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写于1859年1月,同年6月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一起问世。1859年6月4日单独在伦敦德文报纸《人民报》上发表,发表时进行了删节。马克思在《序言》中叙述了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艰苦探索历程,第一次以简明系统的形式对唯物史观进行了精要表述。因此,《序言》具有独立的科学价值和巨大的理论意义,是我们了解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文献。
马克思一生在理论上的重大成就,与他对政治经济学的深入持久研究是密不可分的。在《序言》中,马克思叙述了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起因。马克思在1842年至1843年做《莱茵报》主编工作期间,“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另外,马克思不满意当时流行于工人运动中的小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的肤浅言论,认为他们“善良的‘前进’愿望”大大超过了对社会历史的“实际知识”。为了解决这些“苦恼的疑问”,深入解剖“市民社会”,马克思就需要研究政治经济学,“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所得出的“总的结果”。列宁指出,《序言》对“运用到人类社会和人类社会史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了周密的说明”。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解剖,对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结构及其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具体形态,在《序言》中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概括,描述了整个人类历史的总画面,揭示了其中的内在逻辑,对科学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进行了经典表述。
马克思在《序言》中,对唯物史观简要表述了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内在关系。马克思说明了“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两个概念。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阶段性、与生产力的相适应性。经济基础是指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上竖立着政治制度、国家法律等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要与之相适应。因此,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表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同时,以生产关系为中介,指明了三者的内在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更深地隐含着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也要适应生产力。
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两者统一于物质生产的具体过程中。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基本规定了整个社会生活的性质和面貌。社会存在决定着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反映着社会生活的现实内容。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尽管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也有重大的作用,但归根结底,物质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当一种新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要求建立起来以后,在一定时期内,它同生产力的状况是基本适应的。这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成为生产力的形式。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的生产关系已经容纳不下生产力的发展,变得陈旧,不再适应生产力的状况而变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时,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革命阶级,就要求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用革命的手段摧毁旧的阶级统治,建立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革命既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手段。
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进程趋势。马克思在《序言》中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思想论断,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描述了像生命有机体一样的人类社会的新老更替过程。这一自然历史过程,表现为由旧的、较低的向新的、更高的社会形态的演进,大体来说从原始社会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直至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终止。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以及它所创造的社会物质条件,决定着它必然被一种新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指明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人类伟大远景。
《序言》问世一百多年来,一直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今天重读《序言》,可以使我们更好把握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更加能动地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序言》强调了社会的物质生产对于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性、决定性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中心不放松,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社会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是金道理。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着力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想问题、做规划、谋发展一定要实事求是。《序言》指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顶层设计、决策部署时一定要联系实际、根据实情,要从现实的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不要脱离实际而好高骛远。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我们了解实际、掌握实情,最重要的是要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不能忘记、忽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特点。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是”,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做决策、办事情、谋发展,都要认识规律、遵循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否坚持实事求是,能否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是决定我们的工作有无主动权和得失成败的关键所在。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实事求是贯彻到领导工作的全过程,自觉做坚持实事求是的表率。
全面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序言》指出,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先进的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落后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甚至会成为社会发展前进的桎梏。因此,我们必须要全面深化改革,解决上层建筑、思想观念中的不适应问题,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好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准确把握“两个决不会”,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序言》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科学论断,对于深刻把握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和总趋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不能否认,当代资本主义确实发生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重大变化。但是,我们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这些变化在总体上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规定性,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内在矛盾,这些变化也就不能最终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资本主义这个“胎胞”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从目前来看还没有释放完毕,资本主义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吸纳了社会主义的因素在其中,这使其得以延缓暂存。资本主义能微调,但不等于它能整修。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直至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但也是必然的、一定的趋势。我们既要看到这一过程的必然性,又要看到它的条件性。可以说,资本主义最终的限制就是资本本身。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共产主义最符合全人类的共同愿景,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未来。
(责编 / 刘博)
马克思一生在理论上的重大成就,与他对政治经济学的深入持久研究是密不可分的。在《序言》中,马克思叙述了他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起因。马克思在1842年至1843年做《莱茵报》主编工作期间,“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另外,马克思不满意当时流行于工人运动中的小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的肤浅言论,认为他们“善良的‘前进’愿望”大大超过了对社会历史的“实际知识”。为了解决这些“苦恼的疑问”,深入解剖“市民社会”,马克思就需要研究政治经济学,“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所得出的“总的结果”。列宁指出,《序言》对“运用到人类社会和人类社会史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作了周密的说明”。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解剖,对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结构及其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具体形态,在《序言》中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概括,描述了整个人类历史的总画面,揭示了其中的内在逻辑,对科学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进行了经典表述。
马克思在《序言》中,对唯物史观简要表述了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内在关系。马克思说明了“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两个概念。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阶段性、与生产力的相适应性。经济基础是指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上竖立着政治制度、国家法律等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要与之相适应。因此,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表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同时,以生产关系为中介,指明了三者的内在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更深地隐含着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也要适应生产力。
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两者统一于物质生产的具体过程中。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基本规定了整个社会生活的性质和面貌。社会存在决定着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反映着社会生活的现实内容。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尽管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也有重大的作用,但归根结底,物质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当一种新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要求建立起来以后,在一定时期内,它同生产力的状况是基本适应的。这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成为生产力的形式。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的生产关系已经容纳不下生产力的发展,变得陈旧,不再适应生产力的状况而变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时,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革命阶级,就要求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用革命的手段摧毁旧的阶级统治,建立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革命既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手段。
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进程趋势。马克思在《序言》中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思想论断,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描述了像生命有机体一样的人类社会的新老更替过程。这一自然历史过程,表现为由旧的、较低的向新的、更高的社会形态的演进,大体来说从原始社会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直至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终止。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以及它所创造的社会物质条件,决定着它必然被一种新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指明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人类伟大远景。
《序言》问世一百多年来,一直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今天重读《序言》,可以使我们更好把握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更加能动地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序言》强调了社会的物质生产对于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性、决定性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中心不放松,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社会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是金道理。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着力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想问题、做规划、谋发展一定要实事求是。《序言》指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顶层设计、决策部署时一定要联系实际、根据实情,要从现实的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不要脱离实际而好高骛远。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我们了解实际、掌握实情,最重要的是要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不能忘记、忽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特点。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是”,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做决策、办事情、谋发展,都要认识规律、遵循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否坚持实事求是,能否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是决定我们的工作有无主动权和得失成败的关键所在。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实事求是贯彻到领导工作的全过程,自觉做坚持实事求是的表率。
全面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序言》指出,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先进的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落后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甚至会成为社会发展前进的桎梏。因此,我们必须要全面深化改革,解决上层建筑、思想观念中的不适应问题,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好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准确把握“两个决不会”,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序言》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科学论断,对于深刻把握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和总趋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不能否认,当代资本主义确实发生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重大变化。但是,我们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这些变化在总体上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规定性,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内在矛盾,这些变化也就不能最终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资本主义这个“胎胞”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从目前来看还没有释放完毕,资本主义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吸纳了社会主义的因素在其中,这使其得以延缓暂存。资本主义能微调,但不等于它能整修。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直至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但也是必然的、一定的趋势。我们既要看到这一过程的必然性,又要看到它的条件性。可以说,资本主义最终的限制就是资本本身。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共产主义最符合全人类的共同愿景,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未来。
(责编 / 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