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一广西的三个青年
1907年的一天,广西省临桂县榃头村,从山上砍完柴回家的路上,16岁的李宗仁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也许能改变:“路上遇见一位赶圩回来的邻村人,他告诉我说,陆小第二期招生已经发榜了,正取共一百三十名,备取十名,我是第一名备取,准可入学无疑。”
这种人生的转折同样发生在几十里地以外的临桂县会仙镇山尾村的白崇禧身上。他14岁考入广西陆军小学。“全省报名千余人,只取120名,我名列第六。”
还有容县山咀村的黄绍竑。“宣统二年春,陆军小学第四期招生,我去应考,侥幸录取了。”
李、白、黄进入广西陆军小学,意味着一段历史开始生长。中国大多军阀靠血缘关系为纽带,后来的新桂系不大相同,他们的聚合更多是通过乡籍和同学关系。桂系的军官多来自四所军校:陆军小学、预备中学、保定军校、陆军大学。而他们又多来自广西两个地区:桂林及其附近地区和容县及其附近地区。
1911年,辛亥革命的枪火中断了这些年轻人的学业,他们提前走上了革命之路。
10年之后,老桂系头目陆荣廷被逐出广东,土匪出身的沈鸿英成为广西的霸主。彼时李宗仁和黄绍竑各自拥有数量极少的军队,辗转各地,勉强维生。1922年,李宗仁找到陆小的同学黄绍竑,决定联合壮大。
黄绍竑找到沈鸿英表示愿意做他的下属。沈鸿英委任黄绍竑为旅长,并提供武器和资金。1923年,沈攻打广东失败,李、黄二人趁机解除了这支败军的武装,增强了自己的羽翼。接着,他们又说服沈与其一起扫除陆荣廷的残余势力。当陆被驱逐出广西之后,李、黄再回过头来将沈的部队消灭殆尽。期间,另一位陆小同学白崇禧加入其中。
1925年夏天,这些广西的青年领袖们击退云南军阀的进攻后,统一了广西。是年,李宗仁34岁,白崇禧32岁,黄绍竑30岁。
桂系巨头关系密切,但从未结拜为兄弟。多年后,当蒋介石提出跟李宗仁结为拜把子兄弟时,李宗仁其实不乐意。“蒋先生真正目的只不过是拉拢私人关系,希望我向他个人效忠而已,当时南北双方的要人,往往今朝结为兄弟,明日又互相砍杀。反观我们广西的李、黄、白三人,并未金兰结盟,而我们意气相投,大公无私的合作,国内一时无两。”
北伐期间的桂系
北伐是国民党多年来主要的军事计划。在孙中山去世后的1926年,国民党自己的军队得到壮大,广东成为了根据地,盟友也在不断发展。李、黄、白是积极的响应者。
这是桂系和其他军阀的不同之处,他们非常愿意加入到全国统一的进程。
北伐最先由桂系的第七军打响。在北伐过程中,蒋介石一直想借机削弱桂系力量。一些主要的战役都让桂军去打,而他的嫡系则是受保护的对象。尽管如此,他的嫡系部队常吃败仗,而桂系的第七军屡立战功,获得“钢军”之称。桂系和蒋介石的矛盾就此埋下。此后的20多年中,这是国民党内最为主要的矛盾。
1927年“清党”后,蒋介石定都南京,与汪精卫的武汉政府形成对峙。给蒋介石帮了大忙的桂系却没有获得多少实质地位。
宁汉之间的矛盾让北伐处于困境,白崇禧提出让蒋介石隐退。蒋十分不悦,但仍被迫下野。后来白崇禧之子白先勇曾提到:“如果宁汉分裂,北伐就受阻了。我父亲可能关心的是这一点,可能蒋的感受就不一样了。”
桂系高层决裂
1928年7月,北伐巨头们拿下了北京,蒋介石、李宗仁、冯玉祥和阎锡山在北京西山的碧云寺,向孙中山的灵柩宣告北伐完成。
孙中山棺前的4位将领中,有3人极力要维护他们的地方自治,当蒋介石不能让他们服从时,只有付诸武力。
1929年,蒋桂战争爆发,桂系被打垮,丢失了广西之外的所有地盘和大部分军队,惟一保留下来的是黄绍竑留在广西的部队。此时,李、白、黄3人之间的关系开始有些微妙。
1930年夏,桂系在攻打湖南时,黄绍竑表现不力,桂系军队失败而归。这最终导致了桂系高层的决裂。当时有一种说法是,李、白回到桂林后在叠彩山设宴,请来黄绍竑。白崇禧打算在宴会上处决黄绍竑,李宗仁没有同意。最终的结果是,黄绍竑辞去了广西省主席的职务,离开了经营多年的广西。
黄绍竑转到蒋介石一方,后担任过国民政府内政部长、浙江省主席、湖南省主席、监察院副院长。黄绍竑与桂系关系的破裂并不是绝对的,他们仍保持着私人联系。多年后李宗仁竞选副总统,黄绍竑为其助选,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同样来自容县的黄旭初顶替了黄绍竑的位置。黄旭初的表现更像是一个听话而能干的管家。李、白、黄的结构有些戏剧性地得以保持。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和蒋介石决裂多年的白崇禧到南京就任副参谋总长。李宗仁就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他和白崇禧指挥的台儿庄战役让桂系在全国名声大振。在整个抗战过程中,许多重要的战役都有桂系参与。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称:广西的士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
