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合作,教学相长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教师是个孤独的职业,每个孩子身上发生的事情,每堂课上生成的问题都不同,只能自己独立去解决,其他人无法体会和帮忙. 但是在二年级第二学期“轻与重”的教学过程中,却让我深切体会到教师间交流合作的重要性,那绝对是教学相长的. 作为一名教龄不长的青年教师,要上好一节课,不光要靠自己的辛勤准备,还要多收集众家看法,多多磨课.
  一、第一次授课
  刚才我们用了这样的方法,现在我们试试别的方法.
  在学生体会到可以用看、掂、拎等方法分辨物体的轻与重后,即将学习使用工具区分物体的轻与重.
  师:刚才我们比较物体的轻与重没有借助工具,现在我们用上小小的工具来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你们身边都有一根橡皮筋,如果把不同重量的东西吊在橡皮筋上,这根橡皮筋会有什么变化?
  生:挂上不同重量的物体,橡皮筋的长短会发生变化.
  师:具体是什么样的变化呢?
  生:挂上重的东西,橡皮筋会拉长,轻的就不会.
  师:小丁丁也在用橡皮筋比较物体的轻重,你能按照这些东西从轻到重的顺序说一说吗?
  然后学生开始看图比较物体的轻重.
  在掌握了用橡皮筋可以比较物体轻重后,开始学习使用天平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用了橡皮筋比较东西的轻与重,现在我们来试试别的方法.
  师出示天平,展示天平称量的方法,然后学生按照老师提供的称量步骤将三样物品两两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并做了模仿练习.
  然而模仿练习中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思维的部分,反馈下来并不理想.
  第一次课后同伴讨论.
  上完这堂课,我一直有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被牵着鼻子走的感觉. 一种方法讲完,接下来就是另一种方法,教学过程显得有些呆板. 虽然对物体轻与重的感知有了较为正确的理解,但是整堂课学生没有发挥出学习主动性,一直是教师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是机械的重复,缺少思维的锻炼,这才导致学生面对需要逻辑思维的问题思路不清.
  怎样才能让学生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活跃他们的思维呢?带着困惑,我向同组的教师请教.
  同组的青年教师的看法是:该放手时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用天平称量物体轻重的方法,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而不是全权包办.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创设思维情景,让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逻辑思维能力.而第一次的授课,恰恰走入了误区,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二、第二次授课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较这些物品,找出最重和最轻的.
  在学生理解用眼看、用手掂可以比较出物体轻重后,教师展示生活中其他可以比较物体轻重的工具,如橡皮筋、天平.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光用眼看,光用手感觉,可能没法一下子比较出许多东西的轻重,你们能想办法用老师提供的工具,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找出最重和最轻的东西吗?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生开始动手操作比较铅笔、橡皮、尺子的轻与重.
  生1:我是用手掂的. 我掂了掂橡皮和尺子,尺子重;铅笔和尺子,尺子重,所以最重的是尺子. 橡皮和铅笔比,橡皮轻,所以橡皮是最轻的.
  生2:我是用橡皮筋比较的,比不出来,这几样东西挂在上面橡皮筋的长短没什么变化.
  生3:我是用天平比较的,两个两个比较,比了三次,尺子最重,橡皮最轻.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经常性地用语言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比较过程说清楚. “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的?” “你先比较的是什么?” “比较出来的结果是什么?” “你们听懂他的比较方法了吗?” “你们有没有其他的比较方法?”等.
  之后教师对学生的比较方法进行了总结. 对使用不同方法的学生均进行了鼓励,并鼓动学生尝试自己没有使用过的方法对之前的比较结果进行验证. 学生的表现很积极.
  第二次课后师生讨论.
  这节课结束后,我自己感觉比上一堂课要进步了很多,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得到了提高,大部分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积极思考问题.
  然而学生课后的练习中,需要比较多种物体轻与重的练习,反馈情况仍然不是很理想.
  明明课堂上学生们的反应很热烈,为什么实际取得的效果仍然不理想?带着困惑的感觉,我把这节课的情况复述给了带教师傅听.
  师傅对我的课提出了她的看法.
  这堂课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上有了进步,让学生能独立尝试、探索,并且通过学生分享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让其他学生体会到了不同的比较方法. 但是老师理解了各名学生的发言,学生在听到那么多的谁和谁比,是否真的互相听懂了呢?之后的验证会不会是因为之前自己的方法得出了答案,而让他们就算没听懂,也套用了原来的结果呢?
