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珠矿区地质与矿体特征研究

来源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p0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区第四系(Q)覆盖广泛,基岩露头多分布在高山地带,出露地层主要为泥盆系上统安格尔音乌拉组(D3a)。岩浆活动强烈,主要为华力西晚期花岗岩体(γ43)。
  一、地层
  一、泥盆系上统安格尔音乌拉组(D3a)
  矿区出露的为泥盆系上统安格尔音乌拉组第二岩性段,该岩性段为一套滨海相沉积组合,大片分部在普查区的中部及北部,岩性组合主要为粉砂岩。
  粉砂岩(ss)为矿区出露的主要岩性,岩石为灰色~灰黑色,粉砂质结构,块状构造,其成分主要为石英,占岩石成分50%以上,其次为长石、云母(含量10%~20%)及少量暗色矿物。镜下鉴定具明显的次闪石化及角岩化,局部地段形成硅质成分较高的硅质岩。厚度约500m左右,与下伏塔尔巴格特组呈整合接触。该套地层由于受华力西晚期花岗岩体(γ43)广泛侵入,具有明显的褶皱现象,局部产状比较紊乱,但总体走向在45°左右,倾向北西,倾角55~70°。基本构成一个向北西缓倾的单斜构造。
  二、第四系(Q)
  第四系分布面积较广,主要分布在草原地区及山间凹地及河谷两岸。沉积物由岩性为含砂砾石、粉砂质粘土、腐殖土。厚度不大,一般在5—20m左右。
  第二节 岩浆岩
  工作区内岩浆岩发育,主要为华力西晚期花岗岩(γ43)侵入,在工作区南部、中部及北部广泛的对泥盆系地层进行包围式的侵入接触。该岩体为区域沙尔哈达岩体的西北延伸部分,岩性主要为细粒二云母花岗岩,半自形细粒状结构,成分主要为正长条纹长石、石英、白云母、黑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在与地层接触处围岩发生明显的热力变质作用,局部地段同化混染作用及角岩化较明显。
  第三节 构造
  勘查区内褶皱构造不很明显,区内泥盆系地层呈简单的单斜构造。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主要为北西向和北东向展布的两组断裂构造,以北西向为主,其次为北东向。
  北西向构造是工作区内最发育的断裂构造,为后期含矿热液及脉岩的侵入提供了良好通道及空间,以展布于工作区西部近平行的F1、F2、F3三条主要含矿断裂为代表,该组断裂构造表现为压扭性质,断裂带中,构造透镜体及片理化极为发育,其产状沿走向具明显的舒缓波状,为矿区的主要控矿、容矿构造。
  F1位于详查区中部,产出于泥盆系地层中,地表出露长度约800m,宽0.5~3.0m。南端被华力西晚期花岗岩体侵蚀,北端被第四系掩盖,断裂带总体走向为320°,倾向南西,倾角55~60°,断裂带中岩石破碎,片理化发育,硅化、绢云母化较强,整个断裂带中,具有普遍的Cu矿化,基本控制着①号矿脉的产状和形态。
  F2位于详查区西南部,地表出露长580m,宽1.0~2.0m,南端被花岗岩侵蚀,北端被第四系覆盖,总体走向320°,基本与F1平行,倾向南西,倾角60~75°,断裂带中岩石碎块具明显的定向排列,片理化发育,地表褐铁矿化显著,偶见孔雀石,经探槽揭露,地表Cu矿化较贫,控制着②号矿化带。
  F3位于F1和F2之间,地表出露长度150m,平均宽2m左右,南段走向320°,自4勘探线以北走向转为315°,在0勘探线附近趋于尖灭,断裂带倾向南西,倾角55°。控制着③号矿化带。
  北东向构造在工作区不甚发育,如F5、F6两条断层,表现形式为层间挤压破碎带,与本区矿化没有直接关系。其中F5走向55°,地表长约100m,宽0.5~1.0m,于矿区北部对①号脉有所错断,F6走向70°,地表出露长度近100m,于矿区东部错断了花岗岩体。
  第一节 矿体特征
  通过1:2000地质填图并结合地表及深部工程揭露,目前在矿区共发现一条铜银多金属矿脉编号为①,两条矿化带编号分别②、③号。其中①号矿脉在规模、矿化程度,均较其他两条矿化带好,为本次详查工作的重点。现分别叙述如下:
  一、①号矿脉
  位处详查区中部,产出于泥盆系上统安格尔音乌拉组地层之中,矿脉完全受北西向(F1)断裂构造控制,地表经探槽揭露控制矿化带长约800m,总体走向320°,倾向南西,倾角55~60°,自19线向北走向转折为350°,南端被华力西晚期花岗岩体侵蚀,地表褐铁矿化较强。依据工程控制及见矿情况将①号矿脉分为南北矿段。
  南矿段地表由TC7、TC8、TC9、TC10、TC13、控制,中浅部由平硐PD1和竖井SJ1YM1、SJ1YM2两层坑道控制,深部由ZK001、ZK002、ZK301、ZK302、ZK304控制,其中平硐、竖井和3个探槽及1个钻孔见矿,控制矿体长度200m,控制斜深60m,总体走向320°,倾向南西,倾角55~60°,南端被华力西晚期花岗岩体侵入。矿体地表厚度2.44~3.60m,平均3.12m,坑道0.57~3.28m,平均1.45m,钻孔厚度1.48m,;矿体品位:地表Cu0.40~0.72%,平均0.62%,Ag15.9~111.9g/t,平均63.7g/t;坑道Cu0.22~9.47%,平均2.78%,Ag12.2~193.0g/t,平均67.0g/t,钻孔Cu3.10%,Ag75.3g/t;矿体总体厚度0.57~3.60m,平均2.02m,厚度变化系数50%;总体品位:Cu0.22~9.47%,平均2.36%,Ag12.2~193.0/t,平均68.0g/t,品位变化系数Cu163%,Ag229%;目前对南段矿体控制矿头标高为1085m,深部控制标高为975m。
