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适应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战略目标,高等院校必须把培养创新人才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普通高等院校应发挥差异性优势,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借鉴国外经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转型,创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 差异优势;教学方式;学生本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5)01-0120-05
随着世界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赢得竞争优势,需要大量的发明创造,而我国现有人才队伍在数量、素质、结构、能力等各方面都显现出不适应, 暴露出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国普通高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载体,在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下,同样担负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任务。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谈到中国大学教育问题时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一针见血地揭示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的问题。因此,各类高校必须建立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各自优势,改革传统办学方式,创造杰出人才“冒出”的教育环境。
一、创新办学理念,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普通高校与重点高校相比,在生源、师资、资金、规模等软硬件条件上都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基于自身历史的积淀和特长,以应对能力、竞争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发挥差异性优势,形成独特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培养出创新人才。
(一)知识更新的潜在能力培养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发生了根本变化,计算机、互联网、生物技术、材料科学、电子工程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服务系统,新兴行业,这就要求创新人才的知识必须具有基础性、适应性。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一旦融入良好的创新环境,就能激活创新潜能,产生创新智慧和能力。基础知识,是研究社会基本发展规律,有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哲学、社会科学、历史、文学等。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但是,我国普通大学普遍存在“重专业、轻基础”的倾向,强调“岗位对接”,但“厚基础”不足,不利于培养人才的创造能力。“厚基础”有两类课程必须保证:一是非大学年龄段难以学会和掌握的知识,如数学、外语、统计学等。二是必须利用学校的教学和实验条件才能掌握的知识,如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等,统常称之为“学校知识”,这些是将来知识更新、新技能训练、职业转换以及发明创造的基础保证。
(二)知识多元化的应对能力培养
拥有多元化知识结构是人才培养的标准之一,多元复合知识的特征在于通过多学科知识的交融而产生新的知识,诱导新的思维方法,形成对原知识和能力的升华。职业生涯中层次越高所需知识就越具复合性。例如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必须掌握从企业管理到经营、从技术开发到生产过程管理、从市场营销到国际贸易等各方面综合性知识。人才培养,应注重使学生形成复合的职业能力,了解应对职业需要产生的新知识新技能体系。因此,要因地制宜地为学生创造多元知识学习机会。如综合性大学和多科性大学,注重在理工科学生课程中,安排学习经济管理学科的知识,使理工类专业学生具有基本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使其具备承担高级管理职务的知识准备;引导经济学管理类学生履修工业制图、艺术设计、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使其将来能够借鉴理工科技能,在经济工作和企业运营方面管理精细,效率提高;提倡文学类学生选修新闻、法律、传媒等课程,为其将来拓展职业舞台做好准备。
(三)知识国际化的竞争能力培养
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要求人才的国际化。国际化人才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的知识结构、符合国际化的行为模式。有超前的国际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够及时、迅速借鉴、吸收最前沿的理论、最先进的知识,通晓国际贸易的法律、法规,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普通高校实现教育国际化,培养国际化人才,必须根据自身条件,发挥特色,明确培养标准,规划培养途径、确立培养目标。第一,教育的国际化关键要明确国际化标准,要以建成能培养出创新人才的世界名牌大学为标准,通过国际间的交流,学习借鉴国外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方式。第二,要规划教育国际化的途径,一是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二是教育市场面向世界开放,丰富教育资源;三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更加适应国际交往与发展的需要。[1]第三,确立教育国际化的目标,通过国际化使我国教育改革“抄近路”实现跨越性发展,人才培养的平台逐步与国外大学接轨。
(四)知识活用的实践能力培养
