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风在哪里?家风在爷爷临终前一天还在学习的行动里。
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伸出微微颤抖的双手,费力地抓住那个到他腰的柜子,慢慢地在地板上拖动。突然“咔嚓”一声,柜子的一条腿断了,柜子也歪斜在地上,再也拖不动了。老人无奈地叹了口气,扶着墙壁,缓缓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拿起一本书,读了起来。
这就是我的爷爷。在他的房间里,满柜子密密麻麻的都是书,大多是关于汽车维修的书。他是一位汽车维修工。搬家的时候,爷爷念念不忘的只有书,希望我能把他的所有书都搬到新家去,以便他时时翻阅。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还是有很多书没有搬过去。爷爷之所以要搬柜子,是为了方便在床边看书,还能做笔记。爷爷的笔记有几大本,翻开爷爷的笔记,并不是工工整整的。因为爷爷已经八十岁了,手会抖,拿不稳笔,所以写出来的字都是歪着的,而且笔画也都是曲线,根本看不懂。尽管如此,我常常能够看到,爷爷认认真真地坐在桌前,拿起一支笔,一个字一个字地写,日复一日,直到临终的前一天。我想,爷爷写的笔记,肯定不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也不是为了展示给人看,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充分地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从中汲取更多的知识。
家风在哪里?家风在爸爸对我的言传身教里。
也许正是在爷爷的影响下,爸爸的学习也非常好,41岁就评上了正教授。在家里,爸爸的书桌上,放着国内外最新的专业学术期刊和一些外文资料,爸爸经常边吃饭边看专业技术资料,已经评上正教授的他丝毫没有放松学习。爸爸对工作像对待学习一样精益求精。有一次,爸爸要申报一个国家级课题,为了高效地完成这项工作,他抓紧一分一秒,反复修改,对于其中的细节反复推敲。就这样,时间一点一点地溜走,爸爸一夜没睡。第二天,当爸爸完成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认真仔细是我爸爸的人生态度。
在爸爸闲下来的时候,他也不会打游戏,而是上网看会儿《百家讲坛》。《百家讲坛》讲的都是历史故事,妙趣横生,包含着许多发人深省的道理。爸爸看完后,会在吃饭的时候讲给我听,其中不免加上他自己的意见。然后我们一起讨论,对其中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当然,有时候也一起争论。这样我了解的知识也更多了,而且学会了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分析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看问题也不是单方面,而更全面了。
家风在哪里?家风在妈妈对我的耳濡目染里。
妈妈虽然没有爸爸的职称高、学问深,但妈妈的勤奋好学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处处留心皆学问”“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是妈妈的口头禅。她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妈妈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和一支笔,遇到需要学习的地方总就会记下来,就连看电视也不例外。妈妈在看新闻的时候,常常发现播音员说的有些词怪怪的,和我们平时说的不一样,一查字典,发现那些都是些容易念错的字,甚至有的字念了一辈子都是错的。于是她就把这些字词都记下来,拿给我看。还别说,还真有些字,平时我都念错了呢!比如,馄饨,我念的都是“浑顿”,可实际上念的应该是“浑豚”。
妈妈很要强,什么事情都尽可能自己完成,不轻易求人。她常常跟我说:“靠天靠地靠别人,都不如靠自己。”家里的伞坏了,妈妈觉得这伞其他地方都很好,只是伞架掉了而已,没有扔的必要。于是,她自己找来老虎钳,对着光亮,敲敲打打,有些铁丝还需要扭一扭,没多久,居然修好了。妈妈满意地撑开伞,这伞就像新的一样,又可以使用了。
家风在哪里?家风就在我的接力传承里。
在亲人的率先垂范下,在家风的熏陶下,我从小养成了“勤奋好学、认真仔细、自立自强”的好品格。我家荣获2015年区书香家庭荣誉称号,我本人也获得区书香少年称号。
指导教师
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伸出微微颤抖的双手,费力地抓住那个到他腰的柜子,慢慢地在地板上拖动。突然“咔嚓”一声,柜子的一条腿断了,柜子也歪斜在地上,再也拖不动了。老人无奈地叹了口气,扶着墙壁,缓缓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拿起一本书,读了起来。
这就是我的爷爷。在他的房间里,满柜子密密麻麻的都是书,大多是关于汽车维修的书。他是一位汽车维修工。搬家的时候,爷爷念念不忘的只有书,希望我能把他的所有书都搬到新家去,以便他时时翻阅。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还是有很多书没有搬过去。爷爷之所以要搬柜子,是为了方便在床边看书,还能做笔记。爷爷的笔记有几大本,翻开爷爷的笔记,并不是工工整整的。因为爷爷已经八十岁了,手会抖,拿不稳笔,所以写出来的字都是歪着的,而且笔画也都是曲线,根本看不懂。尽管如此,我常常能够看到,爷爷认认真真地坐在桌前,拿起一支笔,一个字一个字地写,日复一日,直到临终的前一天。我想,爷爷写的笔记,肯定不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也不是为了展示给人看,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充分地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从中汲取更多的知识。
家风在哪里?家风在爸爸对我的言传身教里。
也许正是在爷爷的影响下,爸爸的学习也非常好,41岁就评上了正教授。在家里,爸爸的书桌上,放着国内外最新的专业学术期刊和一些外文资料,爸爸经常边吃饭边看专业技术资料,已经评上正教授的他丝毫没有放松学习。爸爸对工作像对待学习一样精益求精。有一次,爸爸要申报一个国家级课题,为了高效地完成这项工作,他抓紧一分一秒,反复修改,对于其中的细节反复推敲。就这样,时间一点一点地溜走,爸爸一夜没睡。第二天,当爸爸完成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认真仔细是我爸爸的人生态度。
在爸爸闲下来的时候,他也不会打游戏,而是上网看会儿《百家讲坛》。《百家讲坛》讲的都是历史故事,妙趣横生,包含着许多发人深省的道理。爸爸看完后,会在吃饭的时候讲给我听,其中不免加上他自己的意见。然后我们一起讨论,对其中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当然,有时候也一起争论。这样我了解的知识也更多了,而且学会了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分析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看问题也不是单方面,而更全面了。
家风在哪里?家风在妈妈对我的耳濡目染里。
妈妈虽然没有爸爸的职称高、学问深,但妈妈的勤奋好学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处处留心皆学问”“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是妈妈的口头禅。她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妈妈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和一支笔,遇到需要学习的地方总就会记下来,就连看电视也不例外。妈妈在看新闻的时候,常常发现播音员说的有些词怪怪的,和我们平时说的不一样,一查字典,发现那些都是些容易念错的字,甚至有的字念了一辈子都是错的。于是她就把这些字词都记下来,拿给我看。还别说,还真有些字,平时我都念错了呢!比如,馄饨,我念的都是“浑顿”,可实际上念的应该是“浑豚”。
妈妈很要强,什么事情都尽可能自己完成,不轻易求人。她常常跟我说:“靠天靠地靠别人,都不如靠自己。”家里的伞坏了,妈妈觉得这伞其他地方都很好,只是伞架掉了而已,没有扔的必要。于是,她自己找来老虎钳,对着光亮,敲敲打打,有些铁丝还需要扭一扭,没多久,居然修好了。妈妈满意地撑开伞,这伞就像新的一样,又可以使用了。
家风在哪里?家风就在我的接力传承里。
在亲人的率先垂范下,在家风的熏陶下,我从小养成了“勤奋好学、认真仔细、自立自强”的好品格。我家荣获2015年区书香家庭荣誉称号,我本人也获得区书香少年称号。
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