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化的脊梁:道真补经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ding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敦煌写经的时间跨度非常长,从4世纪一直延续到11世纪,长达7个世纪之久。据我们最近对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遗书的初步调查,大约三分之一的遗书在古代进行了不同程度修复。
  敦煌古代写经的修复比较复杂,有的写经是层层裱补,而且每层裱补纸的纸质、颜色不同——有7、8世纪的中原纸,有吐蕃占领时期的敦煌生产的纸张,也有归义军时期敦煌自己生产的纸张。从补纸的数量来分析,应以吐蕃占领时期、归义军时期敦煌本地生产的纸张居多。一般来说,同一写卷根据每种纸质所采用的修补技法不尽相同,说明一些遗书经过古代不同时期多次修复。
  敦煌在古代尽管是多种宗教并存,有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祆教,然而以佛教最为发达。印度、西域的佛教经过敦煌传入中原内地,而中原内地的佛教又通过敦煌传入西域。正由于这个原因,敦煌佛教的香火极为昌盛,由官府、寺院及民间私社组织的宗教活动非常频繁。例如S.1604号《天复二年(902)四月廿八日沙州节度使张承奉致都僧统等帖》、《天复二年(902)四月廿八日河西都僧统贤照下诸僧尼寺纲管徒众帖》,沙州节度使张承奉令管内“诸寺礼忏不绝,每夜礼《大佛名经》壹卷。”宗教法事活动频繁,佛经使用频率高,损坏的自然也就多,有损坏就要修复,以恢复其作为书籍的功用。因此可以说历史上敦煌写经的修复是一直持续不断的。
  在敦煌古代众多的修复者中,最有影响的就是道真和尚(915?—987)。他是五代宋初敦煌三界寺的一位管理佛经的僧人。道真和尚在典藏佛经时,发现许多年代久远的写经都损坏或缺失了。他认为这一是对法宝的不敬,二是敦煌地处偏远,法宝匮乏,需要大量佛经来丰富敦煌百姓的精神生活,于是就发起了一个修补佛经的活动。因为当时纸张非常珍贵,S.2952的题记中就有“纸墨难得”的感叹。当时纸张是军事战略物资,归义军政权专门设军资库司来负责纸的管理和支用。寺院里没有那么多素纸,道真便四处募集废纸。于是,募集来许多过期的地契、合同、公文、告示、档案,以及的缺头断尾的佛经用来裱补或配补残破的经卷。
  国家图书馆收藏的BD05788《佛名经卷第十三》上面有一则道真本人的修经题记:“沙门道真修此经,年十九,浴(俗)性(姓)张氏。”这应是道真19岁时修经的记录。这里透露了道真的俗姓张,张氏是敦煌的大族,说明道真可能出身名门,他的出身可能对他的修经事业起到一定的影响。
  长兴五年(934),道真又发愿“寻访古坏经文,收入寺中,修补头尾,流传于世”。这一活动在敦煌遗书中有比较完整的反映,据敦煌研究院专家施萍婷先生研究,敦煌研究院0345《三界寺应有藏内经论目录》是道真和尚整理的三界寺原来所藏藏经的目录,目录说的非常清楚,是“应有藏内经论,见为目录”,而且注明“此录不定”,是三界寺修复前的藏经目录。国家图书馆所藏BD14129《三界寺见一切入藏目录》,是道真和尚寻访与修复后三界寺所藏藏经目录的草稿。英国国家图书馆所藏S.3624《三界寺见一切入藏目录》则是寻访、修复后的藏经目录的定稿,字体端庄,格式井然,然而非常可惜,仅残存21行。目录中的发愿文为这次修复藏经留下了真实的记录。这篇发愿文说:“长兴五年岁次甲午六月十五日,弟子三界寺比丘道真,乃见当寺藏内经论,部袟不全,遂乃启颡虔诚,誓发弘愿,谨于诸家函藏,寻访古坏经文,收入寺中,修补头尾,流传于世,光饰玄门,万代千秋,永充供养。”
  英国国家图书馆S.5663《中论》卷二题记中写道:“乙未年(清泰二年,935)正月十五日三界寺修《大般若经》兼内道场课念沙门道真,兼修诸经十一部,兼写《报恩经》一部,兼写《大佛名经》一部,道真发心造《大般若(经)》帙六十个,并是锦绯绵绫俱全。造银番(幡)伍拾口,并施入三界寺。铜令(铃)、香卢(炉)壹,香兼(槏)壹,施入三界寺。道真造刘萨诃和尚,施入番(幡)二七口,铜令(铃)、香卢(炉)壹,香兼(槏)、花毡壹,已上施入和尚,永充供养。道真修《大般若》壹部,修诸经十三部,番二七口,铜令(铃)、香卢(炉)壹,香兼(槏)壹,经案壹,经藏一口,经布一条,花毡壹,以上施入经藏供养。”