知识活用的实践能力是将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直接用于社会生产活动,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能力。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是普通高校的重要职责。我国的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需要理论创新、知识创新和科技研发人才,同时也需要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相对于研究型人才来说,应用型人才强调复合知识、应用技能、实践能力,能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生产中。这些正是普通高校人才培养应具备的优势和特长。
上个世纪70年代初,德国开始创办有别于传统综合性本科院校的高等教育类型“应用科学大学”,其办学定位不是追求培养“学术型人才”,而是实事求是地把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实践证明,德国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为德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国际高等教育界所关注。我们应当学习借鉴德国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
二、改革教学方式,积极探索人才培养路径
普通大学人才的培养必须在学校教与学的方式改革上下功夫。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汲取,使教师的施教方式从单方面的灌输变为互动式交流。 (一)构筑跨学科专业群、导入学分制,搭建自主式学习平台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都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途径的跨学科学习机会。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本科专业方向与辅修方向数量几乎同比例;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都允许学生自主设计专业,围绕一个特定知识领域,从全校课程中选择形成跨学科的课程计划,经过校方审核后开始学习,完成学习计划后,可取得特别专业的本科学位。[2]日本筑坡大学按学群招生,打破按学科、专业编制的院、系体制,设置理、工、农、医、经、管、文混合专业学群。
第一,普通类院校要更多地利用开设跨学科专业群,构建跨学科、综合性课程模块。将专业课程设置与国际社会需求相吻合,是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有力措施。多年来由于受教育体制的约束和既定运行模式的影响,我国大学的培养方案一般习惯于按照严格的学科、专业分类,制订教学计划,规定学生毕业时要完成本学科、本专业的所有课程学习,包括毕业论文题目和内容都不能偏离学科领域。教育的主动权掌握在施教者手里,根据施教者的要求、标准来培养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限制了学生的兴趣发展和创新思维。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学科专业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 centered)的学生本位地位,给学生以更大的学习和科研的自由空间,才能充分释放学生的创新思维潜力。
第二,实现自主式学习,完善弹性选课和学分互换制度是关键。弹性选课和学分互换制度体现了突出学生本位的办学理念,是学生享有学习自主权、主动权的前提条件,是注重个性发展,尊重个体差异,发挥学生潜能与特长的重要途径。导入弹性选课机制,采取互换学分方式,不仅在选择课程门数、类型,尤其是实践类及取得资格类的课程进行学分互换,还包括主辅课程兼选。同时在任课教师的选择上也给予学生自主权。基于我国普通高校现有学生、师资水平,要使自由选课学分互换制度能够发挥应有效果,必须建立严格、规范、有效的课程水平、学分质量及互换可行度的评估标准和管理体系。欧美国家及日本等在学分互换和选课制度上有成功的经验,如欧洲各校学生五级成绩的ECTS学分互换体系,①美国各校课程可比性评估(招生及学术双重评估)的学分互换制度。日本的平均成绩积分的弹性选课机制[2]等,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规划,形成有效的学分制管理体系。
(二)发挥教师引领作用,实施导师制,组成引导互动式学习团队
实施导师制,发挥教师引领作用,建立引导互动式学习团队是创新研究的组织基础。导师制是以教授为核心,组成共同教研室,学生通过选择确定导师,在导师指导下明确学习和科研方向。同一学科领域的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加入导师研究团队,与同研究室的高年级学生及研究生共同履修导师研究指导、学位论文指导等课程,参加所属研究室导师组织的科研活动,包括国内外研究会议、调研实践,承担实际研究课题。英国教育的一大特色是实行导师制,其特点是:以学业导师制为制度平台、以考核控制为主要抓手,以自主教学为课堂引领,以规则意识为行为底线,以网络应用为支持系统。[3]日本实施导师研究组(Seminar)制。研究组将属于同一导师的本科生与研究生组成共同研究团队,共同参与导师科研及实践活动,一起上课,由导师指导其完成论文及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我国普通高校设置有班导师、毕业论文指导导师,但与国外大学的导师制不同,班导师负责学生学习指导,论文导师只是负责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一般在学生毕业前半年被指定指导老师。学生学习研究及其他活动都以行政班为单位,教学管理形式同高中相同,常常被称为“高中后”。
能否实行导师制关键还在于教师的水平及能力。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当中很多人从海外学成归国,外语能力强、研究方法新,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极大的发展潜力,是实施导师制的有利条件。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经济技术的飞快发展,知识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需要不断创新,这些都需要有国际化环境、国际化教学管理机制作为保障。应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一方面引进国外一流大学的教师兼职,另一方面为教师提供出国交流、研究、学习机会,确保导师队伍的高质量、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从而逐渐弱化行政班,实施导师制。
