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我国提出的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与举措,但是进口一贯被轻视。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进口贸易呈现逐年增长位居前列、进口商品结构单一、外企为主私营增速强劲、加工贸易为主且逐步下降、进口市场相对集中的特点。同时贸易顺差不断扩大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商品结构不均衡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贸易结构不均衡不利于经济的平衡发展、消费品进口不足造成税收流失的问题急需解决。据此提出江苏省对进口贸易政策的调整建议。
关键词:江苏省;进口贸易;调整建议
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要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和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对外开放不同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前者强调单向的开放、以鼓励出口、对外投资为主。后者强调双向开放、以实现商品、服务、要素的自由流通为目标。因此必须重视进口并利用其促进经济发展。本文研究江苏省进口贸易,以提出建议帮助江苏省更好地利用进口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
一、江苏省进口的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江苏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全省GDP连续2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截至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达到约7.06万亿元。经济整体稳步增长、结构调整逐步进行的同时,进口贸易也缓慢增长呈现以下特点:
(一)逐年增长位居全国前列
江苏省进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456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5,638亿,增幅为1,136%,年均增速19.68%;其中进口增长到2219亿,增幅达1,015%,年均增速18.80%。整体而言,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进口贸易同时逐年增长。横向对比来看,江苏省进口在全国各省中名列前茅,仅排在广东、北京、上海之后,位列第四,其中最高时为2005年占全国进口的15.90%。
(二)进口商品结构单一
进口商品主要分为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两大类,我省主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所占比重保持在82%-90%之间,而初级产品的进口比重在9%-15%之间。虽然两类商品的比重相对稳定,但是初级产品增速明显超过工业制成品,2010年达44.34%。在进口产品中机械及运输设备一直比重最大,为44%以上,化学成品及有关制品、杂项制品则分别位于第二、三位,占比为15%左右。而食品、动植物油、脂、烟类则非常少,占比不足1%。
(三)外企为主私营增速强劲
2000年左右江苏省主要的进口贸易经营主体是外商投资企业,占到进口总额的一半以上。随着外贸经营权的放宽,私营企业逐步开展进口业务,增速强劲,在2010年达到217亿美元,超过国企成为第二大主体。而国企进口贸易明显不如外资企业与私营企业,占比10%以下。
(四)加工为主但逐步下降
从进口贸易方式来看,我省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2005年比重达61.97%,同期一般贸易只占24.46%。但是之后加工贸易的比重逐步下降,一般贸易逐步上升,2012年时加工贸易下降到39%,而一般贸易进口增长到36%。说明我省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是有效的,进口贸易主要为出口服务。
(五)进口市场相对集中
江苏省的进口产品主要来自亚洲,比重达70%以上,且增速稳定。其次欧洲、北美也是重要来源地,占20%左右。另外地缘因素是影响进口的重要因素之一,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是我省最重要的进口来源地,比重达到80%以上。东盟其次,占比12%左右。
二、江苏省进口存在的问题
江苏省的进口从2000年逐步发展形成一定规模,促进了我省的经济发展,但是存在以下问题:
(一)贸易顺差不断扩大造成社会福利损失
江苏省外向型经济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相对于出口,进口规模一直偏小,因此贸易顺差长期存在,且逐年扩大,从2000年的59.02增加到2014年的1,199亿美元。进口长期小于出口是造成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进口增幅偏小则是顺差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开放经济中,当外汇储备超过一定水平,巨大的顺差意味着社会福利的净损失,而不是社会财富的积累。有学者简单核算,若贴现率为5%-8%,08年贸易顺差造成的社会福利净损失大约占GDP的6.5%。
(二)商品结构不均衡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改革初期为了提升加工制造能力和完善产业配套设施,江苏省大量进口先进技术、核心零部件和成套设备,因此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偏多。虽然该类进口确实提升了制造业水平,但也造成了重复浪费,同时抑制了企业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市场空间和积极性。出口的本质是国内资源和能源的大量输出,而初级产品进口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资源的过度消耗,既造成了自有资源的过度开发、低效使用,同时给生态环境巨大压力,对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也产生不利影响。
(三)贸易结构不均衡不利于经济的平衡发展
江苏省凭借劳动力成本、优惠政策和地理环境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企业,形成了以外资企业为进口主体的贸易结构。外资企业的进口具有卖方垄断的性质,需求弹性较小,可以通过公司内部贸易、产品内贸易配置资源,从而影响进口的种类及市场多元化。而且在加工贸易的一进一出中,江苏省只是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赚取的只是低廉的加工费,一旦低成本优势丧失,必将导致外资转移,使得进口与出口同时大幅下降,不利于对外贸易的平稳发展。
(四)消费品进口不足造成税收流失
长期鼓励出口和保护国内市场的政策导向,使得消费品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足。江苏省进口食品、饮料、烟酒等总量不超过2%,但是国内消费需求却很旺盛。供需的巨大差异导致了“海淘”“代购”等现象的井喷,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海外代购市场交易规模达483亿元。同年,“海淘”的消费规模同比增长117%。可见消费品进口远远不足以满足国内,而巨大的境外消费直接导致国内税收的损失。 三、江苏省进口的调整建议
