影响着他,也因为《红楼梦》是陪伴他最久的一部书,于是,就有了新作《贾宝玉》这部改编戏剧。对于林奕华来说,“贾宝玉没有阶级观念,对人事带着公平开放的心,最重要的一点是他能看到女性身上的痛苦和智慧,不是用一般男性的情感模式来对待女性。”
和城市不曾分开过
自称跟电影谈恋爱的林奕华是不能没有电影的,《纽约时报》上有一些对他来说是“最好的影评”,他会根据那些影评,按图索骥,搜寻一些视频。不能少的功课是看报、看杂志、看碟,上网。林奕华是宅男里的宅男,没有应酬生活,晚上洗完脚,除非写东西,不然“就做这些事”。
穿MUJI和卡其裤,开一般的车,这个典型的城市动物将城市看做戏剧“最好的、源源不尽的题材”。“我一直在香港生活。香港是什么,大家都知道,繁荣、热烈,大建筑和大人物林立。我一直写戏,写城市的光怪陆离,因为我一直和城市不曾分开过。”某种意义上,在香港文化的大环境里,林奕华作为香港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而存在,是香港文化肌体上一块坚硬的腹肌。
站在地铁站里的触景生情,那些来来往往的人,脸上不同的表情……这样简单的场景成为话剧《包法利夫人们》灵感的来源。“好像,经过的每个人都是包法利夫人,开始我只是有这个感觉,后来重读《包法利夫人》这本书,觉得福楼拜笔下的故事,那些生活在150年前的人的情感、欲望,和今天的人的状态是一样的,然后就很想做这个故事了。”
《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是林奕华写给城里人的一封信。“站在这个城市的人潮里,觉得中国发展特别快,网络让全球一体了,不管是台湾、香港还是上海、北京,白领之间已经没什么区别了。”“白领常常觉得把时间卖给老板卖得不是特别有感觉,或者这份工作让他不是特别有热情,所以他们的欲望一定会在方方面面长出来。”林奕华把这叫做城市里的“欲望森林”,这正是他感兴趣的东西。
城市生活和紧张的工作,正把男人和女人都变得越来越中性,于是林奕华借用《男人与女人之战争与和平》来探讨男女如何处理自己的“中性身份”。他也会做出这样的预言:“男人与女人的明天就是—男人将变回男孩,女人将成为男人。”待在城中太久,观察城市太久,城市三部曲的创作变得自然、水到渠成。关于城市、城中欲望男女的种种思考都被投注到一部部作品里,高产的林奕华说,在戏里他做到了“最好的自我表达”。
一直生长在都市里的林奕华,擅长观察城市里种种现象的碎片。看到报纸上女星怀孕的新闻,他会这么说,“我觉得这个时代,子宫已经完全变成一个地产项目,女人生小孩,就等于示范单位,公开地被人家参观,我们的媒体已经把这两个东西完全等同。” 他因此联想到房子、子宫对于幸福而言的相通性,而这正是城市三部曲收官之作《命运建筑师之远大前程》要探讨的核心问题。城市,一直都是林奕华最重要的生存之地、灵感之地。
12岁父母离婚,将林奕华送去台湾读寄宿学校,之后,林奕华到伦敦,然后又回香港,在一个又一个城市中穿梭、流连,“到现在也供不起楼”,一直租房。对他来说,剧场就是家。他说,“我把剧场当家。其中一个东西对我来说很重要的,就是我的观众,我会把他们当成是我的一些家人。我做戏,我觉得我一定要把很多我的心放进去,你就好像帮他们煮饭,你就好像要照顾他们。”
那天以及之后无数次的碰面,林奕华身上的颜色不外乎蓝、灰、黑、白。头发中长是肯定的,中分,这几年都没变过。还记得一起看剧的观众中有人说:他跑动起来,所有的发丝向脑后飞去,像极了那些洗发水广告的男主角。人们印象中的林奕华总也不老。
他能让刘若英、吴彦祖等许多明星宁可少拿钱也要演他的话剧,还能让刘德华说出“他的作品没有一部让人失望”这样的话。这个当年因《红玫瑰与白玫瑰》一举拿下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的男人,被认为是“最懂张爱玲的人”。
