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大豆重迎茬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大豆重迎茬;施肥;防治
1 大豆重迎茬
1.1科学轮作 在大豆孢囊线虫发生较重的地区,可与小麦或其他禾本科作物实行5年以上的轮作;在无法避免重迎茬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避免重茬面积,适当增加迎茬面积。
1.2选用抗病适应性强的品种 重茬大豆田病虫害致病能力增强,选抗病性适应性强的品种很重要,在重迎茬时表现产量还可以,因此要选择适合本地熟期,以抗根腐病为主,兼抗根潜蝇及孢囊线虫病的,抗性好的高产品种。
2 合理施肥,改善大豆生育环境
2.1大豆对主要养分的需求 大豆在粮油作物中,经济价值相对较高。大豆需氮虽多,但可通过根瘤固氮,一般可从大气中获取5~7.5 kg/亩,约为大豆需氮的40 %~60 %。每生产100 kg大豆,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N)1.8~10.1kg,磷(P205)1.8~3.0kg,钾(K20)2.9~3.0 kg。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比例为1∶0.17~0.23∶0.39~0.41。它所吸收的养分远远高于水稻、小麦和玉米。
2.2大豆的吸肥规律 大豆生长发育分为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和成熟期。全生育期90~130 d,其吸肥规律为:①吸氮率。出苗和分枝期占全生育期吸氮总量的15 %,分枝至盛花期占16.4 %,盛花至结荚期占28.3 %,鼓豆期占24 %。开花至鼓粒期是大豆吸氮的高峰期。②吸磷率。苗期至初花期占17 %,初花至鼓豆期占70 %,鼓粒至成熟期占13%。大豆生长中期对磷的需要最多。③吸钾率。开花前累计吸钾量占43 %,开花至鼓粒期占39.5 %,鼓粒至成熟期仍需吸收17.2 %的钾。由上可见,开花至鼓粒期既是大豆干物质累积的高峰期,又是吸收氮磷钾养分的高峰期。
2.3大豆的施肥的技术要点
大豆的施肥体系一般由基肥、种肥和追肥组成。施肥的原則是既要保证大豆有足够的营养,又要发挥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因此无论是在生长前期或后期,施氮都不应该过量,以免影响根瘤菌生长或引起倒伏。
2.3.1基肥 在轮作地上可在前茌粮食作物上施用有机肥料,而大豆则利用其后效。有利于结瘤固氮,提高大豆产量。在低肥力土壤上种植大豆可以加过磷酸钙、氯化钾各10kg作基肥,对大豆增产有好处。
2.3.2种肥 一般每亩用10 kg~15 kg过磷酸钙或5 kg磷酸二铵作种肥,缺硼的土壤加硼砂0.4~0.6 kg。由于大豆是双子叶作物,出苗时种子顶土困难,种肥最好施于种子下部或侧面,切勿使种子与肥料直接接触。此外,我省淮北等地有用1%~2%钼酸铵拌种的,效果也很好。
2.3.3追肥 实践证明,在大豆幼苗期,根部尚未形成根瘤时,或根瘤活动弱时,适量施用氮肥可使植株生长健壮,在初花期酌情施用少量氮肥也是必要的。氮肥用量一般以亩施尿素7.5~10 kg为宜。另外,花期喷0.2~0.3 %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或每亩用2~4 kg过磷酸钙水100 kg根外喷施,可增加籽粒含氮率,有明显增产作用;另据资料,花期喷施0.1 %的硼砂、硫酸铜、硫酸锰水溶液可促进籽粒饱满,增加大豆含油量。