   乙未年,也就是公元935年,道真20岁,这个题记反映了他的身份、他的事业。他在三界寺的主要职责是管理经藏,修复藏经,而且主要是《大般若经》,而且已经修复完成。第2个身份是内道场的课念沙门。第三个身份是写经生,抄写了《报恩经》、《大佛名经》等。从有道真题名的题记字迹看,他的字笔力遒劲,可谓入木三分,有明显的向隶书回归的味道。据方广锠教授揭示:在唐代末中国书法有向隶书回归的倾向,敦煌也不例外,道真就是这种字体的代表。在古代,虔诚的佛教信徒认为,抄写佛教经典可以获得许多的功德,既可以消除过亡亲人的罪愆,超越轮回,往生净土,又可以为自己预种未来的福田。正是在这种功德思想的背景下,敦煌藏经洞留下了那个时代抄写的大量佛典。
  英国国家图书馆S.6225正面是佛经目录:“集《大般若经》一部,六百卷,具全。又集《大般若经》一部,未全。《大般涅槃经》三部。《大悲经》三卷,具全。经录一本。”背面有“三界寺比丘道真诸方求觅诸经,随得杂经录记”题记,说明这是道真寻访、修复的佛经目录。《大般若经》在敦煌遗书中占非常大的比例,而且里面有很多兑废的残经。这些《大般若经》有可能就是道真收集来的。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道真在934、935两年中,也就是在他19、20岁这两年,整理、寻访、修复三界寺藏经166部,特别是把600卷的《大般若经》整理、寻访、修复成足本,而且还抄写了《大方便佛报恩经》、《佛名经》,如果没有精进勇猛、为法忘躯的精神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今天每当我们展阅一件一件古人修复过的敦煌写经,仿佛看到一个年轻的僧人正在紧张而有序地伏案补经。鲁迅先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道真和尚为修复写经“埋头苦干”、“拚命硬干”,不正是中国的脊梁吗?
  道真后来任职沙州僧政,是位在都僧统、都僧正之下的高级僧官。敦煌研究院施萍婷先生通过爬梳整理敦煌遗书中的三界寺与道真的相关资料,进而认为展现中华文化辉煌传统、悠久历史和不朽生命力的敦煌遗书,之所以能以千年以前的状貌重现敦煌,或即与当年道真补经活动的有关。这是藏经洞遗书性质的又一颇具说服力的观点。
其他文献
珐琅彩瓷又称瓷胎画珐琅,俗称“古月轩”瓷器,是康雍乾三朝极为名贵的宫廷御器,精美异常,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朵奇丽的鲜花。广州彩瓷是广州最具特色的传统工艺品之一,是十七世纪适应外商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外销瓷,历来为各界藏家推崇,享有“堆金积玉”的美称。二者一为宫廷秘玩,一为粤海雅制,之间有什么联系,本文试从其起源、釉料、艺术风格及应用对象等方面做一简单比较。      广州彩瓷早于珐琅彩瓷在西洋画珐
期刊
邵大箴先生评价刘士铭先生的雕塑作品:“艺术创作中的个性至关重要,没有个性的艺术品是平庸和缺乏艺术魅力的。但是,人们在重视个性的同时,常常忘记艺术品的评价中还有价值和意义这个标准。大概正是由于这一点,在当今艺坛上出现了不少虽有个性但缺少艺术价值和意义的作品,甚至有人推销那些矫揉造作‘做’个性和卖弄个性的所谓艺术品。在这种情况下,刘士铭的作品给艺坛带来清新的空气。”    10月13日,中国收藏家协会
期刊
今年新建成开馆的首都博物馆,特别开辟了600余平方米面积的古代佛像展厅,首次展出了由馆藏品中精选的260件佛像组成的——古代佛像精品艺术展,这也是首都博物馆为迎接新馆开馆举办的专题性展览之一。  260余件佛像涵盖了汉、藏两大体系的佛教造像,该专题佛像展览带有明显的北京地方特色。在“汉传佛像艺术”部分,展出了在北京地区有明确出土地点的佛像共二十余尊,这些佛像大多带有明显的北京地方文化特色。在“藏传