  而且在课堂中有学生提到用橡皮筋无法比较几种重量都较轻的物体,那么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用橡皮筋比较多种不同物体轻与重的作用就失去了. 学生只体会到用手掂、用天平称可以比较东西的轻与重.
  另外,这节课的难点应该是根据两两比较得到结果,推理出几样东西的轻重,而课堂中动手操作的目的性不强.
  听了师傅的评价,我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询问. 结果发现,让他们在选择比较轻重的方法时,还是比较倾向于使用原来的比较方法,并且不理解为什么非要用那么多不同的方法去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这个结果不禁令我有些沮丧.
  在回想了自己上课的过程后,我发现自己又犯了与第一次授课差不多的毛病:没有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
  在与师傅商讨后,我理解到,用手掂、用橡皮筋吊,用天平称这些方法,应该是有层次性的展示,而不是一下子出示让学生选择. 用手掂没法比较了,可以借助简单的工具但不是很精确的工具(橡皮筋),不精确的工具没法比较了,就需要用到更精确的工具(天平). 而在理解了这些东西的使用后,需要重点培养的就是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商讨过后,我决定再次借班上一次这个内容.
  三、第三次授课
  用这样的方法不行,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在学生掌握用眼看、用手掂可以迅速比较两种物品的轻与重后,开始学习使用工具进行比较.
  师:现在小丁丁想把自己房间杂物盒里的东西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整理一下,有没有一下子可以比较出这些东西轻重的方法?
  生:可以用手掂.
  师:用手一下子可以掂出那么多东西吗?
  生:要掂很多次.
  师:对呀,那有没有更快、更方便的方法,可以一下子比较出来,而且用到的工具我们身边就有?
  生:可以用橡皮筋把它们挂起来比.
  师:怎么看得出来哪个重、哪个轻呢?自己动手试一试,看看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越重的东西挂着,橡皮筋被拉得越长.
  师:那么能不能根据这个原理,按从重到轻的顺序说说物品的名称呢?
  生:最重的是水壶,接下来比较重的是海绵,然后是玩具汽车,剩下的夹子、橡皮和尺子比不出来.
  师:我们用橡皮筋一下子比出了其中比较重的几样东西的轻与重,但是太轻的东西用橡皮筋还是无法一下子比出来. 你们知道什么工具可以更精确地比出它们的轻与重吗?
  生1:用秤.
  生2:用天平.
  学生用天平体会轻重不同的物体放进天平后,天平的变化. 接着学生提出称量物体的顺序,教师出示夹子、橡皮、尺子之间用天平称量的结果图,让学生根据图示的结果进行推理三样东西的轻重顺序.
  第三次课后教研组讨论.
  这一次授课由一些教研小组成员一起观摩,课后教研组成员对这堂课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这堂课把握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对知识的呈现有递进性,让学生理解不同的比较重量的方法可以达到的效果. 并且动手操作的过程在课堂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对这节课的重难点把握也比较到位.
  四、反 思
  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怎样才是合理有效的?
  “轻与重”这堂课中,比较注重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逐渐通过动手操作,感知不同的比较重量的方法的不同点,并由动手感知得来的经验,解决对结果进行逻辑推理的教学难点.
  学生的动手操作在这堂课中起到了比较关键的串联知识的作用. 然而起先的两次授课,由于对动手操作环节的把握不是很恰当,导致学生忙于操作而忽视了课堂中的学习重点. 导致操作环节喧宾夺主,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了,却对知识点喧宾夺主.
  经过这三次授课,回顾每一次讨论,发现每一次交流的过程中都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动手操作进行了探讨. 但是每一次讨论的结果都有不同的指向性:
  (一)动手操作应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在学生对一个问题需要通过动手操作时,不该让学生只是简单地重复教师提供的操作方法,应该让学生在思考中动手. 通过学生自主的思考,才能体会出发现的喜悦. 动手操作应该是适当指导,以动促思.
  (二)动手操作应该对本节课所教的知识起到感知、引导的作用
  学生在课堂中动手操作如果偏离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那可能会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起不到明显的作用,虽然学生在课堂中体会了操作的乐趣,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的是比较直观和浅层次的感知,需要在操作过程后进行进一步的提炼. 动手操作应该起到帮助学生感知和发现新问题的作用,能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是对问题的深入探讨的诱因. 如“轻与重”中使用橡皮筋无法方便地比较出几样较轻的物体的轻重,让学生思考有无更好的方法进行比较.
