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在山村里的书画家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iri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画家到收藏家,到书法家,然后成为书法老师。
  从繁华都市到山野乡村,似乎,都是没有关联的事情,但在李世雄的身上却有了和谐的演绎。
  也许,与满园春色无关,更与熙熙名利无关,情怀与梦想,在一滴墨色中,直抵精神家园。他放弃了广州的所有,回到了故乡的小山村:从化鳌头镇。
  于是,一个叫大雅之堂的工作室,就在村庄的稻田边挂起了牌子。他教孩子们书法,绘画。从开始的几个人,到现在几十个孩子,小村的日子,渐渐地生动而明媚起来,或者,有着墨香弥漫的村庄,终归是美好的。
  这样的时光,李世雄一呆就是好多年。村里人都亲切地叫他李老师。
  方圆百里,凡是开业、乔迁、婚庆,过年的春联等等,他自己都不记得写了多少。慕名而来的乡亲们络绎不绝,无论是八十多岁的老人家,还是年少的孩子,只要真心喜欢书法,他从来都不拒绝,以欢喜心,认真地写。
  就这样,他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小村庄的文明。
  世界那么大,他却想在一间草庐里对弈春秋,
  世界那么大,他却想在一方水墨里播种冬夏。
  其实,他有很多种选择。
  可以成为收藏家,也可以成为画家,或者书法家。但他说,他最大的梦想是建一所学校,成为一名老师。
  虽然如今,有些梦想还在路上,但是,他却真的把自己变成了一位乡村教师。或者,这里面有父亲的遗愿,家传的书香情怀,更多的却是李世雄对故乡教育的赤子之心。
  他热爱书画艺术,也爱脚下这一方水土。
  从前回乡的时候,他常常带着速写本在村里写生。总有许多好奇的孩子跟着他,问东问西。尤其是孩子们在他的工作室看到各种石膏,油画布,宣纸等书画用品时,那种惊讶的触摸和对作品的欢呼与赞叹,让他既有欣慰,也有微微的心痛。
  在广州,孩子们的业余时间基本上被形形色色的兴趣班占满了。谁家的孩子没有点特长啊。除了奥数珠算外语,钢琴小提琴古筝二胡,还有芭蕾舞蹈书法绘画等等,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专业的小艺术范儿。
  而农村的孩子就没有这么多机会去接触这些。艺术,对他们来说,有些遥远。但孩子们清澈的眼神所流露出的对书画的喜爱,让李世雄突然有了想法。
  哪怕再偏远的地方,哪怕再微小的生命,都可以拥有美好的事物。
  就这样,他决定留下来,成立大雅之堂工作室,利用周末和假期时间,教孩子们书法和绘画。因为书画是中国最传统的优秀文化。只有学习,才能传承。
  李世雄说,他并不是希望这些孩子以后一定要成为书法家或画家,而是想要培养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具有强大内心、良好习惯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人。
  他期盼的是以书法这一载体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强大内心、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哲學思辨等,让孩子从小热爱祖国文字、热爱书法,养成做事认真、有序的良好习惯,让他们长大做事有秩序、有规矩、有涵养的人。另外,通过书法教育,端正坐姿,让孩子挺直身板,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并让孩子在文化的浸润下知书达理。
  在他看来,乡村教育更需要持续不断的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热爱艺术的孩子,才会拥有感知幸福与美好的素质与能力。
  因为,科技征服世界,艺术则美化世界。
  如今,来学习书画的孩子日益增多。
  不过,依然有家长觉得是在浪费时间,与他们而言,所谓艺术是最没有用处的东西。但李世雄对此从不抱怨,也不觉得乡下人没文化没见识。他和村民一起喝茶聊天,下地干活,和孩子们讲故事讲典故。大雅之堂渐渐地成为了文化的集散地,凝聚着最接地气的烟火气息。
  也许,村民没有想过,为何他们有事没事就喜欢来和李老师说说话,其实,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润物无声,却让原本散落的东西,有了可以生长的土壤。
  李世雄一直在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他相信春风化雨,他相信教育的力量。
  如今的村庄里,你常常可以看到,他带着他的学生在田野写生,在广场公益挥毫,在春节写春联送福字……因为有了墨香的村子,日子,不知不觉明亮生动了许多。
  相对于从前,李世雄清贫了许多,不过他说,他收获了从未有的踏实和丰盈,快乐和富足。
  的确,抬头青山绿水,低头瓜果蔬菜,花香草木当道,而布衣上的尘埃悄然退去。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守一亩桃李春风,面向未来,何惧之有?
