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教师是个孤独的职业,每个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每堂课上生成的问题都不同,只能自己独立去解决,其他人无法体会和帮忙. 但是在二年级第二学期“轻与重”的教学过程中,却让我深切体会到教师间交流合作的重要性,那绝对是教学相长的. 作为一名教龄不长的青年教师,要上好一节课,不光要靠自己的辛勤准备,还要多收集众家看法,多多磨课.
一、第一次授课
刚才我们用了这样的方法,现在我们试试别的方法.
在学生体会到可以用看、掂、拎等方法分辨物体的轻与重后,即将学习使用工具区分物体的轻与重.
师:刚才我们比较物体的轻与重没有借助工具,现在我们用上小小的工具来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你们身边都有一根橡皮筋,如果把不同重量的东西吊在橡皮筋上,这根橡皮筋会有什么变化?
生:挂上不同重量的物体,橡皮筋的长短会发生变化.
师:具体是什么样的变化呢?
生:挂上重的东西,橡皮筋会拉长,轻的就不会.
师:小丁丁也在用橡皮筋比较物体的轻重,你能按照这些东西从轻到重的顺序说一说吗?
然后学生开始看图比较物体的轻重.
在掌握了用橡皮筋可以比较物体轻重后,开始学习使用天平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用了橡皮筋比较东西的轻与重,现在我们来试试别的方法.
师出示天平,展示天平称量的方法,然后学生按照老师提供的称量步骤将三样物品两两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并做了模仿练习.
然而模仿练习中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思维的部分,反馈下来并不理想.
第一次课后同伴讨论.
上完这堂课,我一直有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一种方法讲完,接下来就是另一种方法,教学过程显得有些呆板. 虽然对物体轻与重的感知有了较为正确的理解,但是整堂课学生没有发挥出学习主动性,一直是教师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是机械的重复,缺少思维的锻炼,这才导致学生面对需要逻辑思维的问题思路不清.
怎样才能让学生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活跃他们的思维呢?带着困惑,我向同组的教师请教.
同组的青年教师的看法是:该放手时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用天平称量物体轻重的方法,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而不是全权包办.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创设思维情景,让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逻辑思维能力.而第一次的授课,恰恰走入了误区,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二、第二次授课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较这些物品,找出最重和最轻的.
在学生理解用眼看、用手掂可以比较出物体轻重后,教师展示生活中其他可以比较物体轻重的工具,如橡皮筋、天平.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光用眼看,光用手感觉,可能没法一下子比较出许多东西的轻重,你们能想办法用老师提供的工具,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找出最重和最轻的东西吗?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生开始动手操作比较铅笔、橡皮、尺子的轻与重.
生1:我是用手掂的. 我掂了掂橡皮和尺子,尺子重;铅笔和尺子,尺子重,所以最重的是尺子. 橡皮和铅笔比,橡皮轻,所以橡皮是最轻的.
生2:我是用橡皮筋比较的,比不出来,这几样东西挂在上面橡皮筋的长短没什么变化.
生3:我是用天平比较的,两个两个比较,比了三次,尺子最重,橡皮最轻.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经常性地用语言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比较过程说清楚. “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的?” “你先比较的是什么?” “比较出来的结果是什么?” “你们听懂他的比较方法了吗?” “你们有没有其他的比较方法?”等.
之后教师对学生的比较方法进行了总结. 对使用不同方法的学生均进行了鼓励,并鼓动学生尝试自己没有使用过的方法对之前的比较结果进行验证. 学生的表现很积极.
第二次课后师生讨论.
这节课结束后,我自己感觉比上一堂课要进步了很多,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得到了提高,大部分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积极思考问题.
然而学生课后的练习中,需要比较多种物体轻与重的练习,反馈情况仍然不是很理想.
明明课堂上学生们的反应很热烈,为什么实际取得的效果仍然不理想?带着困惑的感觉,我把这节课的情况复述给了带教师傅听.
师傅对我的课提出了她的看法.
这堂课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上有了进步,让学生能独立尝试、探索,并且通过学生分享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让其他学生体会到了不同的比较方法. 但是老师理解了各名学生的发言,学生在听到那么多的谁和谁比,是否真的互相听懂了呢?之后的验证会不会是因为之前自己的方法得出了答案,而让他们就算没听懂,也套用了原来的结果呢?
而且在课堂中有学生提到用橡皮筋无法比较几种重量都较轻的物体,那么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用橡皮筋比较多种不同物体轻与重的作用就失去了. 学生只体会到用手掂、用天平称可以比较东西的轻与重.
另外,这节课的难点应该是根据两两比较得到结果,推理出几样东西的轻重,而课堂中动手操作的目的性不强.
