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与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是对口支教单位,我(孙颖)来到的单位是双江县的一所农村中学。与该校唐老师一起承担初二物理平行班的教学。唐老师是毕业于其他专业,已经教授多年的初中物理。在双江有很多物理老师都是非物理专业毕业、教过好几门课的老师。他们工作勤恳、教学认真,为学校着想服从分配,但在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整体理论把握上难免有一些问题。该校的教学条件为传统教学条件,设备少、条件差。在进行《光的折射》教学中,根据新课改理念和教学手段,需要达成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我们结合这一思考,对一节公开课进行剖析、重建,以案例的形式呈现两次授课、评课、反思。在实践中不断加强教学能力。
考虑本次课是在农村中学讲授,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验设备的短缺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实验也是不现实的,因此两次授课都主要以演示实验的教学形式进行。
孙颖、唐建华:两次教学设计与实践,我们对教学方法的改变和对课程的探讨研究,让我们共同理解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逐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对共同在传统教学条件下改变教学思想与模式、提高教学水平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第一次授课】
教材分析
光的折射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教材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这节课先从实验中的“筷子弯折”、“硬币浮起”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实验给出折射概念、分析折射规律。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了解光从空气斜射水中或到其他介质中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2)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光的折射现象。
难点: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
三、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练法、讨论法。
四、教具准备
激光笔、水槽、白塑料光屏、半圆玻璃砖、碗、筷子、硬币、水、茶杯。
五、实验内容设计
1.观察实验
在碗中盛满水,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会发现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向上弯折了。得出实验结论:
(1)光的折射和反射是同时发生的。
(2)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2.明确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法线居中)
(3)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或其他介质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玻璃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斜射时,角是空气中的大)
3.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入射角都为零。斜射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4.光的偏折条件: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
5.利用光的折射解释现象
授课过程重点实验环节回顾
● 教师在碗中盛满水,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让前面的学生从侧面看筷子,筷子看着是弯折了。教师在空碗中放了一枚硬币,让一个学生处在看不到硬币的一个位置,然后加水一直加到看到硬币了。为什么会出现弯折呢?
● 将激光束斜射入玻璃砖中,看到激光进入玻璃砖时偏折了。得出光的折射概念。
● 继续通过观察光从空气中入射到玻璃砖中光线的偏折情况和光从玻璃砖中入射到空气中的偏折情况,分析出光的折射规律。
● 观看玻璃砖后面的钢笔,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现象。
授课教师反思
首先,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没体现出来。表现在教师只顾自己讲没有顾及学生,学生参与不多,顾及面不大,往往只顾及学习好的学生,而丢了学习一般和困难的这部分学生。在今后的上课中一定要观察学生,引导学生分析,观察学生学会了没有,哪个层次的知识学懂了。我该怎么引导和教下去都是应该在课堂上及时反馈、及时调整的。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改变以往不顾学生的做法,首先考虑精心设计好教学过程,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想学生所想,教学生所需,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这节课如果安排到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中亲自观察和动手比较好。全班放几组碗、筷、硬币是可以实现的。这样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观察、探讨、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
第三,课中对实验器材应用中的应变能力有欠缺,因此课前要作好认真的准备工作,教师应细心研究实验装置。演示实验中的半圆玻璃砖,演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砖时,光对着平面上的圆心点射入;演示光从玻璃中射入空气中时,光通过半圆面射向圆心点。
第四,针对学校现有条件,要充分研究教材,灵活运用旧教材使用的仪器或把自制仪器应用到新教材的教学当中。
组内教师研讨及建议
怎么样使学生成为主体,怎样促使学生的参与是我们贯彻新课改的关键。什么是学生主体作用呢,也就是学生在课堂中他自己要学了吗?他动脑了吗?一是要用能提高学生兴趣的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要观察学生、组织学生活动,使学习过程适合学生的学习节奏,学与教共鸣了就会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这节课注意了情境的引入,用实验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尚清晰,但学习方法的指导不够,从课堂的实际来看,情境演示没有注意到尽可能地让全体学生看见,实验演示的问与答只是学习好的学生参与了。