  如果时光回到他的从前,你可还记得穿梭在繁华都市的他?
  那时,李世雄还是收藏家。在收藏界亦有几分江湖地位。打开他的藏宝图,有许多万万想不到。比如,他收藏的一枚错版的钱币,是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的(1898—1900),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库平七分钱二分铜质试铸错版,实属罕见,迄今未见任何谱录记载。还有,民国时期的哈尔滨壹分试铸币,是铜元十珍之一。
  玩收藏,对他来说不仅是收藏历史名珍,更是为了弘扬历史文化。因为每一件器物,都带着不同时期的历史烙印和文化符号,而这些都是不可复制的。说到底,没有文化底蕴做支撑,收藏也是玩不起来的。
  时间的脚步若再往前走,他少年时得遇名师。从水彩到油画,从书法到国画,艺术的热爱其实贯穿了他所有的岁月。
  小时候,广州丝绸印花厂的工艺师冯老师刚好是李世雄的邻居。一场不经意的缘分就这样打开了他的艺术之路。再接着,与中国早期西洋画家、教育家、思想家、艺术家王道源大师的儿子王丕伟结为良师益友,使他在绘画的路上更上一层楼。后来,经王丕伟老师推荐,李世雄拜著名水彩画家张文博先生为师。这种多方位的学习,让他的绘画风格融合了中西艺术的特色,常常是作品还未完成,便已被收藏者预定。
  后来,他加入了广州中国画苑,广州市国画协会,越秀区艺术家志愿队。在广州市越秀区委宣传部,文明办主办的“书写文明—书画名家公益挥毫系列活动”中,李世雄作为艺术家被邀请参与。几年来,无论春秋冬夏,只要有时间,他总是积极参与所有的活动。他和书画名家们一起走进街道、走进军营、走进校园……丹心如朝阳,不辞辛苦,给市民、战士、学生们送上文化的祝福,让高雅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文明之风深植于广大群众心里。他也因为积极参与,被越秀区委宣传部、文明办授予“优秀艺术家志愿者银质奖章”的荣誉称号。
  他说,一个书画家应该热心公益,把书画艺术转换提升到社会层面为老百姓服务,才能更好的传播书画艺术。这样,才是对传承优秀文化所做的最好的敬意。
  就这样,他带着热爱和梦想,扎根在这广阔的阡陌红尘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他愿意投身于乡村的文化教育,只是想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有意义。
  艺术原本来源于生活,如今,他不过在合适的时间,让艺术回归于生活罢了。其实,世间所有的美,都应该是质朴的生活。我们生来皆是平凡,但平凡中总有光芒照耀着未来。
  也许,很多年以后,会有许多孩子心生感激,在少年时能遇到一位书画家是多么幸运的事。但是,我们总是在后来的后来才明白,曾经的意义。
  愿小小村庄,被书香温柔落款,热忱与希望一直都在。
其他文献
9月23日,始兴县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生态农业博览会及广东省户外运动挑战赛于在马市镇隆重举行。作为全国重点镇、广东省中心镇,马市镇代表了始兴县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该镇以“上造种烟、下造种稻、山坡种果、山上造林”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主导产业,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今年8月,马市镇入选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公布的“2018年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名单,是韶关市唯一入选乡镇。
期刊