听了师傅的评价,我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询问. 结果发现,让他们在选择比较轻重的方法时,还是比较倾向于使用原来的比较方法,并且不理解为什么非要用那么多不同的方法去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这个结果不禁令我有些沮丧.
在回想了自己上课的过程后,我发现自己又犯了与第一次授课差不多的毛病:没有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
在与师傅商讨后,我理解到,用手掂、用橡皮筋吊,用天平称这些方法,应该是有层次性的展示,而不是一下子出示让学生选择. 用手掂没法比较了,可以借助简单的工具但不是很精确的工具(橡皮筋),不精确的工具没法比较了,就需要用到更精确的工具(天平). 而在理解了这些东西的使用后,需要重点培养的就是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商讨过后,我决定再次借班上一次这个内容.
三、第三次授课
用这样的方法不行,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在学生掌握用眼看、用手掂可以迅速比较两种物品的轻与重后,开始学习使用工具进行比较.
师:现在小丁丁想把自己房间杂物盒里的东西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整理一下,有没有一下子可以比较出这些东西轻重的方法?
生:可以用手掂.
师:用手一下子可以掂出那么多东西吗?
生:要掂很多次.
师:对呀,那有没有更快、更方便的方法,可以一下子比较出来,而且用到的工具我们身边就有?
生:可以用橡皮筋把它们挂起来比.
师:怎么看得出来哪个重、哪个轻呢?自己动手试一试,看看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越重的东西挂着,橡皮筋被拉得越长.
师:那么能不能根据这个原理,按从重到轻的顺序说说物品的名称呢?
生:最重的是水壶,接下来比较重的是海绵,然后是玩具汽车,剩下的夹子、橡皮和尺子比不出来.
师:我们用橡皮筋一下子比出了其中比较重的几样东西的轻与重,但是太轻的东西用橡皮筋还是无法一下子比出来. 你们知道什么工具可以更精确地比出它们的轻与重吗?
生1:用秤.
生2:用天平.
学生用天平体会轻重不同的物体放进天平后,天平的变化. 接着学生提出称量物体的顺序,教师出示夹子、橡皮、尺子之间用天平称量的结果图,让学生根据图示的结果进行推理三样东西的轻重顺序.
第三次课后教研组讨论.
这一次授课由一些教研小组成员一起观摩,课后教研组成员对这堂课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这堂课把握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对知识的呈现有递进性,让学生理解不同的比较重量的方法可以达到的效果. 并且动手操作的过程在课堂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对这节课的重难点把握也比较到位.
四、反 思
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怎样才是合理有效的?
“轻与重”这堂课中,比较注重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逐渐通过动手操作,感知不同的比较重量的方法的不同点,并由动手感知得来的经验,解决对结果进行逻辑推理的教学难点.
学生的动手操作在这堂课中起到了比较关键的串联知识的作用. 然而起先的两次授课,由于对动手操作环节的把握不是很恰当,导致学生忙于操作而忽视了课堂中的学习重点. 导致操作环节喧宾夺主,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了,却对知识点喧宾夺主.
经过这三次授课,回顾每一次讨论,发现每一次交流的过程中都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动手操作进行了探讨. 但是每一次讨论的结果都有不同的指向性:
(一)动手操作应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在学生对一个问题需要通过动手操作时,不该让学生只是简单地重复教师提供的操作方法,应该让学生在思考中动手. 通过学生自主的思考,才能体会出发现的喜悦. 动手操作应该是适当指导,以动促思.
(二)动手操作应该对本节课所教的知识起到感知、引导的作用
学生在课堂中动手操作如果偏离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那可能会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起不到明显的作用,虽然学生在课堂中体会了操作的乐趣,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的是比较直观和浅层次的感知,需要在操作过程后进行进一步的提炼. 动手操作应该起到帮助学生感知和发现新问题的作用,能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是对问题的深入探讨的诱因. 如“轻与重”中使用橡皮筋无法方便地比较出几样较轻的物体的轻重,让学生思考有无更好的方法进行比较.
(三)动手操作的时间要合理
教师在课堂中需要把握好动手操作的时间,对简单操作,如果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课堂中学生的动态生成与预设基本相同,那就可以简单带过,不一定面面俱到. 而对学生的动态生成将会与预设产生较大差异,或者难度较大的操作环节,可以适当增加操作时间. 如果是只需要学生感知一下的操作,如“轻与重”中天平上放上不同轻重的物体,天平会怎样倾斜,则可以在学生有了这一感知后,就能直接出示比较结果,让学生把学习的时间花在逻辑推理上,省去后续的重复操作时间.
