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 蓝龙(Raphael Genis) 著 阮一庭 绘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1.2
59.00元
[德] 蓝龙(Raphael Genis)
德籍以色列犹太人,精通中以两国文化,是一位犹太思维智慧教育专家,阿拉法犹太家庭教育创始人兼CEO,TEDx香港以及TEDx杭州特邀嘉宾, TTF(尝试失败)公益组织发起人。主要作品包括《“犹”趣的思维》《“犹”钱的思维》《“犹”智的思维》等。
阮一庭
插画师,纽约视觉艺术学院 (School of Visual Arts)插画专业硕士。“海底两万里”插画系列曾参加纽约Chelse Gallery展览,擅长使用彩铅、针管笔、电子软件进行创作以及版画创作。
本书把为人父母所缺乏的以及需要掌握的重要思维方式,通过88个独特的语录和画面向读者展示,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家庭教育,特别是父母的角色,从而帮助父母变得更好,并培养出身心更健康、更幸福、更优秀的孩子。
我将这本书的内容作了一些粗略的分类,挑选了两个我感兴趣的观点:
1.父母应该给予孩子什么?
2.孩子如何做职业选择?
首先看第一点:父母应该给予孩子什么?
作者回答:“真爱是给予他人所需,而非我们所想的。”
这句回答其实揭示了目前全世界的父母都面临的问题:父母宁愿花时间花金钱去给孩子报补习班,也不愿意陪着孩子一起游戏10分钟。
父母很多时候给予孩子的,其实是父母自己需要的,而不是孩子需要的。尤其在中国,很多父母因为过往家庭的因素,在小时候没有机会学习乐器、舞蹈,于是有了孩子之后报了很多兴趣班,导致了孩子放学比上学还要忙,很多孩子对此苦不堪言。也有人总结:参加兴趣班,是破坏亲子关系的罪魁祸首。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书中提出:“父母允许孩子越平凡,孩子则会越非凡。”
蓝龙认为父母分为两种,一种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会优秀,于是督促孩子努力、勤奋,打败更多的人。
另一种父母认为孩子已经很优秀了,他们不断地肯定孩子现在的优秀,期望孩子的将来。他们对孩子的态度是让孩子不断地挑战自己,迎来更好的成长。
这两者的差距在于:
前者是以社會标准为目标定义一个人是否优秀。
而后者是基于孩子自身情况来定义孩子是否优秀。
对比之后可以发现,后者的方式更倾向于成长性思维,他们相信,如果一个人以自我为目标,日拱一卒不断地挑战自己,最后超过别人往往是水到渠成的。
而站在父母的角度,这需要我们可以保持一颗平常心,允许孩子最终变得平凡。
不过在这里,我觉得作者没有说的是一句潜台词:父母允许孩子平凡的同时给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教育资源。
一个人只有给孩子提供了相应的资源之后,才能淡定地告诉别人:我的孩子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平凡人,而且我愿意让他成为一个平凡人。
至于最后是成为平凡人还是成为书中所说的非凡人,已经不重要了。
如果父母不能做到“提供力所能及的教育资源”这一点,那么家长如果说“我的孩子是个平凡人”“我的孩子会成为平凡人”,很可能仅仅只是家长不想承担相应教育责任的自我推脱之言。
道理虽然如此,但是要想光明正大地说出这句话,还有很多限定性的条件,比如要注意措辞,要注意场合,要注意听众阶层等。
前段时间刘瑜教授的一段话,在网上引发了强烈的反弹。刘瑜教授提出一个说法:我的孩子越来越成为一个平凡的人。很多人抨击这是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是既得利益者在卖乖。
之所以会被抨击,这背后的逻辑就在于刘教授已经占据了普通人所难以企及的社会资源。所以当他说自己的孩子正不可避免的成为一个普通人时,不由自主来引发真正的普通人的愤慨:你们都占据了那么多的资源,竟然还好意思说这种话。
其实,刘瑜的孩子最后是否会成为一个普通人,还是成为一个非凡人,都是她所无法控制的,但是当她将自己观点抛出来,忽略了听众阶层之后,会很容易让人觉得他是在故意卖乖。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不错的教育理念,很可能因为不同的场合说出来,用不同的措辞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孩子的职业路径选择是这本书的另一个主题。
作者在书中提出的一个观点,我觉得既契合了刘瑜的演讲,也和新中考政策不谋而合:“父母应该寻求孩子的天赋,而非追求完美,让孩子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去挖掘他独特的潜力。”
刘瑜在演讲中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如果所有的孩子都去练钢琴,那么她会选择让孩子去做另一件事,比如学习古希腊罗马史。
她的这段话的逻辑在于让孩子做具有稀缺性的事情,同时是孩子喜欢的事情。这样在未来才具有竞争力。
前段时间刚发布的新中考政策,也曾经提出要在未来几年里逐步提高体育和艺术类的分数,逐渐将分值拉到和主科同等水平。
同时结合中考的其他风声可以发现,中考很可能会成为学生分流的一个重要关口。在未来,一部分的中学生将平稳地进入高中,而另一部分的中学生会进入职业教育体系。
以上两种情况都在很多家长群里面引发了广泛的探讨,比如有的人认为刘瑜所说的让孩子去学古典艺术,这本身就是普通家庭所做不到的,所以她还是在卖乖,也有的人认为国家将体育艺术类的分值提高,而不是将物理化学的分值提高,这实在是太过分了。
但是当我们翻看《“犹”爱的思维》这本书之后,可以发现,以上的种种问题都可以在这本书中得到解决。
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不同天赋,有的孩子喜欢画画,讨厌音乐,也有的孩子喜欢解数学题,更有的孩子对语言上有独特的敏感性。
如果我们的孩子通过小学和初中的9年教育之后,发现他们虽然文化课的成绩不好,但是更适合发展钢琴或者体育类项目。那又何必让他非得挤中考和高考的独木桥呢?