  (三)动手操作的时间要合理
  教师在课堂中需要把握好动手操作的时间,对简单操作,如果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课堂中学生的动态生成与预设基本相同,那就可以简单带过,不一定面面俱到. 而对学生的动态生成将会与预设产生较大差异,或者难度较大的操作环节,可以适当增加操作时间. 如果是只需要学生感知一下的操作,如“轻与重”中天平上放上不同轻重的物体,天平会怎样倾斜,则可以在学生有了这一感知后,就能直接出示比较结果,让学生把学习的时间花在逻辑推理上,省去后续的重复操作时间.
  通过一堂课,每位教师对这堂课中同一问题的不同交流,让这堂简单的课越来越趋于成熟.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是一道桥梁,让不同教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相互分享,不仅利于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磨课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在磨课的过程中,教师之间迸发出的智慧的闪光,经验的累积,都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
  交流合作,教学相长,这是每位教师应该具有的胸怀和品格.
其他文献
内容评析:  1. 执教老师:山东省济南经七路第一小学 魏会  2. 本节课的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8—119页.教材在学生学完了“可能性”这一单元后,设计了这个以游戏形式探讨可能性大小的实践活动.通过本活动,可以使学生通过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巩固“组合”的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通过与老师比赛的形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 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
【摘要】 针对《课标》中统计与概率部分发展“数据分析观念”这一教学目标,一线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存在诸多困难,以至于体现不出统计与概率本身的内涵. 笔者在听取了数十节统计课后,通过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获取资料,对资料整理后,设计了一节生动的统计复习课,不仅达到了《课标》的要求,还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统计的意义.  【关键词】 统计;数据分析观念;教学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大动作之一就是大幅度增加统计与概
目前,在多媒体的应用中,常用的解决方案以投影机、实物展台、计算机等为主. 这样的解决方案能方便地将实物、计算机教学课件、视频、音频等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然而在绝大部分教学实践中,传统的“板书”依然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 因为通过板书,教师可以即兴地插入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地控制教学进程. 于是,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成为许多教师喜欢的教学模式. 交互式电子白板正是在这种需求背景下进入到教师和学生
[摘要]2300年初等几何一直认定相互平行且距离为0的直线必重合相等,等长的直线段必有合同关系;然而集合与几何起码常识凸显直线A沿本身伸缩或平移后就≠A了,有等长直线段a与b,a的元点多于b的元点使a不可≌b——从一侧面显示2300年“点无大小”公理并非“不容置疑”(坚持“点无大小”就无法解释图形a与b的“像素”点为何不一样多?)。人类自识无理数2500年来一直认定各已知正数x的对应x[]2均是已
【摘要】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 ”学习材料的选择决定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习过程的生动性.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我们如何选择提炼合适的材料,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剖析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材料选择及创设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如何增强学习材料的有效性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习材料;选择;有效  学习材料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提高
【摘要】 新一轮课改实施以来,“探索规律”的教学获得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仔细分析教材不难发现,在每册教材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探索规律”的数学题材. 如何才能有效开展“探索规律”的课堂教学?本文主要针对这个问题,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出“激发‘探索规律’欲望”、“经历‘探索规律’过程”、“拓宽‘探索规律’途径”、“积累‘探索规律’经验”等能引发学生有效自主探索规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解题的训练,快速准确的解对题目是所有老师学生追求的目标。解题的速度与准确度取决于题目的难易程度,而题目的难易程度往往取决于条件的给出方式,条件给得显性,则相对容易,条件给得隐性,则简单题也可能变成难题。所谓隐性条件,是指题目中没有直接表述,但是根据明文表述可以推断出来的,或者没有直接表述,但是该条件是客观存在的常规或常理。隐性条件容易被解题者忽视,但往往又是解题的关键
【摘要】 针对当今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分组分层教学进行分析,并得出一定的实践策略,希望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分组分层教学;教学目标  2011年的学校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每名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只是不同的学生会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观察学生的不同特点,并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了解学生的基本情
【摘要】 随着当代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各界对学生的教学变得更加关注,很多家长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在小学高年级就开始让学生上一些辅导班,进而帮助学生对数学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近几年素质教育慢慢在各个学校开展起来,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很多教育学者提出了小学生高年级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本文就这种教学方式做了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小学生;高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  近几年的教
【摘要】 “问题是学生自己想通的,而不是老师教通的. ” 让儿童以儿童的方式体验学习要尊重儿童的体验. 学生有感同身受的体验,数学课堂的学习才能把陌生的、外在的、于对象无关的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融入数学的思想,那么数学学习也奇趣无穷了.  【关键词】 儿童的方式;体验;体验学习  什么是体验学习呢?体验学习是人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经历·体验·探索”这一过程目标,数学教学应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