教研组的教师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情景引入的实验教师可以把实验器具拿在手里,在学生中走一圈,让每位学生都可以看清楚。
第二,分析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还不够严谨。
第三,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全员参与度。
第四,建议教师把此课移到实验室上,学习效果会更好。
【第二次授课】
教学思路
根据第一次授课的点评,本次课设计重点考虑采用什么方法使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因此教学设计一是要考虑当地教学条件,授课仍采用演示实验的方法。二是教学中采用“学习卡片”的形式,让学生在有序的学习过程中知道应该分析、学习什么。授课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同时,将学生分组使他们在各小组中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再代表自己所在的小组发言等。
教学主要考虑初二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贯彻课标中探究教学的基本理念,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自然规律。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形成积极向上、主动学习氛围。教学分“实验情境创设→问题设置→学生观察实验→讨论、记录规律→得出结论→小结→应用练习”等环节进行。
学法指导
“学习卡”的完成是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归纳结论,才能达到这节课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的目的。因此学生们要有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能用正确的方法从客观事实中归纳出折射定律,要有与同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等。在学习中要积极思考,在学习中悟出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光的反射规律
2.光路的可逆性
二、设置场景、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观察以下场景,讨论并回答看到了什么现象?
场景1:透过玻璃砖看一支笔;
场景2:筷子斜插入烧杯的水中;
场景3:在空碗中放了一枚硬币,让一个学生处在看不到的一个位置,然后加水一直加到看到硬币了。
(笔的位置好像错位了;硬币被看到;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了向上弯;由于位置关系,有部分学生会看到笔并没有错位,筷子也没弯折)
师: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回答呢?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今天我们来研究光的折射情况。
三、演示实验、折射研究
1.实验中的光路
师:(让光从空气斜射入半圆玻璃砖中)同学们能否将你所观察到的光路用图表示出来?
(教师引导,一个学生上来做好实验,其他同学观察实验,动手在“学习卡”中画出光路图,画好后阅读教材、搞清“入射光、入射点、法线”等基本知识,各小组交流自己的图,全体学生评价,并指定一位学生将小组中最好的一张光路图形画在黑板上)
(引导学生与反射光路比较,从而得出入射光、入射点、法线、入射角、折射光线、折射角及相应的位置关系。教师着重引导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并协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
板书: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处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2.仔细观察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1)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中,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让学生观察折射角的变化以及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并将规律记录在“学习卡”中。
让学生观察、讨论、填卡片,相互交流得出结论: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中,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增大或减小,但不管怎样改变入射角,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板书:
折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确定的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光垂直(沿法线)射入玻璃砖中。
观察看到的规律并记录在“学习卡”中。
入射角等于多少?反射角等于多少?折射角等于多少?反射光线在哪?(按原路返回)折射光线在哪?(传播方向不变)
板书:
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其传播方向不改变。
(3)解释现象。
师:现在,我们就不难理解在看玻璃砖后面的笔时,会有两种不同的结论了。
(两种结论都是正确的,只是观察这一现象时所在的位置不同。当垂直观察时,不会感觉到笔错位)
3.思考问题
师:(对照前光路图)若改BO为入射光线时,它在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会在哪儿呢?此时,折射角还小于入射角吗?
生:(根据光路的可逆性猜想)其折射光线会沿着原来入射光线的路径射出,即:OA。
(如有条件在此可演示光从玻璃砖斜射入空气时的实验,以证实折射角不是总小于入射角)
师:在什么情况下折射角才小于入射角呢?
(光在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才小于入射角)
板书:
光从真空(或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4.总结新课
学生总结,教师订正,并强调折射现象与反射现象中的区别。
四、思考与作业
课堂中和学生一起做一些与生活实际结合的思考题,如:用鱼叉叉水中的鱼时,鱼叉应该刺向所见鱼的位置较深处还是较浅处?我们看到的月亮与它的实际位置的关系是怎样的?患近视眼的人为什么要带眼镜?