桂系烟消云散
1947年下半年后国民党在与共产党作战时连连败退,国民政府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美国人也有意用李宗仁取代蒋介石。李宗仁决定竞选副总统。
当选副总统的李宗仁来到了南京。李宗仁很少去总统府。“对我来说,不过是由一个吃闲饭的位置换到了另一个吃闲饭的位置罢了……有关军国大事的重要会议,蒋先生照例不要我参加。招待国际友人的重要宴会,蒋先生也向不邀请我陪客。”
当李宗仁在南京消磨他的清闲日子时,白崇禧正忙于应付内战中的颓势。
四平战役是国共在东北战场上最为重要的一役,当时被认为国共双方最擅打仗的将领白崇禧和林彪有了直接较量,最初的情况是:林彪吃到了空前的败仗,向北撤退。白崇禧请示蒋介石后,得到的复电是:暂缓追击。得到喘息之机的林彪最终扳回了整个东北。这成为白崇禧一生最大的遗憾。
这一暂缓追击令国共双方都觉得不可思议。李宗仁对此有自己的见解:“我知道蒋先生不是不想歼灭共军,而是讨厌这主意出自白崇禧,纵可打一全胜的仗,他也宁可不要。蒋先生就有这样忌贤妒能,宁饶敌人,不饶朋友的怪性格。追随蒋先生有年的人一定认为这是一针见血之谈。”
1949年4月,共产党军队发起渡江战役。蒋介石想守住的是上海,而不是李、白所希望守住的长江,兵力虚弱的长江防线顷刻瓦解。
李宗仁最终去了美国;白崇禧想要跟共产党军队最后一搏,终未成功,去了台湾;黄旭初去了香港;黄绍竑留在了大陆。桂系从此烟消云散。
1965年7月,李宗仁躲过国民党特务暗杀,与夫人郭德洁辗转回到大陆。1969年在北京去世。
1966年8月,黄绍竑在“文革”中自杀。
1966年12月,白崇禧在台湾暴毙,死因至今仍众说纷纭。
1975年11月,黄旭初在香港去世。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第31期)B④
1907年的一天,广西省临桂县榃头村,从山上砍完柴回家的路上,16岁的李宗仁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也许能改变:“路上遇见一位赶圩回来的邻村人,他告诉我说,陆小第二期招生已经发榜了,正取共一百三十名,备取十名,我是第一名备取,准可入学无疑。”
这种人生的转折同样发生在几十里地以外的临桂县会仙镇山尾村的白崇禧身上。他14岁考入广西陆军小学。“全省报名千余人,只取120名,我名列第六。”
还有容县山咀村的黄绍竑。“宣统二年春,陆军小学第四期招生,我去应考,侥幸录取了。”
李、白、黄进入广西陆军小学,意味着一段历史开始生长。中国大多军阀靠血缘关系为纽带,后来的新桂系不大相同,他们的聚合更多是通过乡籍和同学关系。桂系的军官多来自四所军校:陆军小学、预备中学、保定军校、陆军大学。而他们又多来自广西两个地区:桂林及其附近地区和容县及其附近地区。
1911年,辛亥革命的枪火中断了这些年轻人的学业,他们提前走上了革命之路。
10年之后,老桂系头目陆荣廷被逐出广东,土匪出身的沈鸿英成为广西的霸主。彼时李宗仁和黄绍竑各自拥有数量极少的军队,辗转各地,勉强维生。1922年,李宗仁找到陆小的同学黄绍竑,决定联合壮大。
黄绍竑找到沈鸿英表示愿意做他的下属。沈鸿英委任黄绍竑为旅长,并提供武器和资金。1923年,沈攻打广东失败,李、黄二人趁机解除了这支败军的武装,增强了自己的羽翼。接着,他们又说服沈与其一起扫除陆荣廷的残余势力。当陆被驱逐出广西之后,李、黄再回过头来将沈的部队消灭殆尽。期间,另一位陆小同学白崇禧加入其中。
1925年夏天,这些广西的青年领袖们击退云南军阀的进攻后,统一了广西。是年,李宗仁34岁,白崇禧32岁,黄绍竑30岁。
桂系巨头关系密切,但从未结拜为兄弟。多年后,当蒋介石提出跟李宗仁结为拜把子兄弟时,李宗仁其实不乐意。“蒋先生真正目的只不过是拉拢私人关系,希望我向他个人效忠而已,当时南北双方的要人,往往今朝结为兄弟,明日又互相砍杀。反观我们广西的李、黄、白三人,并未金兰结盟,而我们意气相投,大公无私的合作,国内一时无两。”
北伐期间的桂系
北伐是国民党多年来主要的军事计划。在孙中山去世后的1926年,国民党自己的军队得到壮大,广东成为了根据地,盟友也在不断发展。李、黄、白是积极的响应者。
