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欧盟首脑会议非常急切地同意拯救欧元,但谁知道这是不是上一次救市的轮回呢?虽然本次峰会的各国领导人坚持认为,绝对不会有人被牺牲,但据“知情人士”所说,这些政府高官们在深夜进行了私下里的磋商,拟推出下一轮边缘政策。
本次峰会给人的印象是:峰会前欧洲货币联盟不能正常运转,峰会后同样如此。
一如以往欧盟首脑会议,悬而未决的问题都留给下届(这是为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下的产货币联盟从一开始就存在缺陷的原因之一)。而且,这些私下里磋商的结果,在会议声明里会变得更加正面,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里会添油加醋,在这些领导人回国后接受本国媒体采访时会更加渲染自己在布鲁塞尔的为本国赢得的“胜利”。然而,政治家愚弄本国国民的台词太差劲了,他们的意志力也不够坚韧:在寻求彻底解决欧元区危机的路途上看不到出路,就漫无目的地玩起了“边缘政策”的游戏。直接注资虽然能暂时解决部分银行的问题,但无异于钱从一只手交给另一只手,他们从没尝试去恢复货币体系正常功能。
银行业监管当局有实权吗?这里说的实权,是指银行监管机构敢于将问题银行关闭,即使这些银行是全国顶级银行。他们应该有这个权力,除非他们面临的威胁大得让其无能为力。最终监管机构须迫使银行进行改变,即使他们是没有被要求注资的银行。可是监管机构为何不关闭银行呢?
问题来了:欧元区国家愿意交出部分主权,比如让“外国人关闭我们的银行或者取消我们的抵押贷款赎回权”?
德国总理默克尔已经宣布了为银行直接注资的必要条件。默克尔对设立这些条件非常热衷,市场应该不会对此惊讶。但为何金融市场总能找到德国的漏洞?如果这些条件是强硬的“起步条件”或者最低条件,而不是第一步、第二步的“拖延式”逐一满足的条件,这个货币体系才有正常运作的可能。
那么,那些通过欧元区帮助已经对银行救助的国家如何呢?假设直接注资在2012年年底前不会发生,位于峰会名单中的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和塞浦路斯等国家就需要或将要使用EFSF的资金来拯救他们的银行系统,而其他国家的银行只得利用本国的资金来渡过难关了。该计划覆盖哪些国家,哪些国家又不在范围内?范围的界定是解决问题的绝对关键。
谁来担保存款的安全性?这还没有得到澄清。如果存款是国家担保,但银行监管机构是超国家范围的,为什么一个主权国要为一个超国家级别部门采取的一项决定买单(存款保险)?
无论如何,在欧洲范围内,对银行的存款进行担保都是个沉重的负担,在荷兰或者德国,人们就会问:“为什么我们纳税人的钱被用来对不稳定的外资银行的存款进行担保?”这种问题在议会势必出现。
峰会注入流动资金的公告是充满善意的,但他们没有提及任何有关银行的偿付能力变化的因素。他们只是规定了银行的偿付能力问题谁来最终买单,这层关系让银行和主权国再次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到目前为止,市场对峰会虽然有了一些积极的反应,特别是银行的CDS,但目前尚不清楚,这是否会突然改善欧洲货币市场的功能。货币市场正常化比任何解决欧元区问题的空头承诺重要也现实得多。所以,流动性注入的真实经济效果估计不太大。
本次峰会给人的印象是:峰会前欧洲货币联盟不能正常运转,峰会后同样如此。
一如以往欧盟首脑会议,悬而未决的问题都留给下届(这是为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下的产货币联盟从一开始就存在缺陷的原因之一)。而且,这些私下里磋商的结果,在会议声明里会变得更加正面,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里会添油加醋,在这些领导人回国后接受本国媒体采访时会更加渲染自己在布鲁塞尔的为本国赢得的“胜利”。然而,政治家愚弄本国国民的台词太差劲了,他们的意志力也不够坚韧:在寻求彻底解决欧元区危机的路途上看不到出路,就漫无目的地玩起了“边缘政策”的游戏。直接注资虽然能暂时解决部分银行的问题,但无异于钱从一只手交给另一只手,他们从没尝试去恢复货币体系正常功能。
银行业监管当局有实权吗?这里说的实权,是指银行监管机构敢于将问题银行关闭,即使这些银行是全国顶级银行。他们应该有这个权力,除非他们面临的威胁大得让其无能为力。最终监管机构须迫使银行进行改变,即使他们是没有被要求注资的银行。可是监管机构为何不关闭银行呢?
问题来了:欧元区国家愿意交出部分主权,比如让“外国人关闭我们的银行或者取消我们的抵押贷款赎回权”?
德国总理默克尔已经宣布了为银行直接注资的必要条件。默克尔对设立这些条件非常热衷,市场应该不会对此惊讶。但为何金融市场总能找到德国的漏洞?如果这些条件是强硬的“起步条件”或者最低条件,而不是第一步、第二步的“拖延式”逐一满足的条件,这个货币体系才有正常运作的可能。
那么,那些通过欧元区帮助已经对银行救助的国家如何呢?假设直接注资在2012年年底前不会发生,位于峰会名单中的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和塞浦路斯等国家就需要或将要使用EFSF的资金来拯救他们的银行系统,而其他国家的银行只得利用本国的资金来渡过难关了。该计划覆盖哪些国家,哪些国家又不在范围内?范围的界定是解决问题的绝对关键。
谁来担保存款的安全性?这还没有得到澄清。如果存款是国家担保,但银行监管机构是超国家范围的,为什么一个主权国要为一个超国家级别部门采取的一项决定买单(存款保险)?
无论如何,在欧洲范围内,对银行的存款进行担保都是个沉重的负担,在荷兰或者德国,人们就会问:“为什么我们纳税人的钱被用来对不稳定的外资银行的存款进行担保?”这种问题在议会势必出现。
峰会注入流动资金的公告是充满善意的,但他们没有提及任何有关银行的偿付能力变化的因素。他们只是规定了银行的偿付能力问题谁来最终买单,这层关系让银行和主权国再次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到目前为止,市场对峰会虽然有了一些积极的反应,特别是银行的CDS,但目前尚不清楚,这是否会突然改善欧洲货币市场的功能。货币市场正常化比任何解决欧元区问题的空头承诺重要也现实得多。所以,流动性注入的真实经济效果估计不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