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三大途径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aihong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改革飞速发展的今天,摆在每一位老师面前的是怎样让学生高效地获得新知,在数学方面获取新知更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最有效呢?著名教育家赞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我也非常赞同这个观点,现在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下体会:
  一、用爱心为学生搭建求知的桥梁
  1、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
  要摒弃传统意义上的数学课堂,抓住学生的心里特征,积极给学生营造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下多与学生沟通,做学生的朋友,了解学生对数学课的看法,及时调整自己教学方法。
  2、注重学生求知的过程,让学生有的放矢
  让学生在课堂上去体验成功的快感,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从而去获取新知,放手让学生去学数学。
  3、合作学习是学生获取新知的重要途径
  在数学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很好的形式,一道题,放在小组中,大家经过讨论进行有选择性的商议,这时,思维活跃的孩子可以阐述自己的意见,而对于不爱发言的孩子,在小范围内也留给了他表现的空间,给自己的同桌讲讲,在大家的充分参与下,对研究的数学结果进行初步的统一,然后把研究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时,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进行再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对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身受益;反之,从小忽视良好习惯的培养,而让不良习惯发展形成恶习,将贻误终身。那么数学课上,要注意培养学生哪些好的习惯呢?
  1、独立思考习惯
  发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是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遇到问题要善于主动思考,养成认真钻研,耐心细致的习惯,这样才能就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合作交流习惯
  经过同学们对数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或疑问,在小组内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采纳别人的意见,形成更深刻的认识,这个过程就是合作交流,这是共同共同进步的过程,对学生发展受益无穷。
   3、质疑习惯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第一,能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由别人来帮助解答;第二,发现别人不正确的地方,矫正别人的错误观点,学生开始学着提问题时可能提出的问题太大、太空,或提出的问题没有针对性,随着这种习惯的养成,学生提问题的能力也就会不断提高,逐渐形成。
  4、自我管理习惯
  小学生虽然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较差,但是责任心强,有集体荣誉感,我们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让小组长具体负责管理好他们的小组,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上课纪律最好,回答问题、交流合作最积极。在小组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要主动、定期找组长交流意见,提出建议,对管理较好的小组要及时表扬,对较差的小组教师要给组长使加一定的压力,让组长觉得自己的小组管理不好是由于自己的不负责或无能,这样促使小组长更认真的干好自己的管理工作。
  三、评价让学生更心悦诚服
  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不管哪种学习方式,都离不开正确的评价,只有评价得当,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提高学习的效率,做到事半功倍。因为我们教师的时间是有限的,班内学生一般又比较多,少则二三十人,多则五六十人,所以应选择简单、快捷、有效的方法来评价学生。
  1、课堂提问评价
  课堂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可以用举手指累计各组回答问题的次数。对回答问题过程可以分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可能有不少不足和偏面的地方,但只要回答合理,对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就让学生举起一个手指。学生经过回答、讨论,对问题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可再设计回答问题的第二阶段,再找一些较差的学生回答,如果回答正确,加分,如果回答不正确,小组减分。下课时可以比一比哪个组是优胜组。这样,就能形成了组内互帮互助,组间展开竞争的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组内合作的习惯。
  2、对作业评价
  我们批改作业,一般只打对、错号,很少打分,因为这样可以节约很多时间,但这样也往往不能调动学生认真做作业的积极性,培养不出学生认真对待作业的习惯。我们可以对学生的作业以组为单位量化,每组基础分为100分,做完作业后,小组间互查,每错一题最多减5分,如果组内全部成员都没有错题,得分就是100分,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组间竞争,组内互助的做作业氛围,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总之,教学的策略有千条万条,要靠我们在实践中去摸索,去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就一定能探索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教学之路。
其他文献
1.问题的提出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作有序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通常要求结构上的系统性,操作上的程度性,理论上的先进性,实践上的可行性和效果上的最优化。数学教学设计是运用现代数学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去分析数学课堂教学问题,确定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和途径,并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的系统计划过程。通过教学设计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具科学性,有效优化课堂教
期刊
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应当说古诗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新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
期刊
摘要:语文阅读课教学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和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利用示范阅读增强课文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做到自主探索,提高学习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提高学生 能力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主体,阅读能力是语文整体素质中的重要因素。要发展自己,提高自己,就必须大量地阅读,从前人和今人智慧的积淀中汲取生存与发展的源泉
期刊
摘要:艺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探索研究的重点,应充分发挥幼儿艺术教育的特有功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艺术空间,激发创造性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奠基阶段,随着教育理念的日益推广,儿童艺术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但在当前的教育实践领域,艺术教育却存在很大误区。如何“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
期刊
摘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阅读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关注的重点之一。   关键词:培养 学生 阅读 能力    笔者根据自己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按照教材编排体系,通过以精读带略读、以课内阅读带课外阅读、以阅读方法指导阅读实践等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一、按标记读文,提高阅读效率   
期刊
摘要:音乐审美的核心就是对美的感知和理解。为了引导高中学生走进音乐审美的殿堂,文章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帮助学生建立音乐欣赏所必需的文化积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音乐想象力,用心灵去感悟作品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培养学生感受、体验、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关键词:音乐审美 高中音乐欣赏 兴趣文化积累 想象力    音乐欣赏课作为高中艺术教育的重要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学教育发展很快,但是相对来讲大学体育发展进程就缓慢得多。大学体育又是大学教育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在搞好大学教育现代化的同时,不能忽略大学体育现代化的建设。大学体育的现代化,有利于我国大学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对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有着关键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现代大学课程建设  21世纪世界进入了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而大学是具有高科技知识人才聚集的地方,在知识创新和传播的过程中充
期刊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由此可见,不论是读写还是听说,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新课标对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熏陶也提出了要求:“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因此,教师如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努力发掘课文蕴含的情感因素,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披文入情,学生定能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从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主动学
期刊
摘要:教育能否办好,首先取决于校长的创新意识。校长处于学校管理系统的核心地位、领导地位和决策地位,校长是学校办学方向的引导者,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师生员工的教育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学校运转的组织者。  关键词:现代社会 创新型 校长    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素质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关键在教育。教育能否办好,首先取决于校长的创新意识
期刊
摘要:本文从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分析,浅谈数学教学中要设立“教师为教的主体、学生为学的主体”的“主体”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 主体 教学    新课标要求,一切教学以“学生为本”,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新知,逐步提高教学效益。为此,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浅析初中数学“主体”教学。  一、教学活动中“师生主体”的关系  教学活动的三个要素:教师、学生和课程,三者互为主客体关系。如教师是主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