不过,哪怕今年的《贾宝玉》已经是他出道以来的第50部戏,他还是焦虑得很——“每次我都坐在剧场的最后,必须要坐在最后一排,才能感受到最后一排的观众的感受。”“现在的观众,心都不是很笃定的,他们的时间被切割得四分五裂,要关心股票,要更新微博,我担心他们能不能静下心来看戏。”
一个极度需要沟通的人
有时真怀疑这个永远像少年一样的男人是个妖孽,好多年前,晚上十一点多,他问哪里可以买到《蜗居》,第二天中午他就能对记者给出反馈:“海清演得不错!”他三天不上Facebook就心痒,因为他说自己是一个极度需要沟通的人。不管是拍戏、做老师还是做电视节目、写专栏,目的只有一个:沟通。
“我是多么想讲述‘沟通’啊!可每一次排戏时,其实我都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再排新戏。做戏剧最开心的事情是,你是这个游戏的发明者,你邀请别人来跟你一起玩,如果在玩的过程中,大家也可以有一些启蒙那是最好。”新剧《贾宝玉》启动宣传的时候,林奕华硬是要表明这是一部“重访剧”而非现在流行的“穿越剧”,然后费尽心思从各个角度进行辩证分析,一见记者没有回应,就忍不住关切地问:我觉得你没听懂,哪里有不明白的?急得记者只好说:导演,我真懂了,不信我解释给你听?
自从有了微博,林奕华的沟通欲望又有了一个释放渠道,他于是大模大样做起了“网络义工”。关注他的人都知他是个“话唠”,凌晨5点回完最后一条微博,中午又继续开工。不要以为他闲得没事做,靠微博来打发时间,他说,微博互动本身就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观众的意见才是“代表了大多数”。《在西厢》深圳首演的时候,有人觉得母女争吵的一段过于啰嗦、碎烦,林奕华先是自嘲一番,接着立马与导演组“紧急”碰面,做适当的删改。
你可以一个星期不见你的邻居,可以一个月没有和陌生人讲过一句话,可以一年没有正视过人的眼睛,但是,你会不会一小时都不去刷新一下微博?微博控从来不止你一个,鬼才导演林奕华无论前一晚排戏到多晚,都会在6点起来,iPhone、iPad双管齐下,只为做一些名叫“原创、转发、跟帖、私信”的活儿。“我要看《纽约时报》,要看英国《卫报》,要看这个影评那个剧评,要想怎么把它们翻译弄好放到微博上去,我很可怕的啊,真的是一种病。”林奕华说这番话的时候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他说这种可怕的病就是他的生活,“每次我接到婆婆的电话,便会习惯性说,‘快点快点,讲完我要上围脖了’。”
除了宣传期对于自己戏的剖析和互动,他以“非常林奕华文化小频道”的话题方式分享国外短片或是大师纪录片,作为细腻的双鱼座,林奕华的分享甚至并不完全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如果某条微博被关注和转发得多,他就因此“知道大多数人的口味”,要是半天等不来一个关注,他也会隐隐地失望,然后安慰自己:哦,也许他们不太喜欢这一类型吧。
最长久的枕边书
中学时代就开始写戏,林奕华觉得自己的写作经历了一个比较有趣的过程,十几岁时因为看很多电影,想当然地觉得“男女关系就是这样子的”,在家里闭门造车,写一些想当然的感情戏。最后证明,模仿的、瞎想的成分太多了。到20岁时,又把写作当成是赚钱的工具,自然,写出来的并不能让自己满意;直到后来,扪心自问后才觉得始终最爱戏剧,转而回到学校,当起了学生。张爱玲的《心经》是他排的第一出戏,回过头去看,林奕华自我检讨:舞台上一直都在重复几句对白,看得观众都要吐了。因为张爱玲,他变成了“最懂女人的男人”。林奕华说,从12岁起,到2000年,一直在失恋,而他失恋的原因,也不过是因为爱上的是一段因自己欠缺而幻想出来的爱情,于是他评价自己:“我是很讨厌的双鱼座。谈恋爱千万别找双鱼,因为他们三心二意,还好我的上升星座是白羊。”