(三)推动传统教学方式转型,创造启发式教学模式
传统教育理念时常把教育与受教育者未来的社会身份联系在一起,特别关注如何对受教育者进行分类,无论大学还是用人单位,习惯性地关注考试分数。在育人过程中注重如何让受教育者获得更好的分数,因为考试分数是实现这种身份分类的最简单手段。[4]在考试分数至上的导向下,教学计划大都是围绕学生怎样取得高分而设计,要求学生按教师提示去思考和回答问题,按规定的题目和方式撰写论文。教学中过度关注如何解题,就事论事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从而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普通高校长期以来在教学方法、考试制度、评价标准等方面,注重传授结果、定论,一切都以标准答案辨别对错,培养出的学生表现为应试能力强,动手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创新能力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大学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汲取新知识能力、独立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更多地重视对问题的研究,如何解释和分析非定论问题,开发学生想象力,鼓励学生敢于提出异议,将素质教育放在第一位。以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例,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1990年在《会计教育的目标》中指出:学校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大学会计教育并不是也不可能做到把一名经验丰富的职业会计师应具有的知识和技能都传授给学生,而是应培养他们为获得并保持职业会计师资格所需要的学习能力。实际上企业在招聘考试时,更多关注的也是学生的深造潜质和学习能力。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学生的知识来源主要是通过各种信息传导,教师的职责也应从教学“主宰”转化为“服务”(Teachers ate the facilitators),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对汲取新知识的渴望。 (四)设计研究性的实践教学规划,建立探索式学习基地
实践教学是转变传统教育方式,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化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使在学校课堂学到的基础理论得到验证,进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增强以理论解释问题、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实践了解本领域的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关注、聚焦、锁定研究课题,为选择确定自己发展方向做好准备。目前国内各大学都将社会实践列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军事训练、参加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并将其列入必修课。但是,很多大学组织的实践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或是为学生毕业提供就职实习场所,或是为企业提供廉价劳动力,不可能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因此,将社会实践变为研究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中侧重科研成果转化,探索新知识点,才能实现实践教学的本来目的。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只有在为社会提供有效服务的过程中优秀的创新人才才能脱颖而出。大学的实践教学应将实践场所作为学生施展智慧和才能的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导师研究室为单位,参与企业经济管理相关技术项目的设计、研发、实验,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做出贡献。
结 语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照搬国外方式,急于求成,反而会造成“消化不良”,适得其反。日本战后大学教育也曾经盲目引进美国的“宽松教育”形式,造成高等教育总体水平一度下滑。只有经过长期摸索、不断调整、逐步适应,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促进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整体教育体制的改革,根据本国的历史及国情,选择吸收国外经验,既要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特色教育模式,又要尽快与国际先进的人才培养方式接轨。
普通高校虽在许多方面与重点院校有很大差距,但是,学校数量多、学生人数占总体比例大、地区分布广,各种人才“藏龙卧虎”,因此,培养杰出人才义不容辞。发挥差异性优势,彰显各自特色,加大教育国际化力度,积极借鉴国外大学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创造出自由、宽松的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环境,才能使杰出人才脱颖而出。
注释:
①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是由欧洲委员会研发和推行的在欧盟成员和欧洲经济区域内45个国家之间盛行的学分互认和转换系统。
参考文献:
[1]张国梁,朱泓.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2,(10).
[2]李祖超,杨淞月.美日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比较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8)
[3]刘恩允.基于导师制的英国大学师生关系模式与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1,(3).