就像书中所说的,“只有当弱点成为发展的障碍时,才应该得到改善。”当孩子文化课的发展成为他以后职业发展路径的障碍时,我们才可以考虑去做相应的补充。
如果孩子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走另一条专业线,那么就没必要花大量的时间在他们所不擅长的领域。因为迫使他们做不喜欢的事情,很可能让他们无法对自己热爱的事情保持专注和投入精力,最终达到的效果也只是事倍功半。即便他们在家长的高压之下将文化课的成绩补上来,一旦进入大学,当家长对他们无法做强制性的要求,他们的学业也很有可能会被荒废,同时孩子们的兴趣专长也没有被发挥出来。
因此我觉得书中所说的这一句“父母应该寻求孩子的天赋,而非追求完美”,是非常值得每一个父母反复深思的。
以上就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看法,这本书里还有很多有趣的观点值得探讨和验证,适合每一个有兴趣了解家庭教育理念的家长研读。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1.2
59.00元
[德] 蓝龙(Raphael Genis)
德籍以色列犹太人,精通中以两国文化,是一位犹太思维智慧教育专家,阿拉法犹太家庭教育创始人兼CEO,TEDx香港以及TEDx杭州特邀嘉宾, TTF(尝试失败)公益组织发起人。主要作品包括《“犹”趣的思维》《“犹”钱的思维》《“犹”智的思维》等。
阮一庭
插画师,纽约视觉艺术学院 (School of Visual Arts)插画专业硕士。“海底两万里”插画系列曾参加纽约Chelse Gallery展览,擅长使用彩铅、针管笔、电子软件进行创作以及版画创作。
本书把为人父母所缺乏的以及需要掌握的重要思维方式,通过88个独特的语录和画面向读者展示,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家庭教育,特别是父母的角色,从而帮助父母变得更好,并培养出身心更健康、更幸福、更优秀的孩子。
给予孩子需要的,而不是你想要的
这是一本给家长看的教育类图书,和其他教育图书不同的是,这本是用类似绘本的形式讲解内容。正文的左页部分是Rafa老师的犹太家庭教育经验,右页是阮一庭所做的配图插画。Rafa老师的中文名叫蓝龙,是一位德籍以色列犹太人,在这本书里,他将父母需要掌握的88个家庭教育理念,通过诗化的语言展现出来。我将这本书的内容作了一些粗略的分类,挑选了两个我感兴趣的观点:
1.父母应该给予孩子什么?
2.孩子如何做职业选择?
首先看第一点:父母应该给予孩子什么?