对于自己的个性,林奕华觉得“阶段性太明显了”,小时候,一直觉得自己是林黛玉,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年长点,有点像贾宝玉,懂得了不能等人来爱你,要去主动爱人;再后来,觉得自己又有一点点薛宝钗,明白了大局很重要,进而觉得这个角色也有被同情的地方。
因为贾宝玉这个人物一直影响着他,也因为《红楼梦》是陪伴他最久的一部书,于是,就有了新作《贾宝玉》这部改编戏剧。对于林奕华来说,“贾宝玉没有阶级观念,对人事带着公平开放的心,最重要的一点是他能看到女性身上的痛苦和智慧,不是用一般男性的情感模式来对待女性。”
和城市不曾分开过
自称跟电影谈恋爱的林奕华是不能没有电影的,《纽约时报》上有一些对他来说是“最好的影评”,他会根据那些影评,按图索骥,搜寻一些视频。不能少的功课是看报、看杂志、看碟,上网。林奕华是宅男里的宅男,没有应酬生活,晚上洗完脚,除非写东西,不然“就做这些事”。
穿MUJI和卡其裤,开一般的车,这个典型的城市动物将城市看做戏剧“最好的、源源不尽的题材”。“我一直在香港生活。香港是什么,大家都知道,繁荣、热烈,大建筑和大人物林立。我一直写戏,写城市的光怪陆离,因为我一直和城市不曾分开过。”某种意义上,在香港文化的大环境里,林奕华作为香港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而存在,是香港文化肌体上一块坚硬的腹肌。
站在地铁站里的触景生情,那些来来往往的人,脸上不同的表情……这样简单的场景成为话剧《包法利夫人们》灵感的来源。“好像,经过的每个人都是包法利夫人,开始我只是有这个感觉,后来重读《包法利夫人》这本书,觉得福楼拜笔下的故事,那些生活在150年前的人的情感、欲望,和今天的人的状态是一样的,然后就很想做这个故事了。”
《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是林奕华写给城里人的一封信。“站在这个城市的人潮里,觉得中国发展特别快,网络让全球一体了,不管是台湾、香港还是上海、北京,白领之间已经没什么区别了。”“白领常常觉得把时间卖给老板卖得不是特别有感觉,或者这份工作让他不是特别有热情,所以他们的欲望一定会在方方面面长出来。”林奕华把这叫做城市里的“欲望森林”,这正是他感兴趣的东西。
城市生活和紧张的工作,正把男人和女人都变得越来越中性,于是林奕华借用《男人与女人之战争与和平》来探讨男女如何处理自己的“中性身份”。他也会做出这样的预言:“男人与女人的明天就是—男人将变回男孩,女人将成为男人。”待在城中太久,观察城市太久,城市三部曲的创作变得自然、水到渠成。关于城市、城中欲望男女的种种思考都被投注到一部部作品里,高产的林奕华说,在戏里他做到了“最好的自我表达”。
一直生长在都市里的林奕华,擅长观察城市里种种现象的碎片。看到报纸上女星怀孕的新闻,他会这么说,“我觉得这个时代,子宫已经完全变成一个地产项目,女人生小孩,就等于示范单位,公开地被人家参观,我们的媒体已经把这两个东西完全等同。” 他因此联想到房子、子宫对于幸福而言的相通性,而这正是城市三部曲收官之作《命运建筑师之远大前程》要探讨的核心问题。城市,一直都是林奕华最重要的生存之地、灵感之地。
12岁父母离婚,将林奕华送去台湾读寄宿学校,之后,林奕华到伦敦,然后又回香港,在一个又一个城市中穿梭、流连,“到现在也供不起楼”,一直租房。对他来说,剧场就是家。他说,“我把剧场当家。其中一个东西对我来说很重要的,就是我的观众,我会把他们当成是我的一些家人。我做戏,我觉得我一定要把很多我的心放进去,你就好像帮他们煮饭,你就好像要照顾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