授课教师反思
初二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本课这种带有探究学习的教学给了学生更加宽松的思维和活动空间。在课中事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让学生在各小组中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再代表自己所在小组发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小组学习、互动交流、代表发言的方法,避免了往常学生的实验数据只能等到课后教师才能了解的弊端,使教师在课堂上即可及时获取学生参与实验的反馈信息,及时解决问题,师生双边互动有机融合。
引入新课的时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不一,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的求知欲大增。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教学、启发和探究的方式,从“两个实验过程”(光斜射入玻璃砖、光垂直射入玻璃砖)、“一个思考”(光路的可逆)分析得出折射规律。
学生是否投入课堂的全过程,是否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都决定了本节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此课里从引入新课开始就设计了场景、问题与猜想,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从观察和实验现象中得出光的折射规律。“学习卡”的填写任务使学生在课堂里“有事”可做,以前上课注意力经常分散的学生也能完成学习。
对课程中的问题,在这节课里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小组合作,由小集体的代表回答,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二是请个别学生回答。问题也要因人而异,简单的问题请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回答,引起他们对物理课的兴趣,逐渐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信心。难度大的问题由基础好的学生回答。教师平时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学生习惯于“听教师讲”,习惯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地回答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锻炼,因此在本节课我设计了“学习卡”,通过“学习卡”的填写,使学生能自己分析现象、思考问题;同时在课中安排了学生阅读部分课本内容,让学生在看书的基础上,自行解决部分问题。
另外,如果信息技术条件足够,可以借助网络组织教学;如果实验条件足够,同样类型的课最好让学生直接进行实验,同时以学案的形式组织学生学习,会使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取得显著的学习效果。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离不了教师的精心设计与准备,用一句通俗的话讲:课前勤老师,准备好资料、学具、方案;课上懒老师、勤学生,学生才能得到充分的思考学习空间;课后教师答疑研讨、平等交流、师生情谊培养。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的良好把握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良方。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与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是对口支教单位,我(孙颖)来到的单位是双江县的一所农村中学。与该校唐老师一起承担初二物理平行班的教学。唐老师是毕业于其他专业,已经教授多年的初中物理。在双江有很多物理老师都是非物理专业毕业、教过好几门课的老师。他们工作勤恳、教学认真,为学校着想服从分配,但在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整体理论把握上难免有一些问题。该校的教学条件为传统教学条件,设备少、条件差。在进行《光的折射》教学中,根据新课改理念和教学手段,需要达成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我们结合这一思考,对一节公开课进行剖析、重建,以案例的形式呈现两次授课、评课、反思。在实践中不断加强教学能力。
考虑本次课是在农村中学讲授,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验设备的短缺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实验也是不现实的,因此两次授课都主要以演示实验的教学形式进行。
孙颖、唐建华:两次教学设计与实践,我们对教学方法的改变和对课程的探讨研究,让我们共同理解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逐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对共同在传统教学条件下改变教学思想与模式、提高教学水平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第一次授课】
教材分析
光的折射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教材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这节课先从实验中的“筷子弯折”、“硬币浮起”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实验给出折射概念、分析折射规律。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了解光从空气斜射水中或到其他介质中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2)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光的折射现象。
难点: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
三、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练法、讨论法。
四、教具准备
激光笔、水槽、白塑料光屏、半圆玻璃砖、碗、筷子、硬币、水、茶杯。
五、实验内容设计
1.观察实验
在碗中盛满水,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会发现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向上弯折了。得出实验结论:
(1)光的折射和反射是同时发生的。
(2)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2.明确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法线居中)
(3)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或其他介质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玻璃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斜射时,角是空气中的大)
3.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入射角都为零。斜射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4.光的偏折条件: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
5.利用光的折射解释现象
授课过程重点实验环节回顾
● 教师在碗中盛满水,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让前面的学生从侧面看筷子,筷子看着是弯折了。教师在空碗中放了一枚硬币,让一个学生处在看不到硬币的一个位置,然后加水一直加到看到硬币了。为什么会出现弯折呢?