  北矿段地表由TC1、TC2、TC3控制,中浅部由平硐PD2控制,深部由ZK1101、ZK1102、ZK1501、ZK1502、ZK1503、ZK1901、ZK1902、控制,其中平硐和1个探槽及5个钻孔见矿,控制矿体长度200m,控制斜深90m,总体走向350°,倾向南西。矿体地表厚度0.96m,坑道0.50~1.34m,平均1.03m,钻孔0.64~6.65m,平均3.37m;矿体品位:地表Cu1.33%,Ag12.4g/t;坑道Cu0.73~1.85%,平均1.00%,Ag7.80~95.4g/t,平均46.6g/t,钻孔Cu0.10~5.67%,平均1.04%,Ag2.3~118.0g/t,平均20.2g/t;矿体总体厚度0.50~6.65m,平均2.71m,厚度变化系数75%;总体品位:Cu0.10~5.67%,平均1.25%,Ag2.3~118.0g/t,平均32.1g/t,品位变化系数Cu81%,Ag106%。北矿段主要矿体埋藏较深,上部矿体边界在960m标高左右,下部矿体边界在850m标高左右。由于19线北和7线无深部钻孔控制,推测工业矿体向北端仍有一定的延伸,7线深部仍可能存在有工业矿体。   ①号矿脉总体沿走向及倾向产状稳定,厚度0.50~6.65m,平均3.07m,沿走向和倾向具膨胀收缩,厚度变化系数114%;矿体由南向北具明显的侧伏和品位变贫趋势,矿化不均匀,品位Cu0.10~9.47%,平均1.60%,Ag2.3~193.0g/t、平均38.0g/t,品位变化系数Cu227.0%,Ag234.0%。
  二、②号矿化带
  位于①号矿脉南西侧,与①号矿脉呈平行展布,由F2断裂构造控制,地表构造带断续出露长度580m,通过探槽TC11揭露推测矿化带长100m,走向320°,倾向南西,倾角60~75°,宽0.80~1.00m,南端被华力西晚期花岗岩体侵蚀,北端被第四系覆盖,地表矿化较差且不均匀,蚀变以碳酸盐化、褐铁矿化为主,偶见孔雀石。过去在其北西段取一拣块样含银16g/t铜0.16%,本次在3线及7线附近分别布置探槽TC11和TC12,其中仅TC11探槽取样化验铜品位为0.18%。为了解深部矿化情况,分别在3线及7线布孔ZK304和ZK704,仅ZK704孔见伪厚0.40m、铜品位0.16%的薄层矿化。据目前控制程度很难圈定工业矿体。
  三、③号矿化带
  位处①号矿脉和②号矿化带之间,由F3断裂构造控制,地表构造带断续长150m,地质填图控制矿化带长80m,宽0.5—1.00m,总体走向320°,倾向南西,倾角55°,南东端被花岗岩侵蚀,北西端趋于尖灭,矿化蚀变为碳酸盐化及褐铁矿化,在构造带中采化学样3件,平均含银15.0g/t,铜0.10%。目前尚无工程控制。
  第二节 矿石质量
  一、矿石矿物成分及有益有害组分含量
  该矿区①号矿体矿石物质组成比较简单,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银、毒砂,少量黑钨矿及闪锌矿。其含量高低不等,分布也不均匀。表生矿物为褐铁矿及孔雀石。
  根据野外和镜下观察:①号矿体矿石中黄铁矿及磁黄铁矿平均含量>3%。黄铜矿含量极不均匀,局部地段高达9%,最低在0.1~0.2%,一般在1.0~2.0%。毒砂在局部地段含量高达10%,其余闪锌矿、方铅矿、辉铜矿在矿石中含量甚微,一般均在0.05%以下;镜下很难发现自然银和银的硫化矿物,但根据化学分析,银与铜的含量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赋存状态不明。
  矿石中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堇青石及少量黑云母及碳酸盐等,总含量>90%。对矿石中的Ag、Pb、Zn、WO3、Sn、As、S、Au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矿石中除主金属Cu外,其中Ag平均品位41.3g/t,并且与Cu的含量成正相关关系(r=0.90);WO3平均品位0.21%;As平均品位1.10%;S平均品位3.25%;Au平均品位0.1g/t。根据现行规范,所规定综合利用的工业指标可提供综合回收利用的金属为Ag、WO3、S、Au、As,其中As为在选矿过程中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故应对废水的排放,尾矿的储存及废石的堆积加强合理化管理,以保证在生产过程中,防止对人身健康侵害和保证生活用水的安全。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水体受到污染就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在对我国污水处理的行业特点、我国污水处理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介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开展污水处理工作的建议,希望为我国污水处理工作更好的进行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和指导。  【关键词】 污水处理行业特点;现状;改进建议  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水资源需
期刊
【摘 要】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房屋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钢结构随之运应而生,并且发展势头不容小觑,同时它还具有诸多优势,对房建材料、施工技术等都有较高要求。钢结构工业厂房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厂房设计中的死板现象,操作难度不大。本文主要从钢结构工业厂房的吊装准备工作、钢结构吊装起重机类型选择,工艺水平以及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等方面对钢结构工业厂房吊装施工工艺进行详细的研究和探讨,以其可以对读者有一定的帮助。
期刊