这是桂系和其他军阀的不同之处,他们非常愿意加入到全国统一的进程。
北伐最先由桂系的第七军打响。在北伐过程中,蒋介石一直想借机削弱桂系力量。一些主要的战役都让桂军去打,而他的嫡系则是受保护的对象。尽管如此,他的嫡系部队常吃败仗,而桂系的第七军屡立战功,获得“钢军”之称。桂系和蒋介石的矛盾就此埋下。此后的20多年中,这是国民党内最为主要的矛盾。
1927年“清党”后,蒋介石定都南京,与汪精卫的武汉政府形成对峙。给蒋介石帮了大忙的桂系却没有获得多少实质地位。
宁汉之间的矛盾让北伐处于困境,白崇禧提出让蒋介石隐退。蒋十分不悦,但仍被迫下野。后来白崇禧之子白先勇曾提到:“如果宁汉分裂,北伐就受阻了。我父亲可能关心的是这一点,可能蒋的感受就不一样了。”
桂系高层决裂
1928年7月,北伐巨头们拿下了北京,蒋介石、李宗仁、冯玉祥和阎锡山在北京西山的碧云寺,向孙中山的灵柩宣告北伐完成。
孙中山棺前的4位将领中,有3人极力要维护他们的地方自治,当蒋介石不能让他们服从时,只有付诸武力。
1929年,蒋桂战争爆发,桂系被打垮,丢失了广西之外的所有地盘和大部分军队,惟一保留下来的是黄绍竑留在广西的部队。此时,李、白、黄3人之间的关系开始有些微妙。
1930年夏,桂系在攻打湖南时,黄绍竑表现不力,桂系军队失败而归。这最终导致了桂系高层的决裂。当时有一种说法是,李、白回到桂林后在叠彩山设宴,请来黄绍竑。白崇禧打算在宴会上处决黄绍竑,李宗仁没有同意。最终的结果是,黄绍竑辞去了广西省主席的职务,离开了经营多年的广西。
黄绍竑转到蒋介石一方,后担任过国民政府内政部长、浙江省主席、湖南省主席、监察院副院长。黄绍竑与桂系关系的破裂并不是绝对的,他们仍保持着私人联系。多年后李宗仁竞选副总统,黄绍竑为其助选,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同样来自容县的黄旭初顶替了黄绍竑的位置。黄旭初的表现更像是一个听话而能干的管家。李、白、黄的结构有些戏剧性地得以保持。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和蒋介石决裂多年的白崇禧到南京就任副参谋总长。李宗仁就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他和白崇禧指挥的台儿庄战役让桂系在全国名声大振。在整个抗战过程中,许多重要的战役都有桂系参与。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称:广西的士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
桂系烟消云散
1947年下半年后国民党在与共产党作战时连连败退,国民政府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美国人也有意用李宗仁取代蒋介石。李宗仁决定竞选副总统。
当选副总统的李宗仁来到了南京。李宗仁很少去总统府。“对我来说,不过是由一个吃闲饭的位置换到了另一个吃闲饭的位置罢了……有关军国大事的重要会议,蒋先生照例不要我参加。招待国际友人的重要宴会,蒋先生也向不邀请我陪客。”
当李宗仁在南京消磨他的清闲日子时,白崇禧正忙于应付内战中的颓势。
四平战役是国共在东北战场上最为重要的一役,当时被认为国共双方最擅打仗的将领白崇禧和林彪有了直接较量,最初的情况是:林彪吃到了空前的败仗,向北撤退。白崇禧请示蒋介石后,得到的复电是:暂缓追击。得到喘息之机的林彪最终扳回了整个东北。这成为白崇禧一生最大的遗憾。
这一暂缓追击令国共双方都觉得不可思议。李宗仁对此有自己的见解:“我知道蒋先生不是不想歼灭共军,而是讨厌这主意出自白崇禧,纵可打一全胜的仗,他也宁可不要。蒋先生就有这样忌贤妒能,宁饶敌人,不饶朋友的怪性格。追随蒋先生有年的人一定认为这是一针见血之谈。”
1949年4月,共产党军队发起渡江战役。蒋介石想守住的是上海,而不是李、白所希望守住的长江,兵力虚弱的长江防线顷刻瓦解。
李宗仁最终去了美国;白崇禧想要跟共产党军队最后一搏,终未成功,去了台湾;黄旭初去了香港;黄绍竑留在了大陆。桂系从此烟消云散。
1965年7月,李宗仁躲过国民党特务暗杀,与夫人郭德洁辗转回到大陆。1969年在北京去世。
1966年8月,黄绍竑在“文革”中自杀。
1966年12月,白崇禧在台湾暴毙,死因至今仍众说纷纭。
1975年11月,黄旭初在香港去世。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第31期)B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