● 将激光束斜射入玻璃砖中,看到激光进入玻璃砖时偏折了。得出光的折射概念。
● 继续通过观察光从空气中入射到玻璃砖中光线的偏折情况和光从玻璃砖中入射到空气中的偏折情况,分析出光的折射规律。
● 观看玻璃砖后面的钢笔,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现象。
授课教师反思
首先,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没体现出来。表现在教师只顾自己讲没有顾及学生,学生参与不多,顾及面不大,往往只顾及学习好的学生,而丢了学习一般和困难的这部分学生。在今后的上课中一定要观察学生,引导学生分析,观察学生学会了没有,哪个层次的知识学懂了。我该怎么引导和教下去都是应该在课堂上及时反馈、及时调整的。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改变以往不顾学生的做法,首先考虑精心设计好教学过程,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想学生所想,教学生所需,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这节课如果安排到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中亲自观察和动手比较好。全班放几组碗、筷、硬币是可以实现的。这样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观察、探讨、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
第三,课中对实验器材应用中的应变能力有欠缺,因此课前要作好认真的准备工作,教师应细心研究实验装置。演示实验中的半圆玻璃砖,演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砖时,光对着平面上的圆心点射入;演示光从玻璃中射入空气中时,光通过半圆面射向圆心点。
第四,针对学校现有条件,要充分研究教材,灵活运用旧教材使用的仪器或把自制仪器应用到新教材的教学当中。
组内教师研讨及建议
怎么样使学生成为主体,怎样促使学生的参与是我们贯彻新课改的关键。什么是学生主体作用呢,也就是学生在课堂中他自己要学了吗?他动脑了吗?一是要用能提高学生兴趣的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要观察学生、组织学生活动,使学习过程适合学生的学习节奏,学与教共鸣了就会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这节课注意了情境的引入,用实验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尚清晰,但学习方法的指导不够,从课堂的实际来看,情境演示没有注意到尽可能地让全体学生看见,实验演示的问与答只是学习好的学生参与了。
教研组的教师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情景引入的实验教师可以把实验器具拿在手里,在学生中走一圈,让每位学生都可以看清楚。
第二,分析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还不够严谨。
第三,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全员参与度。
第四,建议教师把此课移到实验室上,学习效果会更好。
【第二次授课】
教学思路
根据第一次授课的点评,本次课设计重点考虑采用什么方法使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因此教学设计一是要考虑当地教学条件,授课仍采用演示实验的方法。二是教学中采用“学习卡片”的形式,让学生在有序的学习过程中知道应该分析、学习什么。授课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同时,将学生分组使他们在各小组中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再代表自己所在的小组发言等。
教学主要考虑初二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贯彻课标中探究教学的基本理念,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自然规律。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形成积极向上、主动学习氛围。教学分“实验情境创设→问题设置→学生观察实验→讨论、记录规律→得出结论→小结→应用练习”等环节进行。
学法指导
“学习卡”的完成是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归纳结论,才能达到这节课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的目的。因此学生们要有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能用正确的方法从客观事实中归纳出折射定律,要有与同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等。在学习中要积极思考,在学习中悟出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光的反射规律
2.光路的可逆性
二、设置场景、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观察以下场景,讨论并回答看到了什么现象?
场景1:透过玻璃砖看一支笔;
场景2:筷子斜插入烧杯的水中;
场景3:在空碗中放了一枚硬币,让一个学生处在看不到的一个位置,然后加水一直加到看到硬币了。
(笔的位置好像错位了;硬币被看到;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了向上弯;由于位置关系,有部分学生会看到笔并没有错位,筷子也没弯折)
师: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回答呢?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今天我们来研究光的折射情况。
三、演示实验、折射研究
1.实验中的光路
师:(让光从空气斜射入半圆玻璃砖中)同学们能否将你所观察到的光路用图表示出来?