【摘 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系统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从15世纪末通风机的诞生到20世纪初空调的正式诞生至今,空调已经成为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之一。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一直是建筑能耗中的大户,约占整个建筑能耗的35%以上。为了能让绿色建筑实现真正的节能环保,就必须对暖通空调进行合理的设计,并对其进行优化控制技术,以确保暖通空调的节能。  【关键词】 绿色建筑;暖通空
期刊
【摘 要】 现代运输的特点是车流量大、行车速度高、部分车辆超载,桥梁通车不久桥面铺装就出易出现问题,给车辆的通行和桥梁的维修带来诸多不便,而且也大大降低了桥梁的使用寿命,要对危害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施工控制。  【关键词】 桥面铺装;危害;施工控制  前言:  桥面铺装在桥梁的运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将车轮集中荷载进行扩散分布,降低作用在桥面板的应力;另一方面可以保护钢筋混凝土桥面板避免车轮
期刊
【摘 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我国经济不断高速发展。建筑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突出,建筑业中的物业管理市场发展也日渐成熟,在发展大好形势下,如何应对挑战和及时抓住机遇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针对物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财务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个人的一些对策和建议,以适应当今大环境下物业公司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物业管理;财务管理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物
期刊
【摘 要】 安全生产对于煤矿企业非常重要。安全生产能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就提出了加强安全责任机制、在安全管理的监督下制定生产目标、加强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工作等措施,从而使煤矿企业逐渐形成安全生产。  【关键词】 煤矿;安全生产;安全管理  1 煤矿采矿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矿区企业和人民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常言道“安全就是煤矿的天”,它直接关系着煤矿企业的正常
期刊
【摘 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水库老化,然后分析了水库老化原因和防治水库老化的必要性,最后阐述了防治水库老化的措施。  【关键词】 水库工程管理;水库老化;防治措施  我国已建水库85200多座,居世界第一位,这些水库大坝在防洪、灌溉、发电、供水、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是我国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的大坝大多建于20世纪50-70年代,9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的特征为切入点,进而详细分析了设计院开展EPC总承包业务的优势,以及设计院工程项目EPC总承包的质量管理方式,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设计院应该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来促进EPC总承包工程的高效运作。  【关键词】 设计院;工程项目;EPC总承包;优势;质量管理  一、前言  EPC总承包模式即为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的模式,这一模式优点突出,设计院在开展EPC
期刊
市、县、乡三级基层政府统计环境的好坏对全省乃至全国的最终数据结果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市、县、乡三级基层政府统计环境现状却不容乐观。  一、乡镇统计环境现状  1、乡镇统计站职能偏弱,人员少,缺少经费。从目前的状况看,统计站虽有牌子、有章子,但多数乡镇经费少或无经费,统计站的职能得不到正常发挥,专职统计员为数不多。由于乡镇工作复杂而具体,一些乡镇的统计人员在统计站内部和镇政府中都是身兼数职,乡镇基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企业的不断发展,各企业单位对政工工作的重视力度也越来越明显,目前很多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都开展了政工工作,这是由于政工工作强大的作用力实现的。在企业内部合理开展政工工作,对推动企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及意义。本文简单分析了企业单位思想政治及政工职能部门现状,重点研究了政工工作对企业单位思想政治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政工工作;企业单位;思想政治;现状;推动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