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5-0000-00
摘要:动画可以让无生命的东西运动起来,它的英文名字是Animation。源自于拉丁文字根的anima,意思为灵魂;动词animate是赋予生命,引申为使某物活起来,运动起来的意思。节奏是事物生命和运动的表现形式。在动画中不同的速度变化会产生不同的节奏,节奏也是为叙事、塑造人物服务的。
关键词:动画 节奏 魅力 来源 速度 叙事 性格
一、节奏重要性
(一)节奏的魅力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存在形式,都按一定的节奏变化发展着。就像一位优秀的教师总是能把握和协调教学节奏,使整个课堂教学“有起有落”像诗歌一样富有韵律,张弛有度,从而充满艺术魅力。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过:节奏就是事物发展的一定的速度和拍节中,实际时值(动作、声音等)与单位时值之间量的关系。节奏,作为一种有机的运动,是各门艺术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元素之一。它能够保证艺术作品的生命活力,创造完美的艺术形式,激发欣赏者的审美热情,实现艺术作品创作者和欣赏者思想与感情的顺畅交流。
(二)节奏的来源
节奏这个词早期来源于音乐,音乐作为人类文明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形式之一,一直源远流长,留传至今的经典之作举不胜举,拥有永恒的生命力,所以音乐中的节奏理论成为画面节奏把握的基础。迪斯尼非常注重音乐与动画的相互结合,很多影片中都会有一段精心安排的歌舞,其中著名的动画片有《幻想曲》,《幻想曲》是电影史上首部使用立体声配乐的电影,也是到迄今为止迪斯尼经典动画中重映次数最多的一部,被称为是一部“重要的艺术作品”!影片将古典音乐与动画结合,使得动画片的走向更加多元。沃尔特称它是一部可以“听”的动画并且可以“看”的古典音乐的作品。由此可见它在视听艺术结合上的巨大成就,展现了动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二、动画中的节奏
(一)节奏与速度
在动画片中不同的速度变化会产生不同的节奏感,主要是快速、慢速和停顿的交替使用。比如,要造成比较柔和的动作节奏感,需采用静止——慢速——快速,或者快速——慢速——停止的节奏感:要造成比较强烈的动作节奏感,需采用快速——突然停止,或快速——突然停止——快速的节奏:要造成一种“突然性”的节奏感,需采用慢速——快速——突然停止的节奏感。这些节奏感的运用最早来源于二维动画,后也被三维动画所采用,运动的原理是一致的,一般来说动画片的节奏比其他类型影片的节奏要快一些,动画片动作的节奏也要比生活中的节奏夸张一些,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在动画里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
(二)节奏与叙事
叙事节奏的把握是动画片节奏表现的前提,由于动画片制作过程的复杂性,因此在前期必须把握好吸引观众的有利武器——叙事的节奏。一般来讲,动画的叙事结构的划分,可以用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段式。这四段是连贯有序的,一个比一个强烈,对抗的力度不断加大。如果每一段都把节奏把握的得当的话,这样剧情便很自然地、令人信服地进入高潮。
众所周知,动画是用连续的画面播放来实现“动”的。这是利用了“视觉暂留原理”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其具体应用是电影的拍摄和放映。这是由视神经的反应速度造成的,其时值是二十四分之一秒。动画和电影一般都采用每秒24帧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每个画面在一段戏或一组镜头中,如何选择运用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不同视距,并且能够用得十分贴切,做到合理搭配,使观者感到非常自然,是进行节奏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例如迪斯尼动画景别运用通常是远景和近景交叉使用,大远景镜头帮助观众了解环境,或者感受某种感情的升华,近景镜头用来交待角色行动的过程。如果是一部叙事性强的动画,全景系列景别很多,全景和近景关系没有拉开,缺乏大的起伏和跳跃,观众的心理反应必然是叙事性弱,节奏缓慢。这是因为观看远处的人和景物的时间要比观看近处的人和景物的时间长些。一个远景镜头上的行动需要的时间可能长些,一个近景由于易被人领会它的内容,因此,近景比远景的长度可以短一些。由此可见,景别会直接影响画面延续的长度,如果在视觉上把特写当成是突出动画片感受重点的振动,那么全景和远景就不仅仅只是认为在描写环境和气氛,还应该把它们视为是视觉节奏感受中的顿歇。不同景别的分镜头在动画片的时间结构中也可以成为一种节奏形态。当观众在看到一个镜头的时候,首先感知的就是画面的景别形式。当景别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起来时,便会产生画面视觉节奏变化规律。例如:全景系列景别(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強调抒情写意,画面重“势”的表达,也就是画面的气氛,并以环境为主,人物为辅,构图上注重绘画性。日本著名TV长篇动画《棒球英豪》中,作者安达充经常运用大篇幅的场景刻画,使得影片很多篇幅都是节奏舒缓,借景生情。而近景系列景别(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强调叙事性和纪实性、画面重人物行为动作的表达,人物为主、背景为辅,重角度变化。一般近景较多的影片,其叙事节奏都以快为主,情节紧张,引人入胜。如:日本动画片《灌篮高手》中,表现球赛选手对决的激烈场面,就是频繁的中景、近景和特写的切换,提升了剧情的紧张感。