钟德成,出生在韶关市曲江区樟市镇西约村贫穷山沟里的家庭,靠自己一双勤劳的手,打出了一片自己的天下,现任韶关市德成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曲江区工商联主席、韶关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他眷恋故土,情系家乡,多年来先后多次捐款,用于家乡桥梁、道路、供水、助学、村容村貌改造以及孝老爱亲等公益事业建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家乡建设发展。  说起钟德成,正在都陂村休闲健身广场上散步的68 岁村民钟连清打开了话匣子:
期刊
在龙川,说起“育茗公司”,许多百姓都会称赞,说起“魏育文”,大家更是竖起大拇指。“育茗公司”,全称广东育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集投资、开发、经营水力发电、矿业、房地产、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民营企业,2010年跻身广东省企业500强。魏育文,则是这家企业的掌舵人。龙川人民熟悉魏育文,并不是因为他是资产数十亿的企业老板,而是18年来,魏育文和育茗公司持续不断的公益行为,始终坚持以人
期刊
十多年来,《源流》杂志在茂名市的发行量年年持续增长,当突破2000份以后,增加的难度确实很大了。但是,我们知难而进,多措并举,巩固老订户,发动新订户,攻克空白点,实现了征订数量年年有突破,2017年的征订数达到2455份。在全国发行的一千多种杂志中,《源流》在茂名地区是征订户最稳定、发行量最大且年年有增长的杂志之一。我们的做法是:  提高认识,添增工作动力  《源流》是广东省所有刊物中专门以宣传老
期刊
洪潮滚滚起珠江,  奔流不息永向前。  开放改革四十载,  国强民富喜开颜。  寻得一条宽广路,  创新发展力争先。  習总南巡来指引,  万众快马又加鞭。
期刊
新起的楼房  与我曾被愁苦扭曲的脊柱  一道在大地挺立起来  希望的綠叶与芬香的玫瑰  交相嬉笑在楼边的阳台  并非日子富了故作如此铺排  也不是进了平原就将旅途的坎坷忘怀  而是这幢泥砖旧屋啊  实在容不下一家人日趋拥挤的欢快  当追求的羽翼从蛛网上挣开  当生活的彩虹代替了贫穷的阴霾  当每个日子都坚固得混凝土一般实实在在  于是我建起了这幢崭新的楼台  二零一八年国庆节  我将敬请东方的太阳
期刊
我们一见钟情  没有见面的时候  我知道  你是一首诗  但是不是写给我的  我有很大的困惑  我能不能读懂、欣赏  也存在极大的未知  见面了  我们一见钟情  每一个字  甚至一些诘屈聱牙的句子  和笔误的标点  都是优美的  流入我的血脉  叩动我的神经  在生命的竖琴  共鸣  港湾  水的曲线把你流动成大海  我的船停泊在你的港湾  波浪是跳跃的五线谱  弹奏我七彩的琴弦  点着一船渔火
期刊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广东省的改革开发进入高潮,珠江三角洲开始富裕起来,全国各地前来参观取经的络绎不绝,国家领导人和中央部门负责人前来考察的也不少。他们参观的路线离不开珠三角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等市,走过一圈之后就得出“东南西北中,发财来广东”的结论。但是,殊不知广东省还有一大片山区。他们参观的足迹还没有踏上这些贫困地方,难怪他们认为广东已经富得“流油”。  时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的林
期刊
在龙川县黄石镇长洲村,有一座很不起眼的房屋,名字叫暗塘。暗塘,既是这座房子的名字,也是这个地点的名字,后来这个生产队也叫“暗塘队”。“文化大革命”时期,生产队曾改名为“光明队”,但这个房子仍称暗塘。  暗塘屋的背后,是一片小竹林,穿过小竹林,就是长满松树和杉树,郁郁葱葱的金山岭。房屋的前面,是一片平整的农田,再往前,就是波光粼粼、蜿蜒流向西南方的东江河。  暗塘屋是一座粤北山区常见的两进两出回字形
期刊
长桥凌波似巨龙,  腾云飞驰跨三地。  万千旅客试首行,  喜泪涟涟赞奇迹。  九载艰辛克万难,  世界一流寰宇惊。  悠悠青史圓梦桥,  歌吟再不叹伶仃!
期刊