综上所述,江苏省长期、单项的对外开放政策造成了不利影响,在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目标下,应该调整相关进口贸易政策。
(一)利用进口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进口对中国生产率进步的贡献率约为46%,为中国经济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与发达国家相比,部分产业仍然存在技术差距。为了尽快提升我省科技水平,可抓住当前产业结构调整时机,平衡增加进口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关系;通过进口信贷、信用保险、技改贴息等手段,促进节能环保、重大装备、高新技术等产品的进口。同时依托重大项目、实验室和企业,建立“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一体化政策体系,将进口技术作为手段,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目的,打造我省自主创新能力。
(二)打造良好国际环境争取进口优势
可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提升江苏省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国家及跨国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以提高企业在进口贸易中的优势。例如,2012年3月,江苏省在昆山举行了首届国际进口产品博览会,该博览会围绕我国“十二五”时期重点引进的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等36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单位。相信随着该类型博览会的举行,江苏省在国际市场上的买方地位将不断提升,为我省甚至我国进口产品创造话语权和优势。
(三)利用“走出去”扩大资源进口
我省经济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扩大进口资源将有效缓解国内生产成本压力。这要求企业“走出去”,通过投资、经营、联合开发等形式,建立起跨国公司,并控制资源、提高国际议价能力。其次,不发达地区往往蕴含丰富的资源,并且尚未被开发利用。我省应拓展进口来源地,既可以分散对于部分国家的进口依赖,又可将进口资源与出口联系起来,通过向不发达地区出口生产设备和工业制成品,换取低廉的资源进口。
(四)搭建平台方便消费品进口
为了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刺激地区经济发展,应该适度增加消费品的进口。可以通过搭建进口贸易平台如定期举行展销会、进口消费品宣传月等形式,促进进口产品在江苏省的销售。增加免税店的数量、放宽购物门槛、提高服务水平,可以刺激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减少税收流失。此外对于一些特殊消费品而已通过产业联合实现贸易集聚效应。如2012年江苏省在张家港保税区建立了首个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解决了江苏省及长三角地区进口汽车要通过上海,路程远、耗时长、成本高的问题。当年实现整车进口500辆,第二年突破2万,且形成汽车物流、展示交易、综合服务三大功能,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戴翔,张二震.我国开放型经济传统优势弱化之后怎么办[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第3期.
[2]李俊,蔡彤娟.我国进口性质的转变与新时期扩大进口新战略[J].国际贸易,2013第12期.
[3]张东阳.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08.
[4]张群,张曙霄,吴石磊.优化进口贸易结构促进扩大内需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4第1期.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2015SJD024);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重点课题(14SWA-045)。
关键词:江苏省;进口贸易;调整建议
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要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和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对外开放不同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前者强调单向的开放、以鼓励出口、对外投资为主。后者强调双向开放、以实现商品、服务、要素的自由流通为目标。因此必须重视进口并利用其促进经济发展。本文研究江苏省进口贸易,以提出建议帮助江苏省更好地利用进口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
一、江苏省进口的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江苏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全省GDP连续2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截至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达到约7.06万亿元。经济整体稳步增长、结构调整逐步进行的同时,进口贸易也缓慢增长呈现以下特点:
(一)逐年增长位居全国前列
江苏省进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456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5,638亿,增幅为1,136%,年均增速19.68%;其中进口增长到2219亿,增幅达1,015%,年均增速18.80%。整体而言,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进口贸易同时逐年增长。横向对比来看,江苏省进口在全国各省中名列前茅,仅排在广东、北京、上海之后,位列第四,其中最高时为2005年占全国进口的15.90%。
(二)进口商品结构单一
进口商品主要分为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两大类,我省主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所占比重保持在82%-90%之间,而初级产品的进口比重在9%-15%之间。虽然两类商品的比重相对稳定,但是初级产品增速明显超过工业制成品,2010年达44.34%。在进口产品中机械及运输设备一直比重最大,为44%以上,化学成品及有关制品、杂项制品则分别位于第二、三位,占比为15%左右。而食品、动植物油、脂、烟类则非常少,占比不足1%。
(三)外企为主私营增速强劲
2000年左右江苏省主要的进口贸易经营主体是外商投资企业,占到进口总额的一半以上。随着外贸经营权的放宽,私营企业逐步开展进口业务,增速强劲,在2010年达到217亿美元,超过国企成为第二大主体。而国企进口贸易明显不如外资企业与私营企业,占比10%以下。
(四)加工为主但逐步下降
从进口贸易方式来看,我省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2005年比重达61.97%,同期一般贸易只占24.46%。但是之后加工贸易的比重逐步下降,一般贸易逐步上升,2012年时加工贸易下降到39%,而一般贸易进口增长到36%。说明我省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是有效的,进口贸易主要为出口服务。
(五)进口市场相对集中