(三)节奏与人物性格
人物性格,不一样的角色设定,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故事情节分别导致不同的节奏形态。如:一般正面角色登场时和反派角色登场时的节奏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动画片《狮子王》中小主人公辛巴登场后欢快的唱着歌,在一群群的动物之间穿梭,动物也众星捧月一般的高高举起辛巴,很有歌舞片的风格,镜头切换速度快,颜色丰富,艳丽,角色动作幅度大且快,表现了欢快的气氛,属于快节奏的段落。而接下来大反派刀疤登场时就完全不一样了。昏暗的背景,镜头移动速度慢,刀疤的动作也慵懒中透着凶狠,整体节奏自然属于慢的。这就是不同的节奏配合不同的角色性格需要而做出的改变。而且人物性格节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外部节奏与内部节奏,外部节奏是由影片情节的发展变化所产生的外在形式的节奏,既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两个方面。而人物动作和语言的幅度和频率化、张弛对比,则必然地产生相应的节奏。内部节奏是指人物内心的变化所产生的节奏。
三、结语
节奏对于动画片的整体来说,动画作品中的叙事节奏不是单一地局部体现,必须统一于整部动画作品的整体节奏基调中,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节奏格局。艺术家在创作动画作品的过程中,如果不注重节奏的把握,不考虑观众的心理和生理的欣赏规律,就不能成功地表现动画片的主题。节奏的把握对动画片的主题表现发挥起着不可待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动画影片中的节奏把握——叙事节奏的把握》
[2]《感觉的分析》
[3]《动画运动规律和时间掌握》
[4]《浅谈动画叙事结构和分镜头的节奏》
摘要:动画可以让无生命的东西运动起来,它的英文名字是Animation。源自于拉丁文字根的anima,意思为灵魂;动词animate是赋予生命,引申为使某物活起来,运动起来的意思。节奏是事物生命和运动的表现形式。在动画中不同的速度变化会产生不同的节奏,节奏也是为叙事、塑造人物服务的。
关键词:动画 节奏 魅力 来源 速度 叙事 性格
一、节奏重要性
(一)节奏的魅力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存在形式,都按一定的节奏变化发展着。就像一位优秀的教师总是能把握和协调教学节奏,使整个课堂教学“有起有落”像诗歌一样富有韵律,张弛有度,从而充满艺术魅力。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过:节奏就是事物发展的一定的速度和拍节中,实际时值(动作、声音等)与单位时值之间量的关系。节奏,作为一种有机的运动,是各门艺术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元素之一。它能够保证艺术作品的生命活力,创造完美的艺术形式,激发欣赏者的审美热情,实现艺术作品创作者和欣赏者思想与感情的顺畅交流。
(二)节奏的来源
节奏这个词早期来源于音乐,音乐作为人类文明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形式之一,一直源远流长,留传至今的经典之作举不胜举,拥有永恒的生命力,所以音乐中的节奏理论成为画面节奏把握的基础。迪斯尼非常注重音乐与动画的相互结合,很多影片中都会有一段精心安排的歌舞,其中著名的动画片有《幻想曲》,《幻想曲》是电影史上首部使用立体声配乐的电影,也是到迄今为止迪斯尼经典动画中重映次数最多的一部,被称为是一部“重要的艺术作品”!影片将古典音乐与动画结合,使得动画片的走向更加多元。沃尔特称它是一部可以“听”的动画并且可以“看”的古典音乐的作品。由此可见它在视听艺术结合上的巨大成就,展现了动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二、动画中的节奏
(一)节奏与速度
在动画片中不同的速度变化会产生不同的节奏感,主要是快速、慢速和停顿的交替使用。比如,要造成比较柔和的动作节奏感,需采用静止——慢速——快速,或者快速——慢速——停止的节奏感:要造成比较强烈的动作节奏感,需采用快速——突然停止,或快速——突然停止——快速的节奏:要造成一种“突然性”的节奏感,需采用慢速——快速——突然停止的节奏感。这些节奏感的运用最早来源于二维动画,后也被三维动画所采用,运动的原理是一致的,一般来说动画片的节奏比其他类型影片的节奏要快一些,动画片动作的节奏也要比生活中的节奏夸张一些,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在动画里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