通过一堂课,每位教师对这堂课中同一问题的不同交流,让这堂简单的课越来越趋于成熟.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是一道桥梁,让不同教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相互分享,不仅利于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磨课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在磨课的过程中,教师之间迸发出的智慧的闪光,经验的累积,都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
交流合作,教学相长,这是每位教师应该具有的胸怀和品格.
一、第一次授课
刚才我们用了这样的方法,现在我们试试别的方法.
在学生体会到可以用看、掂、拎等方法分辨物体的轻与重后,即将学习使用工具区分物体的轻与重.
师:刚才我们比较物体的轻与重没有借助工具,现在我们用上小小的工具来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你们身边都有一根橡皮筋,如果把不同重量的东西吊在橡皮筋上,这根橡皮筋会有什么变化?
生:挂上不同重量的物体,橡皮筋的长短会发生变化.
师:具体是什么样的变化呢?
生:挂上重的东西,橡皮筋会拉长,轻的就不会.
师:小丁丁也在用橡皮筋比较物体的轻重,你能按照这些东西从轻到重的顺序说一说吗?
然后学生开始看图比较物体的轻重.
在掌握了用橡皮筋可以比较物体轻重后,开始学习使用天平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用了橡皮筋比较东西的轻与重,现在我们来试试别的方法.
师出示天平,展示天平称量的方法,然后学生按照老师提供的称量步骤将三样物品两两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并做了模仿练习.
然而模仿练习中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思维的部分,反馈下来并不理想.
第一次课后同伴讨论.
上完这堂课,我一直有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一种方法讲完,接下来就是另一种方法,教学过程显得有些呆板. 虽然对物体轻与重的感知有了较为正确的理解,但是整堂课学生没有发挥出学习主动性,一直是教师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是机械的重复,缺少思维的锻炼,这才导致学生面对需要逻辑思维的问题思路不清.
怎样才能让学生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活跃他们的思维呢?带着困惑,我向同组的教师请教.
同组的青年教师的看法是:该放手时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用天平称量物体轻重的方法,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而不是全权包办.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创设思维情景,让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逻辑思维能力.而第一次的授课,恰恰走入了误区,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二、第二次授课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较这些物品,找出最重和最轻的.
在学生理解用眼看、用手掂可以比较出物体轻重后,教师展示生活中其他可以比较物体轻重的工具,如橡皮筋、天平.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光用眼看,光用手感觉,可能没法一下子比较出许多东西的轻重,你们能想办法用老师提供的工具,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找出最重和最轻的东西吗?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生开始动手操作比较铅笔、橡皮、尺子的轻与重.
生1:我是用手掂的. 我掂了掂橡皮和尺子,尺子重;铅笔和尺子,尺子重,所以最重的是尺子. 橡皮和铅笔比,橡皮轻,所以橡皮是最轻的.
生2:我是用橡皮筋比较的,比不出来,这几样东西挂在上面橡皮筋的长短没什么变化.
生3:我是用天平比较的,两个两个比较,比了三次,尺子最重,橡皮最轻.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经常性地用语言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比较过程说清楚. “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的?” “你先比较的是什么?” “比较出来的结果是什么?” “你们听懂他的比较方法了吗?” “你们有没有其他的比较方法?”等.
之后教师对学生的比较方法进行了总结. 对使用不同方法的学生均进行了鼓励,并鼓动学生尝试自己没有使用过的方法对之前的比较结果进行验证. 学生的表现很积极.
第二次课后师生讨论.
这节课结束后,我自己感觉比上一堂课要进步了很多,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得到了提高,大部分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积极思考问题.
然而学生课后的练习中,需要比较多种物体轻与重的练习,反馈情况仍然不是很理想.
明明课堂上学生们的反应很热烈,为什么实际取得的效果仍然不理想?带着困惑的感觉,我把这节课的情况复述给了带教师傅听.
师傅对我的课提出了她的看法.
这堂课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上有了进步,让学生能独立尝试、探索,并且通过学生分享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让其他学生体会到了不同的比较方法. 但是老师理解了各名学生的发言,学生在听到那么多的谁和谁比,是否真的互相听懂了呢?之后的验证会不会是因为之前自己的方法得出了答案,而让他们就算没听懂,也套用了原来的结果呢?
而且在课堂中有学生提到用橡皮筋无法比较几种重量都较轻的物体,那么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用橡皮筋比较多种不同物体轻与重的作用就失去了. 学生只体会到用手掂、用天平称可以比较东西的轻与重.
另外,这节课的难点应该是根据两两比较得到结果,推理出几样东西的轻重,而课堂中动手操作的目的性不强.
听了师傅的评价,我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询问. 结果发现,让他们在选择比较轻重的方法时,还是比较倾向于使用原来的比较方法,并且不理解为什么非要用那么多不同的方法去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这个结果不禁令我有些沮丧.