[4]王树国.关于一流大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2).
关键词: 差异优势;教学方式;学生本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5)01-0120-05
随着世界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赢得竞争优势,需要大量的发明创造,而我国现有人才队伍在数量、素质、结构、能力等各方面都显现出不适应, 暴露出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国普通高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载体,在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下,同样担负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任务。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谈到中国大学教育问题时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一针见血地揭示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方式的问题。因此,各类高校必须建立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各自优势,改革传统办学方式,创造杰出人才“冒出”的教育环境。
一、创新办学理念,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普通高校与重点高校相比,在生源、师资、资金、规模等软硬件条件上都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基于自身历史的积淀和特长,以应对能力、竞争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发挥差异性优势,形成独特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培养出创新人才。
(一)知识更新的潜在能力培养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发生了根本变化,计算机、互联网、生物技术、材料科学、电子工程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服务系统,新兴行业,这就要求创新人才的知识必须具有基础性、适应性。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一旦融入良好的创新环境,就能激活创新潜能,产生创新智慧和能力。基础知识,是研究社会基本发展规律,有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哲学、社会科学、历史、文学等。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但是,我国普通大学普遍存在“重专业、轻基础”的倾向,强调“岗位对接”,但“厚基础”不足,不利于培养人才的创造能力。“厚基础”有两类课程必须保证:一是非大学年龄段难以学会和掌握的知识,如数学、外语、统计学等。二是必须利用学校的教学和实验条件才能掌握的知识,如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等,统常称之为“学校知识”,这些是将来知识更新、新技能训练、职业转换以及发明创造的基础保证。
(二)知识多元化的应对能力培养
拥有多元化知识结构是人才培养的标准之一,多元复合知识的特征在于通过多学科知识的交融而产生新的知识,诱导新的思维方法,形成对原知识和能力的升华。职业生涯中层次越高所需知识就越具复合性。例如优秀的经济管理人才,必须掌握从企业管理到经营、从技术开发到生产过程管理、从市场营销到国际贸易等各方面综合性知识。人才培养,应注重使学生形成复合的职业能力,了解应对职业需要产生的新知识新技能体系。因此,要因地制宜地为学生创造多元知识学习机会。如综合性大学和多科性大学,注重在理工科学生课程中,安排学习经济管理学科的知识,使理工类专业学生具有基本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使其具备承担高级管理职务的知识准备;引导经济学管理类学生履修工业制图、艺术设计、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使其将来能够借鉴理工科技能,在经济工作和企业运营方面管理精细,效率提高;提倡文学类学生选修新闻、法律、传媒等课程,为其将来拓展职业舞台做好准备。
(三)知识国际化的竞争能力培养
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要求人才的国际化。国际化人才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的知识结构、符合国际化的行为模式。有超前的国际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够及时、迅速借鉴、吸收最前沿的理论、最先进的知识,通晓国际贸易的法律、法规,具有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普通高校实现教育国际化,培养国际化人才,必须根据自身条件,发挥特色,明确培养标准,规划培养途径、确立培养目标。第一,教育的国际化关键要明确国际化标准,要以建成能培养出创新人才的世界名牌大学为标准,通过国际间的交流,学习借鉴国外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方式。第二,要规划教育国际化的途径,一是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二是教育市场面向世界开放,丰富教育资源;三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更加适应国际交往与发展的需要。[1]第三,确立教育国际化的目标,通过国际化使我国教育改革“抄近路”实现跨越性发展,人才培养的平台逐步与国外大学接轨。
(四)知识活用的实践能力培养
知识活用的实践能力是将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直接用于社会生产活动,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能力。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是普通高校的重要职责。我国的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需要理论创新、知识创新和科技研发人才,同时也需要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相对于研究型人才来说,应用型人才强调复合知识、应用技能、实践能力,能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生产中。这些正是普通高校人才培养应具备的优势和特长。