(二)节奏与叙事
叙事节奏的把握是动画片节奏表现的前提,由于动画片制作过程的复杂性,因此在前期必须把握好吸引观众的有利武器——叙事的节奏。一般来讲,动画的叙事结构的划分,可以用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段式。这四段是连贯有序的,一个比一个强烈,对抗的力度不断加大。如果每一段都把节奏把握的得当的话,这样剧情便很自然地、令人信服地进入高潮。
众所周知,动画是用连续的画面播放来实现“动”的。这是利用了“视觉暂留原理”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其具体应用是电影的拍摄和放映。这是由视神经的反应速度造成的,其时值是二十四分之一秒。动画和电影一般都采用每秒24帧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每个画面在一段戏或一组镜头中,如何选择运用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不同视距,并且能够用得十分贴切,做到合理搭配,使观者感到非常自然,是进行节奏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例如迪斯尼动画景别运用通常是远景和近景交叉使用,大远景镜头帮助观众了解环境,或者感受某种感情的升华,近景镜头用来交待角色行动的过程。如果是一部叙事性强的动画,全景系列景别很多,全景和近景关系没有拉开,缺乏大的起伏和跳跃,观众的心理反应必然是叙事性弱,节奏缓慢。这是因为观看远处的人和景物的时间要比观看近处的人和景物的时间长些。一个远景镜头上的行动需要的时间可能长些,一个近景由于易被人领会它的内容,因此,近景比远景的长度可以短一些。由此可见,景别会直接影响画面延续的长度,如果在视觉上把特写当成是突出动画片感受重点的振动,那么全景和远景就不仅仅只是认为在描写环境和气氛,还应该把它们视为是视觉节奏感受中的顿歇。不同景别的分镜头在动画片的时间结构中也可以成为一种节奏形态。当观众在看到一个镜头的时候,首先感知的就是画面的景别形式。当景别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起来时,便会产生画面视觉节奏变化规律。例如:全景系列景别(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強调抒情写意,画面重“势”的表达,也就是画面的气氛,并以环境为主,人物为辅,构图上注重绘画性。日本著名TV长篇动画《棒球英豪》中,作者安达充经常运用大篇幅的场景刻画,使得影片很多篇幅都是节奏舒缓,借景生情。而近景系列景别(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强调叙事性和纪实性、画面重人物行为动作的表达,人物为主、背景为辅,重角度变化。一般近景较多的影片,其叙事节奏都以快为主,情节紧张,引人入胜。如:日本动画片《灌篮高手》中,表现球赛选手对决的激烈场面,就是频繁的中景、近景和特写的切换,提升了剧情的紧张感。
(三)节奏与人物性格
人物性格,不一样的角色设定,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故事情节分别导致不同的节奏形态。如:一般正面角色登场时和反派角色登场时的节奏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动画片《狮子王》中小主人公辛巴登场后欢快的唱着歌,在一群群的动物之间穿梭,动物也众星捧月一般的高高举起辛巴,很有歌舞片的风格,镜头切换速度快,颜色丰富,艳丽,角色动作幅度大且快,表现了欢快的气氛,属于快节奏的段落。而接下来大反派刀疤登场时就完全不一样了。昏暗的背景,镜头移动速度慢,刀疤的动作也慵懒中透着凶狠,整体节奏自然属于慢的。这就是不同的节奏配合不同的角色性格需要而做出的改变。而且人物性格节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外部节奏与内部节奏,外部节奏是由影片情节的发展变化所产生的外在形式的节奏,既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两个方面。而人物动作和语言的幅度和频率化、张弛对比,则必然地产生相应的节奏。内部节奏是指人物内心的变化所产生的节奏。
三、结语
节奏对于动画片的整体来说,动画作品中的叙事节奏不是单一地局部体现,必须统一于整部动画作品的整体节奏基调中,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节奏格局。艺术家在创作动画作品的过程中,如果不注重节奏的把握,不考虑观众的心理和生理的欣赏规律,就不能成功地表现动画片的主题。节奏的把握对动画片的主题表现发挥起着不可待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动画影片中的节奏把握——叙事节奏的把握》
[2]《感觉的分析》
[3]《动画运动规律和时间掌握》
[4]《浅谈动画叙事结构和分镜头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