2.3.4平衡施肥 有机肥是多元素复合体,增施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活性,提高土壤肥力,满足大豆不同生育期对各种元素的需求,为大豆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在氮、磷、钾三大元素中,要增施氮肥,用量较正茬提高50 %,因为重迎茬大豆根受病虫害,固氮菌能减弱或部分衰失。适当施用钾肥,尤其在西部风沙盐碱土干旱区和东部低湿冷凉地区更要注意钾肥的使用。在微量元素的使用上,东部和北部要注意硼和钼的使用,西部要注意锌的作用,在同一地区,岗地要注意硼、钼的使用,低洼地要注意锌肥的使用。
施营养调节剂、大豆保产剂、增效剂是针对生理营养特点研制的。保产剂有颗粒剂,粉剂两种剂型,可与基肥、化肥拌匀一起施用,每公顷用量22.5 kg;增效剂有颗粒剂、粉剂两种剂型,可与基肥、化肥拌匀一起施用,每公顷用量30~37.5 kg。相比较,增效剂要好于保产剂,营养全,适用广,增产效果明显。
2.4土壤改良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物理性质,调整养分,每公顷增施15000 kg为宜。有条件的可人工调控土壤水分,使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60 %~80 %之间,特别在大豆盛花期灌水,可降低孢囊线虫的虫口密度,减轻病虫害。耕作措施是减缓大豆重迎茬损失的主要技术。对重迎茬地块进行伏秋深翻、细整地。土壤环境恶化是造成重迎茬减产的重要因素,实行深翻或深松细整地,可以使土壤充分接纳雨水,增加速效养分,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深翻改变病虫及有害生物的生存环境,防止病虫害蔓延。同时把能促使正茬大豆根系腐解物的中间产物进一步分解为最终产物,减少对下茬大豆的抑制作用。
2.5防治病虫害 防治必须尽早,时间可以提前到上茬大豆就开始,即正茬大豆也拌种衣剂,防治土传病虫害。这是因为土传病虫害的发展是一个累积过程,正茬大豆虽未大发生,可能已滋生,如果及时消灭,重迎茬病虫害会大大减轻。试验证明,0.2 %呋南丹颗粒剂和0.1 %辛硫磷拌种对防治大豆根腐病、根潜蝇和孢囊线虫效果较好,种衣剂是一种药肥复合剂,在病虫害不严重的地区应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大豆重迎茬;施肥;防治
1 大豆重迎茬
1.1科学轮作 在大豆孢囊线虫发生较重的地区,可与小麦或其他禾本科作物实行5年以上的轮作;在无法避免重迎茬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避免重茬面积,适当增加迎茬面积。
1.2选用抗病适应性强的品种 重茬大豆田病虫害致病能力增强,选抗病性适应性强的品种很重要,在重迎茬时表现产量还可以,因此要选择适合本地熟期,以抗根腐病为主,兼抗根潜蝇及孢囊线虫病的,抗性好的高产品种。
2 合理施肥,改善大豆生育环境
2.1大豆对主要养分的需求 大豆在粮油作物中,经济价值相对较高。大豆需氮虽多,但可通过根瘤固氮,一般可从大气中获取5~7.5 kg/亩,约为大豆需氮的40 %~60 %。每生产100 kg大豆,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N)1.8~10.1kg,磷(P205)1.8~3.0kg,钾(K20)2.9~3.0 kg。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比例为1∶0.17~0.23∶0.39~0.41。它所吸收的养分远远高于水稻、小麦和玉米。
2.2大豆的吸肥规律 大豆生长发育分为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和成熟期。全生育期90~130 d,其吸肥规律为:①吸氮率。出苗和分枝期占全生育期吸氮总量的15 %,分枝至盛花期占16.4 %,盛花至结荚期占28.3 %,鼓豆期占24 %。开花至鼓粒期是大豆吸氮的高峰期。②吸磷率。苗期至初花期占17 %,初花至鼓豆期占70 %,鼓粒至成熟期占13%。大豆生长中期对磷的需要最多。③吸钾率。开花前累计吸钾量占43 %,开花至鼓粒期占39.5 %,鼓粒至成熟期仍需吸收17.2 %的钾。由上可见,开花至鼓粒期既是大豆干物质累积的高峰期,又是吸收氮磷钾养分的高峰期。