江苏省的进口产品主要来自亚洲,比重达70%以上,且增速稳定。其次欧洲、北美也是重要来源地,占20%左右。另外地缘因素是影响进口的重要因素之一,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是我省最重要的进口来源地,比重达到80%以上。东盟其次,占比12%左右。
二、江苏省进口存在的问题
江苏省的进口从2000年逐步发展形成一定规模,促进了我省的经济发展,但是存在以下问题:
(一)贸易顺差不断扩大造成社会福利损失
江苏省外向型经济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相对于出口,进口规模一直偏小,因此贸易顺差长期存在,且逐年扩大,从2000年的59.02增加到2014年的1,199亿美元。进口长期小于出口是造成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进口增幅偏小则是顺差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开放经济中,当外汇储备超过一定水平,巨大的顺差意味着社会福利的净损失,而不是社会财富的积累。有学者简单核算,若贴现率为5%-8%,08年贸易顺差造成的社会福利净损失大约占GDP的6.5%。
(二)商品结构不均衡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改革初期为了提升加工制造能力和完善产业配套设施,江苏省大量进口先进技术、核心零部件和成套设备,因此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偏多。虽然该类进口确实提升了制造业水平,但也造成了重复浪费,同时抑制了企业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市场空间和积极性。出口的本质是国内资源和能源的大量输出,而初级产品进口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资源的过度消耗,既造成了自有资源的过度开发、低效使用,同时给生态环境巨大压力,对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也产生不利影响。
(三)贸易结构不均衡不利于经济的平衡发展
江苏省凭借劳动力成本、优惠政策和地理环境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企业,形成了以外资企业为进口主体的贸易结构。外资企业的进口具有卖方垄断的性质,需求弹性较小,可以通过公司内部贸易、产品内贸易配置资源,从而影响进口的种类及市场多元化。而且在加工贸易的一进一出中,江苏省只是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赚取的只是低廉的加工费,一旦低成本优势丧失,必将导致外资转移,使得进口与出口同时大幅下降,不利于对外贸易的平稳发展。
(四)消费品进口不足造成税收流失
长期鼓励出口和保护国内市场的政策导向,使得消费品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足。江苏省进口食品、饮料、烟酒等总量不超过2%,但是国内消费需求却很旺盛。供需的巨大差异导致了“海淘”“代购”等现象的井喷,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海外代购市场交易规模达483亿元。同年,“海淘”的消费规模同比增长117%。可见消费品进口远远不足以满足国内,而巨大的境外消费直接导致国内税收的损失。 三、江苏省进口的调整建议
综上所述,江苏省长期、单项的对外开放政策造成了不利影响,在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目标下,应该调整相关进口贸易政策。
(一)利用进口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进口对中国生产率进步的贡献率约为46%,为中国经济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与发达国家相比,部分产业仍然存在技术差距。为了尽快提升我省科技水平,可抓住当前产业结构调整时机,平衡增加进口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关系;通过进口信贷、信用保险、技改贴息等手段,促进节能环保、重大装备、高新技术等产品的进口。同时依托重大项目、实验室和企业,建立“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一体化政策体系,将进口技术作为手段,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目的,打造我省自主创新能力。
(二)打造良好国际环境争取进口优势
可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提升江苏省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国家及跨国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以提高企业在进口贸易中的优势。例如,2012年3月,江苏省在昆山举行了首届国际进口产品博览会,该博览会围绕我国“十二五”时期重点引进的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等36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单位。相信随着该类型博览会的举行,江苏省在国际市场上的买方地位将不断提升,为我省甚至我国进口产品创造话语权和优势。
(三)利用“走出去”扩大资源进口
我省经济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扩大进口资源将有效缓解国内生产成本压力。这要求企业“走出去”,通过投资、经营、联合开发等形式,建立起跨国公司,并控制资源、提高国际议价能力。其次,不发达地区往往蕴含丰富的资源,并且尚未被开发利用。我省应拓展进口来源地,既可以分散对于部分国家的进口依赖,又可将进口资源与出口联系起来,通过向不发达地区出口生产设备和工业制成品,换取低廉的资源进口。
(四)搭建平台方便消费品进口
为了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刺激地区经济发展,应该适度增加消费品的进口。可以通过搭建进口贸易平台如定期举行展销会、进口消费品宣传月等形式,促进进口产品在江苏省的销售。增加免税店的数量、放宽购物门槛、提高服务水平,可以刺激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减少税收流失。此外对于一些特殊消费品而已通过产业联合实现贸易集聚效应。如2012年江苏省在张家港保税区建立了首个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解决了江苏省及长三角地区进口汽车要通过上海,路程远、耗时长、成本高的问题。当年实现整车进口500辆,第二年突破2万,且形成汽车物流、展示交易、综合服务三大功能,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戴翔,张二震.我国开放型经济传统优势弱化之后怎么办[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第3期.
[2]李俊,蔡彤娟.我国进口性质的转变与新时期扩大进口新战略[J].国际贸易,2013第12期.
[3]张东阳.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08.
[4]张群,张曙霄,吴石磊.优化进口贸易结构促进扩大内需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4第1期.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2015SJD024);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重点课题(14SWA-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