期刊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十个皇帝,有众多的后、妃,遗留下大量的宫廷文物,其中后妃们的服饰、头饰及黄金珠宝首饰在宫廷文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清代宫廷造办处有专为皇帝、后妃们设计制作物品的部门,由广储司和造办处有关的“作”来承办活计。从档案上看,也有由养心殿造办处的撒花作、累丝作、玉作、牙作、镶嵌作、珐琅作等处所承作。这些外部造型高贵典雅,内部结构巧妙,做工细致入微,选用材料质地优良作品,种类繁
期刊
唐宋时期,在云南大理地区出现了南诏、大理国两个相继的地方政权。此时,佛教传入云南,并在这里迅速发展起来。南诏曾饱经战乱,在李白、杜甫的诗篇中留下印记,却把观音幻化故事作为自己立国的依据,把佛教奉为国教。而大理国时期佛教的兴盛,更是在中国历史上所罕见。南诏、大理国佛教兴盛,留下了大量遗物和遗迹。历代国主,动则铸佛万尊。寻常百姓,家家供佛。元代郭松年在《大理行记》中记载“然而此邦之人,西去天竺为近,
期刊
所谓“石经”是刻在石头上的经书,根据内容可分为儒经、佛经、道经三种;按形式分有经碑、经幢、经板、摩崖等几种。从时间上看,儒经刻石最早;从数量上看,佛经刻石最多。从文献的流传和完整性上,也是儒释二家经典刻石的价值最为突出。  儒家发源于先秦,到汉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遂成为两千多年来的正统观念和主流思想,儒家著作被奉为万世不易的经典。东汉经学兴盛,立五经博士十四家,各家所传经文皆辗
期刊
油画,这一通过油彩在麻布上做画的西方艺术形态,一直处于汉语画图的地域之外,近百年来才逐渐为国人所接受。尽管早在8世纪乃至17世纪西方传教士就已经把油画这一绘画种类带到了中国,但中国油画真正作为一种艺术形态,还应该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第一批从西方留学回来的画家们所开展的创作活动和教学活动算起。他们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留学日本的高剑父和留学欧洲的他铁夫、徐悲鸿、林凤眠等人。就近百年中国油画艺术的引
期刊
甲骨是在河南安阳西北的小屯村发现的,至今已有100余年。到目前为止已出土甲骨15万片左右,分藏于国内各大博物馆和图书馆,也有许多流散到世界各地,成为中国的海外遗珍。甲骨文在百年之后的今天已成为近代一门新兴学科——甲骨学,是历史学和古文字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内容包括甲骨发现历史,甲骨文流传、著录,卜辞内容研究,龟甲、兽骨种属、来源、使用部位、占卜过程、时期等。甲骨文所涉及的领域很广,包括政治、军事
期刊
近年笔者在工作外出期间有幸认识“德宝斋”主,承蒙主人不吝将家藏青铜瑰宝与笔者赏鉴。在目睹、摩挲该器后,感其造型风格新颖独特。且该器从未见于著录。今公诸于世,以使读者共赏之。  本器为兽状容器,圆形口,有盖。盖中心配置一半圆形钮,钮两侧各连铸一兽首饰,钮套一活环。口径9.1,连盖高17,连梁高21厘米。底长18.6,底宽14.2厘米。器体作圆鼓的前后两兽相合,兽首相背状。每兽都有粗敦的两只低矮前足,
期刊
中国嘉德2006秋季拍卖会将于11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举行。将推出中国古代书画、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当代书画、角茶轩珍藏明清书画、食筍斋珍藏中国书法、静观居珍藏中国近现代绘画、瓷器工艺品家具珠宝、存仁堂藏瓷器工艺品、中国油画及雕塑、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古籍善本、碑帖法书、邮品、李安深收藏纸币、古钱、金银锭、金银币、铜镜等专场。拍卖会预展将于11月19日至11月21日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