上个世纪70年代初,德国开始创办有别于传统综合性本科院校的高等教育类型“应用科学大学”,其办学定位不是追求培养“学术型人才”,而是实事求是地把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实践证明,德国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为德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国际高等教育界所关注。我们应当学习借鉴德国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
二、改革教学方式,积极探索人才培养路径
普通大学人才的培养必须在学校教与学的方式改革上下功夫。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汲取,使教师的施教方式从单方面的灌输变为互动式交流。 (一)构筑跨学科专业群、导入学分制,搭建自主式学习平台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都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途径的跨学科学习机会。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本科专业方向与辅修方向数量几乎同比例;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都允许学生自主设计专业,围绕一个特定知识领域,从全校课程中选择形成跨学科的课程计划,经过校方审核后开始学习,完成学习计划后,可取得特别专业的本科学位。[2]日本筑坡大学按学群招生,打破按学科、专业编制的院、系体制,设置理、工、农、医、经、管、文混合专业学群。
第一,普通类院校要更多地利用开设跨学科专业群,构建跨学科、综合性课程模块。将专业课程设置与国际社会需求相吻合,是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有力措施。多年来由于受教育体制的约束和既定运行模式的影响,我国大学的培养方案一般习惯于按照严格的学科、专业分类,制订教学计划,规定学生毕业时要完成本学科、本专业的所有课程学习,包括毕业论文题目和内容都不能偏离学科领域。教育的主动权掌握在施教者手里,根据施教者的要求、标准来培养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限制了学生的兴趣发展和创新思维。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学科专业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 centered)的学生本位地位,给学生以更大的学习和科研的自由空间,才能充分释放学生的创新思维潜力。
第二,实现自主式学习,完善弹性选课和学分互换制度是关键。弹性选课和学分互换制度体现了突出学生本位的办学理念,是学生享有学习自主权、主动权的前提条件,是注重个性发展,尊重个体差异,发挥学生潜能与特长的重要途径。导入弹性选课机制,采取互换学分方式,不仅在选择课程门数、类型,尤其是实践类及取得资格类的课程进行学分互换,还包括主辅课程兼选。同时在任课教师的选择上也给予学生自主权。基于我国普通高校现有学生、师资水平,要使自由选课学分互换制度能够发挥应有效果,必须建立严格、规范、有效的课程水平、学分质量及互换可行度的评估标准和管理体系。欧美国家及日本等在学分互换和选课制度上有成功的经验,如欧洲各校学生五级成绩的ECTS学分互换体系,①美国各校课程可比性评估(招生及学术双重评估)的学分互换制度。日本的平均成绩积分的弹性选课机制[2]等,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规划,形成有效的学分制管理体系。
(二)发挥教师引领作用,实施导师制,组成引导互动式学习团队
实施导师制,发挥教师引领作用,建立引导互动式学习团队是创新研究的组织基础。导师制是以教授为核心,组成共同教研室,学生通过选择确定导师,在导师指导下明确学习和科研方向。同一学科领域的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加入导师研究团队,与同研究室的高年级学生及研究生共同履修导师研究指导、学位论文指导等课程,参加所属研究室导师组织的科研活动,包括国内外研究会议、调研实践,承担实际研究课题。英国教育的一大特色是实行导师制,其特点是:以学业导师制为制度平台、以考核控制为主要抓手,以自主教学为课堂引领,以规则意识为行为底线,以网络应用为支持系统。[3]日本实施导师研究组(Seminar)制。研究组将属于同一导师的本科生与研究生组成共同研究团队,共同参与导师科研及实践活动,一起上课,由导师指导其完成论文及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我国普通高校设置有班导师、毕业论文指导导师,但与国外大学的导师制不同,班导师负责学生学习指导,论文导师只是负责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一般在学生毕业前半年被指定指导老师。学生学习研究及其他活动都以行政班为单位,教学管理形式同高中相同,常常被称为“高中后”。
能否实行导师制关键还在于教师的水平及能力。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当中很多人从海外学成归国,外语能力强、研究方法新,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极大的发展潜力,是实施导师制的有利条件。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经济技术的飞快发展,知识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需要不断创新,这些都需要有国际化环境、国际化教学管理机制作为保障。应积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一方面引进国外一流大学的教师兼职,另一方面为教师提供出国交流、研究、学习机会,确保导师队伍的高质量、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从而逐渐弱化行政班,实施导师制。
(三)推动传统教学方式转型,创造启发式教学模式
