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的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逻辑——基于《共产党宣言》与《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等文献的理解

来源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cxin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马克思的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逻辑,历经从前者到后者的一个过程,即立论逻辑的沿承、出场逻辑的转换、实践逻辑的变革。人类命运共同体沿承了马克思共同体的立论逻辑,都基于对各自时代社会结构的综合研判,都沿承致力于“为绝大多数人服务”价值导向,都坚持“联合起来”的发展手段,论述了承担起阶段性历史使命的基点、价值与手段。马克思的共同体的空间逻辑是基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而展开论述的,是一种尚未完全展开的空间逻辑,这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进一步扩展的空间,彰显出不同的出场逻辑。马克思的共同体是要开辟新的社
其他文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的文化基建,它既是基于文化自觉的、深谋远虑的文化忧患意识,又是基于文化自信、文明互鉴的精神绸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承前启后、高瞻远瞩的文化谋划与精神储备,旨在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石。在回顾、借鉴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十三个方面提出多维度的合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一个有容乃大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安顿下自己又容下世界的“家”。
本文通过对青海省六个民族自治州公共服务的相关数据分析,梳理了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现状,从结构性次序、空间结构、类别结构三个层面对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需进行结构性分析比较,进一步对民族地区公众服务可及性、需求度和满意度进行结构方程分析。发现服务可及性是影响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实效性的关键因素,这为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实效性改善,以及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成效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路径指导。
对土家族音乐知识谱系进行分析,通过土家族音乐文本与田野交织及其在土家族音乐知识系统中的构建,梳理土家族音乐知识的衍生方式和规律特征,具体从土家族音乐知识谱系价值性维度所引发的生态生成环境、构建作用及彰显价值维度三个方面出发,揭示土家族音乐知识谱系的身份归属与根本表征。
笔者从历史角度挖掘中华民族认同建构过程,以严复译著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的视野,通过中外发展观、自由观、群体观三方面的差异来论述严译语境下清末民初中华民族认同觉醒的发生环境。总体来看,严译语境下中华民族认同性建构有以下三个路径:“国贵自主”“不群者灭”“民族国家”。
在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都非常重视文化问题,并且形成了内涵丰富、体系完善的文化观。论争有益于思维创新,更是推动人类思想文化进步的动力之一。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论争,往往发生在社会政治、经济的重大转折期,关乎民族、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文化论争的背后实际上是政治路线之争。通过对百年历程中三次文化论争的考察,可以试着从三个维度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观: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文化维度;批判错误社会思潮的斗争文化维度;以民族、国家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利益为重的共同体文化
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对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政策,准确把握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提高民族事务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学术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基本内涵认识中引发争议几个观点,探讨其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构成,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中国公民共同体,也是我国各民族荣辱与共、利益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和认同中华文化的各民族共同体。
民族地区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召开之后,学界聚焦民族地区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生成逻辑、时代价值、现实挑战与优化路径等方面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其中不乏许多有意义的成果。但是,由于这一课题研究的时间较短、研究成果数量相对较少、研究视野局限、研究方法单一、研究选题重复等不足,研究质量有待提高。未来应在研究内容的多维与综合、研究视野的多学科拓展、研究话语的中国构建等方面进行深化,以推动民族地区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学术研究取得新的发展。
本文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职业学校为个案,分析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现状,探讨中华民族共同意识融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有效路径。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中国民众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存环境创造了许多有关防疫防病的习俗,这些习俗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民众防疫防病的知识体系。这一体系由内而外可以大体分为三层,第一层是个体自身的卫生观念与习惯,包括日常盥洗、沐浴和饮食起居三个方面;第二层是居住场所的防病避邪理念与卫生保健实践,包括传统风水观中的防病避邪理念和居所的卫生保健实践;第三层是社区和社会层面的防疫防病,主要是民间信仰的防疫防病功能和节日时空中的防疫防病实践。这三个层面互相联系,层层扩展,共同构成了中国民间生活中防疫防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本刊以“世界历史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为主题,开辟专栏,发表系列论文和笔谈,论述世界历史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从世界看中国,也从中国看世界,以推动世界史和中国史研究的融合发展。本期刊发三篇笔谈文章。于沛教授的《李大钊的世界历史观》,从李大钊历史观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反映论起,探讨了李大钊对西方历史哲学的批判及其思考,并论及早期几位中共领导人的史观与史识,从而使我们更能理解中国共产党人如何从世界历史的维度认识中国,以及唯物史观在中国诞生及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唐洲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