作者回答:“真爱是给予他人所需,而非我们所想的。”
这句回答其实揭示了目前全世界的父母都面临的问题:父母宁愿花时间花金钱去给孩子报补习班,也不愿意陪着孩子一起游戏10分钟。
父母很多时候给予孩子的,其实是父母自己需要的,而不是孩子需要的。尤其在中国,很多父母因为过往家庭的因素,在小时候没有机会学习乐器、舞蹈,于是有了孩子之后报了很多兴趣班,导致了孩子放学比上学还要忙,很多孩子对此苦不堪言。也有人总结:参加兴趣班,是破坏亲子关系的罪魁祸首。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书中提出:“父母允许孩子越平凡,孩子则会越非凡。”
蓝龙认为父母分为两种,一种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会优秀,于是督促孩子努力、勤奋,打败更多的人。
另一种父母认为孩子已经很优秀了,他们不断地肯定孩子现在的优秀,期望孩子的将来。他们对孩子的态度是让孩子不断地挑战自己,迎来更好的成长。
这两者的差距在于:
前者是以社會标准为目标定义一个人是否优秀。
而后者是基于孩子自身情况来定义孩子是否优秀。
对比之后可以发现,后者的方式更倾向于成长性思维,他们相信,如果一个人以自我为目标,日拱一卒不断地挑战自己,最后超过别人往往是水到渠成的。
而站在父母的角度,这需要我们可以保持一颗平常心,允许孩子最终变得平凡。
不过在这里,我觉得作者没有说的是一句潜台词:父母允许孩子平凡的同时给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教育资源。
一个人只有给孩子提供了相应的资源之后,才能淡定地告诉别人:我的孩子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平凡人,而且我愿意让他成为一个平凡人。
至于最后是成为平凡人还是成为书中所说的非凡人,已经不重要了。
如果父母不能做到“提供力所能及的教育资源”这一点,那么家长如果说“我的孩子是个平凡人”“我的孩子会成为平凡人”,很可能仅仅只是家长不想承担相应教育责任的自我推脱之言。
道理虽然如此,但是要想光明正大地说出这句话,还有很多限定性的条件,比如要注意措辞,要注意场合,要注意听众阶层等。
前段时间刘瑜教授的一段话,在网上引发了强烈的反弹。刘瑜教授提出一个说法:我的孩子越来越成为一个平凡的人。很多人抨击这是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是既得利益者在卖乖。
之所以会被抨击,这背后的逻辑就在于刘教授已经占据了普通人所难以企及的社会资源。所以当他说自己的孩子正不可避免的成为一个普通人时,不由自主来引发真正的普通人的愤慨:你们都占据了那么多的资源,竟然还好意思说这种话。
其实,刘瑜的孩子最后是否会成为一个普通人,还是成为一个非凡人,都是她所无法控制的,但是当她将自己观点抛出来,忽略了听众阶层之后,会很容易让人觉得他是在故意卖乖。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不错的教育理念,很可能因为不同的场合说出来,用不同的措辞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孩子的职业路径选择是这本书的另一个主题。
作者在书中提出的一个观点,我觉得既契合了刘瑜的演讲,也和新中考政策不谋而合:“父母应该寻求孩子的天赋,而非追求完美,让孩子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去挖掘他独特的潜力。”
刘瑜在演讲中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如果所有的孩子都去练钢琴,那么她会选择让孩子去做另一件事,比如学习古希腊罗马史。
她的这段话的逻辑在于让孩子做具有稀缺性的事情,同时是孩子喜欢的事情。这样在未来才具有竞争力。
前段时间刚发布的新中考政策,也曾经提出要在未来几年里逐步提高体育和艺术类的分数,逐渐将分值拉到和主科同等水平。
同时结合中考的其他风声可以发现,中考很可能会成为学生分流的一个重要关口。在未来,一部分的中学生将平稳地进入高中,而另一部分的中学生会进入职业教育体系。
以上两种情况都在很多家长群里面引发了广泛的探讨,比如有的人认为刘瑜所说的让孩子去学古典艺术,这本身就是普通家庭所做不到的,所以她还是在卖乖,也有的人认为国家将体育艺术类的分值提高,而不是将物理化学的分值提高,这实在是太过分了。
但是当我们翻看《“犹”爱的思维》这本书之后,可以发现,以上的种种问题都可以在这本书中得到解决。
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不同天赋,有的孩子喜欢画画,讨厌音乐,也有的孩子喜欢解数学题,更有的孩子对语言上有独特的敏感性。
如果我们的孩子通过小学和初中的9年教育之后,发现他们虽然文化课的成绩不好,但是更适合发展钢琴或者体育类项目。那又何必让他非得挤中考和高考的独木桥呢?
就像书中所说的,“只有当弱点成为发展的障碍时,才应该得到改善。”当孩子文化课的发展成为他以后职业发展路径的障碍时,我们才可以考虑去做相应的补充。
如果孩子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走另一条专业线,那么就没必要花大量的时间在他们所不擅长的领域。因为迫使他们做不喜欢的事情,很可能让他们无法对自己热爱的事情保持专注和投入精力,最终达到的效果也只是事倍功半。即便他们在家长的高压之下将文化课的成绩补上来,一旦进入大学,当家长对他们无法做强制性的要求,他们的学业也很有可能会被荒废,同时孩子们的兴趣专长也没有被发挥出来。
因此我觉得书中所说的这一句“父母应该寻求孩子的天赋,而非追求完美”,是非常值得每一个父母反复深思的。
以上就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看法,这本书里还有很多有趣的观点值得探讨和验证,适合每一个有兴趣了解家庭教育理念的家长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