传统教育理念时常把教育与受教育者未来的社会身份联系在一起,特别关注如何对受教育者进行分类,无论大学还是用人单位,习惯性地关注考试分数。在育人过程中注重如何让受教育者获得更好的分数,因为考试分数是实现这种身份分类的最简单手段。[4]在考试分数至上的导向下,教学计划大都是围绕学生怎样取得高分而设计,要求学生按教师提示去思考和回答问题,按规定的题目和方式撰写论文。教学中过度关注如何解题,就事论事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从而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普通高校长期以来在教学方法、考试制度、评价标准等方面,注重传授结果、定论,一切都以标准答案辨别对错,培养出的学生表现为应试能力强,动手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创新能力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大学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汲取新知识能力、独立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更多地重视对问题的研究,如何解释和分析非定论问题,开发学生想象力,鼓励学生敢于提出异议,将素质教育放在第一位。以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例,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1990年在《会计教育的目标》中指出:学校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大学会计教育并不是也不可能做到把一名经验丰富的职业会计师应具有的知识和技能都传授给学生,而是应培养他们为获得并保持职业会计师资格所需要的学习能力。实际上企业在招聘考试时,更多关注的也是学生的深造潜质和学习能力。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学生的知识来源主要是通过各种信息传导,教师的职责也应从教学“主宰”转化为“服务”(Teachers ate the facilitators),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对汲取新知识的渴望。 (四)设计研究性的实践教学规划,建立探索式学习基地
实践教学是转变传统教育方式,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化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使在学校课堂学到的基础理论得到验证,进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增强以理论解释问题、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实践了解本领域的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关注、聚焦、锁定研究课题,为选择确定自己发展方向做好准备。目前国内各大学都将社会实践列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军事训练、参加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并将其列入必修课。但是,很多大学组织的实践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或是为学生毕业提供就职实习场所,或是为企业提供廉价劳动力,不可能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因此,将社会实践变为研究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中侧重科研成果转化,探索新知识点,才能实现实践教学的本来目的。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只有在为社会提供有效服务的过程中优秀的创新人才才能脱颖而出。大学的实践教学应将实践场所作为学生施展智慧和才能的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导师研究室为单位,参与企业经济管理相关技术项目的设计、研发、实验,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做出贡献。
结 语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照搬国外方式,急于求成,反而会造成“消化不良”,适得其反。日本战后大学教育也曾经盲目引进美国的“宽松教育”形式,造成高等教育总体水平一度下滑。只有经过长期摸索、不断调整、逐步适应,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促进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整体教育体制的改革,根据本国的历史及国情,选择吸收国外经验,既要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特色教育模式,又要尽快与国际先进的人才培养方式接轨。
普通高校虽在许多方面与重点院校有很大差距,但是,学校数量多、学生人数占总体比例大、地区分布广,各种人才“藏龙卧虎”,因此,培养杰出人才义不容辞。发挥差异性优势,彰显各自特色,加大教育国际化力度,积极借鉴国外大学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创造出自由、宽松的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环境,才能使杰出人才脱颖而出。
注释:
①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是由欧洲委员会研发和推行的在欧盟成员和欧洲经济区域内45个国家之间盛行的学分互认和转换系统。
参考文献:
[1]张国梁,朱泓.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2,(10).
[2]李祖超,杨淞月.美日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比较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8)
[3]刘恩允.基于导师制的英国大学师生关系模式与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1,(3).
[4]王树国.关于一流大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