在回想了自己上课的过程后,我发现自己又犯了与第一次授课差不多的毛病:没有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
在与师傅商讨后,我理解到,用手掂、用橡皮筋吊,用天平称这些方法,应该是有层次性的展示,而不是一下子出示让学生选择. 用手掂没法比较了,可以借助简单的工具但不是很精确的工具(橡皮筋),不精确的工具没法比较了,就需要用到更精确的工具(天平). 而在理解了这些东西的使用后,需要重点培养的就是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商讨过后,我决定再次借班上一次这个内容.
三、第三次授课
用这样的方法不行,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在学生掌握用眼看、用手掂可以迅速比较两种物品的轻与重后,开始学习使用工具进行比较.
师:现在小丁丁想把自己房间杂物盒里的东西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整理一下,有没有一下子可以比较出这些东西轻重的方法?
生:可以用手掂.
师:用手一下子可以掂出那么多东西吗?
生:要掂很多次.
师:对呀,那有没有更快、更方便的方法,可以一下子比较出来,而且用到的工具我们身边就有?
生:可以用橡皮筋把它们挂起来比.
师:怎么看得出来哪个重、哪个轻呢?自己动手试一试,看看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越重的东西挂着,橡皮筋被拉得越长.
师:那么能不能根据这个原理,按从重到轻的顺序说说物品的名称呢?
生:最重的是水壶,接下来比较重的是海绵,然后是玩具汽车,剩下的夹子、橡皮和尺子比不出来.
师:我们用橡皮筋一下子比出了其中比较重的几样东西的轻与重,但是太轻的东西用橡皮筋还是无法一下子比出来. 你们知道什么工具可以更精确地比出它们的轻与重吗?
生1:用秤.
生2:用天平.
学生用天平体会轻重不同的物体放进天平后,天平的变化. 接着学生提出称量物体的顺序,教师出示夹子、橡皮、尺子之间用天平称量的结果图,让学生根据图示的结果进行推理三样东西的轻重顺序.
第三次课后教研组讨论.
这一次授课由一些教研小组成员一起观摩,课后教研组成员对这堂课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这堂课把握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对知识的呈现有递进性,让学生理解不同的比较重量的方法可以达到的效果. 并且动手操作的过程在课堂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对这节课的重难点把握也比较到位.
四、反 思
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怎样才是合理有效的?
“轻与重”这堂课中,比较注重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逐渐通过动手操作,感知不同的比较重量的方法的不同点,并由动手感知得来的经验,解决对结果进行逻辑推理的教学难点.
学生的动手操作在这堂课中起到了比较关键的串联知识的作用. 然而起先的两次授课,由于对动手操作环节的把握不是很恰当,导致学生忙于操作而忽视了课堂中的学习重点. 导致操作环节喧宾夺主,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了,却对知识点喧宾夺主.
经过这三次授课,回顾每一次讨论,发现每一次交流的过程中都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动手操作进行了探讨. 但是每一次讨论的结果都有不同的指向性:
(一)动手操作应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在学生对一个问题需要通过动手操作时,不该让学生只是简单地重复教师提供的操作方法,应该让学生在思考中动手. 通过学生自主的思考,才能体会出发现的喜悦. 动手操作应该是适当指导,以动促思.
(二)动手操作应该对本节课所教的知识起到感知、引导的作用
学生在课堂中动手操作如果偏离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那可能会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起不到明显的作用,虽然学生在课堂中体会了操作的乐趣,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的是比较直观和浅层次的感知,需要在操作过程后进行进一步的提炼. 动手操作应该起到帮助学生感知和发现新问题的作用,能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是对问题的深入探讨的诱因. 如“轻与重”中使用橡皮筋无法方便地比较出几样较轻的物体的轻重,让学生思考有无更好的方法进行比较.
(三)动手操作的时间要合理
教师在课堂中需要把握好动手操作的时间,对简单操作,如果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课堂中学生的动态生成与预设基本相同,那就可以简单带过,不一定面面俱到. 而对学生的动态生成将会与预设产生较大差异,或者难度较大的操作环节,可以适当增加操作时间. 如果是只需要学生感知一下的操作,如“轻与重”中天平上放上不同轻重的物体,天平会怎样倾斜,则可以在学生有了这一感知后,就能直接出示比较结果,让学生把学习的时间花在逻辑推理上,省去后续的重复操作时间.
通过一堂课,每位教师对这堂课中同一问题的不同交流,让这堂简单的课越来越趋于成熟.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是一道桥梁,让不同教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相互分享,不仅利于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磨课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在磨课的过程中,教师之间迸发出的智慧的闪光,经验的累积,都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
交流合作,教学相长,这是每位教师应该具有的胸怀和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