(教师引导,一个学生上来做好实验,其他同学观察实验,动手在“学习卡”中画出光路图,画好后阅读教材、搞清“入射光、入射点、法线”等基本知识,各小组交流自己的图,全体学生评价,并指定一位学生将小组中最好的一张光路图形画在黑板上)
(引导学生与反射光路比较,从而得出入射光、入射点、法线、入射角、折射光线、折射角及相应的位置关系。教师着重引导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并协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
板书: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处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2.仔细观察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1)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中,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让学生观察折射角的变化以及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并将规律记录在“学习卡”中。
让学生观察、讨论、填卡片,相互交流得出结论: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中,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增大或减小,但不管怎样改变入射角,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板书:
折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确定的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光垂直(沿法线)射入玻璃砖中。
观察看到的规律并记录在“学习卡”中。
入射角等于多少?反射角等于多少?折射角等于多少?反射光线在哪?(按原路返回)折射光线在哪?(传播方向不变)
板书:
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其传播方向不改变。
(3)解释现象。
师:现在,我们就不难理解在看玻璃砖后面的笔时,会有两种不同的结论了。
(两种结论都是正确的,只是观察这一现象时所在的位置不同。当垂直观察时,不会感觉到笔错位)
3.思考问题
师:(对照前光路图)若改BO为入射光线时,它在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会在哪儿呢?此时,折射角还小于入射角吗?
生:(根据光路的可逆性猜想)其折射光线会沿着原来入射光线的路径射出,即:OA。
(如有条件在此可演示光从玻璃砖斜射入空气时的实验,以证实折射角不是总小于入射角)
师:在什么情况下折射角才小于入射角呢?
(光在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才小于入射角)
板书:
光从真空(或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4.总结新课
学生总结,教师订正,并强调折射现象与反射现象中的区别。
四、思考与作业
课堂中和学生一起做一些与生活实际结合的思考题,如:用鱼叉叉水中的鱼时,鱼叉应该刺向所见鱼的位置较深处还是较浅处?我们看到的月亮与它的实际位置的关系是怎样的?患近视眼的人为什么要带眼镜?
授课教师反思
初二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本课这种带有探究学习的教学给了学生更加宽松的思维和活动空间。在课中事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让学生在各小组中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再代表自己所在小组发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小组学习、互动交流、代表发言的方法,避免了往常学生的实验数据只能等到课后教师才能了解的弊端,使教师在课堂上即可及时获取学生参与实验的反馈信息,及时解决问题,师生双边互动有机融合。
引入新课的时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不一,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的求知欲大增。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教学、启发和探究的方式,从“两个实验过程”(光斜射入玻璃砖、光垂直射入玻璃砖)、“一个思考”(光路的可逆)分析得出折射规律。
学生是否投入课堂的全过程,是否感受学习活动的全过程,都决定了本节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此课里从引入新课开始就设计了场景、问题与猜想,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从观察和实验现象中得出光的折射规律。“学习卡”的填写任务使学生在课堂里“有事”可做,以前上课注意力经常分散的学生也能完成学习。
对课程中的问题,在这节课里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小组合作,由小集体的代表回答,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二是请个别学生回答。问题也要因人而异,简单的问题请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回答,引起他们对物理课的兴趣,逐渐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信心。难度大的问题由基础好的学生回答。教师平时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学生习惯于“听教师讲”,习惯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地回答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锻炼,因此在本节课我设计了“学习卡”,通过“学习卡”的填写,使学生能自己分析现象、思考问题;同时在课中安排了学生阅读部分课本内容,让学生在看书的基础上,自行解决部分问题。
另外,如果信息技术条件足够,可以借助网络组织教学;如果实验条件足够,同样类型的课最好让学生直接进行实验,同时以学案的形式组织学生学习,会使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取得显著的学习效果。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离不了教师的精心设计与准备,用一句通俗的话讲:课前勤老师,准备好资料、学具、方案;课上懒老师、勤学生,学生才能得到充分的思考学习空间;课后教师答疑研讨、平等交流、师生情谊培养。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的良好把握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