2.3大豆的施肥的技术要点
大豆的施肥体系一般由基肥、种肥和追肥组成。施肥的原則是既要保证大豆有足够的营养,又要发挥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因此无论是在生长前期或后期,施氮都不应该过量,以免影响根瘤菌生长或引起倒伏。
2.3.1基肥 在轮作地上可在前茌粮食作物上施用有机肥料,而大豆则利用其后效。有利于结瘤固氮,提高大豆产量。在低肥力土壤上种植大豆可以加过磷酸钙、氯化钾各10kg作基肥,对大豆增产有好处。
2.3.2种肥 一般每亩用10 kg~15 kg过磷酸钙或5 kg磷酸二铵作种肥,缺硼的土壤加硼砂0.4~0.6 kg。由于大豆是双子叶作物,出苗时种子顶土困难,种肥最好施于种子下部或侧面,切勿使种子与肥料直接接触。此外,我省淮北等地有用1%~2%钼酸铵拌种的,效果也很好。
2.3.3追肥 实践证明,在大豆幼苗期,根部尚未形成根瘤时,或根瘤活动弱时,适量施用氮肥可使植株生长健壮,在初花期酌情施用少量氮肥也是必要的。氮肥用量一般以亩施尿素7.5~10 kg为宜。另外,花期喷0.2~0.3 %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或每亩用2~4 kg过磷酸钙水100 kg根外喷施,可增加籽粒含氮率,有明显增产作用;另据资料,花期喷施0.1 %的硼砂、硫酸铜、硫酸锰水溶液可促进籽粒饱满,增加大豆含油量。
2.3.4平衡施肥 有机肥是多元素复合体,增施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活性,提高土壤肥力,满足大豆不同生育期对各种元素的需求,为大豆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在氮、磷、钾三大元素中,要增施氮肥,用量较正茬提高50 %,因为重迎茬大豆根受病虫害,固氮菌能减弱或部分衰失。适当施用钾肥,尤其在西部风沙盐碱土干旱区和东部低湿冷凉地区更要注意钾肥的使用。在微量元素的使用上,东部和北部要注意硼和钼的使用,西部要注意锌的作用,在同一地区,岗地要注意硼、钼的使用,低洼地要注意锌肥的使用。
施营养调节剂、大豆保产剂、增效剂是针对生理营养特点研制的。保产剂有颗粒剂,粉剂两种剂型,可与基肥、化肥拌匀一起施用,每公顷用量22.5 kg;增效剂有颗粒剂、粉剂两种剂型,可与基肥、化肥拌匀一起施用,每公顷用量30~37.5 kg。相比较,增效剂要好于保产剂,营养全,适用广,增产效果明显。
2.4土壤改良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物理性质,调整养分,每公顷增施15000 kg为宜。有条件的可人工调控土壤水分,使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60 %~80 %之间,特别在大豆盛花期灌水,可降低孢囊线虫的虫口密度,减轻病虫害。耕作措施是减缓大豆重迎茬损失的主要技术。对重迎茬地块进行伏秋深翻、细整地。土壤环境恶化是造成重迎茬减产的重要因素,实行深翻或深松细整地,可以使土壤充分接纳雨水,增加速效养分,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深翻改变病虫及有害生物的生存环境,防止病虫害蔓延。同时把能促使正茬大豆根系腐解物的中间产物进一步分解为最终产物,减少对下茬大豆的抑制作用。
2.5防治病虫害 防治必须尽早,时间可以提前到上茬大豆就开始,即正茬大豆也拌种衣剂,防治土传病虫害。这是因为土传病虫害的发展是一个累积过程,正茬大豆虽未大发生,可能已滋生,如果及时消灭,重迎茬病虫害会大大减轻。试验证明,0.2 %呋南丹颗粒剂和0.1 %辛硫磷拌种对防治大豆根腐病、根潜蝇和孢囊线虫效果较好,种衣剂是一种药肥复合剂,在病虫害不严重的地区应用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