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 ”的高职园区优质课堂建设研究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JIFIF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互联网 ”已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对教育界也形成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已不再停留于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正研究在线开放课程融入课堂教学,建设优质课堂。论文以《综合韩语》课程为例,研究了如何建设基于“互联网 ”的优质课堂。
  关键词:互联网 混合式教学 在线开放课程 优质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2
其他文献
摘要:命名礼是一个民族按照自己的方式为新生婴儿进入民俗文化的规范而拉开的序幕,是人生第一场重大仪式,背后蕴藏着一个民族的独特历史与社会传统。研究命名礼仪,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民族特色和理解民族文化。以澜沧县新寨的拉祜族为例,详细阐述了拉祜族传统命名礼仪的起源和举办流程,并分析了其中内含的文化意蘊,具有鲜明的拉祜特色。  关键词:拉祜族 传统命名 礼仪  中图分类号:K892.2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要:建立失信企业联合惩戒制度,优化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重塑政府和市場关系的关键所在。在经济增速下行和国际经贸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企业对发展营商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强化产权保护、降低税费负担、避免要素成本过快上涨、提升政策协同性等方面。通过分析影视行业现状,建议建立失信企业联合惩戒制度,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局性、先导性和基础性的工作,进一步巩固优化政务办事环境,降低制度
摘要: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的基层管理力量,学生工作的引路者、筑梦人、排头兵和领头雁,即使在疫情高峰过后也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能掉以轻心,除了要履行好基本工作职责之外,还应当时刻保持战斗状态,教育引导学生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化疫情危机为教育契机,以“立德树人”的责任担当培养能够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疫情防控 高
摘要:基于长沙理工大学暑期支教团在湖南省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以下统称“三区”)的英语支教工作的相關调查,梳理了现行短期支教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及存在的不足,具体包括英语支教人员的预先选拔和培训准备不够充分、实际教学活动开展困难重重、短期支教开展缺乏地区联动性和传承、短期支教活动缺乏充足资金支持等,并从支教个体、支教队伍及社会资源等角度提供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三区” 大学生支教
摘要:云南陇川县弄彦村是一个传统的傣族村寨,村寨有着丰富的傣族文化历史,笔者通过田野调查,试图了解傣族村寨的日常生活,并更深入地了解傣族村寨社區教育以及其影响,包括内心伦理道德的教育、维护村寨和谐建构的思想、传承傣族优秀文化三方面。  关键词:傣族 傣族村寨 社区教育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0-0226-02  弄彦村是传统的傣族村寨,据弄
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湖南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已成为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基于湖南老干部(老年)开放大学平台,分析“互联网 老年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必要性,从外部条件和群体需求上着手,提出“互联网 老年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 老年教育 信息化平台 外部条
摘 要 目的:探索用微型磁笔进行动植物DNA快速提取与电泳鉴定的实验研究。方法:取菜叶OAR或人类全血0.1mL、磁珠悬液0.25mL,选择性结合DNA、洗涤、洗脱、电泳即得。本法不需离心,不用大量检材,用微型磁笔在离心管中微量操作,分离纯化DNA只需30mln,电泳只需50nlln。结果:可以观察到清楚明亮的DNA条带,使学生同时掌握了正规DNA提取和琼脂糖电泳二项技能。结论:本方法是对分子
摘要:当代杰出英国女作家卡丽尔·丘吉尔的戏剧创作,深受布莱希特戏剧理念的影响,其代表作《天之骄女》运用布莱希特提倡的“陌生化”手法,分别采取史诗式叙事、事前出场顺序的非线性安排和角色重叠,创造陌生化的间离效果。角色重叠是该戏剧的一大亮点,即同一演员以不同的角色身份出现多次。该剧共15位女性,但是角色重叠后,演员只有7位,除了女主马琳,其他的演员均分饰好几个角色。在此基础上,将角色分为7组,分别从人
一.单选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一)1分题(共8题)  文件编号:1003—7586(2006)08—0043—08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摘要: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在综合考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性而提出的发展方案。如何理解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性之间的矛盾统一?马克思主义视野为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提供了怎样的支持?首先基于20世纪初的经典文献分析,认为现有的研究缺乏对中层理论的建设和对物质实体层面的考量,然后结合理论和“匠人”发展的实践,阐释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建构”的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